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二八章 安置黑山軍

振勇營在濟水之北、元氏城西與黑山亂軍的正麵交鋒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雖然這是振勇營自成軍以來打的第一場大戰,而他們麵對的敵人也數倍於己,但結果卻是摧枯拉朽,大獲全勝。

黑山亂軍的戰鬥力不容小覷,這些出身於流民的團夥武裝,能夠在當年各地清剿黃巾亂民的大亂鬥中存活至今,足以說明他們在麵對危險時要比普通的黃巾亂民難以對付。然而,再強大的流民武裝在對上了軍紀森嚴、訓練有素的正規部隊時,也無法逃脫失敗和覆滅的命運。

振勇營的編製和裝備配給都是嚴格按照振威和振武兩營的標準來配設,訓練的方法也是嚴格按照司令署下發的訓練綱目進行,雖然成軍以來一直缺少兩軍對壘,沙場見血的機會,但有孫禮這樣悍勇的主將率領,加之中層以上的軍官又是從其他各軍中挑選出來的骨幹,所以這場大戰打得有板有眼、進退有條,就連遠處觀戰的太史慈都在點頭,對振勇營的戰力表示認可。

到了午時,戰事已經結束,除了少數反抗激烈的各寨部眾被大軍格殺於戰陣之上,其餘大多數都棄械投降,成堆成堆地坐在戰場上,等著冀州各路大軍前來收押和看管他們。

孫禮仔細看了看擺在麵前的五顆血糊糊的頭顱,撇嘴說道:“也不過如此嘛,刀刃砍到這群惡賊脖子上的時候,一樣會流血,一樣會丟命。”

副將唐猛意猶未盡地說:“是啊,這幫家夥平日裏欺淩手無寸鐵的尋常百姓時凶神惡煞。真在戰場上見個高低時,也就是一群慫包,沒見幾個膽氣壯的。”

軍師陳容提醒說道:“還是趕快下令清掃戰場,恢複秩序吧。另外,再派人將這些賊酋的頭顱送到孫瑾的墓前。告訴常山百姓,他們的大仇已經得報。”

“好、好,一切便聽軍師的吩咐,我去見太史將軍,商量俘虜的處置辦法。”孫禮將戰後的雜事丟給陳容,騎著馬一會兒就跑得不見人影。

陳容比孫禮年長十幾歲。看到這位年輕的主將野勁不改,隻能搖頭失笑,將剩下的事情承擔起來。

濟水之南,張燕剛剛收到了準確的消息。

“啟稟大帥,出山的那五座寨子六萬多人當場被斬殺的有四千多。剩餘的全做了俘虜,幾個頭領沒有一個走脫,現在冀州的幾路大軍正在忙著清理戰場,押解俘虜呢。”

“你可探清冀州的軍隊直接參戰的有多少?傷亡了多少?”

“回大帥的話,此次前來參加會戰的冀州部隊主要由振威營的六千步騎聯軍,幽燕軍的五千步兵和振勇營的一萬五千步兵組成,上午直接投入戰場的是振勇營,振威營和幽燕軍一個負責斷後。一個負責防守元氏城和房子縣。聽振勇營的軍法官說這場大戰下來,振勇營傷亡了兩千多人,其中以受傷為主。真正戰死的士兵不超過五百人。”

“真是想不到啊,一個從未真正經曆過大戰的振勇營,竟然也有這麽強悍的戰力,若是換了經曆過許多次血戰的振威和幽燕軍,豈不是更加的可怕?”孫輕有些感慨地說道。

“大帥,我們要不要馬上回山?這裏現在看來很不安全。”王當提醒說道。

張燕搖頭說:“你以為我們現在還能回得去嗎?太史慈從壺關帶來的騎兵雖然隻有三千。卻是一把追命的尖刀,抵在了咱們的後路上。再說了。就算太史慈放我們回山,六座大小寨子一起出的兵。其餘五座盡皆覆滅,唯獨我們安然無恙,留在山中的那些人會怎麽想?”

“哪我們現在怎麽辦?”杜遠擔憂地問道。

“我們什麽也不做,等著太史慈親自過來。”

“他會以身犯險麽?”

“太史慈膽識過人,非你我可以猜度。”張燕的話音還未落地,便看到遠處有一股塵土卷揚而來。“人來了,你們幾個分頭下去安撫眾兄弟,莫讓人家看了笑話。”

太史慈從濟水北岸而來,隻帶了三百披掛整齊的精銳騎兵,雖然相比於張燕停駐在此地的數萬手下顯得有些微弱,可從馬上騎士們淩冽的眼神、整齊劃一的動作中,卻讓道路兩旁的黑山軍士兵感受到了一種凜然不可侵犯的威嚴氣勢。

太史慈縱馬疾馳,如入無人之境,在距離張燕帥旗還有百步的距離時,雙臂用力一勒韁繩,渾身雪白的戰馬長嘶一聲,前蹄騰空猛蹬幾下,生生地人立在了原地。

如此雄壯的駿馬,如此矯健的騎士,頓時令張燕和圍觀的黑山軍士兵心中羨慕不已。

“張帥,上次濟水之會恍然還如昨日,不想今天我們會在這裏再次相逢!”太史慈端坐馬上,抱拳向張燕行禮。

“張某在此地恭候將軍多時,還望將軍帶來的是一份能讓黑山上下覺得誠意足夠的善意!”張燕向太史慈還禮,並不假意客套。

“張帥放心,某今日此來,帶著大將軍的手諭,是否誠意足夠,看過便知!”太史慈說話之間從懷中掏出一封信箋,示意身側的近衛下馬接過之後,呈於張燕的麵前。

張燕不疑有他,小心撕開信箋的封口,然後仔細看完劉和寫給自己的親筆書信。

劉和在信中承諾不僅會完全兌現當初與黑山軍的約定,還表示願意給黑山軍中習慣了作戰的青壯施展本領的地方,不會逼著他們解甲歸田。至於從張燕往下的黑山各路頭領,劉和也不吝各種加官和封賞,總之是條件優厚到完全超出了張燕的預期。

