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呂冬數次驚醒,好在要命的緊急鑼沒再響過。

心裏有事,不到五點鍾,呂冬就爬了起來,在老屋院子裏砰砰打起沙包。

他不會專業的東西,純粹是王八拳,權當鍛煉身體。

打了會沙包,簡單洗漱過,呂冬找個馬紮,坐下思考起來。

從前天晚上重回九八開始,就忙著抗洪,很多事來不及想。

尤其關於未來。

曾經那一世,98年以後很長時間,呂冬過得渾渾噩噩。

在街麵上混過,沉迷過網絡遊戲,掙到的錢僅夠維持生活,時不時還要老娘和堂哥幫助,直到2010年之後,才醒悟過來。

不能再走老路,要致富!

幸福有多種衡量標準,富裕是基石。

但這兩年具體有什麽機會,呂冬稀裏糊塗。

真正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大學城。

想要做什麽,必須先實地調查看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再就是錢。

社會很現實。

家裏不用指望,呂冬不問也知道家裏情況。

今天7月12號,剛交完公糧不久,果園還沒下蘋果,家裏連500塊錢都不會有。

果園二十多畝地,又不產糧食,公糧也是暫借的,等下果子賣掉再還賬。

公糧不能拖欠,否則後果嚴重。

老娘這一輩子不容易,不能再給她增加負擔,十八歲的成年人,該自己扛的事就要扛起來。

大伯那邊,這些年的幫助數也數不過來,都不知道該怎麽還。

即便血脈至親也不能理所當然。

未來還是要靠自己去闖,去努力,去拚搏。

小人物努力拚搏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拚搏連成功的希望都沒有。

現實情況擺在這裏,人窮,周圍也是一幫窮人,誰能幫誰?

在農村,有太多人光是維持基本生活,就累到筋疲力盡。

最緊要的是先養活自己,掙到一筆起碼立足的錢。

這才是現階段最切合實際的目標。

說到底,錢是最基礎的!呂冬滿腦門都是要賺錢。

所以,現階段目標,就是賺到能立足的錢,以及能在大學城發展的啟動資金。

腳踏實地一步步來。

鎖門去果園吃早飯,呂冬中間又上河堤看了眼,經過一晚上時間,水位比最高時下降兩米有餘,快要與河堤外的道路持平了。

這次洪水即將結束,隻要上遊不再突降暴雨,基本不會出問題。

早飯是清湯麵,清水煮的麵條,以醬油、老醋和香油作為調料,放上香菜末當青頭,簡單方便。

呂冬吃麵條的時候,胡春蘭在旁邊開始例行嘮叨:“我一早去村裏換麵條,聽說部隊下午要走,人幫咱這麽大忙,咱家果子和種的絲瓜、黃瓜啥的又沒熟,也沒啥送的。冬子,去找你七叔借網,看能不能打幾條大魚送給部隊。”

“嗯,我吃完就去。”呂冬往骨灰堂東邊掃了眼,那邊堆著麥收後剩餘的成捆麥稈,旁邊開出的臨時菜地裏,絲瓜和黃瓜剛往上爬秧。

家裏也確實沒啥能拿得出手的。

總不能送麥稈?部隊又不是造紙廠。

這次水大,水庫裏的魚,不知道順水下來多少。

吃完早飯,呂冬回到村裏,找七叔借漁網,進門嚇了一跳。

七叔拄著鐵鍁,七嬸抱著魚叉,兩口子正在院子裏對峙。

堂屋門口,竹椅子上坐著個八九歲的小男孩,不斷把花生米扔進嘴裏,興致勃勃看大戲。

“咋了?”呂冬頭疼:“這又咋了?”

雖說屬於七叔七嬸日常開戰,但這明晃晃的魚叉著實嚇人。

七嬸個頭不高,人精瘦,收起魚叉拄地上:“冬子,來了。”她指著七叔,幾乎跳腳:“你來評評理,大早晨就喝酒,這一天還能清醒?”

呂建仁伸著脖子:“不喝點能有勁幹活?說你沒見識還不承認!”

呂冬這才看到,院子西邊廚房門口摔了個瓷葫蘆酒瓶,旁邊有棕色酒盒子,從他這角度看過去,正好能見到盒子上的名句。

“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

青照酒。

“七叔,昨天不是說打漁嗎?”呂冬也不勸架,這兩口子整天鬧,勸也沒用:“走,拿上兩張網,咱一起去!”

又對小男孩說道:“釘子,去哄哄你媽!一會給你逮魚吃!”

“不好看!”釘子吃著花生米進堂屋:“沒打起來……”

呂建仁扔下鐵鍁,喊上呂冬取了兩張漁網和幾個自製水袋,直奔北邊河堤。

倆人選了前晚差點決堤的那段河道。

上了三角大壩,呂建仁常年打漁逮兔子,經驗豐富,指了下北側的平緩區:“這地水流慢,絕對有魚!網空沒事,等等再下。我往北去,你在這。”

呂冬低頭看了眼,水位下降明顯,北邊無數沙袋堆成斜坡,完全看不到裏麵的鐵雞籠。

岸上基本空了,燈和線纜應該讓鐵叔收了回去,光剩下兩根長竹竿。

平緩區裏不少水葫蘆,等呂建仁去了北邊,呂冬拿來竹竿,將水葫蘆挑走,竹竿下水一動,有東西噗通跳出水麵,看上去不是鯉魚就是草魚,個頭還不小。

可能水葫蘆上螞蟥太多,呂冬取回竹竿,帶上來兩條小指頭大的。

呂冬用千層底蹬下來,踢到太陽底下暴曬。

據說早年間鬧饑荒的時候,村裏人將這玩意曬幹做熟當吃食。

比起窮到吃大閘蟹的那些地方,更為艱難。

呂冬順好漁網,耐心等,剛挑走水葫蘆,可能驚動了水下。

水非常渾濁,看不清下麵是啥情況,等了七八分鍾,呂冬站起來,撒出了網。

雖然從十二三歲開始,他就跟著七叔撒網叉魚,但回來後還沒碰過,這一網沒完全撒開,準頭還算不錯,漁網落在平緩區裏。

等網沉底,呂冬抓住拴在手腕上的繩子,緩緩往上拉網,繩子繃緊之後,手上的感覺告訴他有貨!

