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

李自成一麵關注北方俄羅斯人與準噶爾人的戰事,一麵開始整編第九營和第十營。

第九營有兩個師,第一師何一德部駐紮在昆明,第二師張拱日部駐紮在貴陽,因為廣西省歸化工作已經結束,加上修築了貫通南北和東西的大道,土司勢力已經完全消除,李自成將第二師張拱日部調往廣中省,接替李定國的第十營。

第十營原先隻有兩個團,調回昆明後,這兩個團擴編為第一師,王尚禮任第一師師長,張勝、高文貴、馬維興、張先壁分別擔任團長;

原第九營第一師何一德部劃歸第十營,番號為第二師,何一德仍然擔任師長,張應祥、徐恩盛、金聲桓、常登為團長。

第十營經過半個月整編後,全部列裝北京步槍,以及相應的山地炮、火藥包、手雷等。

李自成給第十營三個月的操訓時間,三個月後,士兵必須掌握各種火器的基本性能。

不出李自成所料,哥薩克騎兵依仗火器上的優勢,果然尾隨著準噶爾人的敗兵南下,不過半個月時間,深入準噶爾境內四五百裏,沿途燒殺、掠奪,百姓枉死者不計其數,準噶爾汗王巴圖爾雷震震怒,將孔金責罵了一頓,命令他帶著殘兵前去迎戰,務要將俄羅斯人驅出國土……

華夏永昌十年(公元1652年)三月,華夏國正式遷都蘭州。

這次遷都,文武百官主要分作三撥:李自成親率自己的親兵先行,隨後是第十營第一師護送三院十部的主要官員、李自成的妃子、太監管女等,三院十部的低級官員,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等昆明的事情處理完畢,由第十營第二師護送至蘭州。

李自成拒絕了一切送行人員,帶著兩個團的親兵離開昆明,沿著西麵的大道一路急性,到了楚雄,方才放緩馬速。

昆明建築隊正在楚雄城內建設,城內的建設基本結束,眼看著就要解散回家,李自成讓何小米給這些人傳訊,願意回家務農的,可以回家,想要繼續掙錢,等楚雄城內修建結束,立即去往蘭州。

從楚雄去往蘭州,一路上都有大道,先是沿著華夏的西環大道,在四川廣元轉蘭州至成都的大道,不過半月,便能趕到蘭州。

行至隴南府境內,大道上不時能看到騎著自行車的貨郎,正沿途叫賣,看到飛速奔馳的騎兵,貨郎們紛紛停下自行車讓路……

蘭州城外,甘肅省長宋一鶴、第七營主將宋文帶著上百文武前來迎接,或許是預先做了安排,城外的大道上並沒有普通的百姓。

李自成看著跪了一地的文武官員,微微皺了眉頭,隨意擺擺手,“免禮平身!”

“謝皇上!”

宋一鶴的頭發已經花白,卻小跑著來到李自成的馬前,“皇上,現在入城嗎?”

“先入城吧!”李自成連著行軍多日,身上正有些疲乏,“宋愛卿,天命都督府修繕得如何了?”

“回皇上,修繕已經結束!”宋一鶴小心地道:“隻是……隻是遠遠比不上京師的皇宮……”

“罷了,朕先去看看吧!”李自成並不打算在蘭州常駐,初步估計,大約三年時間,國都和朝廷的文武官員,就會回到北京,臨時皇宮用不著奢華,能住就行!

“皇上,請!”

宋一鶴親自在前方

引路,引導著李自成來到老城的西北角。

蘭州城內的天命都督府,原先是朱識鋐的肅王府改建的,李自成再熟悉不過了。

來到熟悉的府門前,原先的“天命都督府”五個大字,已經被撤除,換上金碧輝煌的兩個更大的字——皇宮!

宮門前有一隊士兵駐守,不知道是第七營的軍士,還是蘭州的城防兵,看到李自成,軍士們紛紛下跪。

李自成擺擺手,讓他們起身,這才翻身下馬,穿過朱紅色的宮門,身後的何小米,不聲不響地讓守衛的軍士撤去,換上李自成的親兵。

第一進的青磚瓦房,已經用明黃色粉刷一新,大殿正門門楣之上,用寶藍色油漆書寫著“皇極殿”三個大字。

宋一鶴見李自成舉頭細看,忙走過來道:“臣根據皇上的意思,將此處修繕為皇上朝會的大殿……”

李自成點點頭,此處大殿麵積最大,應該能容納數百人上朝,他在皇極殿殿門前停住腳步,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還是去寢宮看看吧,最好能洗個溫水澡。

穿過中間的廊壁,後麵是的花園和池塘還在,池塘水色青綠,清澈見底,枯萎的陳年殘荷,已經被打撈一空,隻有三兩株嫩葉,露出尖尖的上角,真有一種“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覺,走到近前,一隻花背白肚皮青蛙受驚,“噗通”一聲,跳入池水中,雙腳一蹬,在池底翻出一股渾濁的泥水……

李自成在倒數第二進挑了中間的位置做為自己的寢宮,將最後麵一進,連同菜園地留給柳如是她們。

何小米派出親兵,將所有的房子搜索一遍,又布下明崗暗哨,方才讓李自成入駐,一邊著人去燒熱水。

宋一鶴將自己的廚子和預備的菜肴留下來,暫時給李自成準備晚膳,廚子會一直留在蘭州的皇宮,指導宋玉蓮她們來到蘭州。

李自成躺在溫水中美美地泡了小半個時辰,方才在何小米的伺候下穿衣起來,那邊廚子已經備好了晚膳,他匆匆用過晚膳,連夜召見了甘肅省長宋一鶴、蘭州知府陸先遙。

宋一鶴可能知道李自成的心思,主動向李自成匯報,“皇上,去年甘肅省上交的賦稅,一共是一百四十六萬五千元,比前年增長了接近兩成!”

