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曹丕,自即王位,將文武官僚,盡皆升賞;遂統甲兵三十萬,南巡沛國譙縣,大饗先塋。鄉中父老,揚塵遮道,奉觴進酒,效漢高祖還沛之事。封曹仁為車騎將軍,統率荊、揚、益州軍事,進封陳侯,增邑二千,並前總數三千五百戶。賜郭淮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關中平定,百姓得以安於本業。大將軍夏侯惇病危,曹丕即還鄴郡。時夏侯惇已卒,不為掛孝,以厚禮殉葬,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喪,諡夏侯惇為忠侯,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233年(青龍元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與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夏侯惇好學、專師,雖身在軍旅,但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且為人剛烈,14歲時有人羞辱其師,他便將那人殺死。為人極重外表,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盲夏侯”。雖然他位高權重,但生性儉樸,一生淡泊,有多餘家財便會分及部下。

夏侯惇忠心於曹操,當時各將領都受與魏的官號,隻有夏侯惇仍受前將軍的漢官官職,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號,夏侯惇便受任,可見他深得曹操重用、信任,在當時無人能及。陳壽評價:“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孫權派將領陳邵占據襄陽,曹仁奉旨討伐,與徐晃大敗陳邵,入主襄陽,派將軍高遷等徙漢水之南的未開化之民到漢水之北。正率軍向西。朝臣們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不能抵禦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司馬懿則表示:“孫權剛剛打敗關羽,正是他想和魏國結好的時候,一定不敢為患。襄陽是水陸交通要地,不能放棄。”曹丕沒聽其建議,命曹仁放火燒毀二城。後來孫權果然沒來入侵。曹丕悔之不及。但是司馬懿這時對曹丕說:“魏王,臣有事說,漢室早已日薄西山,名存實亡,天下人早已絕望,魏王應該承天道,順人心,”曹丕問:“仲達,你認為我與先王比如何?”司馬懿說:“魏王聲望不及先王,論文治武功,先王創業艱苦,豐功偉業,足以昭日月垂千古,魏王不及先王。”曹丕問道:“我不及先王,先王都不廢漢自立,我怎麽自立呢?”司馬懿淡然地說:“正是如此,魏王就應該稱帝。”曹丕反問:“為何?”司馬懿說:“稟奏魏王,先王不是不敢自立,而是不需要,先王的智才及恩威,要做皇帝早就坐了,而是跟眾人說隻做周文王,他不做皇帝勝似皇帝,他將皇帝至於掌中,運用自如,而魏王的情況而剛剛相反,魏王繼位人心未穩,曹仁、徐晃、賈詡等人都是先王提拔的,敢問魏王提拔了誰,魏王的恩威何在?魏王隻能進位稱帝,改朝換代,才能提拔自己的文臣武將,建立自己的恩威。”曹丕說:“先生這番話真是醍醐灌頂啊,先生,你辦吧。”司馬懿側身看著曹丕說:“辦起來的話,魏王如何應答?”曹丕冷笑道:“我會一辭,再辭,三辭的。”司馬懿立即拜道:“魏王聖明。”

司馬懿回到家,司馬師和司馬昭拜見父親說:“請父親用膳。”司馬懿說:“先等等,我還有事。”司馬師是司馬懿長子,建安十三年(208)年生現年12歲,司馬昭是司馬懿次子,建安十六年(211)年生,現年9歲。兩人雖年少但深得司馬懿喜愛。

曹丕繼任魏王後任命衛茲之子衛臻為散騎常侍,衛茲,節操高尚,曾拒絕三公的征召。曹操初次到陳留,衛茲就說:“平天下者,必是此人。”曹操也覺得衛茲很奇特,好幾次去他那裏商議大事。後來衛茲跟隨曹操討伐董卓,戰死在滎陽。曹操每次路過陳留,必定派使者前去祭掃他的陵墓。夏侯惇當陳留太守的時候,舉薦衛臻擔任計吏。一次,夏侯惇命衛臻帶著夫人出席宴會,衛臻認為這是末世才有的敗俗之舉,不合正禮。夏侯惇大怒,把他抓了起來,沒過多久又把他放了。以後衛臻做了漢朝的黃門侍郎。東郡朱越謀反,供認衛臻參與其事。曹操下令說:“我和你父共同舉事,對你格外提拔重用。開始聽到朱越的供詞說,我就絲毫不相信,等收到荀令君的書信,那上麵把你的忠誠寫得更明白了。”值曹操奉詔為獻帝到魏聘取貴人,他借此上表讓衛臻留下來擔任參丞相軍事。為追念其父衛茲的功勳,又賜封衛臻為關內侯,轉任戶曹掾。