漁網一尺一尺拉上岸,出水的瞬間,呂冬眉毛挑起,夾雜在鉛墜之間的,是魚!

呂冬提網上岸,開網撿魚,先扔夾帶的石頭和垃圾,再拿魚。

最大的是條草魚,手掂可能二斤多;有兩條黃色的嘎牙魚,身側背上有三根尖刺,紮一下非常疼。

再就是幾個螞蟥。

呂冬把魚裝進水袋,螞蟥扔堤上接受陽光洗禮,兩個水袋丟壩南側水裏,水袋的繩子拴在堤外側樹上。

順好網,坐在壩上,又等了起來。

兩個巡河的兵哥哥這時走過來,看到呂冬打漁,好奇停下。

其中麵龐黝黑的一個,用腳碰了碰暴曬中的螞蟥,隨後又蹲下來拿起看了眼。

呂冬笑著打招呼:“兵哥哥好。”

這比較新奇的稱呼,讓兩位兵哥哥笑了起來,禮貌回道:“你好。”

麵龐黝黑的那個帶著南方口音,問呂冬:“曬幹入藥?”

“入藥?”呂冬沒想過這種事:“能入藥?”

這位兵哥哥又說道:“能啊。我們駐地附近有中藥市場,我在裏麵見過。”

呂冬想了想,問道:“他們收?”

“不太清楚。”兵哥哥笑了笑:“我沒問過。”

呂冬有所猜測:“能問下你們駐地在哪嗎?”

兵哥哥說道:“泉南西市場那邊。”

呂冬知道這地方,泉南市最大的綜合類批發市場,哪怕曾經到了2019年,在周邊地區仍然首屈一指。

“謝謝。”呂冬道謝。

“不客氣。”兩位兵哥哥繼續巡河。

呂冬再次下網,第二網偏了一些,進了激流區,但他及時拉了回來。

七叔確實經驗豐富,這地是個魚窩子,第二網上來條大鯰魚。

跟後來一落千丈不同,現在土鯰魚是熱門魚,肉多油多沒亂刺。

因為兵哥哥的話,撈上來的螞蟥,呂冬全都扔到太陽底下暴曬。

太陽升高,有網有閑的人,紛紛拿著網來到河上,從閘口東側,到呂冬這邊,打漁的有七八個。

水大魚多,呂冬收獲不錯,接近中午時,有十來斤。

這也就是特殊時期,放到平時,運氣逆天。

離開前,呂冬撒了最後一網,這一網又偏了,落進激流區裏。

水位雖然下降不少,但水勢仍然很急。

漁網被衝偏,呂冬手上發力,拽著繩子拖回來。

拉網上岸,網裏沒魚,卻有個蘋果大的淺口碟子,呂冬抹去泥汙,碟子花樣古樸,白瓷質地,底上有花。

翻過來,碟底有款,四個繁體字,學渣呂冬隻認出第一個字是王。

好吧,這字簡體繁體一樣。

“古董?”人窮誌短,呂冬難免幻想。

七叔提著漁網走過來:“啥玩意?”

呂冬晃了晃:“網上來個碟子。”

七叔接過來仔細看了眼,隨後扔給呂冬:“這種醋碟,早年間咱這不少,我小時用過,後來都砸了,你二叔藏了個,前兩年賣給個舜山下鄉收古董的,好像賣了50塊錢。”

呂冬窮的半毛錢都沒有:“50塊錢?”

七叔又說道:“收了去騙人!舜山文化市場到處是破爛,我去過幾次,那些練攤的專收不值錢的老玩意,當了不得的東西賣出去坑錢。”

這幾年下鄉收古董的人非常多。

呂冬知道舜山文化市場,與西市場不同,這是專門做花鳥、舊書、古玩和奇石的市場。

或許可以拿去看看?別說50了,10塊錢對他來說都不少。

再說了,萬一值錢呢?

呂冬接下來還要借網,嘎牙魚全都給了七叔,回去給釘子燉湯。

這魚肉質鮮美,比黑魚好吃。

螞蟥在岸上繼續暴曬,沒人會撿這喂雞雞都嫌的玩意。

其餘的拿回果園放盆裏暫時養著,一條留著自家吃,另一條吃完飯給大伯家送過去。

去大伯家送魚,得知部隊很快開拔,呂冬跑回果園裝了魚回來,呂家村的人自發來到小學門口道路兩邊相送,手裏提著饅頭、雞蛋、水果、蔬菜等等。

部隊全都謝絕了,連村裏送的方便麵和瓶裝水都不要。

一輛輛解放卡車往南而去。

看著軍裝整齊的兵哥哥,想到昨天堵水的英勇,呂冬旁邊的呂坤,向他家老子哭求:“我要去當兵!”

對這些被古惑仔荼毒的少年來說,當兵其實是條好路。

最後一輛解放卡車駛過,呂冬抓住機會,將裝魚的袋子扔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