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斯無論學什麽都是半途而廢。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了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麵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海倫斯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惟一途徑是學習梵文,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廢時了。

海倫斯從未獲得過什麽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本錢,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造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為虧本。於是,他以9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海倫斯把在礦裏擁有的股份變賣成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製造業。從那以後,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他戀愛過好幾次,每一次都毫無結果。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鍾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跡。為使自己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麵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遁了。兩年後,當他認為問心無愧、無妨啟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個愚蠢的家夥。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5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女友的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後一個也沒談成功。

海倫斯的情形每況愈下,越來越窮。他賣掉了最後一項營生的最後一筆股份後,便用這筆錢買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終生年金,以慘淡維持他的後半生。

海倫斯的一生告訴我們:那些對奮鬥目標用心不專、左右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遁辭,懈怠逃避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如果我們把所從事的工作當做不可回避的事情來看待,我們就會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將它完成。有時即使是一個才華一般的人,隻要他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撓地從事某一項工作,他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福韋爾·柏克斯頓認為,成功來自一般的工作方法和特別的勤奮用功,他堅信《聖經》的訓誡:“無論你做什麽,你都要竭盡全力!”他把自己一生的成就歸功於“在一定時期不遺餘力地做一件事”這一信條的實踐。

對於我們來說,每個人都有可以成功的特質,許多人的不成功是因為對目標的不明確和不專一,而不是其他原因。你是否現在就能說說你想在生活中得到什麽?但是必須注意:不要讓你的超出你的能力。因此,確定適合你的目標可能是不容易的,它甚至會包含一些痛苦的自我考驗。但無論付出什麽樣的努力,這都是值得的,因為隻要你一說出你的目標,你就能得到許多好處,而且這些好處幾乎不請自來。

一個人若能熱切地設想和相信什麽,就能以積極的心態去完成什麽。

幾年前,南卡羅來納州一個高等學院早早地通知全院學生,一個重要人士將對全體學生發表演說,她是美國社會中的頂級人物。

那個學校規模不大,學生和師資相對其他美國的學校稍差一點,因此能邀請到這樣一個大人物學生都感到特別興奮,在演講開始前的很長時間,整個禮堂就都坐滿了興高采烈的學生,大家都對有機會聆聽到這位大人物的演說高興不已。經過州長的簡單介紹後,演講者步履輕盈麵帶微笑地走到麥克風前,先用堅定的眼光從左到右掃視一遍聽眾,然後開口道:

“我的生母是個聾子,因此沒有辦法和人正常地交流,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人間,我這輩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裏去做事。”

台下的聽眾全都呆住了,麵麵相覷,這時,她又繼續說:“如果情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一個人的未來怎麽樣,不是因為運氣,不是因為環境,也不是因為生下來的狀況,”她輕輕地重複方才說過的話,”如果情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一個人若想改變眼前充滿不幸或無法盡如人意的情況,隻要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希望情況變成什麽樣?’然後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動,朝理想目標前進即可。這就是我,一位美國財政部長要告訴大家的親身體驗,我的名字是阿濟·泰勒·摩爾頓,很榮幸在這裏為大家作演說。”

簡短的演說留給人們的卻是深深的思考。一個人的出生環境無法改變,但他的未來卻可以靠自己譜寫,關鍵是你要一個什麽樣的未來。為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付諸行動,用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每個人的未來都會很精彩。心靈感悟

在對有價值目標的追求中,堅忍不拔的決心則是一切成功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正是由於各種令人沮喪和危險的磨煉,才造就了天才。而作為成功之保證的與其說是卓越的才能,不如說是對同一個目標的堅持不懈的追求。快一步就可勝一步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愛因斯坦

德謨斯特斯是古希臘的雄辯家,有人問他雄辯之術的首要是什麽?

他說:“行動。”

第二點呢?“行動。”

第三點呢?“仍然是行動。”

人有兩種能力,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往往不是因為思維能力,而是因為行動能力。

我們讀過這樣一則古文:“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遠地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

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麽樣?”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去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

窮和尚與富和尚的故事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光說不動是達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行動是成功的保證。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劃,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

拿破侖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的。”

永遠都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動決定了你的想法實現的程度,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所有的知識必須化為行動。不管你現在決定做什麽事,不管你設定了多少目標,你一定要立刻行動。惟有行動才能決定你的價值。

假如你具備了知識、技巧、能力、良好的態度與成功的方法,懂的比任何人都多,但你還是可能不會成功。因為你還必須要行動,一百個知識不如一個行動。

假如你終於行動了,但還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太慢了。在現代社會,行動慢,等於沒有行動。你隻有快速行動,立刻去做,比你的競爭對手更早一步知道、做到,你才有成功的機會。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輕易得到任何你所需要的知識與信息,你也會知道昨天晚上,你的競爭對手是否比你多掌握了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信息。

也許現在的年輕人輕易就可以知道許多人成功的經驗,而他們都將是你未來的競爭對手。這些事情在告訴我們:必須掌握時間,立即行動!能夠超越你競爭對手的關鍵,能夠幫助你達到目標的關鍵,能夠幫助你占領市場的關鍵,能夠幫助你成功致富的關鍵,隻有一個,快速行動。

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拖延,失敗者的最大弱點是猶豫不決,這些人天天在考慮、在分析、在判斷,遲遲下不了決心,總是優柔寡斷。好不容易做了決定之後,又時常更改,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終於決定要實施了,他們第一件事就是拖延,不行動,告訴自己:“明天再說”,“以後再說”,“下次再做”。這樣的人怎麽可能成功呢?

