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寶天尊(也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稱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簡稱青靈始老蒼帝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簡稱丹靈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簡稱元靈元老黃帝君)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簡稱皓靈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簡稱五靈玄老黑帝君)

二:天地日月星宸等諸大神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四禦:中天紫微北極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

南極長生大帝(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勾陳大帝,天皇大帝)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後土,後土娘娘)

五星七曜星君:太陽太陰(月亮)

歲星(木星)

熒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鎮星(土星)

北鬥七星君第一天樞第二天璿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闓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南鬥六星君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四靈二十八宿青龍(東):角、亢、氐、房、心、尾、箕白虎(西):奎、婁、胃、昴、畢、觜、參朱雀(南):井、鬼、柳、星、張、翼、軫玄武(北):鬥、牛、女、虛、危、室、壁十方諸天尊: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圓明道母天尊:鬥姆,北極坎宮三官大帝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虛大帝水官:洞陰大帝降魔護道天尊:亦稱高明大帝.祖天師,即道教創立者張道陵真武大帝:亦即佑聖靈應真君.翊聖保德真君.佑聖真君玄天上帝.**魔天尊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亦稱青玄上帝太乙雷聲普化天尊:亦稱都天糾察大靈官.王善天君南極長生司命真君:亦稱南極真人.壽星.老人星東嶽大帝:全稱為東嶽天齊仁聖大帝,又稱東嶽天齊大帝,東嶽泰山君,酆都大帝。

三:靈官.太歲諸神及人身中之神靈官:有所謂十天靈官.九地靈官.水府靈官.五百靈官.五顯靈官功曹:亦稱四值功曹,為道教所奉值年.值月.值日.值時的神城隍:據說由《周禮》蠟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來灶君門神財神瘟疫神。

四:真人和仙人四大真人(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南華真人:即先秦道家學者莊周微妙元通真君:衝虛真人:即先秦道家學者,鄭人列禦冠通玄真人:據傳為文子,姓辛名鈃,一名計然洞靈真人:即亢倉子,亦稱亢桑子.庚桑子仙人(超脫塵世.有神通變化.長生不死,是謂仙人)

赤鬆子:神農時雨師。

寧封子:黃帝時人。

赤*:顓頊時人。

彭祖:顓頊帝之玄孫。

容成公:黃帝之師。

安期生:海上仙人。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許真君:晉代道士許遜。

北五祖:東華紫府輔元立極大道君王玄甫正陽開悟傳道垂教帝君鍾離權純陽演正警化采佑帝君呂洞賓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劉海蟾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重陽。

南五祖:紫陽真人張伯端翠玄真人石杏林紫賢真人薜道光翠虛真人陳泥丸紫清真人白玉蟾。

北七真: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馬鈺長真凝神玄靜溫德真君譚處端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劉處玄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邱處機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晤王處一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郝大通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孫不二。

八仙: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七仙女1、七仙女神話傳說中玉帝的七個女兒。《西遊記》裏七仙女的名字是:紅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據說名字分別是張天壽、張天陽、張天榮、張天昌、張天顯、張天慶、張天羽。在《歡天喜地七仙女》中七仙女叫紅兒橙兒黃兒綠兒青兒藍兒紫兒。七仙女另一說法,玉帝有十女,七仙女為除了聖觀音、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大日如來)外的七個,有珠王聖母、碧霞元君、白娘聖母、青娘聖母、西王聖母、仙女聖母、九天玄女。2、七仙女紫兒,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第七個女兒,她最心靈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仙女得知丹陽境內(今孝感)有一年輕人姓董名永,因家貧無錢安葬死去的父親,隻得賣身為奴。七姐深受感動,私下天庭與董永結百年之好,在大槐樹下成就姻緣。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樹一時高興,把"百年好合"說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隻有百日緣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織出了10匹錦絹贖出了董永,準備整治家園恩愛白頭。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宮,七姐不得不忍痛飛去。她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留在了人間,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哢喳、哢喳"的織機聲。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著盛裝的姑娘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後,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七仙女外祖為盤古,母為媽祖,名水珠,曾降世尋其夫玄武大帝(董永)為世所傳。如今,安徽天柱山被譽為七仙女在人間的故鄉。

