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1年(赤烏四年),孫權決定四路征討魏國:衛將軍全琮率軍數萬出淮南決芍陂(今安徽壽縣南)之水,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今安徽六安東北),前將軍朱然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大將軍諸葛瑾攻祖中(今湖北南漳蠻河流域)。五月,吳將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孫倫圍攻樊城,諸葛瑾、步騭侵掠柤中,司馬懿自請出兵往討。

朝臣認為,敵兵遠來攻堅,當待其自破,司馬懿則說:“邊城受敵人侵擾而大臣安坐廟堂,會使疆場**不安,眾心疑惑,這是社稷的大憂患。”

全琮時為大都督,與魏將王淩戰於芍陂,形勢不利,魏兵乘勝陷沒五營將秦晃(秦兒)軍,顧譚弟顧承與張休本俱北征壽春,見魏軍陷陣,便奮力攻擊。顧承與張休遂遏止住魏師。當時全琮諸子全緒、全端亦並為將,見敵軍停下,便進而追擊,王淩軍遂退。論功行賞,朝廷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於是張休、顧承並為雜號將軍,而全緒、全端等人隻為偏裨而已。全琮、全寄父子很是憤恨。王淩也被進封南鄉侯,不久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戶,又遷升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胡質率輕兵增援樊城。很多人都認為,吳軍兵多,不宜率兵進逼。胡質說:“樊城地勢低下,兵力又少,所以應當進軍給予外援,否則,樊城就危險了。”於是胡質率兵到圍城的吳兵外圍,穩定了城內人心。

吳將朱異隨朱然攻打魏國的樊城,獻計攻破樊城外圍,但是司馬懿救兵來援,司馬懿知南方暑熱低濕,大軍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輕騎挑戰,朱然不敢動。於是,便休養土卒。檢選精銳,招募勇士,發布號令,擺出攻城的架勢。吳軍撤退,在三州口(荊、豫、揚三州),為魏軍追及,吳軍被殲萬餘人,船艦物資損失甚多。吳軍不得已撤退。回師後朱異被升任為偏將軍。魏國廬江太守文欽駐紮營寨於六安,將很多營寨設置在緊要道路上,用來招募引誘叛逃之人,成為吳國邊境的禍患。朱異於是親自率領手下二千人,攻毀文欽的七座營寨,斬殺數百人,被升任為揚武將軍。孫權與他談論攻戰之事,他的對答很稱合孫權心意。孫權對朱異的叔父驃騎將軍朱據說:“我本來知道季文勇敢果毅,見到他之後,覺得比我聽到的還有能力。”

吳赤烏四年(241)五月,太子孫登病卒,年三十三歲。孫權非常傷感。同年,諸葛瑾去世,死前囑咐一切從簡,年六十八。

蜀延熙四年(241)閏六月,大司馬蔣琬以魏平除不易,宜以薑維為涼州刺史,先取涼州。若維出,蔣琬自當率軍為後繼。而涪縣(今四川綿陽)水陸交通便利,若有事時,征赴較易,請徙屯涪。蜀後主劉禪從之。次年正月,薑維率偏軍自漢中還至涪。十月,蔣琬亦

自漢中徙屯涪。

魏正始二年(241)閏六月,尚書郎鄧艾建議以淮北二萬人,淮南三萬人,輪取一萬人戎守,四萬人屯田;廣開河渠,以增灌溉、通漕運,以積糧備攻吳所用。太傅司馬懿稱善。事皆施行。當年,開廣漕渠。以後每逢東南有事,魏軍泛舟可以直至江淮,軍食有儲而無水害。

七月,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後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司馬懿功勳德望日漸盛大,然而卻更加謙恭。司馬懿認為太常常林是同鄉長者,見了他總要下拜。常告誡子弟們說:“盛滿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減損再減損,或可以免於禍啊!”

吳赤烏五年(242)正月,孫權立子和為皇太子,大赦,諱禾興為嘉興(今屬浙江)。孫和是孫權第三子,王夫人所生。孫和小時候因為母親王夫人受孫權的寵愛而被孫權所喜愛,十四歲時,就安排他為宮廷侍衛,讓中書令闞澤教他學習經傳典籍六藝。他愛好學習,禮賢下士,頗為人們所讚譽。赤烏五年(242年),孫和被冊立為太子,當時十九歲。闞澤任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俌、嚴維等都是他的陪侍隨從。

