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兵敗曆城,張郃沿途收集馬超軍遺棄的器械,長驅直進,祁山之圍遂解。時韓遂屯於顯親(今甘肅秦安西北),得知夏侯淵準備進攻,向略陽(今甘肅天水東北)方向撤退。夏侯淵又轉擊韓遂,揮軍追擊,至離韓遂軍三十裏處部將中有的傾向繼續進攻韓遂,也有的認為應當轉攻興國氐,韓遂兵甚精銳,夏侯淵卻對眾人說:“韓遂的部隊精銳,興國的城堡堅固,就算勉強進攻也沒法立即攻克,還不如進攻長離的諸多羌部老巢,蓋因韓遂軍中多長離羌兵,攻其必救,如此一來韓遂如放任羌兵自救則陷入獨守之境,往救長離則必須出城與夏侯淵軍野戰,可一戰而擒之。”於是留諸將看守輜重,自率輕兵進攻長離(水名,即今甘肅葫蘆河)諸羌,以瓦解韓遂軍中諸羌的鬥誌。果然,韓遂軍中諸羌決知家中被攻,紛紛返回,韓遂不得已,果然率軍來救,而與夏侯淵對陣。諸部將眼看韓遂軍力龐大,非常頭痛,準備紮營挖塹做持久戰。夏侯淵“我軍轉戰千裏,如果當時就紮營挖溝,那麽士卒們就會士氣低落無法堅持作戰,敵人雖然軍力龐大,但很容易對付。”於是擊鼓進兵,大破韓遂軍,得到了其帥旗等一幹物品。隨後回略陽稍加調整後,進軍攻破依附馬超、韓遂的興國(今甘肅秦安北、高平(今寧夏固原)興國氐王阿貴、百項氐王楊千萬(即五胡時的仇池,其後代中多出猛將如楊駒勇健多計略、楊定果勇善戰、北朝第一悍將楊大眼等等)雖然驍勇也不敵夏侯淵猛攻,阿貴被擊滅,千萬逃奔馬超,其餘士卒全部投降。接著又轉擊高平、屠各,全部大勝,收其軍糧牛馬物資等。左西涼梁興餘黨攻擊馮翊的治所高陵,縣令鄭渾進行抵抗,當時有人提議移將治所到別處據險防守,但鄭渾反對,認為這是向梁興示弱,又認為應該勸降梁興部眾,讓他們自動瓦解。於是鄭渾一方麵修築城牆,一方麵以重賞鼓勵吏民打擊梁興的部眾,吏民每每擄得他們的妻兒,妻兒被擄的部眾都向鄭渾請降,於是梁興的部眾漸漸瓦解;同時又派吏民到山穀勸降,又命令各縣官員回到治縣安撫投降的民眾。這些措施令梁興大為恐懼,隻好退守鄜城,不久,夏侯淵率軍趕到,與鄭渾率領的民兵擊破梁興的部眾,並斬殺梁興及其黨羽。賊寇靳富等人挾持夏陽縣長、邵陵縣令和很多官吏百姓進入磑山,鄭渾再次帶兵征剿,大破靳富,解救出兩個縣的官員和被劫持的百姓。又有叫趙青龍的,殺死左內史程休,鄭渾聽說了,派壯士趕去砍下他的首級。前後歸附鄭渾的達到四千多家,從此山賊都被掃平,當地人民安定、專心生產。後來鄭渾轉任上黨太守。此戰後,以戰功卓越,夏侯淵獲假節。

鄭渾後來任命為京兆尹,製訂移居之法,令新移到京兆地區的人民安定生活,更向漢中提供軍糧和派民眾到漢中耕作生產。曹操因而十分欣賞鄭渾,再次任命他為丞相掾屬。又被文帝,任命鄭渾為侍禦史,加駙馬都尉,遷任陽平和沛郡二郡太守,後又曆任山陽和魏郡太守,所在皆有治績,地方井然有序,深受百姓愛戴。後來魏明帝曹叡聽聞他的事跡後,下詔將他的治績公告全國。又遷任將作大匠,鄭渾為官清廉樸素,妻兒都常常忍饑挨凍。他後來逝世,朝廷下詔以其子鄭崇為郎中。後來鄭袤將赴任廣平太守時,司馬懿就以鄭渾、盧毓、王肅的事跡來勉勵鄭袤。