編輯本段相關傳說董永與七仙女董永與七仙女的動人故事被編入很多戲曲中,較早的為明代傳奇劇《織錦記》,最有名的是黃梅戲《天仙配》。1952年,由洪非等人重新將黃梅戲《天仙配》劇本進行了改編。戲中塑造了老實憨厚的董永、善良美麗的七仙女、相互幫助的仙女姐妹、刁鑽刻薄的傅員外、無情狠毒的玉皇大帝等生動形象,再加上優美的舞姿、動聽的黃梅調,無不深深地

留在人們的記憶裏。特別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的出色表演,讓“董永遇仙”這個民間傳說故事更加引人入勝,“七仙女”藝術形象得以人人皆知。傳說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宮孤獨寂寞而思慕人間生活。一日隨六位姐姐往淩虛台遊玩,偶見下界賣身葬父的青年農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而萌發愛慕之情。

大姐看穿小妹的心事,不顧天宮戒律森嚴,助其下凡。臨行之時又贈難香一支,以便小妹危急時焚香求助。七仙女來到人間,經土地爺說合,槐蔭樹作媒,與董永結為夫妻。為了幫助丈夫贖身,七仙女去傅員外家做工。員外故意刁難,限她一夜之間織成錦絹十匹。如成,便將董永的長工期限由三年改為百日,否則將三年改為六年。七仙女在機房燃起難香求救,六位姐姐下凡相助,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隻得履行諾言。董永做工期滿後,夫妻雙雙愉快返家。途中,董永發現妻子已懷孕在身,趕忙去討水為她解渴。這時,狂風驟起,空中出現天兵天將,傳下玉帝聖旨,限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宮,違命則將董永碎屍萬段。七仙女不忍丈夫無辜受害,隻得將自己的來曆向董永說明,並在槐蔭樹上刻下“不怕天規將你我活拆散,我與你天上人間心一條”的誓言,懷著悲憤的心情,返回天庭。七仙女返回天庭之前是不能懷有凡胎的,所以隻能將還沒有成人形的孩子生了下來,這就是“太歲”!太歲看上去就像是一團爛肉。

