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黃初七年(226)五月十七日,曹睿即魏皇帝位,是為魏明帝。改明年(227)為太和元年。

新帝即位,想到了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閑置在家,問身邊的人:“司馬孚有他兄長的風範嗎?”身邊的人回答說:“和他的兄長很相似。”曹叡說:“我有司馬懿兄弟二人,還有什麽可擔心的?”於是任命司馬孚為度支尚書。度支尚書,魏文帝曹丕時開始設置,掌管國家財政。

吳黃武五年、魏黃初七年(226)八月,吳孫權得知曹丕已死,魏國正舉行國喪發兵攻魏江夏郡(今湖北雲夢西南),並命吳左將軍諸葛瑾部兵分兩路進攻襄陽。江夏太守文聘自曹操南下起便一直任職江夏鎮荊江,也不負曹操所望守禦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輜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成為曹操倚為屏障的大將之一,威名遠播。後曹丕三路征吳失敗後撤,抵禦吳軍有功,封後將軍,新野侯。孫權以五萬眾攻打石陽,包圍文聘,情況急殆;但文聘堅守於城中不動。孫權攻江夏時,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堅壁拒守。群臣商議欲發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說:“孫權向習水戰,之所以敢於下船陸攻,是想趁我方不備掩進而已。如今他的軍隊已經與文聘相持,現在攻守之勢差以倍數,孫權最後必不敢久留。”

當時正值大雨,江夏城柵多已崩壞,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間,不及回城補治防禦工程。文聘得知孫權來到,初時不知怎辦,後來想到現在的情況隻有隱潛默守才可以令孫權因懷疑而卻步。於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將起來,不可讓孫權察見,自己則臥於府中不起。孫權見此果然生疑,並向他的部將說:“北方認為此人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給他,如今我軍大至而他卻潛默不動,這種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圖的話,那就必然是有外救來援。”於是不敢進攻而退去。

文聘麵對孫吳大軍,同樣是以寡敵眾的局麵,但與張遼不同的是,張遼以製險擊奇之略,折敵鋒銳以安軍心;而文聘卻采取疑兵之計,韜晦惑敵以懈其戰意。

在這種凶危的情況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計是比較安全的;張遼“折銳之策”卻非幹冒奇險不可,所以後者的成就比前者為高,名聲也響得多了。但從軍事意義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文聘的為人是很嚴謹持重的。此事可見曹叡見事之明外,亦可見曹叡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文聘駐守江夏數十年,威恩並施,“名震敵國”,使孫吳不敢進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為列侯,又賜文聘從子文厚爵關內侯。文聘死後,追諡曰壯侯。岱又先亡,又賜文聘養子文休爵關內侯,文休死後,賜其子文武爵。公元243年(正始四年),文聘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舞陽侯、撫軍大將軍司馬懿負責抵禦諸葛瑾的大軍,與徐晃一起成功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魏征東大將軍曹真又破其別將於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這年蜀國名士秦宓去世曾與吳張溫答辯天有無頭、耳、足、姓等問題,使張溫大為敬服。史稱秦宓“文藻壯美”,然作品

多佚。今存《遠遊》詩一首及《奏記益州牧劉焉薦任安》、《答王商書》、《與王商書》、《報李權》等文。

曹睿即位,鍾繇進爵為定陵侯,增邑五百戶,連同以前的共一千八百戶,又遷為太傅。鍾繇有腿病,下拜起身不方便,當時華歆也年老患病,所以上朝進見時都讓他們乘車坐轎,由衛士抬著上殿就坐。此後三公有疾病,就把這種做法當成了舊例。當初,曹操下令,讓眾臣公平地議論關於死刑可以改行宮刑的設想。鍾繇認為:“古代的肉刑,經曆了聖人的設置,應該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議論的人認為肉刑不是使民眾愉悅的方法,於是作罷。到了曹丕主政時,重新下詔說:“大理想恢複肉刑,這確實是聖王的法律,各位公卿應當好好地共同討論這個建議。”商討未定,恰逢戰事起,於是又停止了討論。太和年間,鍾繇再次上疏,請求恢複肉刑,參加這次討論的有一百多人,意見與王朗相同,認為不宜恢複肉刑的人居多。而曹叡以吳、蜀尚未平定為由,暫停了這次討論。公元230年(太和四年),鍾繇去世。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諡號成。公元230年(太和四年),鍾繇去世。曹叡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諡號成。