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商議:種種瑞徵,乃魏當代漢之兆,可安排受禪之禮,令漢帝將天下讓於魏王。遂同華歆、王朗、辛毗、賈詡、劉廙、劉曄、陳矯、陳群、桓階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餘人,直入內殿,來奏漢獻帝,請禪位於魏王曹丕。華歆等一班文武,入見獻帝。華歆奏道:“朝中大臣都認為,漢室四百餘年由盛到衰,如今氣數已盡,魏王兩代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陛下何不效仿堯舜之道,將江山社稷禪讓給魏王,這樣陛下也能享有清閑之福,此樣上合天意,下合人心,臣等已議決,請陛下準奏。”獻帝大驚:“你想我退位?”華歆說:“是禪讓,堯禪於舜,舜禪於禹,周文王禪於武王顯君王之德,陛下不是什麽聖君,不想效仿聖君之道嗎?”獻帝不知是好問:“你們都是這個意思?”眾人皆說:“請陛下納華大人忠言。”華歆說:“陛下休要糊塗,乾坤流轉,萬象更新,此乃天道,豈是一介獨夫庸君所能抵擋。”獻帝說:“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閑棄了?汝百官再從公計議。”獻帝說:“祥瑞圖讖,皆虛妄之事;奈何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王朗奏道:“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獻帝大哭失神,入後殿去了。

獻帝入內見到了曹皇後,曹操三女曹憲、曹節、曹華一起嫁給劉協曹操讓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後。於是,兩人互相合作,實現建安初治。盡管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子是被曹操當做工具的,但漢獻帝盡其能力,傾其智慧,為國為民做事,終於結束了“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悲慘時代,竟然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了“人心向天子,萬民歌曹侯”的安和景象。其中

