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臨安攻略

包括榮王趙與芮在內,要求恢複原來的宋國王爵稱號,恢複他們原先的官職與俸祿,同時歸還被元國強行征走的所有田地。

以及,補償此次元軍離開臨安時,被他們征走的糧食與財物。”

眾人麵麵相覷,是誰給這些宋室皇族如此的勇氣,敢提出這種要求,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賈似道臉上怒氣隱現。

就是這個榮王,當年自己在推行“公田法”時最大的阻礙者。賈似道曾親自登門,費了無數口舌勸說,他最終隻讓出萬餘畝田地。

元軍一來,榮王名下近萬頃良田被強征,他卻屁都不敢放一個。如今竟然還有臉要求由權國歸還他的田地!

“此外,張易還要求先向臨安提供十萬石糧食。”

“臨安糧食還能支撐多久?”趙權問道。

“按張易所言,最多堅持五天。”

“我的估計是十五天,如果讓大多數人挨餓的話,守軍應該在一個月內不會缺糧。”陳耀補充道。

趙權緩緩地籲了一口氣。

這忽必烈,真夠狠的啊!

把百姓的口糧全部搶走,留下全城嗷嗷待哺的近百萬人口讓自己頭疼。這招很惡心,卻不得不說是對付大權國軍隊最有效的手段。

哪怕不會讓自己手忙腳亂,也勢必可以拖住大權國軍隊的精力,以延緩追擊元軍主力的速度。

“臨安百姓,有何反應?”

“大多數人似乎都是一副無所畏模樣。張易以中書省名義通告全城,隻要大權國答應他們一些微不足道的條件,留守的元軍便會放棄抵抗,舉城而降。到時,大權國一旦接管臨安城,全城的百姓就不會有斷糧的危險。”

果然,沒有人會想著主動反抗元軍,寧願坐等別人的恩賜,也不願意冒著危險去掌控自己的命運。

隻是趙權也明白,如此要求臨安的百姓,也許純粹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哪怕是千年之後的百姓,不也是如此嗎?

趙權淡淡地說道:“投降的條件,我們不會做任何的退讓。首惡必誅,蒙古兵必須死,凡是手上沾有百姓鮮血的士兵,必須得服滿一定年限的勞役之後方得釋放。”

“若是和談失敗,要攻打臨安嗎?”

趙權搖了搖頭。

大權國軍隊先期登陸浙江的主力,大多已經向西追擊元軍主力。留在臨安城外的兵力,其實連一萬人都不到。憑著這些兵力,別說攻打臨安,一旦臨安守軍發狠出城攻擊,都未必能擋得住。

當然,後續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力正趕赴臨安。可是哪怕來得再多,想攻下十萬守軍的臨安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看先別管臨安了,讓那些人餓一陣子再說。”侍其軸說道。

“張易此舉,很可能是想利用這些條件激怒大權國,甚至是有意地讓我們發動對臨安的主動進攻。以此博得臨安百姓對於元軍的同情,有利於他們更長時間的堅守。”劉秉忠說道。

趙權微微頜首。

“那,真的不管臨安的百姓了?”賈似道有些糾結地問著。

趙權兩手一攤,“你們家榮王,如此口氣!估計也是被張易指使,跳出來惡心咱們。這且不論,諸位以為,咱們可以先往臨安裏送去十萬石糧食嗎?”

所有人都默默地搖了搖頭。

十萬石糧食,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一旦進了臨安,估計一粒米都不會落在臨安普通百姓的口中。

單單十萬城守軍,一個月就得消耗糧食六萬石。

而且,以大權國的糧食儲備,應付湧入福建的江西百姓還不成問題,同時再向臨安供應近百萬人之需,絕非一件輕鬆之事。

好在江西一把火燒了許多地方的麥田之後,讓元軍軍心大亂,匆忙撤軍之際也放棄了對其他地方糧食的收割。

因此,隻要再緩過半個月時光,秋收之後,糧食問題終究也不會成為大問題。

“糧食正在調集,但是哪怕現在有十萬石糧,我也不同意直接送進臨安。”陳耀起身說道。

“老規矩,我會讓臨安城的密諜,告訴臨安的百姓。願意離開臨安,咱們盡力安置,起碼會保證他們平安熬到臨安城被平定的那一天。

出不了城,他們自己想辦法。

或者他們就得為了自己活下去而拚殺,或者,等死!”

在座者,如今都算是殺伐果斷之人,隻是能以這般近乎冷漠無情的態度對待臨安百姓的,大概也隻有陳耀一個人了。

賈似道默然無語,他也明白,讓大權國軍隊犧牲大量的士卒,去攻打臨安城、解救對於大權國並不友好的臨安百姓,於情於理都難以說服別人。

趙權沉思片刻後說道:“臨安的軍事行動,以防為主,重點是截殺可能離開臨安的元軍。這事,由辛將軍負責。”

辛邦傑抱拳而應。

“臨安百姓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參考陳耀的思路,勞煩劉先生與師先生全權打理。”

賈似道微微一怔,這是他第一次正式參與大權國的軍事行動。劉秉忠應付元國在臨安的文臣武將,而故宋降臣與臨安百姓,顯然是自己必須要麵對的麻煩。

賈似道有些頭疼,他可以想象得到,要麵對的會是一群什麽樣的臨安百姓。

因為恐懼而帶來的慌亂,因為不滿而導致的崩潰。

謾罵與責難,將會徹底淹沒自己這個以“賣國求榮”而聞名的宋國故相。所幸,國主把劉秉忠頂在自己的前麵,可以讓自己避免直接麵對憤怒者的口水。

趙權沒再管糾結之中的賈似道,把桌案上的地圖重新捋平,問道:“前方戰況如何了?”

幾個人臉色一正,聚攏而來。相對於臨安百姓的安置,如何對付正在撤退中的元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先說江淮之間的元軍。”辛邦傑開口說道:“總數不太好統治,有一定戰力的士兵不下五十萬,但若算主力部隊的話,隻有蒙軍兩千餘,漢軍五萬。”

“與之應戰的,是已經**於河南南部的三萬西北野戰軍與兩萬真定軍。以及占據整個兩淮東路、正向兩淮西路推進的黃淮野戰軍與部分中原野戰國,共計三萬五千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