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沒成交的都是姿勢不對

“吸血鬼!媽蛋!他們怎麽不去搶?首映4%收視率?或者首映過3%給重播機會、首映加重播累計5%?

這種數據是一部紀錄片該承擔的條件?明年央視的年度熱播電視劇,冠軍能有8%收視率就不錯了!”

田海茉借著和馮見雄先後去拿菜的借口,在取餐處一個僻靜的角落,一邊假裝等廚師烹飪象拔滑,一邊壓著聲音吐槽。

也幸虧今天請的是自助餐,都可以隨便走動,氛圍才能寬鬆些。

牛部長了陳導心裏明白馮見雄和田海茉肯定是跑開了去核價。但他們也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雙方都需要一個安靜的中場氛圍。

牛部長和陳導,未必不需要臨時磋商一下內部分贓。

麵對田海茉的吐槽,馮見雄沉吟道:“估計這個累計5%或首播4%的指標,是牛部長這邊的利益,不太容易鬆口的。除非我們在采購價上再作出重大讓步。

比如從200萬一集降到150萬一集,說不定牛部長那邊還有可能鬆口那麽1個百分點的收視率對賭。不過我估計這種可能性不大,央視是不差錢的。

牛部長為公家省了采購費,他自己才有多大好處?人家的關鍵政績,還是紀錄片的政治正確逼格,或者收視率。”

田海茉屬於成長型選手,和體製內人士打交道是她職場經驗的短板,所以她這方麵的想法還是比較幼稚的。

聽了馮見雄的剖析,她立刻冒出一個想法:“那你是說要給牛部長個人塞好處?”

馮見雄立刻臉一板:“你想哪兒去了!一部紀錄片,還是自產自銷的。塞少了看不上,塞多了他豈不是在陳導那兒留下大把柄。我和你說,不要老是一遇到問題就想到塞錢解決!你這是把體製內的人臉譜化!

不就是4%收視率麽,我覺得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應承下來。陳導在這個問題上更好說話、算是半個自己人。我們先把牛部長應付過去,然後再讓陳導知道這事兒難辦,讓他在別的條件上額外讓讓步。”

田海茉聽得一陣無語:“你知不知道4%收視率是什麽概念?你以為那麽容易做到?我這兩天可是做過功課的。”

“我當然知道!但我對這這個題材有信心!”馮見雄說得很是理所當然。

他當然是知道這兩年電視台係統的收視率行情的。

國內最後一部收視率破10%的電視劇,是2005年的央視年度冠軍劇《亮劍》——這部劇很幸運,生而逢時,它誕生的時候,土豆網才剛剛開張,優酷還得再過四個月才能成立,網絡視頻對電視台的衝擊還沒顯現出來。

而06、07兩年,央視每年的冠軍劇都會比上年冠軍下降大約一成的收視率。到08年能有8%就不錯了。

眼下能夠破10%的電視節目,隻有選秀綜藝——因為選秀綜藝是有時效性的,觀眾不太喜歡跟電視劇那樣攢起來一口氣看個爽,所以時效性節目受衝擊力度明顯要小一些。

這樣的大環境下,紀錄片要求4%收視率,已經是很高的了。

……

“牛部長,我們接受這個對賭——如果做不到,你可以不用掏尾款。但是我也要明確一下,既然我們承擔了這麽大的風險,到時候央視這邊200萬一集的價格,隻能買到一年的獨家首播權。

發行期滿一年後,你們當然可以繼續永久重播下去,但如果其他電視台或者視頻網站也想買我的播放權,你們不能阻止——這個條件可以接受麽。”

馮見雄和田海茉商量了一番之後,回來給牛部長開了個挺幹脆的條件。

牛部長本來還做好了馮見雄跟他就收視率討價還價的心理準備,沒想到對方倒是完全沒有抵抗。

“我們本來也沒想買斷後轉賣,原始版權歸投資人,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他這麽開價,莫非是覺得放過一年之後,這題材還能有餘熱再賣第二茬?那能有多少錢?這個條件可以答應。”牛部長在心裏盤算了一番,覺得原則上沒什麽問題。

“這個條件我基本可以答應。”牛部長首肯道。

馮見雄佯笑著舉杯:“那就幹杯,慶祝我們合作愉快了——製作層麵的問題,我到時候跟陳導單獨談。”

