第一節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技和教育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早在1867年,馬克思就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現實財富的創造較少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和已耗費的勞動量,較多地取決於勞動時間內所運用的動因的力量,而這種動因自身——它們的巨大效率——又和生產它們所花費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於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或者說取決於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製度的靈活性和優越性。

一、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

“科教興國”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鄧小平同誌關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1977年,鄧小平在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不抓科學和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明確把科教發展作為發展經濟、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先導,擺在我國發展戰略的首位。早在1978年初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深刻地論述了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而科技進步又依賴於教育的關係,從戰略的高度強調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意義。1985年,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誌重申:改革經濟體製,最重要的是人才。同年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誌號召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1988年,鄧小平同誌深刻指出:“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92年,鄧小平同誌在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中再次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根據鄧小平同誌的這一戰略思想,黨中央在1985年先後發布了科技體製改革的決定和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分別確立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麵向經濟建設”和“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戰 略方針。

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誌指出:必須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他反複強調,國運興衰,係於教育;培養人才的基礎在教育。1995年5月,全國科技大會明確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確立科技和教育是興國的手段和基礎 的方針。

二、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

1995年5月6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 定》,首次提出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科教興國,是指全麵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全麵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戰略決策,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措施,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的必然抉擇,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這一轉移的進一步深化和向更高階段的發展,必將使生產力產生新的飛躍。根據《決定》精神,科教興國戰略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科技進步

(1)在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保障全國人民豐衣足食,使農業和農村經濟不斷躍上新台階,根本出路在於依靠科技進步。必須始終把科技進步擺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把農業科技擺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動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轉變,使我國農業科技率先躍居世界先進水平。(2)切實加強農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集中優勢力量,在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病蟲害與自然災害的綜合防治、區域綜合發展、農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對農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領域,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加速畜牧、水產養殖綜合技術,特別是開辟新飼料資源技術的開發。開發並推廣節水灌溉和科學施肥等技術。重視林業、水利、氣象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要十分重視生物技術等現代高技術的研究開發及在農業上的應用,加強農業基礎性研究,為建設現代農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3)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村經濟全麵發展。努力提高鄉鎮企業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引導其向技術密集、集約經營的方向發展。運用各類先進技術開創新的產業領域,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廣開渠道,推動農村工業化和小城鎮建設。要進一步加強科技扶貧工作。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科技和教育。幫助貧困地區培養技術人才,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引導貧困地區人民依靠科技開發當地資源,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發達地區也要在技術、信息、人才、資金等方麵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援。

(二)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1)我國工業發展正在進入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時期。提高工業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工業現代化,根本途徑在於推進科技進步。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必須把科技進步作為關鍵措施。推動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和企業合作開發先進技術。技術引進要與國內研究開發統籌安排、有機結合,在注重引進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加強技術創新,增強自主研究開發能力。產業關鍵技術及工藝開發、裝備研製,要逐步實現以國內為主,真正使民族工業的發展建立在以自主創新為主的基礎上。(2)大力推進企業科技進步,促進企業逐步成為技術開發的主體。繼續推動產、學、研三結合,鼓勵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科技力量以多種形式進入企業或企業集團,參與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開發,以及合作建立中試基地、工程技術開發中心等,加快先進技術在企業中的推廣應用。(3)提高工業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重點圍繞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重大工程建設組織開展科技攻關,解決共性、關鍵性、基礎性技術難題。重點開發推廣電子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節能降耗技術、清潔生產和環保技術等共性技術。(4)逐步建立現代化的信息網絡,加快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進程。

(三)發展高技術及其產業

(1)高技術產業是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的重要陣地。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要把發展高技術產業擺到優先位置

,在財稅、信貸和采購等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要努力提高國產高技術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提高高技術產業的規模效益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一些高技術產業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高技術研究與開發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先導,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源泉。發展高技術要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把握世界高技術發展的趨勢,堅持有限目標,突出重點,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掌握知識產權、實現產業化作為主要目標。(3)要充分發揮高技術對發展國防事業,特別是對發展武器裝備的先導作用。加強國防科技的預先研究,集中力量,協同攻關,保證重點武器裝備研製。繼續全麵貫徹軍民結合的方針,注重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工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