十月,曹操又命夏侯淵率張郃、張既等討伐在枹罕稱王置官為亂三十餘年的隴西人宋建,夏侯淵遂自興國出兵,迅速進軍並圍攻枹罕,以弱勢兵力僅一月餘,就大破擁有數萬彪悍兵馬、幾度為朝廷討伐而未果的宋建,自宋建起如丞相等所置官員一概斬首。

此外,夏侯淵又派張郃等人率兵平定河關,渡河深入小湟中,河西諸羌部全部投降,自此,長期為禍的隴右被平定。回軍時,以韓遂所聚羌、胡數萬兵有威脅,夏侯淵遂命與韓遂不合而投靠曹軍的韓遂婿閻行斷後。而夏侯淵因此大功,為曹操褒獎,稱其一舉剿滅為亂三十餘年的宋建,如同老虎那樣橫行關右,所向無敵,引用孔子之言“吾與爾不如也”而自歎不如。這樣徹底肅清了涼州地區的馬超、韓遂二股勢力。韓遂使閻行別領西平郡。行勒其部曲欲殺韓遂以降,夜攻韓遂,韓遂歎息說:“丈夫困厄,禍起婚姻乎!”謂成公英說:“今親戚離叛,人眾轉少,當從羌中西南詣蜀耳。”成公英說:“興軍數十年,今雖罷敗,何有棄其門而依於人乎!”韓遂說:“吾年老矣,子欲何施?”成公英說:“曹公不能遠來,獨夏侯爾。夏侯之眾,不足以追我,又不能久留;且息肩於羌中,以須其去。招呼故人,綏會羌、胡,猶可以有為也。”韓遂從其計,時隨從者男女尚數千人。遂宿有恩於羌,羌護之。韓遂從羌中還依郭憲,郭憲擁護厚遇之。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夏侯淵還,使閻行留後。韓遂乃合羌、胡數萬將攻行,行走。遂病死,田樂、陽逵、麴演、蔣石等就斬韓遂頭送於曹操(一說被部下殺害),這是後話。

劉備軍馬在雒城,法正所差下書人回報說:“鄭度勸劉璋盡燒野穀並各處倉廩,率巴西之民,避於涪水西,深溝高壘而不戰。”劉備、諸葛亮聞之,皆大驚道:“若用此言,吾勢危矣!”法正笑道:“主公勿憂。此計雖毒,劉璋必不能用也。”不一日,劉璋不肯遷動百姓,不從鄭度之言說:“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避敵也。”

並罷黜了鄭度劉備聞之,方始寬心。諸葛亮說:“可速進兵取綿竹。如得此處,成都易取矣。”遂遣黃忠、魏延領兵前進。

費觀聽知劉備兵來,差李嚴出迎。嚴領三千兵也,各布陣完。黃忠出馬,與李嚴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諸葛亮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回陣,問道:“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諸葛亮道:“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來日再戰,汝可詐敗,引入山峪,出奇兵以勝之。”黃忠領計。次日,李嚴再引兵來,黃忠又出戰,不十合詐敗,引兵便走。李嚴趕來,迤邐趕入出峪,猛然省悟。急待回來,前麵魏延引兵擺開。孔明自在山頭,喚曰:“公如不降,兩下已伏強弩,欲與吾龐士元報仇矣。”李嚴慌下馬卸甲投降。軍士不曾傷害一人。諸葛亮引李嚴見玄德。玄德待之甚厚。李嚴說:“費觀雖是劉益州親戚,與我甚密,當往說之。”劉備即命李嚴回城招降費觀。李嚴入綿竹城,對費觀讚劉備如此仁德;今若不降,必有大禍。費觀從其言,開門投降。劉備遂入綿竹,商議分兵取成都。

忽流星馬急報,言孟達、霍峻守葭萌關,今被東川張魯遣馬超與楊柏、馬岱領兵攻打甚急,救遲則關隘休矣。劉備大驚。諸葛亮說:“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敵。”玄德曰:“子龍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已在此,可急遣之。”孔明曰:“主公且勿言,容亮激之。”

張飛聞馬超攻關,大叫而入道:“辭了哥哥,便去戰馬超也!”諸葛亮佯作不聞,對劉備說:“今馬超侵犯關隘,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張飛曰:“軍師何故小覷