“一百四十六萬?”李自成凝眉沉思,甘肅省人口少,但總量卻接近全國的平均水平,人均應該位於全國的前列吧?“這些賦稅中,工商稅和農業稅分別是多少?增長率又是如何?全省還有多少尚未開墾的耕地?”

宋一鶴不知道皇上為何一口氣問了這麽多問題,略一思索,道:“回皇上,甘肅的賦稅中,農業稅占了大頭,接近一百萬,工商稅超過五十萬兩,但增長速度上,農業稅增長不足一成,還是工商增長更快,接近三成……”

“三成?”李自成吃了一驚,三成的增長率,實在有些駭人,難道甘肅的工商業進入井噴時代了?還是華夏的工業革#命,將率先在甘肅省打響?

“皇上,甘肅省農田數量有限,每年雖然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數量有限,所以,農業稅比較穩定,增加的部分,主要是農業特產稅,如茶稅、葡萄稅等,但工商稅的增長,似乎沒有上限……”

李自成點頭,農業稅主要來自農田,農田不可能沒有節製地增長,所以農業稅一般會比較穩定

,如果不是發展茶葉、葡萄等特種農業,農業稅一般不會增長,災荒年份,因為減免的緣故,甚至還有下降的可能。

工商稅就不同了,工廠的產出,可能無限地增加,產出多了,稅收也就隨著增加,不過,賦稅增加的同時,百姓應該得到經濟發展的紅利,絕不能因為發展經濟而犧牲百姓的利益。

如果用暫時犧牲百姓利益的方法,幫助工商得到發展,等到工商業發展至一定的規模,反過來再哺育農業和農業人口,未必不是一種發展模式,但李自成不希望采用這種模式。

國家要強大,百姓更要致富。

國家的發展,應該建立在百姓富裕的基礎上,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建立良性循環,那種犧牲百姓來提高國家稅收的方式,絕對不會長久。

甘肅是華夏的西部邊陲,百姓的凝聚力遠遠不如華夏的成熟區,如果不能保障百姓的利益,百姓為何要跟著華夏?

他看了宋一鶴一眼,淡淡地道:“宋愛卿,甘肅賦稅增加的速度驚人,百姓的生活呢?”

“皇上放心,臣嚴格按照華夏的賦稅執行,臣不會讓利於民,但也絕不會為了自己的政績,向百姓多征一分賦稅,”宋一鶴向李自成一拱手,又道:“甘肅百姓,多數是胡人歸化而來,如果不能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民心必然不穩,賦稅也就不會長久……”

“宋愛卿真是百姓的父母官!”李自成微微頷首,“宋愛卿能將百姓放在心頭,朕心甚慰!”

“這都是皇上的教誨,”宋一鶴道:“皇上曾說,天命軍的存在,就是為了天下受苦的百姓,臣從來不敢忘!”

李自成點頭,他忍住要說說“魚水關係”的衝動,看了眼陸先遙,“陸愛卿,蘭州是甘肅的首府,經濟情況如何?”

陸先遙忙拱手道:“回皇上,蘭州是甘肅的首府,又是工商業比較集中的地方,經濟在全省自然首屈一指,甘肅省的賦稅,三成來自蘭州,蘭州工商稅則是占了全省的一半以上……這都是當年皇上打下的基礎,論起功績,都是皇上的……”

李自成擺手,“誰的功績並不重要,陸愛卿現在是蘭州知府,在增加賦稅的同時,更要保障百姓的富足,百姓富足,才是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臣受教!”

李自成品了口茶水,又道:“兩位愛卿,甘肅省和蘭州府發展形勢喜人,有沒有什麽不足之處,或是有什麽製約經濟發展的因素存在?”

宋一鶴與陸先遙對視一眼,猶豫片刻,終是道:“皇上,製約甘肅發展的最大因素,是人口。”

李自成點頭,隴地多山,耕地相對較少,這是全國盡知的事,耕作山地,花費的勞動力相對較多,但甘肅省畢竟是華夏的西部邊陲,是華西族與異族爭奪的交界之處,長期遭受戰火的洗禮,人口自然不足。

不過,隨著華夏的擴張,甘肅省已經成了華夏的內陸,又有了西部的出海口,人口、經濟必定得到發展,但需要時間。

他想到當年在西寧建立割據政權的時候,當時便將河西走廊控製在手中,但沿襲了大明時代軍鎮的某些做法,繼續在河西走廊三府征兵,這個政策一直沿用至今,隧道:“從即日起,華夏停止在河西走廊和整個甘肅省募兵,甘肅省軍鎮的地位,完全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