(四)推動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進步

(1)全麵實施《中國21世紀議程》。依靠科學技術,控製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2)在人口、資源、環境、醫藥衛生等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抓好一批綜合性、關鍵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和研究開發基地。

(五)切實加強基礎性研究

(1)在當前一個時期,基礎性研究要把國家目標放在重要位置,把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動力作為中心任務,重點解決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問題,創立新的技術和方法。要注重發展新興帶頭學科、邊緣交叉學科和應用基礎學科。支持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合理結合,重視軟科學研究及應用。(2)基礎性研究要按照“有所趕、有所不趕”的原則,瞄準國家目標和世界科學前沿,大膽探索、勇於創新,努力攀登科學高峰。(3)加強科研基礎設施的建設。在現有國家重點科研機構、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建設一批開放的科研基地。

(六)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新型科技體製

(1)要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係統結構、富有活力的運行機製、全社會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係和科學的研究院所管理製度。建立起包括企業技術開發機構、精幹的獨立科研機構、重點高等學校、農村技術服務體係、民營科技企業在內的全社會科技進步體係。各類科技力量合理配置,科學分工,優勢互補,有機結合。(2)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針,優化科技係統結構,分流人才。要在深化經濟體製改革中,增強企業依靠科技進步的活力和動力。同時,要建立、健全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技術、信息服務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等技術服務機構。以政府投入為主,穩住少數重點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的科研機構,從事基礎性研究、有關國家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應用研究、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關活動。“穩住一頭”的工作,要在深化改革中有重點、分層次地進行。在開放和競爭的動態過程中,保持一支精幹的、高水平的科研隊伍。要從科研任務、經費、設備、基地、科研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等多方麵,切實加強對“穩住一頭”工作的支持。(3)進一步改革科技撥款機製,促進科學技術工作新型運行機製的建立。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的科技活動要按市場機製運行。要在科技工作的運行和管理中引入競爭機製。(4)建立科學的科研院所管理製度,使科研院所成為享有充分自主權、實行科學管理的法人。(5)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宏觀科技管理體係。在深化改革中要理順關係,改變科技工作多頭管理、力量分散的狀況。(6)加強科技立法和執法工作。製定和完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相配套的各種法律、法規。強化科技法律、法規的實施。

(七)建設高水平的科技隊伍,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質

(1)科技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幹力量。必須充分發揮現有科技人員的作用,培養、造就千百萬年輕一代科學技術人才,建設一支跨世紀的宏大科技隊伍。加速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是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要選拔、培養一批跨世紀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帶頭人;培養具有現代科技知識和經營管理才幹、能率領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新一代企業家。鼓勵留居海外的科技人才回國工作。國家對他們實行來去自由、往返方便的政策。(2)科技界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要率先垂範,為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3)加強科學技術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八)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1)調整投資結構,鼓勵、引導全社會多渠道、多層次地增加科技投入,盡快扭轉我國科技投入過低的局麵,提高各項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益。(2)增大財政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每年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速度要高於財政收入的年增長速度,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要更大一些。同時,中央和地方每年都要在基建撥款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於重點科研基地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建設。(3)運用經濟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導、鼓勵各類企業增加科技投入,使其逐步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4)繼續拓寬科技金融資金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貸款規模。(5)對科技活動、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繼續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經過批準,在一定範圍內,對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等活動,由國家給予扶持。不斷完善並認真執行國務院有關推動科技進步的各項優惠政策。

(九)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廣泛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1)在國家外交政策的指導下,根據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國際慣例的原則,以雙邊、多邊、官方、民間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國際合作與交流。(2)在基礎性研究領域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拓寬與世界各國及國際學術組織交流的渠道,擴大交流的範圍。