,皇後曹節為保護劉協及其孫子等,以及促使這種安和景象的出現,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獻帝見曹節哭道:“我不想見你們曹家人。”曹節說:“我雖姓曹,但是我是被陛下封為皇後的。”說著走近準備安慰時候,被獻帝推倒。獻帝連忙扶起說:“皇後,沒你沒傷著吧?”曹皇後說:“你叫我皇後了?”獻帝對曹皇後說:“朕不應該不應該打你,朕心神大亂,朕再也不是朕了。”說完便讓曹皇後退去休息,想自己靜一靜。獻帝被王朗等人逼迫,曹丕先寫奏折“推辭”了三次。獻帝被逼得沒辦法,三番五次地“求”,他才“勉強”答應。曹丕還命人在許昌搭了個“禪讓台”,預備上演一出類似“堯舜禪讓”的虛偽把戲。那邊的大戲已經拉開了帷幕,這邊曹節曹皇後就是不肯交出玉璽。已經來了好幾撥人催要,曹皇後仍是不答應。曹洪、曹休力請獻帝出殿。帝被逼不過,隻得更衣出前殿。華歆奏道:“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議,免遭大禍。”帝痛哭曰:“卿等皆食漢祿久矣;中間多有漢朝功臣子孫,何忍作此不臣之事?”歆曰:“陛下若不從眾議,恐旦夕蕭牆禍起。非臣等不忠於陛下也。”帝曰:“誰敢弑朕耶?”歆厲聲曰:“天下之人,皆知陛下無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亂!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報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帝大驚,拂袖而起,王朗以目視華歆。歆縱步向前,扯住龍袍,變色而言曰:“許與不許,早發一言!”帝戰栗不能答。隻見階下披甲持戈數百餘人,皆是魏兵。曹節在行廊見到曹丕後敬拜,曹丕連忙扶起說:“皇姐休得大禮,切莫如此。”曹節問:“魏王,你還認我這個皇後嗎,還認我這個姐姐嗎。”曹丕說:“當然,我們都是同胞姐弟啊。”曹節說:“那好,能容我說幾句嗎?”曹丕說:“當然。”曹節說:“魏王,你繼承王位才多久,就想君臨天下就不怕父王在天之靈詛咒你嗎?”曹丕冷笑道:“不怕,我想父王在天之靈也會認同我的想法的,大家都會認為我是聖君的。”曹節問:“那天下的子民們呢?”曹丕笑道:“那更不怕了,我會讓天下的子民們吃有糧,居有所,功有賞,罪有罰,我必定是聖君”曹節悲痛說:“聖君?曹丕,你真無恥啊。”曹丕說:“我無恥?你知道我要幹什麽?我今天要做的事情遠遠高於廉恥,姐,我要勸你一句,你要知道你是曹氏子孫,是流著曹家的血,知道為什麽父王要你嫁給皇帝,那是要天子做我曹家的女婿的,你如果背叛曹家,父王的在天之靈會詛咒你的,請姐姐把手上的玉璽交給我吧。”曹皇後哭喪著臉說:“弟弟啊,你你真要廢漢自立嗎?”曹丕說:“我這是順應天意。”曹節哭倒在地,但是手上的玉璽依然不放手,曹丕對自己姐姐恭敬道:“希望姐姐能順應天意吧。”曹節站起,曹丕身邊的侍從準備上前接玉璽時候,曹皇後把玉璽扔到台階下麵,掩麵痛哭道:“上天不會保佑你們的,你們不得好死。”使者們不敢看她,將玉璽撿起來撣撣灰塵,拿著跑了。帝泣謂群臣曰:“朕願將天下禪於魏王,幸留殘喘,以終天年。”賈詡說:“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可急降詔,以安眾心。”帝隻得令陳群草禪國之詔,令華歆齎捧詔璽,引百官直至魏王宮獻納。曹丕大喜。開讀詔說:“朕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樹神武之跡,今王又光耀明德,以應其期。曆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唐堯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無窮,朕竊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於丞相魏王。王其毋辭!”曹丕聽畢,便欲受詔。司馬懿諫言:“不可。雖然詔璽已至,殿下宜且上表謙辭,以絕天下之謗。”丕從之,令王朗作表,自稱德薄,請別求大賢以嗣天位。帝覽表,心甚驚疑,謂群臣曰:“魏王謙遜,如之奈何?”華歆說:“昔魏武王受王爵之時,三辭而詔不許,然後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詔,魏王自當允從。”帝不得已,又令桓階草詔,遣高廟使張音,持節奉璽至魏王宮。曹丕開讀詔言:“谘爾魏王,上書謙讓。朕竊為漢道陵遲,為日已久;幸賴武王操,德膺符運,奮揚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區夏。今王丕纘承前緒,至德光昭,聲教被四海,仁風扇八區;天之曆數,實在爾躬。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勳禪以天下;大禹有疏導之績,而重華禪以帝位。漢承堯運,有傳聖之義,加順靈袛,紹天明命,使行禦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皇帝璽綬。王其受之!”

曹丕接詔欣喜,謂賈詡說:“雖二次有詔,然終恐天下後世,不免篡竊之名也。”賈詡說:“此事極易,可再命張音齎回璽綬,卻教華歆令漢帝築一壇,名受禪壇;擇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壇下,令天子親奉璽綬,禪天下與王,便可以釋群疑而絕眾議矣。”曹丕大喜,即令張音齎回璽綬,仍作表謙辭。音回奏獻帝。獻帝問群臣說:“魏王又讓,其意若何?”華歆奏道:“陛下可築一壇,名曰受禪壇,集公卿庶民,明白禪位;則陛下子子孫孫,必蒙魏恩矣。”帝從之,乃遣太常院官,卜地於繁陽,築起三層高壇,擇於十月庚午日寅時禪讓。至期,獻帝請魏王曹丕登壇受禪,壇下集大小官僚四百餘員,禦林虎賁禁軍三十餘萬,帝親捧玉璽奉曹丕。丕受之。壇下群臣跪聽冊曰:“谘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凶恣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全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曆數在爾躬,君其袛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讀冊已畢,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禮,登了帝位。賈詡引大小官僚朝於壇下。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大魏。丕即傳旨,大赦天下。諡父曹操為太祖武皇帝,華歆奏曰:“‘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漢帝既禪天下,理宜退就藩服。乞降明旨,安置劉氏於何地?”言訖,扶獻帝跪於壇下聽旨。丕降旨封帝為山陽公,即日便行。華歆按劍指帝,厲聲而言說:“立一帝,廢一帝,古之常道!今上仁慈,不忍加害,封你為山陽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許入朝!”獻帝含淚拜謝,上馬而去。壇下軍民人等見之,傷感不已。曹丕謂群臣說:“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群臣皆呼萬歲,詆毀前朝。衛臻深明禪讓相授的禮義,稱讚漢室的美德。曹丕幾次看著衛臻說:“天下的珍寶,應該和山陽共同享用。”於是升衛臻為尚