吾!吾曾獨拒曹操百萬之兵,豈愁馬超一匹夫乎!”諸葛亮說:“翼德拒水斷橋,此因曹操不知虛實耳;若知虛實,將軍豈得無事?今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橋六戰,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幾乎喪命,非等閑之比。雲長且未必可勝。”張飛說:“我隻今便去;如勝不得馬超,甘當軍令!”諸葛亮說:“既爾肯寫文書,便為先鋒。請主公親自去一遭,留亮守綿竹。待子龍來,卻作商議。”魏延說:“我亦願往。”孔明令魏延帶五百哨馬先行,張飛第二,玄德後隊,望葭萌關進發。

魏延哨馬先到關下,正遇楊柏。魏延與楊柏交戰,不十合,楊柏敗走。魏延要奪張飛頭功,乘勢趕去。前麵一軍擺開,為首乃是馬岱。魏延隻道是馬超,舞刀躍馬迎之。與岱戰不十合,馬岱敗走。延趕去,被岱回身一箭,中了魏延左臂。延急回馬走。馬岱趕到關前,隻見一將喊聲如雷,從關上飛奔至麵前。原來是張飛初到關上,聽得關前廝殺,便來看時,正見魏延中箭,因驟馬下關,救了魏延。飛喝馬岱說:“汝是何人?先通姓名,然後廝殺?”馬岱曰:“我乃西涼馬岱是也。”張飛說:“你原來不是馬超,快回去!非我對手!隻令馬超那廝自來,說道燕人張飛在此!”馬岱大怒道:“汝焉敢小覷我!”挺槍躍馬,直取張飛。戰不十合,馬岱敗走。張飛欲待追趕,關上一騎馬到來,叫:“兄弟且休去!”張飛回視之,原來是劉備到來。張飛遂不趕,一同上關。劉備說:“恐怕你性躁,故我隨後趕來到此。既然勝了馬岱,且歇一宵,來日戰馬超。”

次日天明,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劉備在關上看時,門旗影裏,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者人才出眾。劉備歎道:“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張飛便要下關。劉備急止之說:“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張飛軍馬一齊紮住;關上軍馬,陸續下來。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麽!”馬超說:“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劉備觀之,歎道:“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隻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鬥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劉備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

是日天色已晚,劉備謂張飛說:“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起,那裏肯休?大叫道:“誓死不回!”劉備說:“今日天晚,不可戰矣。”張飛道:“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道:“張飛!敢夜戰麽?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馬超道:“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呐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裏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前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詐。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劉備亦收軍上關。

次日,張飛又欲下關戰馬超。人報軍師來到。劉備接著孔明。諸葛亮說:“亮聞馬孟起世之虎將,若與翼德死戰,必有一傷;故令子龍、漢升守住綿竹,我星夜來此。可用條小計,令馬超歸降主公。”劉備說:“我見馬超英勇,甚愛之。如何可得?”諸葛亮說:“亮聞東川張魯,欲自立為漢中王。手下謀士楊鬆,極貪賄賂。主公可差人從小路徑投漢中,先用金銀結好楊鬆,後進書與張魯,說我與劉璋爭西川,是與您報仇。不可聽信離間之語。事定之後,保汝為漢寧王。令其撤回馬超兵。待其來撤時,便可用計招降馬超矣。”玄德大喜,即時修書,差孫乾齎金珠從小路徑至漢中。

先來見楊鬆,說知此事,送了金珠。鬆大喜,先引孫乾見張魯,陳言方便。張魯說:“玄德隻是左將軍,如何保得我為漢中王?”楊鬆說:“他是大漢皇叔,正合保奏。”張魯大喜,便差人教馬超罷兵。孫乾隻在楊鬆家聽回信。不一日,使者回報:“馬超言:未成功,不可退兵。”張魯又遣人去喚,又不肯回。一連三次不至。楊鬆曰:“此人素無信行,不肯罷兵,其意必反。”遂使人流言雲:“馬超意欲奪西川,自為蜀主,與父報仇,不肯臣於漢中。”張魯聞之,問計於楊鬆。楊鬆說:“一麵差人去說與馬超:汝既欲成功,與汝一月限,要依我三件事。若依得,便有賞;否則必誅:一要取西川,二要劉璋首級,三要退荊州兵。三件事不成,可獻頭來。一麵教張衛點軍守把關隘,防馬超兵變。”張魯從之,差人到馬超寨中,說這三件事。馬超大驚道:“如何變得恁的!”乃與馬岱商議:“不如罷兵。”楊鬆又流言曰:“馬超回兵,必懷異心。”於是張衛分七路軍,堅守隘口,不放馬超兵入。馬超進退不得,無計可施。