當時司法官員多用條例律書來問罪,孫和認為奸猾狂妄之徒,將利用訟事摻雜個人私情,從而產生為禍作歹的念頭,此風不可助長,上表表示應當杜絕。

又有都督劉寶狀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狀告劉寶,孫和對丁晏說:“文武官員稱職主事,能有幾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臉攻擊,都企圖坑害對方,這怎麽會有福運呢?”於是孫和對雙方進行勸釋調解,使他們相互交往厚待。

孫和常說當世的才學之士應探研講習學問,操演熟習武功,以勝任當世事務,而隻知交遊下棋以妨礙事業,不是進取的態度。後來群臣出席他的宴會,言談中說到下棋,孫和認為:”此玩藝隻能妨礙事務浪費時光而毫無用處,耗勞精神費盡思慮而一無所獲,不是可用來增進德行致力功業,積累功績的行為。而且有誌之士愛惜光陰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願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種等級為恥。天地之長久,而人處天地之間,有如白駒過隙,年齡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舉凡人生所憂者,就在於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絕的那些東西,如果真能杜絕無益的欲念來遵循道義的路徑,拋棄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業的根基,對於人的名聲品行,難道不是良好之事嗎?當然,人的欲望不能沒有戲嬉娛樂,而戲嬉娛樂的愛好,也在於飲宴書琴騎射等方麵,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後才感到快樂呢?“

於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個人,各自寫出評判下棋行為的論文以矯正時弊,於是中庶子韋曜回家後寫了一篇論

文奏上,孫和將文章出示給賓客傳閱。其時蔡穎喜歡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職者不少人都跟著他學,故此孫和用這個方法規勸他。

已經嫁給大都督全琮的長公主孫魯班(全公主)與孫和有了矛盾,此時孫權年事已高,身體不適臥病在床。孫和到太廟祭祀,孫和的妃子的叔父張休的住所離太廟很近,就邀孫和到他家逛逛。孫魯班派人跟隨監視,借機向孫權進讒說:“太子不在太廟裏,而專往妃子家去謀劃事情,準琅琊王夫人看到父皇,前幾天臉上還露出高興的神色,她恐怕是以為自己的兒子馬上就要當皇帝了吧!您還一心想立她做皇後,誰知她居然是這種人!本來這話不該我做晚輩的說,可是我想到早死的娘親,實在氣不過啊……嗚嗚嗚……我那苦命的娘啊……你走了這後宮裏還有哪個女人真心對父皇好的啊……”孫權因此發怒,王夫人憂慮而死,而孫和所受寵信日益減損,害怕自己被廢除。

吳赤烏五年(242)七月,吳帝孫權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領兵三萬人攻儋耳(今海南西部)、朱崖(今海南東部)。吳赤烏五年(242)八月,吳帝孫權封子霸為魯王。霸乃太子和之同母弟。待遇與太子待遇無異。

尚書仆射是儀領魯王傅,上疏建議以魯王為藩輔,二宮宜有差別,以正上下之序。孫權不聽。

在孫魯班後嫁的全氏家族裏,有一位全尚,按輩份孫魯班是他的堂伯母。全尚有一個非常漂亮可愛的小女兒,很得孫魯班的喜歡,每次進宮都要把她也帶進去開開眼界。——於是,潘夫人和孫魯班私下裏為孫亮和小全氏訂下了婚約。——金童玉女,倒也是一雙可愛的小人兒。可是侄孫女成了弟媳婦,輩份差了幾截,這要是小老百姓,該是個什麽下場?

兩個工於心計的女人決定通力合作、利益均分了。(在這裏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故太子孫登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說起來長孫繼位也很正大光明,而且他們的母親就是孫魯班從前的周家小姑子,那為什麽孫魯班不扶持他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周小姐跟這位狹隘刻薄的前嫂子關係不怎麽樣,而且也象父親周瑜那樣對名利淡薄,不願卷進權力鬥爭中去。——而潘氏則恰恰相反,跟孫魯班臭味相投。)

魏正始三年(242),高勾麗王位宮襲魏遼東西安平(今遼寧寬甸南鴨綠江北),焚掠而去。同年,一直堅守長江戰線的大將滿寵去世,清忠儉約,專心憂公,賜田產錢穀等甚豐厚。卒諡景侯。

魏正始四年(243)十二月,倭女王卑彌呼遣使伊聲耆、掖邪狗等八人至魏,獻生口、倭綿、絳青縑、綿衣、帛布、丹木、付、短弓矢等物。掖邪狗等拜率善中郎將。吳赤烏六年(243)十二月,扶南王範旃遣使至吳,獻樂人及特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