書,轉侍中吏部尚書。公元224年(黃初五年),曹丕出巡到廣陵,讓衛臻做中領軍,陪同前往。征東大將軍曹休給曹丕送來表章,說得到了吳軍降將的口供,稱“孫權已經來到濡須口”。衛臻說:“孫權雖然有長江作依靠,卻也不敢和我軍抗衡,這一定是敵軍因害怕而散布的謠言。”待詳細審問降將後,才知道果然是吳軍守將製造的謊言。明帝曹叡即位,衛臻被晉封為康鄉侯,後轉為右仆射,主管選拔舉薦人才,仍像從前一樣加封為侍中。中護軍蔣濟曾寫信給衛臻說:“漢高祖拜亡虜韓信為大將,周武王提漁父薑尚為太師,出身微賤的尋常百姓,包括那些喂馬的、做飯的,都可以當上王公大臣,何必一定要墨守成法,先考試然後再任用呢?”衛臻回答:“古人憑借智慧量才而用,也必須經過考核實績才能決定罷免還是升遷;如今你說的就如同要求周朝的成王、康王戰於牧野,漢代的文帝、景帝斬斷白蛇,這種喜好不合常理的行為一旦開了先河,天下人就會趨赴而至了。”

曹丕為報賈詡之恩,封賈詡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增食邑三百,前後共八百戶。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賈訪為列侯。以長子賈穆為駙馬都尉。程昱複為衛尉,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並前共有八百戶。分封少子程延及孫程曉為列侯。朝廷正欲以程昱為公,程昱卻在此時去世,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壽八十。其子程武嗣任。程武死後,其子程克嗣任。程克死後,其子程良嗣任,公元233年(青龍元年),程昱從祀於曹操廟庭。陳壽評價:“昱性剛戾,與人多迕。”“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曹操也評價說:““程昱之膽,過於賁、育。”曹休升任領軍將軍,追錄前後功勳,封東陽亭侯,因大將軍夏侯惇去世,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接替夏侯惇屯駐汝南郡召陵縣,負責抵禦孫權。曹休赴任前,曹丕車駕親臨,還下了鑾輿與曹休執手送別說:”重任交給你了。”曹休拜道:“末將一定不辱使命的。”華歆因主持受禪儀式時,沒有喜慶之色,所以隻是官徙司徒,而並無進爵。曹丕久不能釋懷,便問陳群道:“我應天受禪,諸侯群後,無不人人喜悅,其形盡現於聲色,惟獨相國(指華歆)和你臉有不豫,這是為了甚麽呢?”陳群便離席長跪道:“臣與相國曾為漢朝之臣,內心雖為陛下感到喜悅,但在義理上,臣等的神色實應畏懼、甚至憎恨陛下才對。”曹丕聽後大悅,方知其意。,改相國為司徒。曹丕下詔要求宮廷大臣向他舉薦獨行特立的隱士,華歆推舉了管寧,曹丕派車專門去迎接。徐晃在曹丕為魏王時候為右將軍,進封逮鄉侯,曹丕稱帝進封徐晃為楊侯,與征南將軍夏侯尚在上庸(湖北竹山西南)攻打蜀將劉封。王朗改禦史大夫為司空,進封王朗樂平鄉侯。曹丕時常出外遊獵,有時到半夜才回宮。王朗於是上疏勸諫,曹丕於是不再半夜回宮。陳群遷尚書仆射,加侍中,徙尚書令,進爵穎鄉侯。曹丕曾打算追封卞太後父母。尚書陳群上奏說:“陛下以自己的聖德應天承運,開創江山社稷之大業,您所製定的種種禮儀製度,也應當永為子孫後世遵循。從曆代典章來看,從沒有因婦人之故而封王拜侯的做法,在禮儀上,婦人也隻是隨著丈夫爵位升高而顯貴。秦王朝違背古代的禮法,漢王朝又照著秦王朝去做,但這並不是先王所規定下的。”曹丕回答說:“你說得很對,我前麵的決定就不要執行了。同時把你的這個建議寫下來,用我的名義形成詔製,藏於台閣,以作為後世永久的製度。”都鄉侯左將軍張郃進封他為鄚侯,令張郃與曹真率領兵馬征伐盤踞在安定一代的盧水胡人和東部羌人。此時李典已死追念李典在合肥之戰的功績,諡為湣侯,追加李禎食邑百戶,另外又以百戶封了李典的另外一個兒子為關內侯,公元243年(正始四年),李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夏侯尚改封為平陵鄉侯,遷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都督南方諸軍事。夏侯尚上奏說:“劉備的一部分軍隊駐守上庸,那裏山高路險,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們會去偷襲,因此,我們可以派兵悄悄前去,出其不意,那樣一定能消滅他們。”於是他和徐晃抵禦劉備。關內侯滿寵為揚武將軍。將作大匠董昭升為大鴻臚,位列九卿,進封右鄉侯。此時鍾繇在曹丕繼承王位時候任大理,此次封賞改任鍾繇廷尉,進封崇高鄉侯。