(十)切實加強黨和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領導

(1)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新時期各級黨委和政府的神聖職責。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增強科技意識,善於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思想和方法處理問題,提高駕馭現代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能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把科技工作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每年要至少召開兩次會議專門研究科技工作,切實解決科技工作中的實際問題。(2)加強科技機構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科研機構、高技術企業都要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3)為了加強全國科技工作的宏觀決策與管理,設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4)推進科學技術進步是全黨全國人民的一項曆

史性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及社會各界要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做出貢獻。要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和各級科協、學術組織、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以及新聞媒介在推動科技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在全國上下形成推動科技進步的熱潮。

2012年7月6日至7日,胡錦濤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全麵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科技體製改革,著力解決製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係,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三、集中力量促進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就

我們黨曆來重視科學技術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說過:“自然科學是很好的東西,它能解決衣、食、住、行等生活問題,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讚成它,每一個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是人們爭取自由的一種武裝”。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更加重視科技的作用。1956年,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 力》一文中講到:“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後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決定一切的是要有幹部,要有數量足夠的、優秀的科學技術專家。”毛澤東還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好,而且必須打好。過去我們打的是上層建築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軍隊。建立這些上層建築幹什麽呢?就是要搞生產。搞上層建築、生產關係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放生產力。現在生產關係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解放前,我國工業非常落後。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科技取得長足進步。1965年,中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合成蛋白質的國家。1964年10月,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國第一枚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稱為“兩彈一星”。1973年,陳景潤發表了求證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1973年,袁隆平發明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技術。因此,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30年的建設成就輝煌,不容否認。再舉一個例子,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揭曉,3人共同獲獎,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屠呦呦的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該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藥抗瘧研究的艱巨任務。她收集整理了大量資料,還走訪當時中醫研究院內老中醫專家,搜集群眾來信,整理了一個從2000餘方藥中選編的以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方藥集。1971年,抗瘧隊伍在廣州召開專業會議,周恩來總理對此作了重要指示,國家開始組織力量成立課題開展組,新的攻關研究,屠呦呦也加入了研究隊伍。屠呦呦等人堅持不懈地反複進行抗瘧實驗研究,終於在1971年10月4日,獲得了青蒿抗瘧發掘的成功。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名義撰寫的論文《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發表在《科學通報》上。至1978年,青蒿抗瘧共治療2099例,全部獲得臨床痊愈,青蒿素作為新結構類型抗瘧新藥得到世界關注。青蒿素的發現和研製,是人類防治瘧疾史上的一件大事。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4年後,屠呦呦成為中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迅猛增長。2012年,原煤產量達到36.5億噸,比1978年增長4.9倍;粗鋼7.2億噸,增長21.8倍;水泥22.1億噸,增長32.9倍;汽車1928萬輛,增長128.3倍;家用電冰箱由1978年的2.8萬台增加到2012年的8427萬台;彩色電視機由0.4萬台增加到1.3億台。移動通信手持機和微型電子計算機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分別達到11.8億台和3.5億台。35年來,我國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已達到17.6%。按照國際標準工業分類,在22個大類中,我國在7個大類中名列第一,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和帶動下,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城鄉免費九年義務教育全麵實現。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2年提高到2012年的8.9年。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689萬人,比1978年增長16.1倍;在校生2391萬人,增長26.9倍;畢業生625萬人,增長36.9倍,較好地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我國科技事業取得豐碩的成果。201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達到10298億元,比1995年增長28.5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8%,上升1.4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授權21.71萬件,增長63倍。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銀河係列巨型計算機不斷升級並全部研製成功。近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載人深潛、基因工程、高性能計算機、新材料、量子信息、3D打印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為成功轉型為創新型國家奠定良好基礎。

201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授獎295項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專家。國家自然科學獎42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7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167項;授予7名外籍科技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總之,集中力量開展科技攻關,集中力量發展教育事業,使中國在短期內取得了一係列重大成就,縮短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