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中的人,所以如果我們要理解西晉的人,就要先當時的社會風貌,這樣就能讓大家盡可能的理解那個時代,更明白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所處的大環境。

那麽司馬炎當皇帝的時候,整個中國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

《資治通鑒》中形容就是“人情澆薄,生活奢靡”。

所謂澆薄,就是指浮躁,不踏實。所謂奢靡,就是奢侈浪費。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司馬炎當皇帝的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很淡薄,很勢利,社會崇尚的是有錢、有權的人,很多人都盼著一夜就能當大官兒,第二天就能掙大錢兒,人人都向往著把錢當紙扔,一天換一個老婆的美好生活。尤其是社會上層的人們,看不起老實踏實的人,認為成天醉生夢死隻會滿口跑火車的人才是社會棟梁。在西晉剛剛建國的時候,社會風氣竟然就是這樣。

以我們一般的理解來說,古時的中國,但凡一個國家剛剛建立,國力都是很虛弱的,上到皇帝,中到各級官員,下到平頭百姓,一般都深知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全國上下一般都能夠做到勤儉節約,國家一般都是論能力選拔官員,國家政治也比較清明廉潔。後來國家慢慢富裕,各種投機浮躁、奢侈浪費的風氣才慢慢興起。

可是西晉剛建國,竟然就是這派景象,究竟是為什麽呢?

從國家建立形式上來說,西晉不是通過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建立的,說白點兒,西晉的江山不是打出來的而是黑出來的,是陰招兒裏麵出政權。所以當西晉建立的時候,他接過的是曹魏帝國已經走了幾十年的社會進程,而不是推倒重來。

對於老百姓們來說,魏國和西晉的更迭變化並不明顯,那都是上邊大爺們的事情,和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當時前曹魏帝國控製的地方大都經曆了比較長時間的和平生活,社會的財力物力還是比較豐富的,所以西晉建立之初,就有比較嚴重的腐敗、奢侈、浮躁、投機風氣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凡事兒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西晉的這種風氣,不是憑空一下子就爆發出來的,而是經曆了成百上千年的時間最後形成的,如果要說這個過程,我們就要從西晉的前身曹魏帝國、乃至於更早的時候說起了。

讓我們先從儒道法三家橫跨千年的爭論開始。

人是社會中的人,所以如果我們要理解西晉的人,就要先當時的社會風貌,這樣就能讓大家盡可能的理解那個時代,更明白當時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所處的大環境。

那麽司馬炎當皇帝的時候,整個中國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

《資治通鑒》中形容就是“人情澆薄,生活奢靡”。

所謂澆薄,就是指浮躁,不踏實。所謂奢靡,就是奢侈浪費。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司馬炎當皇帝的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很淡薄,很勢利,社會崇尚的是有錢、有權的人,很多人都盼著一夜就能當大官兒,第二天就能掙大錢兒,人人都向往著把錢當紙扔,一天換一個老婆的美好生活。尤其是社會上層的人們,看不起老實踏實的人,認為成天醉生夢死隻會滿口跑火車的人才是社會棟梁。在西晉剛剛建國的時候,社會風氣竟然就是這樣。

以我們一般的理解來說,古時的中國,但凡一個國家剛剛建立,國力都是很虛弱的,上到皇帝,中到各級官員,下到平頭百姓,一般都深知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全國上下一般都能夠做到勤儉節約,國家一般都是論能力選拔官員,國家政治也比較清明廉潔。後來國家慢慢富裕,各種投機浮躁、奢侈浪費的風氣才慢慢興起。

可是西晉剛建國,竟然就是這派景象,究竟是為什麽呢?

