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戰爭債券

自從提議收複遼沈,張恪身邊的人就不斷進言,他們也是反對出兵,隻是這些人不是想著議和,而是想養寇自重!

大明朝功高爵顯的武將眾多,但是真正能威脅朝廷的卻少之又少,即便如同戚繼光,李成梁一般的悍將,隻要一道旨意,就得乖乖回家。原因很簡單,就是明朝擁有完備的監督體係。

不光以文馭武,還有宦官監軍,武將可以專橫跋扈,可以貪墨無度,甚至可以庸碌無能。唯獨不能擁兵自重,威脅皇權!

對武將的限製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甚至以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作為犧牲品!

但是這幫人用盡心思圍堵,偏偏就漏掉了一個人——平遼公張恪!

也要感謝野豬皮,他摧毀了大明朝在遼東的秩序,給張恪的崛起掃平了障礙,沒有文官限製,沒有宦官添亂。張恪大刀闊斧建立田莊,編練軍隊,通商開埠,發展工商。將財權,軍權,民政大權集於一手,儼然最大的軍閥。

等到朝廷再想製衡張恪,已經失去了時機,隻能白白看著張恪做大,這就是天啟,魏忠賢,乃至滿朝文武最大的無奈……

但是作為對立麵,張恪同樣清楚自己的處境,他並不像看起來那麽強大。

首先大明是存在了兩百多年的龐然大物,在每個軍民心底深處,都有難以估量的影響。尤其是最近朝廷對遼東采取了懷柔的政策。對一些將領大肆封賞,加官進爵。諸如滿桂、周敦吉、秦民屏等人,他們雖然聽從張恪命令。可是在心頭,說不定更看重紫禁城裏的皇帝。

其次遼東施行的是戰時體製,一旦長時間和平安寧,軍隊失去進取之心,貪圖安樂,就未必會跟著張恪出生入死。

第三,別人不清楚。可是張恪心裏有數,天啟能當皇帝的時間不長了。不久之前。他接到了張曄十萬火急的密信,天啟在臨幸妃子的時候,竟然昏厥過去,顯然天啟的身體出了問題。一旦如同曆史一樣。崇禎繼承皇位,那可是一個剛愎自用,又看不清形勢的家夥。天啟不敢動張恪,可是崇禎沒準就一道聖旨,想要解除張恪的兵權。

鬧到了那個地步,雙方除了撕破臉皮,就真的沒有退路了。

……

所以部下建議養寇自重,而張恪則是判斷時間緊迫,必須拿回遼沈。擴充實力,應付未來的挑戰。結論迥異,不是參謀水平差。而是他們沒有穿透曆史的眼光。

張恪要借助這次大戰,擴充地盤,凝聚人心。除此之外,他還要使遼東的百姓和明廷離心離德,徹底站在自己一邊!

本來張恪還沒找到著力點,結果明廷糊裏糊塗讚同議和的主張。給張恪絕佳的機會。

他立刻動員手下人將消息傳遞出去,而且還編排戲曲。讓說書先生到處講書。大明朝可不是谘詢發達的後世,雖然有邸報,可是那隻是官員和士紳才能接觸到的東西。普通百姓對曆史,時事的知識,多半都靠著戲曲和小說。

當百姓們聽到議和兩個字,根本不會在乎朝廷的條件,隻會想到又要拋棄他們。原本他們就對朝廷失望到了極點,如今更是多了無窮怨氣!

聽到張恪說要他“抗旨不遵”時,有幾個年輕讀書人帶頭跳了出來。

“國公爺,朝廷什麽狗屁聖旨,韃子殺我們的兄弟,搶我們的土地,試問遼東的百姓,誰和韃子沒有血海深仇?我們要報仇,偏偏朝廷一群軟骨頭的懦夫,竟然想著議和!虧他們能說得出口!倘若朝廷真要敢追究國公爺的罪責,小人們願意承擔!”

他們的叫囂,得到了不少人的掌聲,可是也有一些持重的老者憂心忡忡。

“國公爺,小人們全都支持您。可是一旦朝廷不讓出兵,不給糧餉,我們還能不能打得過建奴啊?”

此話一出,大家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張恪身上。一雙雙懇切的眼神,都盼著國公爺能拿出辦法。

“諸位,遼東這幾年也有些積蓄,軍隊的糧餉軍械都夠打一場大戰!建奴更不是我們子弟兵的對手!”

“好啊,說得好!”

大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等到掌聲停下來,張恪卻麵帶憂慮。

“雖然軍械糧草不缺,可是在建奴治下,還有無數百姓,他們一無所有,成了最可憐的農奴,朝不保夕。就算光複遼沈,這些人也必須及時賑濟,若是不然,他們肯定會凍餓而死。本爵上書朝廷,就是希望朝廷能征集糧食,解決戰後撫恤事宜……”

張恪沒有把話說下去,可是大家夥都聽明白了,朝廷要議和,顯然不會出糧食了。可是別忘了,那些淪陷區的百姓,他們很多都是在場眾人的親朋好友,鄉裏鄉親。怎能不顧忌他們的生死!