吳丹陽(今江蘇南京)、會稽(今浙江紹興)、吳郡(今江蘇蘇州)山民起事,攻沒屬縣。吳黃武五年(226)八月,孫權遂分三郡山險之地為東安郡(今浙江富春),以綏南將軍全琮領太守,經營山越。數年後乃平。

姝太和元年(227)四月十日(乙亥),在司馬芝等建議下,魏複行五銖錢。魏太和元年(227)十二月,魏立貴嬪毛氏為皇後。曹睿為平原王時,納虞氏為妃。及即位,虞氏不得為後,太皇太後勸慰她,虞氏道:“曹氏自好立賤,未有能以義舉者也。”遂被絀還鄴宮。

當時魏朝有議論,可乘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險阻,又大舉興兵必天下**,費力廣大,於是提出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待魏國強大,蜀、吳必自降。

蜀建興五年(227)三月,蜀丞相諸葛亮率諸軍北駐漢中(今陝西漢中東),認為時機成熟準備北伐中原。臨出師前,他上蜀帝劉禪《出師表》,開宗明義指出:“先帝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他希望後主能“親賢臣,遠小人”,嚴明法治。並表明自己心跡:“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認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將率三軍,北定中原。”最後,以“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結束。《出師表》文風質樸清新,平易近人,寫得情辭懇切,肝膽照人,是著名的古代散文作品。蜀帝劉禪表示同意諸葛亮的北伐。

司馬孚認為要擒敵獲勝,應該先有準備,諸葛亮以後還會入侵關中地區,邊境的士兵不能抵擋,需要調集中央軍隊奔赴戰場,倉猝間總是來不及準備,應該預先選出步騎二萬部隊,分為兩部,以作交戰之用。他又建議,關中地區連年交戰,糧食物資儲備不足,應該從冀

州調集農夫五千人屯於上邽,秋冬訓練,春夏屯田。這些建議都被采納,於是關中物資充實,對待蜀國的進攻也有應對。

魏太和元年(227)正月,西平(今青海西寧)麹英起事,殺臨羌(今青海湟源東南)令、西都(今青海西寧)長,不久被魏將軍郝昭、鹿磐鎮壓,麹英被殺。當時桓階、夏侯尚都已去世,孟達因心不自安,這時諸葛亮料孟達的心思,寫書信勸說其內外接應拿下上庸,諸葛亮恐他言行反複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泄露其事。孟達聞此泄露,準備馬上起兵。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後,司馬懿怕他突然發難,給他去信,詳為慰解,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讬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孟達得信大喜,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率軍進討,諸將見孟達與吳蜀交接,勸司馬懿先觀而後動。司馬懿說:“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司馬懿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八天抵達新城城下。吳、蜀派出援兵解救孟達,被司馬懿部攔阻於西城的安橋、木蘭塞等地。

孟達收到諸葛亮的促叛信孟達寫信給諸葛亮認為:“宛城和洛陽相距八百裏,離我處一千二百裏,上表給天子,來回路程,少需一個月,那時我的城池已修固,諸軍都作好了準備。我駐紮的地形深險,司馬公必不會親自來,其他部將來,則不足為患”。而司馬懿先斬後奏,僅八日就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歎:“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城三麵環水,孟達在城外樹立木柵,加固城防。司馬懿揮師渡水,毀其木柵,直逼城下。公元228年(太和二年)正月,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僅十六天,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魏軍入城,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餘人。孟達有子孟興,為議督軍,公元264年(鹹熙元年)被遷徙回右扶風。司馬懿回軍,仍駐宛城,獎勸農桑,禁止浪費。南方吏民心悅誠服。申儀久在魏興郡,專威弄權,擅自借皇帝名義刻製印信,私相授予。孟達被殺之後,申儀自生疑慮。當時各郡郡守見司馬懿克敵製勝,紛紛奉禮祝賀。司馬懿聽之任之,並讓人向申儀暗示。申儀隻好前來祝賀。司馬懿乘機將他收捕,送往京師。司馬懿又將孟達餘眾七千餘家遷往幽州。不久蜀將姚靜、鄭他等率其部屬七千餘人來降。當時邊郡新附,戶口不實。朝廷想加以核實,請司馬懿進京,征詢他的意見。司馬懿認為:“賊以密網束下,故下棄之。宜弘以大綱,則自然安樂”。

魏明帝又問他吳蜀都該討伐,應該先從何處著手?司馬懿回答說:“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東關,賊之心喉。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魏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回宛城備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