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筏掠過護城河後,大禹陣營戰鼓齊鳴,殺聲震天,幾百隻戰船如過江之鯽,競向城下駛來。太章和豎亥大步流星跨過護城河,蜚廉也變做法身展翅飛掠水麵,三人率先登城,殺散守兵,打開城門,攻城大軍蜂擁而入。擠不進城門的,就把戰車改裝的船豎在城牆上,當作雲梯攀爬上城。戰車的這一功能倒是巧垂沒有料到的,而是士兵們的火線發明。

城中的兩把火都是啟點燃的,他的飛龍在此次戰役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仡雄見敵兵勢大,抵抗無益,保護神主、家小逃出南門去了。大禹和孟塗進城後,指揮撲滅大火,命蜚廉帶步兵追擊仡雄,命啟率戰車進攻其他城邑。他並告訴二位,如得知帝舜的下落,要立即報告,他要親自去迎駕。大禹命令:凡頑抗者,堅決消滅;凡歸附者,一律保留原來的城池和封地,但必須依律上繳貢賦。布置完畢,大禹和孟塗坐鎮烈山邑,出榜安民,就地接受歸順部族的朝貢。

三苗大大小小也有上百個方國城邑,再沒有像烈山邑這樣堅固險峻的。啟驅兵攻城掠地,勢如破竹。凡抗拒者,破城後焚其宗廟,掠走青壯男女做奴隸;凡歸順者,命其到烈山邑去朝貢,由大禹一一重新確認他們的封地,賜於姓氏,擠身諸侯之列。麵對夏家軍的強大攻勢,一些不願進貢納賦的部族,聞風棄城而走,到江南尋找生路去了。也有不少部族選擇了投降,早早地就開城出迎,宰牛殺豬犒勞三軍。到了後來,夏家軍氣焰囂張,也吃讒了嘴,每到一城,但凡不見有人出城犒軍,便視為頑抗,一舉攻下,搶掠殺戮,滅其宗祠。在不長的時間裏,啟麾軍橫掃漢水南北幾十座城池,直*長江。這日,迎麵遇到蜚廉和他的部下,隻見他們個個蓬頭垢麵、衣服襤褸,好像從地獄裏鑽出來一般,人數也少去了大半。蜚廉告訴啟,他們追蹤仡雄,長途跋涉,一直趕過長江。但孤軍深入,處處受到襲擊,部隊傷亡嚴重,又得不到接濟,隻好撤兵。在返回渡江時,突遇狂

風惡浪,全軍幾乎葬於水底,多虧江神混沌出手相救,才得安全登陸。“不知為什麽,江神稱少爺你為夏後啟。”蜚廉最後說,“因為它也喜歡音樂,對你頗有好感,所以讓我捎幾句話給你說。”

啟暗自思忖:“上次在天上,金甲天神稱我為夏後啟;沒想到這裏的江神也這麽稱呼我。‘後’就是‘帝’,莫非我以後真的會登上天子寶座麽?”於是著急地問道,“江神讓你對我說什麽?”

“江南地大物博,但人煙稀少,其中多屬炎帝遺民;這些氏族在蠻荒地帶艱苦開發,與野獸為伍,生存其實不易,就不要急著*他們進貢了。”蜚廉轉述江神的話說。

“混沌是陸地上最有權威的水神,它的話不可不聽。”啟不動聲色地對蜚廉說,“你已經盡力了,但天意不可違。咱們合兵一處,先盡力掃平江北吧!”

前麵一山楓葉似火,古木參天;枝葉掩映處有一寨門緊閉,卻不見有圍牆或柵欄。啟正懷疑這裏是不是有人居住,忽聞雞鳴犬吠之聲傳來,其中還伴著幾聲牛哞。

“上麵有人,弟兄們跟我衝進去!”蜚廉招呼他的步兵。合兵後,蜚廉每次都是率部搶先出擊,欲用戰績彌補他南征失敗的遺憾。戰士們哪個不想立功受獎?於是個個如狼似虎,呐喊著攻上山去。啟的戰車按兵不動,他樂意讓蜚廉衝鋒陷陣。

風聲驟起,落葉紛紛隨風起舞。山林間瞬時被飛舞的楓葉所彌漫,渾渾噩噩。橫生的枝杈,吊掛的老藤,猶如被人*縱似的,朝著入侵者劈裏啪啦地敲打。啟見狀不妙,急令鳴金收兵。此時的蜚廉已不辯東西南北,那楓葉撞在身上,竟如刀割一般,盡管他武藝高強,屁股上也沒有躲過老藤的鞭撻。當戰士們失魂喪魄地滾爬到山下時,一個個赤身露體,剛換不久的新裝竟被楓葉割扯得精光!所幸楓葉手下留情,才使他們的皮膚沒有受到傷害。

“放火燒山!”啟見狀大怒,命令道,“我就不信這個

邪!”他認為自己受命於天,麵對怪異現象毫不驚慌。但蜚廉的步兵嚇破了膽,還趴在地上篩糠,布柴放火的事就落在車戰將士身上了。

大火借著風勢向山上蔓延。啟笑道:“水火無情,難道還怕你山精樹怪不成?”他的話音剛落,忽然陰雲四合,當頭一個炸雷響過,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山火被撲滅了,隻剩下幾屢清煙飄向天外。楓林裏異常的寧靜,靜得讓人膽寒。啟似乎明白了天意所屬,一時茫然失措。

身後鈴聲叮當,幾支大象、犛牛隊伍迤儷而來,由遠及近。領隊的都是被征服的三苗部族首腦,他們帶來的是些羽毛、象牙、犛牛尾和犀牛皮等當地特產,以及金、銀、銅和一串串珍珠,甚至還有包裝精美的青茅和楊梅。啟知道,這些都是朝廷明令征繳的貢品。

“攝政王在烈山邑朝見諸侯,你們怎麽到這兒來了?這是什麽地方?”啟奇怪地問。

“回稟少公子,”一人回答說,“這裏是宋山的北門,山上是牛氏部落的駐地。聽說天子前幾天駕臨宋山,我們結伴前來晉見,順便把朝廷要的貢品也帶來了。”

“哦?原來帝舜在這裏!”啟驚訝地說。

書中交代,帝舜獲救後隨丹朱朔長江、泛洞庭,來到君山養傷。當年,丹朱的兒子隨外公驩兜來到江南,在洞庭湖一帶開辟出一塊落腳地,安頓下來,如今是把丹朱從丹淅接來養老的。丹朱見到帝舜很是高興,除了邀他對弈之外,還重*舊業,就地選了一批少男少女,組成樂團,請帝舜教授樂舞《蕭韶》。“丹朱平生所好,無過弈棋和樂舞,但身邊少有知音;臨老能與你靜心磋商此道,此生再無遺憾了。”丹朱由衷地對帝舜說。

牛氏部落在江南沅水開發了一處新的居住地,將蚩尤衣冠塚建在枉人山上。帝舜痊愈後,告別丹朱,去枉人山祭奠蚩尤。當初氏族首領夷諾並沒有放棄江北的宋山,而是派了一些留守人員,經管那裏的山林和牧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