七仙女與仙浴潭的傳說在鴛鴦溪獅坪風景區,有七塊俊俏挺秀的石岩,人們叫它們為“七仙女岩”。炭.岩下有一個碧水**漾的水潭,因七仙女曾在這兒沐浴,人們美稱它為“七仙女仙浴潭”。傳說天上的七仙女,她們十分愛潔淨,每天必到江河裏沐浴嬉戲,隨興所致,什麽太湖啦,鄱陽湖啦,洪澤湖啦,長江啦,都留下了她們的足跡。但是這些地方雖然碧波萬頃,總缺清幽,於是她們便想尋找一個清靜優雅的去處。這七位仙女漫遊天地,她們看到人間男耕女織,夫妻恩愛的生活,對比天空的清泠,不禁都起了思凡之心。有一年秋末,七位仙女漫遊到了鴛鴦溪的獅坪上空。她們看到鴛鴦溪溪漠清波碧,兩岸綠樹翠蔓,景色清奇,潭中還有成雙成對的鴛鴦戲水,恩愛無比,不由按下祥雲,落於沙灘,解開蓮花裙。躍入水中,盡情地遊水嬉戲,有說不出的愜意。從此她們便常來此沐浴。再說,獅坪的山坳裏,住著一對老夫妻,他們生有七子,分別叫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七兄弟生得英俊槐梧,尤其七郎更是聰明伶俐。他們都到了婚娶年齡,父母亦勸他們到山外成婚。但七兄弟十分孝順,非要奉養父母終生不可。他們在山地裏開荒種地、打獵為生,勤勞肯幹。有一天七位仙女又到潭裏沐浴,被七郎看到。深山老林裏哪來這麽漂亮無比的姑娘?七郎斷定她們不是凡人。他數了一數,正好有七位仙女,便馬上想到自己有七個兄弟,這不是天生的姻緣嗎?七郎當時不動聲色,等到七位仙女騰雲而去後,他才回到家中把自己的奇遇告訴哥哥們。兄弟們當下就想了娶七仙女的辦法。第二天,七個仙女又到潭中沐浴。她們剛脫下蓮花裙入水,躲在潭邊樹叢中的七兄弟一躍而出,嚇得七個仙女躍上沙灘,穿起蓮花裙便騰空飛走!不料,這時最小的七妹看到跑在最前麵的七郎生得英俊清秀,一表人才,有意放慢了腳步,被七郎一手扯住了七妹的的蓮花裙;那已騰空的六姐姐見七妹被拉住了,又忙落下沙灘去救七妹。就在這一刹那間,六兄弟一擁而上,大郎抓住了大姐、二郎拉著了二姐,三郎牽住了三姐,四郎拉著了四姐,五郎扯住了五姐,六郎抱住了六姐。七個仙女見七個兄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於是都牽動了思凡之心,一個個害羞地紅著臉垂頭不語。七兄弟一齊前施禮說:“我們因奉養年老多病的雙親,皆未婚娶,還望仙姐成全。剛才的行為粗魯無禮,請神仙姐姐見諒!”七位仙女見七兄弟言詞懇切,又見他們勤勞善良,忠厚老實,並且一個個都體格健美,心下都願意,但又害怕違仙規受到懲罰,都不敢言語。還是七妹想出了辦法,她說;“我們隻要迷惑住天上眾仙,便可留在凡間了!”六位姐姐忙問有什麽辦法?七妹說:“我們把仙身化成七塊岩石,真身隨七郎到人間變成凡人,男耕女織,夫妻恩愛,不就很好嗎?”六個姐姐都答答地點頭表示同意。七兄弟都很感動。於是,七個仙女施用仙術,隻見仙霧起處,七塊岩石突兀而立;霎時間,七位少女便笑嘻嘻地站在七兄弟的麵前了。那七塊岩石十分俊俏挺秀。人們說:岩頂上蔥蘢的樹木原是七仙女的秀發;光潔的石身是七仙女的玉體;那下半部的許多皺折,就是七仙女遮體的蓮花裙!民間還傳說,那愛好撒嬌的七妹,臨變之前用左腳踢了七郎一腳,假裝生氣的說:“都是你害的!”她這一踢,就把岸邊的岩石踢了一個洞呢!不信,你去看看七女岩,那七妹喬裝生氣的模樣的踢出的左腳,還隱約可見呢!

考證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1950年,這個傳說有賴於源於安慶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而大揚於《七仙女》王建峰繪天下。2002年10月26日中國郵政局發行的一套郵票《民間傳說———董永與七仙女》,更是擴大了這個傳說在當代生活中的影響度。但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傳說中的兩個主人公董永與七仙女的來源則不甚清楚,一般認為故事來源於懷寧黃梅山區的傳奇《董永遇仙》。董永一角是來源於曆史人物還僅是傳說人物?唐宋以來,博興、孝感、丹陽、東台、通州、蒲州、河間等地都稱有董永遺跡,可見人們並不認為董永是可考的曆史人物。至於七仙女,至今仍有人將之混同為織女,到頭來,董永與牛郎之間的關係便難以理清。董永遇仙傳說發生於東漢中葉,支持這個結論的可靠材料過去隻發現了三條,第一條見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修建的今山東嘉祥縣境內的武梁祠石刻,該石刻上有董永孝養父親的畫像,但是畫像中還沒有出現仙女的蹤影。第二條是魏曹植樂府詩《靈芝篇》:“董永遭家貧,父老無財遺。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責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第三條見於東晉幹寶《搜神記》卷1:“漢董永,千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鹿車載自隨。父亡,無以葬,乃自賣為奴,以供喪事。”董永上工的路上遇到一個女子,那女子要與他成親,董永推脫不了,便一同來到主人家。婦人“能織”,“一旬織縑百匹”。幫助董永償清債務後,便與之告別了。臨行之時,她向董永交了底