“多謝太史將軍親自送信而來!從今往後,我們便同為大將軍麾下僚屬,不如入吾帳中痛飲一場?”張燕熱情地招呼太史慈。

“哈哈……,正該如此!”太史慈乃豪爽磊落之人。自然不會拒絕張燕這番示好的邀請,於是翻身下馬,與張燕把臂共入營帳。

圍觀的黑山軍士兵見招安之事已定,從此他們再也不用麵對劉和麾下數十萬大軍的圍剿,頓時響起一陣陣興高采烈的歡呼聲。

當日夜裏。太史慈與張燕大醉一場,兩個出身完全不同的雄壯漢子相見恨晚,越說越是投緣,醉倒之後共眠於中軍帳內。張燕手下三位小帥則是小心警惕地守在賬外,確保張燕和太史慈的安全。

第二日,太史慈給張燕留下一百名騎兵。作為重組以後的黑山軍的騎兵教官,然後絕塵而去。張燕在太史慈離開之後,便立即帶著部下開赴趙郡的逢山一帶進行精簡整編。過了幾日,振勇營一隊數千士兵將戰場上俘虜的兩萬黑山部眾送了過來。

趙郡便是劉和當初答應分給黑山軍的兩郡之一,按照劉和的指示。張燕要在逢山一帶對麾下的老弱病殘進行裁汰,哪怕是部隊的總兵力隻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也要保證留下來的是身體強壯、戰鬥意誌頑強的好兵苗子。對於劉和的這個指示,張燕不敢有什麽不滿和違逆,畢竟這是他正式歸順之後接到的第一道命令,如果做得不好,不僅丟麵子,甚至還會丟裏子。

對於如何整編裁汰黑山部眾。張燕經太史慈的提示,腦海中已經有了大概的框架,但具體實施時。才發現事情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張燕也是敢想敢做之人,他覺得既然自己不得章法,不如親自前往薊城一趟,麵見劉和,這樣既顯出了自己的誠意,同時還能得到劉和的親自指點。

張燕於是將兵權分為三份。交給孫輕、杜遠和王當三位小帥,然後帶著太史慈送給他的一百名騎兵前往薊城麵見驃騎大將軍劉和。

劉和得知張燕隻帶一百騎便來薊城求見自己。心裏頗為高興和滿意,於是親自出城相迎。把麵子給足了張燕。

張燕在薊城參觀了許多了地方,也拜見了不少軍界和政界的名人,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了許多珍貴的經驗。張燕離開薊城時,劉和不僅給他配好了趙郡和定襄的太守,還專門從幾處訓練團中抽調了一批教官,從司令署參謀司挑選了十幾名精幹頂用的高級參謀。在張燕的再三堅持下,劉和忍痛割愛,將燕京大學各學院即將畢業的第六期學生中共計五百人分配到了定襄和趙郡。張燕再三向劉和保證,一定保證這些治理內政的好苗子們安全,要是他們當中誰少了一根指頭,都算是自己失職。

薊城一行,讓張燕大獲豐收,也讓張燕看到了黑山數十萬部眾的未來。回到逢山之後,張燕首先宣布了一條紀律,那就是今後軍政分家,凡是離開黑山軍飛燕、背嵬、震澤三營的士兵,便歸於鄉裏,由趙郡太守張瓚和定襄太守尾敦管理,而留下來的士兵則統一聽從薊城司令署的號令。

張瓚和尾敦兩人先帶兵防守關隘,後轉為地方太守,不論是在軍事還是內政方麵都有豐富的經驗,他們麵對半軍半民的黑山部眾時,一點也不怯場打怵,反倒是把不服管教的黑山頭目們罵得狗血淋頭,不敢吱聲。

張瓚是這樣訓斥一個山寨頭目的:“就你們山寨這幾千手持木棍和柴叉的烏合之眾,也敢問本守要一個縣的編製?實話告訴你們,能給你們一個鄉的編製,已經是看了張帥的麵子!想當初,某率軍駐守五阮關時,手下精兵八千,那時你他娘的還在玩泥巴哩!”

尾敦同樣不給人留麵子,有一次責罵手下的黑山頭目時,這樣說道:“你覺得自己鑽了幾天大山林子就了不起啊?當初某在軍都山一呆就是八年,親手射死的胡人沒有五十也有三十,那些家夥可比你凶狠多了。別看本守現在由軍而政,隻要大將軍一聲令下,就能上馬彎弓殺胡人,你要是不服氣,大可以找幾個趁手的家夥來跟我比試比試!”

張燕手下有了十幾個高參之後,精簡整編部隊的動作十分迅速,很快便從自己的嫡係部眾和振勇營送來的兩萬多俘虜中挑選出了三萬人,然後劃歸於飛燕、背嵬和震澤三營。其餘被淘汰的士兵就地安置,每人都分得了幾十畝田地,也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恒產。

部隊精編完成之後,劉和派人給黑山軍送來了大量製式的武器盔甲和各種軍需物資,黑山軍上下於是麵貌一新,鬥爭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