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先帝子嗣陸續遷入關中,各處漢軍終於迎來大範圍的改編。

隨同改編計劃推進的還有滅魏的作戰計劃,這份計劃已開始與諸葛亮、關羽、張飛、魏延、趙雲進行接觸、商議。

提到滅魏戰爭,哪怕是閉門不出的張飛也鼓足了力氣。

討厭田信是一回事,憎恨曹魏又是一回事,張飛對這一點認知的很明確。

現在的內部矛盾、敵我矛盾若是分不清楚,張家早晚會倒大黴。

也因為他們積極參與滅魏計劃,也使得改編計劃順利推進,這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情。

最先接受改編的是駐屯葉縣、及分散豫州各處就食、軍屯的大將軍五部營,以及直屬的前軍。

隻要能獲得府兵待遇,絕多數底層吏士並不抗拒這次改編。

北府與前軍一脈相承,彼此最終上級又是翁婿關係,最有可能抵觸北府收編的那批吏士已經在漢口一役跟著水師被孫權縱火燒成灰燼。

對前軍吏士來說,今後效忠對象不可能是關平,無非在田信、關興之間做個選擇。

因此前軍改編順利,繼關隴八師、東南四師之外,前軍改編為關東四師之一,番號為第十二**寇師,與第一虎牙師、第二鷹揚師同規格,有九個團、二十八個營。

駐地就在豫州各郡,按照府兵輪番製度,第十二**寇師常備在營的實際兵力隻有六個營。

豫州地域東西狹長,因此這六個常駐軍營分別在潁川郡潁陰縣、汝南郡新蔡縣、陳國汝陽縣、梁國睢陽縣、沛國沛縣,以及師部所在的宋國。

整體駐軍營地在北部針對兗州、徐州而立,防禦、鎮壓效果趨於北方。

因汝南士族太過強勢、文化底蘊深厚的原因,汝南郡遭到肢解,雖然西部有義陽郡分割的昆陽、葉縣、舞陰三縣,南邊也有江夏郡讓出的西陽三縣,可東部設立宋國,割走繁陽亭以東的九縣。

成立的宋國不是關家的封國,而是給田信小兒子田無忌的封國。

陳國也有擴張,從汝南割走北部九縣,達到十八個縣。

陳國是有名的地少民多,物產豐饒經濟發達,九個縣緊挨著在一起,供應陳王劉寵養了十萬大軍。

現在擴張到十八個縣,自然是關東郡國裏的一個小霸,今後隻作為太子的封邑,由太子臣屬在此練手。

而汝南由漢末僅次於南陽的大郡、強郡急速衰落,名為汝南,卻把汝陽丟給陳國,汝陰割給了宋國。

豫州前後一百零一縣分給七個郡國,最小魯國六個縣,最大陳國十八個縣。

現在的關東四州版圖不需要再做修改,中原物產之豐饒,還有基於生產力發展出來的文化凝聚力實在是太過強勁。

文化凝聚力在中樞,自然是朝野好事;可若是在地方,那就是典型的割裂思想。

兗州是東西狹長的疆域,豫州也是東西狹長,正是這種南北分割的版圖,斬斷了大中原思想的形成。

至於後來為什麽會出現一個版圖很大的河南,這主要是大宋的中樞在河南,自然就要打造一個大河南、大中原……增加直轄麵積。

大宋君臣搞了個三易回河,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間接報了萌古人的滅國大仇。

元明為了整治泛濫成災的黃河,隻能維持河南的版圖,以方便河南地方征集更多人力、物力以維護、修繕河政。元明二朝,就始終給大宋擦屁股。

因此在沒有治水這種關係國家穩定的大事之前,不需要改動州一級的行政版圖,繼續保持這種中原二分相互對立的格局就可以了。

同樣的道理,齊魯一體的文化圈,硬是把孔家所在的魯國分給了豫州,齊魯精神圖騰象征意義很重的泰山給了兗州……攪屎棍的傳統始終都在。

關東四師,第十二**寇師駐屯豫州,第十三征虜師由張飛的右軍改編,駐屯在兗州各郡國。整體隻有六個團編製,常備營兵就四個營。

兗州的任城國、東平國這種微末小國被抹除,今後隻有陳留郡、東郡、濟陰郡、濟北郡、山陽郡、泰山郡一共六個郡。

八十個縣平均到六個郡,少一點的泰山郡十二個縣,多的能有十六個縣。

今後的郡,規模就在十個縣到十六個之間,以方便郡一級管理;同時消減、合並各種小郡、小國,裁減官員職務。

第十四昭仁師是普通編製,由中軍四大部督率領的中軍吏士改編,同樣六個團,有四個常備營兵編製,駐屯青州。

青州裁撤濟南國、樂安國,所領各縣析分給平原郡、齊國,因此青州隻有平原、齊國、北海郡、東萊郡四個郡國。

徐州郡國邊界不需要調整,本來就很均衡,魏延清理過的徐州沒必要再進行多餘的調整,按部就班休養就可。

因此徐州六十二縣分隸五個郡國,準備遷徙賀齊所部武昌府兵轉移到物產豐饒更為豐美的徐州,依次為基礎建立第十五昭義師,也是標準的六團府兵,有四個常備營兵。

規劃中的北洋水師目前就駐屯雒陽北部的小平津、孟津一帶,能完成河東、鄴都戰事後就會向下遊轉移,為環渤海運輸、出征遼東、朝鮮做訓練準備。

等全部整編、安置妥當,在與魏國開戰前會有五個近衛師、太子近衛師、三個加強師,兩個水師,十一個標準師。

能投入一線作戰的兵力隻有北方府兵編製的五分之二,五分之一留守本地,五分之二與征發的民役協助運輸糧秣。

不計算漢僮仆從軍,北方府兵有一個近衛師七個營、一個加強師二十一個營、北洋水師十一個營、兩個標準師二十四個營能時刻駐屯前線,合計參戰府兵能有五十三個營,近四萬職業兵,七成披甲率,有三萬甲兵。

漢僮義從部隊規模會在五萬左右,並有一支規模同樣為四萬的府兵為繼軍。

一旦前線常備府兵抓到戰機撕開口子,這就是步騎十萬的首輪攻擊力量。

隨後擔任繼軍的四萬府兵會緊跟著出發,作為繼軍這支府兵披甲率隻有一半,追求輕裝、機動力。

軍隊披甲率就跟裝甲部隊的裝甲比例一樣,極致的裝甲率並不意味著極致的戰鬥力。

前線常備駐軍、繼軍,這是五分之二的府兵,帶著三五萬漢僮部隊殺過去……後麵會有還有五分之二的府兵與征發的民壯、郡國兵跟進,進占糧道拱衛後背,並保證前線的補給。

因此滅魏的參戰府兵約在十八萬,漢僮義從在五萬左右,臨時征發的郡國兵規模也在五萬左右。有軌車運輸線路、以及前線倉儲準備,前線、後方協助轉運物資的丁壯規模極有可能突破三十萬。

進攻山西可以走汾水,進攻鄴城可以走白溝,這兩條水路補給線節省了最少五十萬的人力。

算上前期戰爭準備的各項人力支出……這將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決戰,絕不會節省一絲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