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頂級經紀人(感謝Archanan的10000點打賞!)

他們都是年紀大的或者不看籃球的電視愛好者,在中國,這個收視群體是龐大的,就算廣告都會看的津津有味。

“韓國運動員啊,怪不得這麽帥。”喜歡看韓劇的女生和大媽們在以後的閑聊中也是知道了這個廣告裏唯一的黃種人。

比起以前匹克給薑浩然投的廣告,這個廣告的觀眾量太大了,自此,薑浩然算是真正通過央視不僅成為中國體育粉絲們知曉的亞洲明星,還在許多大媽的腦海中留下了印象,說不定為今後進軍中國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就叫籃球改變命運,就和希臘窮苦人家出生的字母哥一樣,被球探選中之後瞬間成為超級富豪,但是他依舊不忘初心,每天堅持加練兩小時,吃過苦才知道幸福來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

&雨滴敲打窗戶,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天使之城開始下雨,就像流星**。

薑浩然在泡完澡後就躺在**上睡大覺了,也沒有因為自己在科比麵前修了一波而感到興奮,不悲不喜。(其實就是累趴了,背靠背打28分鍾高強度比賽,對薑浩然這樣的亞洲體質很傷。)

……

“下雨了啊。”

等薑浩然拉開窗簾的時候,發現外麵下著雨,這要是像他們以前打野球的時候,就很討厭雨天。

他現在不知道的是,當他起**之後,他的微博和ins**之間最起碼增加了百萬級別的粉絲量,在與體育無關的電視平台推廣薑浩然的效果是驚人的。

“昨天打的不錯啊,有我科當年的風範。”趙賢敬和薑浩然在早餐的地方碰麵,兩人和幾個經紀人坐在一起吃飯。

“趙哥,你是科密?”

“隻要稍微懂點籃球的,96之後誰沒當過科密?隻不過有的爬牆了而已。”趙賢敬吃了一塊蛋糕後微微笑道。

“歲月不饒人啊。”旁邊邦納的經紀人搭話。

“邦納大哥小腿好了沒有啊?”薑浩然詢問邦納的腿部傷勢。

“拉傷而已,今天就可以簡單的訓練了,不過還是不能上場,上場了也不能發揮最佳狀態。”

“嗯。”同為職業運動員的薑浩然是知道的,對於一般人來說,小腿拉傷可能什麽都能做。

但是對於籃球運動員和足球運動員來說,這完全就是一次傷病,拉傷之後導致腿部不能完全發力,技戰術動作變形,起跳不能完整……雖然不是啥大傷,但就不能夠上場。

“新年祝福視頻發布了嗎?我記得春節時間已經過了啊。”薑浩然和趙賢敬嘮嗑,雖然老外不喜歡吃飯的時候說話,但是他們又不是老外,吃飯的時候說說話挺好。

“發布了,效果應該還行吧,昨晚很晚才發布,我就看了手下的人給我發來的消息。”

“今天你準備去幹些什麽?”

“還能幹什麽?難道還買特產啊。”趙賢敬無語道。

“我去打球,你不閑著了嗎?有空的話給我帶件科比球衣啊,聖城買不到。”

“這個小意思,不過我根本不閑啊老弟,你忘記我本身也相當於一個球探了嗎?隻不過不是nba的球隊球探,而是體育經紀公司的高級球探,我隻要一有時間就去各地的大學考察,就和韓國的星探一樣,浪裏淘沙總能淘到金子。”

薑浩然想起了當初在延世大,一群球探在觀看籃球賽的場麵,不由得點了點頭:“所以你淘到了我這顆金子啊。”

“額,你這純屬偶然,如果不是我恰好回韓國,我是不過大老遠去韓國選球員的……”趙賢敬實話實說,去亞洲國家浪裏淘沙,還不如去歐洲的大學裏找人才。

“哈哈,這也是你職業素養好。”薑浩然心想其實這些體育經紀公司的經紀人才最難做,既得到大學裏提前挑人,好的球員自然有一群經紀人爭取,像是冠上全美第一高中生這樣稱號的球員,肯定是最炙手可熱的。而且他們還得和各支nba球隊交涉,力爭球員進入樂透區什麽的,反正比nba球隊的球探麻煩多了。

趙賢敬聽到薑浩然的誇獎,有些不好意思,嘀咕一聲:“其實如果我也是在孤注一擲地亂找,當時快走投無路了,要是再不簽約一個球員,我就要被降職了……”

“哈哈,去吧,希望你能再找到幾個人才,然後資源就越來越多了。”薑浩然和趙賢敬就像是伯牙和鍾子期一樣,很難有這麽互相幫了忙的經紀人與球員組合,雖然都不是有意幫忙的,但合作感情卻因此變得更加牢固。

薑浩然肯定是鼓勵趙賢敬多簽約幾個未來球星的,這和娛樂公司的經紀人一樣,你簽約的明星給公司帶來的利潤越多,你這個經紀人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掌握的公司資源也就越多。

像是詹姆斯的經紀人裏奇保羅就是經紀人界的著名例子,原本是caa的剪報員,一步步地做到了大經紀人並且簽約了詹姆斯在內的幾大球星。

但是他並不滿足caa每次分配給他的資源,獨立出來開了個公司,詹姆斯等一眾球員也跟著他與caa解約,資源全部自己分配,由於擁有巨星,有擁有各大股東的聯係方式,裏奇保羅在體育經紀圈是越做做大,約賺越多。

最著名的事件應該就是他作為一個經紀公司竟然能逼迫騎士給詹姆斯頂薪續約的事情吧。

“希望吧,今天下雨,隻能看沒有學生在室內打球,就算是羽毛球也行啊。”趙賢敬撐了一把傘就出去了,真是職業病。

“長跑的時候都沒這麽積極。”薑浩然搖了搖頭,但是轉身一看,其他幾個經紀公司的經紀人也都打著傘走掉了,球員打球,經紀人在安排完行程之後再找球員,這一句形成了一種習慣。

“薑,我們出發吧,去訓練你的扣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