:“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上帝令我助君償債爾。”其實,董永是實有其人的。筆者發現,曆代史料中至少記錄了四個名叫董永的人。第一個董永記在《漢書》卷17《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中。有一個叫做董忠的人,因為告發別人的一個陰謀而立功,被漢宣帝封為高昌壯侯。後來他的兒子董宏、孫子董武又相繼為侯。西漢末年,董武為王莽所廢。幸運的是,27年之後,東漢光武帝為了收買人心,複封被王莽所廢的西漢故侯時,建武2七仙女年(公元26年)高昌侯第四代(玄孫)董永又被朝廷找到,再度封侯。《漢書》明確記載,董永生活於“千乘”(今山東青州,即高昌侯國所在地),與《搜神記》所記完全一致:“漢董永,千乘人。”因這條材料記在《表》中,且非常簡略:“侯永紹封”,曆來不為人所知。第二個董永生活在東漢末年。最早記下這個董永名姓的材料首見於南宋人婁機所撰的《漢隸字原》卷1:“孟鬱堯廟碑陰。碑雲:刊碑勒諜。碑皆載仲氏父祖兄弟子孫所曆所終之官,獨有一董永為異姓。”若此碑文所錄不誤,可以確定,公元167年左右今山東曹縣(濟陰)之地有一位大約五十上下的鄉紳董永其人。第三個董永在唐代,《新唐書·孝友傳》記載河間有一個孝子董永,曾受到朝廷旌表。第四個董永在宋代,《宋史·董槐傳》的傳主董槐是南宋的名相,他的父親叫董永。以上四個董永,隻有兩漢之間的那個董永最有可能是傳說主角的曆史原型。董武被廢後不久,正逢亂世,山東猶受其害,董武父子生活艱難自不必說,即所謂“董永遭家貧,父老無財遺”。所謂“遭”家貧,隻能說明原先董永並不家貧,後來因發生變故,所以致貧;如若原就貧寒,父老豈有“遺財”?董永在貧寒中能“舉假以供養,傭作致甘肥”正是他孝行的體現。高昌侯董永與傳說中的董永之間至少有五點重要的吻合之處:(一)二人姓名相同。(二)從時間上看,前者與武梁祠壁畫,曹植、幹寶的記載均不矛盾。(三)從地點上看,七仙女前者與武梁祠畫像題記、幹寶《搜神記》所記完全一致,皆為“千乘人”。(四)二人都與“孝”有關。盡管高昌侯董永的孝行隻是筆者的推測,但“孝”作為高昌侯的傳家寶卻是史實,所以這種推測有合情合理的一麵。(五)二人的生活條件有相似之處。高昌侯董永在父親被廢之後、自己未封之前,有27年的貧寒生活經曆;傳說中董永家境本來似乎不貧,後來才破財。因此可以認為,董永遇仙傳說極有可能是以兩漢之間的曆史人物高昌侯董永行孝、封侯的史實為材料,雜糅東漢時期的神仙觀念而形成的。因後人不知它的曆史淵源,所以在傳播過程中,逐漸失真,以致到了東晉時,幹寶隻聽說董永“少偏孤,與父居”的故事,而對他的家世則一無所知了。至於七仙女,曹植之詩稱她為“神女”,《搜神記》中她自稱“天之織女”。而在《搜神記》成書的東晉時期,牛郎織女的傳說已經成熟並得到廣泛的傳播。今存晉代到唐代的董永遇仙傳說材料幾乎是空白,也許正好說明牛女傳說的巨大影響抑製了董永傳說的傳播。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既然牛郎已經與織女結緣,那麽董永怎能再與之結為夫婦呢?敦煌殘卷《董永變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獻。變文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織女已經從一個演變成三個了!