從國家建立形式上

來說,西晉不是通過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建立的,說白點兒,西晉的江山不是打出來的而是黑出來的,是陰招兒裏麵出政權。所以當西晉建立的時候,他接過的是曹魏帝國已經走了幾十年的社會進程,而不是推倒重來。

對於老百姓們來說,魏國和西晉的更迭變化並不明顯,那都是上邊大爺們的事情,和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當時前曹魏帝國控製的地方大都經曆了比較長時間的和平生活,社會的財力物力還是比較豐富的,所以西晉建立之初,就有比較嚴重的腐敗、奢侈、浮躁、投機風氣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凡事兒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西晉的這種風氣,不是憑空一下子就爆發出來的,而是經曆了成百上千年的時間最後形成的,如果要說這個過程,我們就要從西晉的前身曹魏帝國、乃至於更早的時候說起了。

讓我們先從儒道法三家橫跨千年的爭論開始。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學者,紛紛兜售自己治國理念,從而形成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麵。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後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其中,對中國影響最深的就是儒家、道家和法家。

儒家的創始人就是百世流芳的孔子,他的核心主張就是“禮”和“仁”,在政治上,他強調道德自律萬能,強調治國要以道德建設為核心。

道家的創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子,他的核心主張是“矛盾”和“靜”,強調做人做事順其自然,強調治國要盡可能的啥也不管,這點可以用後來美國一位哲學家的名句“最好的政府是管的最少的政府”來做通俗解釋。

法家的代表人物就是名聲顯赫的商鞅、韓非子,他們的核心主張是君主集權和刑罰萬能、法令萬能,強調現實重於一切,主張治國要靠強權、法令、刑罰。

秦朝的治國主導思想是法家,後來因為刑罰過於苛刻嚴厲,統一全國不到二十年就被推翻。繼承秦朝的漢朝,在開國初期,借鑒了秦朝滅亡的教訓,以道家為治國主導思想,主張啥也不管,讓老百姓自己休養生息。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主張仁義和道德的儒家推為官方唯一承認的正統學說,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狀況一下子占據了漢朝以後將近三百年的歲月。

我們前麵說過,禮和仁,是儒家認為人應該具備的兩種最基本道德。孔子當時提倡的禮,其實是恢複周禮,也就是恢複皇帝的權威,重新建立皇帝說了算、大臣忠誠輔佐、百姓安居樂業的等級製度;而孔子提倡的仁,自然就是仁愛了,也就是說皇帝要愛大臣,大臣要熱愛皇帝也要疼愛百姓,百姓也要像愛戴父親一樣的擁戴皇帝和他的大臣們。其實平心而論,孔子提倡的這種世界是很美好的,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讓世界充滿愛。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的主張,在今天都有極強的教育意義,雖然說某些觀點和現代社會民主、公平的精神不符,但基本的道理,還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但是如果把這種主張片麵的發揚到專製政治當中,孔子的主張就徹底變了味兒了。

我們在介紹王祥的時候說過,為了從製度上保證漢朝的大臣永遠是忠臣孝子,漢武帝發明了孝廉和秀才製度。孝廉的意思就是孝順、清廉、正直,秀才的意思就是傑出優異的人才。漢武帝一開始規定,每個郡每年都要向中央推薦一名孝子、一名廉人,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往往是孝子廉人合在一起,統稱為孝廉,也就是又孝順又正直。一個人在被推舉為孝廉以後,則是沒官的做官,做官的升官,它是兩漢時代最主要的官員選拔製度,兩漢的大多數大臣都來源於這個渠道。秀才比較特殊,這種人一般人是刺史以上的官員來向朝廷提名的,而且都是些有特殊專長的人,在某一方麵特別有建樹,如果說孝廉重德,那麽秀

才就是重才。

對於漢武帝來說,他選拔孝廉的涵義,是非常深刻和陰險的。因為如果一個人是孝子,那麽他的反抗意識自然不強,性情自然就比較厚道,說白了就是好欺負,不容易翻臉。如果大臣們都好欺負,那麽皇帝的位置自然會坐得穩穩的了。從舉孝廉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漢武帝獨尊儒學,實際上是為了刻意的利用儒學當中尊重皇權的主張,他是要用君臣父子的倫常來套住人們的思想,讓天下的人都變成孔子希望的忠臣孝子,忠心耿耿、毫不猶豫的像老子伺候兒子一樣來伺候他,讓漢朝的江山永遠穩固,一個逆臣賊子也不敢出現。