諸葛亮謂劉備道:“今馬超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親往超寨,說馬超來降。”劉備說:“先生乃我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孔明堅意要去,玄德再三不肯放去。正躊躇間,忽報趙雲有書薦西川一人來降。劉備召入問之。其人乃建寧俞元人也,姓李名恢,字德昂。劉備說:“向日聞公苦諫劉璋,今何故歸我?”李恢說:“吾聞良禽相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前諫劉益州者,以盡人臣之心;既不能用,知必敗矣。今將軍仁德布於蜀中,知事必成,故來歸耳。”玄德曰:“先生此來,必有益於劉備。”李恢說:“今聞馬超在進退兩難之際。恢昔在隴西,與彼有一麵之交,願往說馬超歸降,若何?”諸葛亮說:“正欲得一人替我一往。願聞公之說詞。”李恢於諸葛亮耳畔陳說如此如此。諸葛亮大喜,即時遣行。

李恢行至馬超寨,先使人通姓後。馬超說:“我知李恢乃辯士,今必來說我。”先喚二十刀斧手伏於帳下,吩咐道:“令你砍,即砍為肉醬!”須臾,李恢昂然而入。馬超端坐帳中不動,叱李恢說:“汝來為何?”李恢說:“特來作說客。”馬超說:“我匣中寶劍新磨。汝試言之,其言不通,便請試劍!”李恢笑道:“將軍之禍不遠矣!但恐新磨之劍,不能試吾之頭,將欲自試也!”馬超說:“我有何禍?”李恢說:“我聞越之西子,善毀者不能閉其美;齊之無鹽,善美者不能

掩其醜;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此天下之常理也。今將軍與曹操有殺父之仇,而隴西又有切齒之恨;前不能救劉璋而退荊州之兵,後不能製楊鬆而見張魯之麵;目下四海難容,一身無主;若複有渭橋之敗,冀城之失,何麵目見天下之人乎?”馬超頓首謝道:“公言極善,但超無路可行。”李恢道:“公既聽我言,帳下何故伏刀斧手?”馬超大慚,盡叱退。李恢說:“劉皇叔禮賢下士,吾知其必成,故舍劉璋而歸之。公之尊人,昔年曾與皇叔約共討賊,公何不背暗投明,以圖上報父仇,下立功名乎?”馬超大喜,即喚楊柏入,一劍斬之,將首極共恢一同上關來降劉備。劉備親自接入,待以上賓之禮。馬超頓首謝道:“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

時孫乾已回。劉備複命霍峻、孟達守關,便撤兵來取成都。趙雲、黃忠接入綿竹。人報蜀將劉晙、馬漢引軍到。趙雲說:“某願往擒此二人!”言訖,上馬引軍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龍已斬二人之頭,獻於筵前。馬超亦驚,倍加敬重。馬超說:“不須主公軍馬廝殺,超自喚出劉璋來降。如不肯降,馬超自與弟馬岱取成都,雙手奉獻。”劉備大喜。是日盡歡。

敗兵回到益州,報劉璋。劉璋大驚,閉門不出。人報城北馬超救兵到,劉璋方敢登城望之。見馬超、馬岱立於城下,大叫:“請劉季玉答話。”劉璋在城上問之。馬超在馬上以鞭指道:“我本領張魯兵來救益州,誰想張魯聽信楊鬆讒言,反欲害我。今已歸降劉皇叔。公可納士拜降,免致生靈受苦。如或執迷,我先攻城矣!”劉璋驚得麵如土色,氣倒於城上。眾官救醒。劉璋道:“我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開門投降,以救滿城百姓。”董和道:“城中尚有兵三萬餘人;錢帛糧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劉璋說:“我父子在蜀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三年,血肉捐於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眾人聞之,皆墮淚。忽一人進道:“主公之言,正合天意。”視之,乃巴西西充國人也,姓譙名周,字允南。忽報:“蜀郡太守許靖,逾城出降矣。”劉璋大哭歸府。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軍包圍成都,蜀郡太守許靖將要出城投降,被人發覺,因為是在危急關頭,不宜誅殺自己人,於是劉璋放過了許靖。

