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再戰撫州

阿合馬有些煩躁地扯著自己頜下的卷須,扭了扭發酸的側腰。

“大人?”轎子外,護衛輕聲問道。

“到了?”

“是的。”

“直接抬進去!”

阿合馬的七進宅院,是原來的吳王府。

順著彎彎曲曲的廊道,阿合馬的轎子被一直抬至後宅。

在轎中屏氣靜聽片刻後,阿合馬掀開轎簾。庭院之內,十餘步之外,跪伏著他的十多個妻妾。更遠處,是府內的仆役丫鬟。

阿合馬滿意地點了點頭,踩著趴在地上的護衛下轎。

腳未落地,一個護衛急奔而入,“陛下有旨,請大人速回皇宮議事。”

阿合馬眉頭一皺,有些氣惱地看著院中跪著的鶯鶯燕燕。藏在宮中,過了幾個月太監般的日子,剛回來怎麽又得回去?

而且,這麽著急地把自己招回去,肯定又是出問題了!

確實,問題很大。

在這一年的八月之初,在綠油油的田野之中,開始飄出淡淡稻香味的時候,大權國軍隊,終於發動了對江南元軍的全麵戰爭。

率先發動進攻的,依然是水軍。

南海海軍陸戰隊,自溫州登陸,收編了浙南附近兩萬宋軍,自南而北攻向台州。

黃海海軍一戰便輕鬆全殲駐守於臨安府之外的元國最後一支水師。

一支內河水師,自江灣逆鬆江進入太湖,奇襲湖州而下。

另一支內河水師,則逆長江進入鄱陽湖,奇襲位於贛江入湖口的德安縣。

無論是湖州還是德安,理論上都屬於元軍防守區域的內陸地帶。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不算重要。縣城人口本來就不多,守卒更少。

兩縣失守,對於整體的戰局看似影響不大,卻如兩根硬刺般直插入元國的咽喉之中。

吞不下,吐不出。

而且,幾乎在同一時間,張世傑從湖南南部攻向衡州;文天祥從江西南部贛州,出兵撫州。

尤其是文天祥這一路兵馬,一旦占據南昌,便會與進入鄱陽湖的水軍一起,形成關門之勢,徹底堵住浙江元軍的西撤之路。

元軍的反應速度不算慢。

對於攻占湖州的兩千多權國軍隊,元軍並未出動其他兵力,隻是調動平江府部分守軍至吳江,在鬆江出湖口沉入大量木樁,直接截斷了後援的權國水軍。

溫州的元軍,邊打邊退,撤至台州後,聚集浙南三萬餘軍隊,與權、宋聯軍展開攻防之戰。

兩萬駐守於臨安府附近的元軍主力,在第一時間從兩浙西路集結之後,經徽州奔援江南東路的饒州。

果然如趙權等人所料,臨安——徽州——饒州——南昌——潭州,這一條退路,是元軍無論如何都會保住的。隻要稍微做出攻擊這條路線的態勢,必然會將其各地的軍隊部署立時打亂。

其實,到了這份上,雙方的軍事意圖,彼此之間都已經很清楚了。

小規模的戰爭,還能以智取勝、博以地利、設伏設陷。到了這種涉及數千裏範圍的大戰,隻能以硬碰硬,沒有絲毫取巧的可能。

區別在於,誰能更全麵地把握各個戰場的動向;誰能毫無障礙地長距離調動軍隊;誰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對方攻防體係上的漏洞,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戰機。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戰爭終究比的是雙方的國力。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誰能擁有更加雄厚的後勤支持,誰才有獲得最終勝利的可能。

長江沿線,權國水軍除了開始攻打元軍重兵屯駐的建康之外,再度加強對江陰一直到江陵長江航道的巡視。

數天的時間之內,戰火從北而南、自東向西,同時在荊湖北路南路、兩淮西路東路、兩浙東路西路、江南西路東路,同時熊熊燃起。

南北兩千裏,東西三千。

這是有史以來,未必是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爭,但絕對是同時發起的、涉及區域最廣的一場戰役。

最慘烈的戰鬥,發生在江西撫州。

文天祥麾下,聚集了五萬宋軍,從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李恒在江西的主力部隊。不過,這五萬人馬,畢竟大多數未經曆過正式的訓練。而且由於戰馬不足,在機動性方麵,遠遠弱於元軍。

可是,這一支部隊卻是所有戰場上,最為悍不懼死的軍隊。

這讓一直跟在文天祥身邊的兩個權國參謀,百思不得其解。

在他們眼中,戰場指揮水平如同稚兒般的文天祥,在士兵的思想工作方麵,卻甩了兩個人幾十條街。

要知道,他們可是海東軍事學院的優秀畢業生。派來協助文天祥,其實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好士兵的思想建設,以防止剛征招來的士兵出現畏戰不前,懼戰而逃的情況。

結果,在這方麵上,根本沒他們倆啥事。

撫州一戰,文天祥部殺敵近萬,死傷一萬五,卻終於沒能攻下看似搖搖欲墜的撫州城。

眼看兩浙元軍紛紛向江西挺進,在兩位參謀的死命勸說之下,文天祥終於領著三萬餘士兵,移師向東,直至弋陽。

弋陽地處懷玉山脈與武夷山脈之間,在江南也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產糧區。

文天祥背著手,立於山間石上,眺望著山下綠油油的麥田,雙目之中,充斥著深深的憂慮。

站在他身後的張參謀與丁參謀彼此用眼神默默交流片刻,並未去打擾陷於沉思之中的文天祥。

暫時放棄攻打撫州,是因為兩個人深知憑著文天祥如今的兵力,根本打不下撫州。轉戰弋陽,是為了伏擊從浙南向江西轉移的部分元軍。

不僅如此,兩個人的目的,其實都瞄向了弋陽附近,這數萬頃即將成熟的麥田。

這些糧食,他們肯定是拿不走的,但也絕不能落入元軍的嘴裏。

一陣山風拂過,三個人衣袖颯颯作響。

“你們,如何能保證,弋陽周邊十多萬的百姓,沒了糧食之後,能熬得過這個冬天?”

兩個人相視一眼,微微鬆了口氣,隻要這位大人肯開口說話,那便說明他已經想通某些重要的關節。

張參謀一聲輕笑,“文大人,即使咱們不燒了這些麥田,你覺得他們就有糧食過冬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