幾天後,馮見雄這邊和央視相關的法務部門專員撮合了一下,先把投資對賭的框架協議擬了出來。具體的製作方權利義務條款還是空的。

牛部長這邊上了會、把流程走了起來。

央視方麵還驗證了一下馮見雄的實力,讓他45天內把拍攝保證金交到位。這些錢對於如今的馮見雄而言,自然不算什麽了。

弄完這些,馮見雄這才抽空跟陳導談製作層麵的細節要求。

他又單獨請陳導喝了一次下午茶。

陳導也是個明白人,這部紀錄片本來就是他自己想拍的,隻是央視不擔風險不批錢才擱置了兩年。

所以,馮見雄這個投資方的介入,理論上算是跟他站在一條塹壕裏的。

為了讓牛部長鬆口,馮見雄做出的讓步、額外承擔的風險,陳導也都看在眼裏,他自然知道這些條件都不是白拿的,自己在拍攝的時候肯定要做出些讓步。

“也不知道馮見雄到底想從我這兒鬆口拿到些啥?估計也就植入廣告夾帶私貨這一條了吧?田海茉是個做快消品電商的,肯定是要順勢推品牌……

可惜咱拍的是紀錄片,不是電視劇,沒啥男主角女主角。不然讓馮見雄報個名字,安排幾個外圍三線相好的女人進來,多少人情都還清了……”

把玩著那杯藍山咖啡,陳導腦中亂哄哄地腦補著。

“其實我要的也不多,就兩點。”馮見雄的開口,把陳導從自我腦補中扯了回來。

“首先,相信你也想到了,我要植入式廣告——我這邊有個很漂亮的白人美女學妹,做的事情也很勵誌很正能量很政治正確。也能保護民族特產文化,什麽好處都占全了。這樣的人和事跡,給個小半集的專場,沒問題吧?20分鍾就好,實在不行的話,15分鍾也好。”

陳導一開始想說太多了。

畢竟央視黃金檔一分鍾的廣告標王就得多少錢?哪怕是白天上班時段,包年每年半分鍾的廣告,也要好幾百萬。

不過紀錄片這種東西,和廣告又不一樣。畢竟廣告是包一年的,一年中365天,每天到這個點都會插半分鍾。算下來那幾百萬相當於是一年裏累計在央視曝光了180分鍾,整整三小時。

而紀錄片如果隻重播一遍,那麽20分鍾的植入也才曝光40分鍾,連直接買冷門時段廣告的四分之一時長都不到。

精細核算下來,如果按流量曝光率算,馮見雄讓他植入的這段,真靠直接花錢打廣告,估計也就砸200萬而已。

人家讓給牛部長的讓步,顯然是遠遠不止200萬的。

一番相互暗示、調整算法後,陳導想明白了這裏麵的彎彎繞,也就答應了。

“陳導就是爽快!兄弟也不會讓老哥難做的!放心吧,我那個學妹人絕對漂亮上鏡還能吸引眼球,這是雙贏的,你見了就知道,絕對不會後悔!”

馮見雄恰到好處地拍了對方一馬匹。

陳導也看不出情緒喜怒,隻是公事公辦:“快說你第二個條件吧。”

馮見雄抿了口咖啡:“第二個條件麽,我是希望你能加快拍攝計劃的進度——你原來定的一個半月拍一集,太慢了。我瞅了下沒那麽多工作量,一個月一集絕對拍得完。”

陳導立刻變了臉色,似乎這個條件比第一個還難接受:“這個片子是要大江南北采風考察的,又不是直接拍就行!一集可能就要出差十幾個不同的城市省份,怎麽快得起來?”

他說的很是義正辭嚴,似乎是出於藝術家的操守。

這年頭,拍電視其實是很快的,比如那些校園偶像劇,就一塊校園布景片場用到死的話,最快三四天就能拍完一集,算上後期剪輯音軌特效,加起來也不到一周——後來那些根據收視率成績邊拍邊放的周播劇,就是這個套路。

而《舌尖上的華夏》之所以慢,關鍵是素材的采風——看過那部片子的都知道,經常前一段還在兩廣的沙灘上抓沙蟹,下一段又去了雲貴采鬆茸,再下一段到吳越挖冬筍。所以按照一集一集地拍,肯定是快不起來的,每拍一小段背後可能就是好幾天乃至一周的出差。

但馮見雄覺得這都是可以通過通盤調整拍攝計劃、把所有集裏去同一個省份的幾個劇情集中起來拍,就能解決。

關鍵還是看陳導願不願意這麽幹。

於是馮見雄把自己的具體操作想法說了一遍。

陳導忸怩了一下,依然在找借口:“集中出差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美食紀錄片,附和時令很重要。春夏秋冬的物產都要拍到,我不可能這幾個省隻有春天去、那幾個省隻有夏天去,那樣拍攝效果沒法保證的……”

馮見雄深吸了一口氣,壓低聲音:“你應該知道,我是搞法務的高手。我這麽說吧,不管你們是不是一集要出差一個半月,我都按照出滿一個半月給你們算投資和成本。審計方麵,我也肯定有辦法幫你過關。”

“成交!”

“爽快,我希望明年暑假就能看到上映,最晚不要拖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