次日,人報劉皇叔遣幕賓簡雍在城下喚門。劉璋令開門接入。簡雍坐車中,傲睨自若。忽一人掣劍大喝道:“小輩得誌,傍若無人!汝敢藐視我蜀中人物耶!”簡雍慌下車迎之。此人乃廣漢綿竹人也,姓秦名宓,字子敕。簡雍笑刀:“不識賢兄,幸勿見責。”遂同入見劉璋,具說劉備寬洪大度,並無相害之意。於是劉璋決計投降,厚待簡雍。次日,親齎印綬文籍,與簡雍同車出城投降。玄德出寨迎接,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義,奈勢不得已也!”共入寨,交割印綬文籍,並馬入城。

宏德入成都,百姓香花燈燭,迎門而接。劉備到公廳,升堂坐定。郡內諸官,皆拜於堂下!惟黃權、劉巴,閉門不出。眾將忿怒,欲往殺之。劉備慌忙傳令道:“如有害此二人者,滅其三族!”劉備親自登門,請二人出仕。二人感玄德恩禮,乃出。諸葛亮請道:“今西川平定,難容二主,可將劉璋送去荊州。”劉備說:“我方得蜀郡,未可令季玉遠去。”諸葛亮說:“劉璋失基業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婦人之仁,臨事不決,恐此土難以長久。”劉備從之,設一大宴,請劉璋收拾財物,佩領振威將軍印綬,令將妻子良賤,盡赴南郡公安住歇,即日起行。

劉備自領益州牧。其所降文武,盡皆重賞,定擬名爵:嚴顏為前將軍,法正為蜀郡太守,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許靖為左將軍長史,龐義為營中司馬,劉巴為左將軍,黃權為右將軍。其餘吳懿、費觀、彭羕、卓膺、李嚴、吳蘭、雷銅、李恢、張翼、秦宓、譙周、呂義,霍峻、鄧芝、楊洪、周群、費禕、費詩、孟達,文武投降官員,共六十餘人,並皆擢用。諸葛亮為軍師,關雲長為**寇將軍、漢壽亭侯,張飛為征虜將軍、新亭侯,趙雲為鎮遠將軍,黃忠為征西將軍,魏延為揚武將軍,馬超為平西將軍。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劉封、吳班、關平、周倉、廖化、馬良、馬謖、蔣琬、伊籍,及舊日荊襄一班文武官員,盡皆升賞。遣使齎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錢五千萬、蜀錦一千匹,賜與關羽。其餘官將,給賞有差。殺牛宰馬,大餉士卒。開倉賑濟百姓,軍民大悅。

益州既定,劉備欲將成都有名田宅,分賜諸官。趙雲諫道:“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令安居複業,民心方服;不宜奪之為私賞也。”玄德大喜,從其言。使諸葛軍師定擬治國條例,刑法頗重。法正說:“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願軍師寬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得之。今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於斯著矣。”法正拜服。自此軍民安堵。四十一州地麵,分兵鎮撫,並皆平定。法正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無不報複。有人告諸葛亮說:“孝直太橫,宜稍斥之。”諸葛亮說:“昔主公困守荊州,北畏曹操,東憚孫權,賴孝直為之輔翼,遂翻然翱翔,不可複製。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因竟不問。法正聞之,亦自斂戢。劉璋投降後,劉備也不用許靖。許靖與其弟許劭(許子將)是天下聞名的名士,但沒有身為人臣的才能。這時諸葛亮諫道:“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宇內。”(許靖是眾人所仰望的,斷不可失,應當借助他的名望使海內對您恭敬。)法正也勸說:“天下有名無實的人就是許靖了。但是主公剛剛開創大業,許靖的名聲四海皆知,您如果連他都不用,天下賢人恐怕會認為您薄待賢臣。”希望劉備仿效戰國時的燕昭王重用郭隗的故事,於是劉備對許靖逐漸尊敬重用。李恢為益州功曹書佐、主簿。後來有逃亡的罪犯誣陷李恢圖謀造反,執法官員拘捕了李恢,但劉備認定李恢不會謀反,洗清了李恢的冤情,並升遷李恢為益州別駕從事董和為掌軍中郎將,與軍師將軍諸葛亮共同主持管理左將軍、大司馬府的事務,他們出謀劃策,共事歡洽交情深厚。自從董和居官食祿以來,對外治理安撫邊疆少數民族,在內參與軍國大事,二十多年,臨終時家中竟然沒有一石糧食的私財。綿竹一帶抵抗劉備的李嚴投降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將軍。平定成都後,李嚴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益州因在劉璋治理下,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劉備於是命軍師將軍諸葛亮、揚武將軍暨蜀郡太守法正、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和李嚴五人一起製定《蜀科》,後來成為了蜀漢的法律體係的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