從又舉孝廉又舉秀才我們就能看出來,兩漢時代並不是隻認道德不認能力。由於孝廉的人數遠遠比秀才多,所以正人君子就逐漸成為兩漢官場最喜歡的人群,漸漸的,人們越來越重視一個人的道德,而能力倒是越來越靠後了,而且越來越呈現出可以壓倒一切的趨勢。

到了東漢中後期,雖然還特別設立了孝廉考試製度,但是道德壓倒一切的趨勢,已經完全無法扭轉了。於是,兩漢時代尤其是東漢中後期,形成了一種獨有的政治現象:有的人不正派,為了做官,也要裝著正派;本來也挺正派的人,為了和人競爭,就比著看誰正派。這麽一來,比著比著,道德這種本來應該很單純的品質,也就越來越摻雜功利成分,變得越來越虛偽,許多人用近乎不盡人情的方法,來顯示自己道德高尚,弄出過很多超級諷刺的笑話。

比如說,有的人給父親守墳一守就是好多年,按照當時的規矩,守墳是不吃好東西、不穿好東西、不過**的,大家都以為他真的是因為悲痛過和尚一樣的生活,結果後來才發現他這幾年偷偷生了好幾個孩子;有的人分家的時候,哥哥先把家產全都讓給弟弟,然後弟弟們再把家產讓給哥哥,讓來讓去,其實大家都分了家產;至於因為死了父母差點兒悲痛的自己也死掉、甚至辭官去做守墳專業戶這種事兒,就更是常見了。

我們介紹九品中正製的時候說過,能力這個東西,如果不經過實事兒,根本無法考察,而且因為不受重視,在東漢中後期就更不重要;至於道德,反倒能夠通過家鄉人的觀察看出來。於是,名聲尤其是道德名聲越來越重要,以至於出現了專門靠名聲吃飯的人,也就是名士。名士隻要獲得這個名聲,就能在官場平步青雲,而且有的人為了積累名聲,還故意在成名以後地方官推舉他還不去做孝廉、然後做官,一直等到他認為已經撈足了名聲,才進入官場,火箭似的直接做大官。

到了東漢後期,名聲已經成為選拔官員的唯一憑證,而且必須得到已經成名的名士推薦,才能成名,如果不經過這個途徑,地方官不會注意你,也不會向朝廷推薦你,那麽你就幾乎報國無門。即使像曹操這樣後來極度痛恨這種虛偽現象的人,為了成名,也不得不去找全國聞名的名士許劭,死皮賴臉、威逼利誘的讓人家給他一個評價,來實現他的官場之路。

這麽為了名聲和道德瞎折騰的結果,最後隻能有一個,就是導致大量有名無實的人進入官場、登上高位,然後再帶領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所謂名士們,繼續升官發財。這麽多名士齊聚一堂,隻做官不做事,甚至還以選拔新名士的名義大量貪汙受賄,最終脫離了漢武帝當初設立孝廉製度的本意,反而成了快速摧毀東漢王朝的巨大毒瘤。在東漢時代,已經有很多人對這種現象提出了嚴厲的批評,然而已經無法扭轉這種趨勢了。

於是,東漢王朝中央是宦官、外戚交替專權,各級政府是徒有虛名的名士拚命斂錢,最終在被充分挖空以後轟然倒塌,跟著東漢王朝一起完蛋的,是儒家學說一尊獨大的權威地位,和依靠被閹割的儒學思想、隻靠名聲選拔官員的爛製度。但是,虛偽、偽善的社會風氣,就此遺留下來,在接下來的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時代,繼續貽害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