因為行動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改變我的命運,改變大家的命運,改變整個世界的命運。所以我們隻能用行動去改變一切不良的現狀。但我們心裏還必須清醒地知道,當我們試圖改變的時候,別人也在試圖改變。這樣,我們隻能選擇以最快的速度進攻,永遠不忘田徑場上那一幕幕追趕的畫麵。心靈感悟

在激烈競爭的商戰中,時間是戰勝對手的一個重要因素,誰在時間上領先一步,誰就有可能取得節節的勝利。隻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滿足新時代的人們的要求,並將你的技術革新變得方便實用,這樣,你才會牢牢地占據市場,並以此為動力,不斷發展。

不要有太強的主觀意識

自認為自己比他人高明的人,主觀意識往往很深,往往更容易地侮辱到別人而不自覺。興許,在一個公司或組織裏,他已陷入“可有可無”的悲慘境地,卻依然怡然自得地自我感覺良好。未曾覺察到一星一點的不對苗頭。這樣的人離被炒已經為期不遠了。有這樣一個故事——身為計算機工程師的朋友在公司人事縮減時被裁掉,他難過極了。

“我又沒有犯什麽過錯,”他沮喪地問同事們:“經理為什麽選擇把我裁掉?”“大概是你哪裏做得不夠好。”同事A說:“還記得上次他要你支持哪個部門使用計算機,被他逮到你坐在那裏沒事做?”

“什麽我沒事做?那時大家剛好都沒有問題,我才自己上一下網的,這樣為什麽不行?我不是照樣在一旁待命,有人發問我不也是馬上就去?”朋友反駁。

“就是啊!”同事B附和,“你經理留下來的另一個工程師,那天幫另一個部門的人修計算機,修到整台計算機壞掉,經理沒裁她,竟然是裁你,真說不過去!”

“你有冒犯過誰嗎?也許是別的部門的人說了你什麽壞話。”同事A又問。

“會不會是那一次工廠那個無理的廠長不滿意你的態度?記得嗎?”同事B說,“他不會用計算機還自作聰明,後來把自己計算機弄壞了,還將責任推到你身上?”

“但那次經理為我說話,他明白當時是廠長的錯。”朋友回答。

他們徒勞無功地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同事A終於說:“哎,不服氣你去問他嘛。”

“可是,”朋友猶豫了起來,“這樣好嗎?沒看人這樣做過……”

“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附和,“裁員還會有什麽理由?何必挑明了讓大家尷尬?”

“但是問清楚了,真有錯,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嗎?”同事A說。

同事A的話朋友回家想了好多天,一直耐不住心裏的不滿和疑惑,終於決定親自找經理談一談。

“我隻是想了解一下這次裁員的原因。我知道這次為了精簡公司編製,總得有人給裁掉,但我很難不把裁員的原因和我的表現聯想在一起。”朋友將在心裏排練好久的話一口氣全講了出來,“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現不好,請經理指點,我希望有改進的機會,至少在下一個工作上我不會再犯一樣的錯誤。”經理聽完他的話,愣了一下,竟露出讚許的眼神,“如果你在過去的這一年都這麽主動積極,今天裁的人肯定不會是你。”

這回換朋友愣住,不知所措地看著經理。

“你的工作能力很好,所有工程師裏你專業知識算是數一數二的強,也沒犯過什麽重大過失,唯一的缺點就是主觀意識太重。團隊中本來每個人能力不一,但隻要積極合作,三個臭皮匠就能勝過一個諸葛亮。如果隊友中某個不懂得主動貢獻,團隊總是為了他必須特別費心協調,就算那個人能力再好,也會變成團隊進步的阻力。”經理反問他:“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麽辦?”

“但是我並不是難以溝通的人啊!”朋友反駁。

“是沒錯。但如果你將自己的態度和同事相比,以10分為滿分,在積極熱心這方麵,你會給自己幾分?”經理問。

“我想我明白了。”朋友說。原來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員工。

“你有專業能力為基礎,如果你積極熱心,懂得借著合作來運用團隊的力量,你的貢獻和成就應該會更大。”

接下來的半小時,朋友虛心聆聽經理給他的建議。他非常慶幸自己沒有假設某個被裁員的原因,躲起來怨天尤人,也很高興因為不恥下問,明白了自己的缺點在哪裏。

不僅如此,經理很高興能看到他如此上進的一麵,幾天後親自打電話介紹他另一個職位,比原來的工作還好。心靈感悟

我們常常忘了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合作關係——生活的框架告訴我們要保護自己,多做可能多錯,熱心多會受傷,於是我們寧可自掃門前雪,被動一些,甚至對人漠不關心。

一個人可以聰明絕頂、能力過人,但若不懂得藉由積極熱心來培養和諧的合作關係,不論多成功都得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