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安寧之地

“我能感覺得到父親,我感覺得到他一直在念著我們,我不相信他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見就要歸天!他一定是現在無法脫身,才沒回來!”

陳鋥問道:“你真的能這麽確定?”

“是的!”趙權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能感應到我的父親,他一定還活著!”

“那——”趙槿的眼淚終於止住了,哽咽著問道:“那,我為什麽感應不到?”

“嗯,也許,也許是因為父親從來沒見過我,因此他才會更想見到我吧。”

趙槿呆了下,下意識地點了點頭,隨後又猶豫地搖了搖頭。

辛邦傑似乎也接受了趙權的這種說法,陳鋥的眉頭略舒展了些,但沒再問什麽。

趙權心裏提著的一顆心終於略微地放下了,其實他也知道大夥兒並非就相信了他所謂的“感應”,隻是此時所有人都需要一個說法,不管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道理。

同時稍微放下心的還有始終低著頭的梁申。

辛邦傑終於恢複了狀態,他也想明白了,與其糾纏於義父的生死,不如直接相信他還活著。而且不管如何,他都得想盡一切辦法保護好這一家子,這是義父交代給自己的最後一個任務。而要想保護好他們,最好的辦法是首先得讓他們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於是,陳耀的慘叫聲又開始每天都在這個院子裏響起了。

辛邦傑從褒信還帶了把獵弓回來。

這是把竹弓,弓長與辛邦傑等高,弓身用老毛竹片疊合而成,弓弦為牛筋絞著麻線製成。另外還有一支竹箭,箭杆是以小圓竹為材料,裏麵填上土,重約一斤。

有這個樣品在,加上梁申的指導,李毅中便又仿出了兩三把竹弓。

正常造一把好弓,從選材、析料、製角、製筋到成型、養護,前後起碼得兩三年時間,而且好的材料難找。不過現在沒有那麽多材料,也不可能那麽講究,所以速度就很快了。

李毅中製的弓,是用細橡木條給弓身加了個一指寬的側線,用熬製的魚膠將橡木與三片老毛竹粘合在一起,弓長縮短到與自己等高,差不多就是一米五左右。箭杆還是用填土塞實後的小圓竹。

辛邦傑試了下,還不錯,差不多有七、八鬥力,射程可達六七十步,剛好夠此時的李毅中練習所用。

有了弓與箭,感覺上隊伍實力似乎上了一個台階。不過但現在勉強能拉得動弓的孩子也就李毅中一個人,其他的辛邦傑還在教導他們持弓的姿勢、瞄準以及臂力的練習。

每天的晨跑依舊是五六裏,不過開始有負重跑了,每人手臂與腿上或包木塊或包鐵塊,一趟下來,所有人都得累得跟狗似的閃著舌頭。

除了趙權建議的折返跑、障礙跑之外,辛邦傑重點要求他們練習“之”字跑。按辛邦傑的說法,無論是戰場上還是戰場之下,能跑、會跑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你必須要比敵人跑得更快,在跑的過程還得會躲避敵方追來的箭矢,逃跑一定得要根據地形地勢選擇最能脫離弓箭直線射擊範圍的線路,對敵人追殺路線的預判是活命的最基本能力。

逃跑並不可恥,跑不過敵人而被人殺死,那才是可恥的。這是辛邦傑給這個村衛隊上的第一堂正式訓練課。

小馬哥還太小,李村長找的一些馬具都不太適合它。梁申隻能自己設計了一些馬具,趙槿跟村裏的一些女人一起動手,給小馬哥配了鞍墊、汗墊、肚帶與韁轡,李毅中又打了一副馬鐙,也算是基本齊整了。除了陳耀,幾個小孩子也開始騎乘練習。

小馬哥雖然脾氣有些暴躁,但禁不住大夥兒每天的巴結,包括喂食、洗刷,還給它時不時的撓癢,也算是基本接受了這群小孩子。

於是,小馬哥便成了村衛隊裏的爺。

轉眼間,半年多時間就過去了。

自正月過後,辛邦傑自己又去了兩趟蔡州,甚至還有一次偷偷潛入蔡州城,停留了一天一夜,但依然一無所獲。每次回來,辛邦傑都是一身的疲憊,但眼神中的沮喪正在消失,也許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家裏也不再討論趙父的生死問題了,大夥兒更願意接受趙權的直覺,也許父親趙鏑還在某一個地方,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回來與他們相見。

這個夏天,在辛邦傑的幫助下,趙權把護衛隊所有人都往水裏扔了數輪。包括梁申都沒有幸免,幾個人都學會了泳水,起碼說在水裏自保都沒問題了。

最奇皅的是陳耀,他非常的怕水,每次被扔進水裏之前都得嚎個半天,可一扔進水裏他就能自己浮著死活沉不下去,對此趙權很不理解。難不成那個肥肚子裏裝的都是氣?

村子裏能跟趙權比水性的,隻有王鎧,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倆的關係最好。

兩個人甚至一次在夜間嚐試著橫穿淮水,但王鎧差點被暗流衝走,嚇得趙權再也不敢這麽幹了。

夏季的淮水寬約三四公裏,對趙權來說這種距離遊數個來回完全不成問題。

但這段淮水被南岸的夷子山阻擋之後,往北拐了一個大彎,又向南衝去,不但水流湍急而且水底暗流眾多。也正是因為如此,上遊一旦有洪水過來,處於北岸的長臨村就會嚴重遭災。

長臨村屋宅所建位置地勢略高,基本可以免於洪水災禍,但臨水的那些水田與碼頭,總是難躲水災。

而長臨村往西,已經被淮水衝成一大片沼澤之地,人畜難行,又有彎湖橫亙於其中。雖然從水路到息州才六十裏,快船下來隻要不到半天時間。但從長臨村到息州,卻得繞行褒縣,差不多三百裏路,騎馬都得兩三天時間。

金主南遷蔡州之前曾在蔡州設立榷場,宋金停戰時,地處偏僻的長臨就成為一處絕佳的南北私貨交易地。但宋金一開戰,南岸的宋軍就會加緊警戒,禁止片舟下水。如今南北交通完全禁絕,長臨反而成為一片難得的安寧之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