一道難題,擺在了所有人麵前。

很快嗡嗡的議論聲越來越大,大家夥都吵不出辦法,不過對朝廷越來越不滿,甚至破口大罵狗皇帝的都大有人在,正是張恪想要看到的結果!

“咳咳,大家安靜!”

“國公爺有辦法了?都聽國公爺的!”場麵瞬間平靜下來。

張恪清清嗓子,苦笑道:“我有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大家夥都知道,有人借錢蓋房子,有人借錢看病,有人借錢趕考。打仗缺錢,是不是也能借錢呢?本爵想發行戰爭債券,大家自願購買。”

是讓大家夥出錢啊!

不少人就為難起來,最初說話的幾個書生毫不客氣,從懷裏掏出了所有散碎銀子,有個十幾兩的樣子。

“什麽債券不債券的,打韃子,我們願意把命捐了。我們身上就這些錢,等著回家去取!”

他們這一帶頭,不少人臉上都紅了,嘴上說的好聽,可是到了拿銀子的時候就退縮了,還要不要這張臉了?大家紛紛掏銀子,可是張恪卻伸手攔住大家夥。

“戰爭債券可不是讓大家捐錢,本爵要和大家說明白了,我們打仗,搶回了土地。這些土地以後有了產出,就要交稅,其實算起來,打仗是賺錢的,至少本爵打了這麽多仗,還沒賠過!”

張恪笑道:“既然戰爭有賺頭,凡是買了戰爭債券的,等到打贏之後,就能得到分紅。保證比大家存在銀行裏麵賺得更多!”

有人說自從發明了戰爭債券,戰爭的目的就不再是保家衛國,而變成了賺錢,變成了為資本服務。

這東西當然是邪惡,甚至罪惡的,可是這就是一個罪惡的時代,一個瘋狂追逐金錢的時代。隻要能賺錢,別說是戰爭,就算是殺光印第安人,販賣黑奴都是小菜一碟。

果然就在張恪宣布之後,在遼東掀起了一輪風潮,百姓爭相購買債券。隻是他們並沒有在乎收益!

有一個車夫把幾年積蓄的二十兩銀子都買了債券,轉過頭,就把債券撕得粉碎,撲通跪在了銀行前麵。

“俺沒福氣當兵殺敵,想捐這條賤命都沒資格,俺就把銀子都捐了!軍爺們,替俺們多殺幾個韃子!”

車夫說完之後,掉頭就走,在他的背後驟然響起了嘶啦聲,不絕於耳……

遼東百姓對戰爭債券的理解很簡單,國公爺別逼得走投無路,大家夥做人不能沒有良心!

可是同樣的戰爭債券,在江南卻遭到了迥然不同的待遇。

甫一推出,就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自從鬆江建立市舶司之後,幾個月的時間,就在黃浦江兩岸崛起一座規模驚人的城市,所有人急著跑馬圈地,投資建作坊,船廠,從事海外貿易,成了最熱門的話題。

而江南銀行也發行了不少債券,用了圈地建設。因此江南人對債券不陌生,隻是戰爭債券卻還是頭一遭。

難道打仗還能賺錢?就在大家夥還在猶豫的時候,包士卿宣布認購一百萬債券,緊隨其後,高家和葉家分別認購一百萬,徐家認購八十萬,其他各大家族紛紛跟進!

這下子可點燃了所有人的熱情,這些大家夥可不是傻瓜,要不是大有賺頭,誰會輕易掏錢。

尤其是熟悉遼東情況的人做出了詳細分析,他們認為遼東土地肥沃,地廣野豐,物產豐饒。

除了人參、皮草、鹿茸,東珠之外,廣袤的黑土最適合種植大豆,而大豆是榨油的最好原料。

柴米油鹽醬醋茶,曆來民生必需品都是暴利,特別是如今的炒菜還是以豬油為主,價格昂貴,普通人根本舍不得吃。如果能產大量的豆油,讓美味的炒菜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何等巨大的市場,又是多大的暴利?

很顯然,想打入遼東,就要看平遼公的臉色,憑什麽讓平遼公青睞你呢,毫無疑問,就是戰爭債券!

在眾多商人的眼裏,那根本就不是一張紙,而是通向財富的通行證。

自從戰爭債券發行之後,東南的購買浪潮就一浪高過一浪,甚至逼得張恪不得不連續兩次增發,就算如此,還是供不應求,黑市上到處都是加價收購債券的人。

……

“啟稟國公爺,統計出來了!”楊廷筠拿著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清單,到了張恪的書房,清單送到了張恪麵前,張恪放下了手裏的毛筆,拿過來一看,頓時眼睛瞪得溜圓,甚至懷疑多看了一個“0”。

“娘的,這些錢夠把朝鮮都打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