董永的兒子董仲長到七歲,受人羞辱,要找母親,一個道士孫賓告訴他說:“阿耨池邊澡浴來,先於樹下隱潛藏。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旁。脫卻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時縱見小兒郎。”織女變成三個的契機,一方麵是為了與牛女傳說劃清界線,另一方麵也是以天上星象為依據的。織女星本有三顆,位於銀河岸邊,三星呈三角形排列。雖然有了三個織女,到底還不能與牛郎之妻截然分開,也不能確認哪一個織女是董永之妻。到了宋代,這個問題才得以徹底解決。明代人所編的一部載錄宋元舊話本的小說集《清平山堂話本》在中國早已失傳,2七仙女0世紀初由日本傳回國內,書中保存著一篇完整的話本小說《董永遇仙傳》。董永的兒子董仲舒為了尋母,道士嚴君平指點道:“難得這般孝心。我與你說,可到七月七日,你母親同眾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藥,那第七位穿黃的便是。”董永所遇的仙女第一次成了“七仙女”。從此之後,明清以來的各種地方戲中,董永所遇的仙女都叫七仙女了。織女一下子變成了七位,那麽在天上,她們又是什麽星宿的化身呢?筆者發現,在中國古代星象學中,天上以“七星”命名的一共有十三組:北鬥七星、紫微垣華蓋七星、太微垣常陳七星、天市垣七公七星、東方亢宿折威七星、北方女宿扶筐七星、北方危宿車府七星、西方奎宿外屏七星、西方奎宿天溷七星、西方昴宿昴七星、南方鬼宿天狗七星、南方星宿星七星、南方軫宿青丘七星。這些星宿都有自己的特定功能,其中北方女宿扶筐七星的功能是:“東七星曰扶筐,盛桑之器,主勸蠶也。”(《晉書·誌一》、《隋書·誌十四》)、“扶筐七星,為盛桑之器,主勸蠶也,一曰供奉後與夫人之親蠶。明,吉;暗,凶;移徙,則女工失業。彗星犯,將叛。流星犯,絲綿大貴。”(《宋史·誌三》)得名較遲的“扶筐七星”,首見於《晉書》,而《晉書》、《隋書》均為唐人所修,則此星大致得名於六朝之後。唐宋時期,扶筐七星的主功能是非常明確,為人間桑蠶、紡織的主星神。因七星相圍如采桑之提筐,所以得名“扶筐”,即“盛桑之器”。《宋史·誌三》還說:“織女足常向七仙女扶筐,則吉;不向,則絲綿大貴。”元人所修的《宋史》對之記錄甚明,可知當宋末元初扶筐七星主桑蠶之功能在民間定有流播。而首出七仙姑的《董永遇仙傳》正出於宋元之際。可知,扶筐七星的紡織功能及吉凶預兆上的反映正是七星姑形成的星辰源典。這種民俗認定與宋元話本《董永遇仙傳》中首次出現七仙女身影在時間與寓意上都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唐宋之後,民間觀念中織女與七仙女才能不相混同,牛女傳說與董永傳說則自然分離開了。不過,今天民間觀念中的所謂“姑兒星”,其實指的是昴七星(昴星團),但在唐宋時代,這種觀念還沒有形成。唐代人張守節的《史記正義》說:“昴七星為髦頭,胡星,亦為獄事。明,天下獄訟平;暗為刑罰濫。六星明與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搖動若跳躍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見,皆兵之憂也。”可能是,後來人們因為找不著“七仙女”的星宿身份,便將之附會到看上去擠成一團的昴七星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