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至少有一點,劉備與劉琦是一致的。

讓大漢帝國延續下去。

如果不是劉琦的強勢崛起,劉備一定是抗曹第一人。

隻是造化弄人,他想走的路被人走了,他隻能走另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東漢建安九年,新漢二年(204年)冬,漢車騎將軍劉備在平亂戰爭中卒於汝南,帝以國士之禮待之,諡昭烈候。終四十四歲。

這是憲英記載在史書的章節,也是劉琦對劉備的最終態度。

至於那個“昭烈”侯是什麽意思,劉琦沒有解釋,後人爭論不休。

估計誰也猜不到,那僅僅是劉琦一瞬間的惡趣味罷了。

事情當然不會就這麽算了,好歹是當朝大將,位比三公。怎能就這樣不明不白地喪命疆場?

曹操撤回曹仁、張郃,留下夏侯淵孤軍鎮守汝南。

其實定下這個計謀,選將時,就知道這是個有去無回的活了。

劉琦的默許,注定了劉備的宿命。

但劉琦卻不能背上這口黑鍋。

在劉琦的史書裏,曹操一定是天下最大的那個反派。

黑灰多點少點,都不會讓曹操變成漢之功勳。

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的對手!

與劉備的妄想不同,曹操早就看透了自己的結局。

成王敗寇!

而夏侯淵成了曹操手中的犧牲品。

這是曹操的選擇,也是夏侯淵自己的選擇。

夏侯雙傑,一樣的勇猛,一樣的剛烈,一樣的忠心耿耿。

總有人去背這口鍋!

至少曹操會盡力去保護和維護他的家小妻兒。

黃忠領兵三萬西進汝南,接收了脫離各自戰場的田豫、徐盛的指揮權。集大軍十萬兵圍平輿。

夏侯淵選了一個最體麵的死法。

約戰黃忠!

承諾他若敗,將人頭與身後大軍雙手奉上。

黃忠敬佩夏侯淵忠義,承諾隻要夏侯淵能勝得他手中大刀,便放他離開。

曆史上的黃忠七十尚能斬殺夏侯淵,而此時黃忠尚不足六十。

報著必死之心的夏侯淵又怎能勝得了?

夏侯淵毫無意外地命喪黃忠刀下。

華歆、張昭等人議用夏侯淵人頭為劉備陪葬,以安劉備麾下文武之心。

黃忠拒絕:“戰場相爭,刀槍無眼。各為其主,各安天命罷!誰殺了誰都要償命陪葬,天下能剩幾人乎?”

黃忠不顧眾人反對,令人打造棺槨,收斂夏侯淵,還於許都。

好歹也是黃忠殺了夏侯淵,為劉備報了仇,眾人也未太過糾結。

隻是不知不覺間,劉備手中眾將及兵卒便完成了陣營的轉換。

郭嘉讓諸葛亮領兵與黃忠匯合,重新整編汝南大軍,將實權牢牢把握在己方手中。

劉備之死,不過是漢末群雄爭霸故事中最最普通的一環罷了。袁紹都能之,孫策都能死,作為失敗者的劉備又怎能幸免?

夏侯淵?

不過漢末英雄輩出的時代中一炮灰耳。

隻是對劉琦來說,意義非凡而已。

除去一個令他頭痛的劉備,又收得眾心,同時開啟和平統一的劉曹談判序幕。

沒有比這更完美的結局了。

曹操含淚下葬夏侯淵,就埋在其兄夏侯惇的墳旁。

曹操令人在兩夏侯的墓後為自己修建陵墓。讓夏侯兩忠烈在亡靈國度與自己相伴,爭戰八方。

寒風中,曹操在曹丕之攙扶下,親自為夏侯淵送行。望著夏侯一家,不禁潸然淚下。

送走夏侯惇才多久啊,夏侯淵又埋於黃土。

“元讓、妙才,你們慢些走,孤隨後便來。且待孤安置好我等家小……”

曹操在心底默默地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