這年195年的東漢王朝名實俱亡。曆12帝,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號的漢獻帝劉協被迫將象征皇位的璽綬詔冊奉交曹丕,宣布退位。曹丕照例三讓之後於同月二十九日升壇受禪,登上皇帝的寶座,改國號為魏,建元黃初。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行使漢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禮樂。同時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且授匈奴南單於呼廚泉魏國璽綬,並賜青蓋車、乘輿等。十二月,定都洛陽。曹丕在改朝換代之際,對職官製度進行了若幹重要改革。改相國為司徒,禦史大夫為司空,由此恢複了被曹操於漢建安十三年(208)廢除的三公官製(太尉、司徒、司空)。此後司徒、司空位號雖尊貴,但一般不幹預朝政。曹丕又設秘書監和中書省,中書省置監令,主管通達百官奏事,起草詔令,以此分掉尚書台的權力,改變東漢後期尚書權職過重的現象。在經濟方麵,曹丕繼續推行屯田製,重視水利建設。總之,曹丕稱帝代以後,魏國實力進一步增強。

曹丕稱帝,郭淮進京祝賀,因路上得病,所以去遲了。曹丕大宴群臣,責備郭淮說:“從前大禹在塗山召會諸侯,防風來晚了,結果被殺。而今普天同慶,你卻來遲,為什麽?”郭淮回答:“臣聽說五帝首先用德來開導臣民。夏後時期朝政衰敗,才開始用刑。而今我生逢唐虞盛世,因此知道自己不會遭受防風那樣的殺戮。”曹丕聽後很高興,升郭淮為雍州(治長安,今西安西北)刺史,封射陽亭侯。後郭淮平定安定羌大帥辟蹄的反叛,威鎮邊疆。每當羌、胡有人來降,郭淮總是讓人詢問他們親戚的情況,比如男女多少、年歲長幼等。等見到他們,已略知他們的心意,關懷備至,因此被胡人稱作神明。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呂岱替代步騭為交州刺史。他到了交州,高涼賊寇頭領錢博乞求歸降,呂岱承襲舊製,以錢博為高涼西部都尉。又鬱林少數民族兵卒進犯並保衛郡縣,呂岱討伐擊敗了他們。其時桂陽、湞陽賊寇王金聚眾在南海境界上,領頭作亂為害,孫權又詔令呂岱征討,生獲綁縛王金,傳送到京都,斬首和生擒共達一萬多人。呂岱升為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