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何謂大局

一秒★小△說§網..Org】,

藥王穀要閉穀,江湖中有不少大夫是出自藥王穀或者和藥王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現在卻說要閉穀。

整個江湖都炸開了,俱皆通過自己的方式聯係藥王穀的人,不敢相信藥王穀的消息。

醫心毒手親自通過江湖上的朋友證實了,藥王穀接下來要閉穀。

除了必須的偶爾采集藥物的行為,普通弟子不得幹涉江湖和朝廷中事,藥王穀也不會對外售賣任何藥物毒物,所有藥王穀的大夫,都要閉關。

這又何苦,董青禾歎氣,都是她連累了所有人。

對此,所有人倒吸冷氣,藥王穀這是遇上什麽大事了?

徒弟在賣鎮派之寶,師傅宣布把整個門派都變成真正的世外人物。

雖說論武力藥王穀不是最頂尖的,但武林中絕大部分高手對於他們都是一呼百應,應該不會是敵人的原因。

醫心毒手認為,天下大事,往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說三十多麵前夏國打退了汗國、俞國、東升的聯手進攻,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會來侵犯了,也不代表如今夏國還有這個能力。

事實上,經過他們的分析,就在不久,幾年之內,雙方必定會有一場硬仗,夏國肥沃的土地,已經被覬覦很多年了。

夏國得天獨厚,自然是不願意打仗的,但別的國家願意啊,尤其是汗國和夏國時常有摩擦。

三十多年前,太上先帝還在位,還鎮得住大局,沒有真正的禮崩樂壞。

如今,先帝將大權都交給了其他的大臣,皇帝自身難保,怎麽能指望他掌控大局。

偏生董青禾是藥王穀少穀主,一旦事敗,被其他人知道了,藥王穀難辭其咎。

更何況董青禾是必然要插手這些事的。藥王穀也是必然要插手的。

就像當年董家插手戰事一樣,如今董家若是再這樣,藥王穀即便想要撇清也是不能的,還不如早早有所準備。

藥王穀在半個月後在太京城售賣《藥王經》,最低價格八百萬兩白銀,價高者得。

這已經是突破了夏國有史以來小件商品售賣的頂峰了。

絕大部分家族舉族之力都沒有這麽多,這還是底價,到時候也不知會出現什麽價格。

西臨閣已經快被遞來的帖子淹沒了,藥王穀徹底出名了,所有人都想看看藥菩薩到底長什麽樣。

這邊全都拒絕了,董家那邊,卻來了一家不能拒絕的人。

韓珍自是派人來告訴她,帶上醫藥箱,一起出發。

要知道韓珍可不是什麽多悲天憫人的人,她居然要去,想來這個人和董府有很大關係。

出了府門,問清楚情況,董青禾直接騎馬過去,一騎絕塵,留下韓珍坐在後麵馬車上,倒也沒什麽心思,隻是催促出發。

這一次的病人,是孫嶽的兒子。

三十多年前,是孫嶽大將軍一力拖住了俞國,支撐到最後俞國退兵的。

當時孫家所有人都上了一場,舉全族之力同俞國相抗衡,孫家當時的嫡長子孫倫是作出了很大貢獻的。

董孫兩家關係向來很好,孫嶽老將軍當年之所以掌握西南大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董家在使勁。

孫倫和董城朔也是認識的,經常在一起喝茶,聊聊軍國大小事。

孫將軍和董城朔其實是忘年交,孫倫年齡和董千未相當,如今也著實是老了。

整個孫府異常安靜,所有人都像鋸了嘴的葫蘆,沒有半句多言或不妥的行為。

孫家這一代總共有三房人,都聚集在孫倫住的院子,生怕孫倫有什麽事情。

董青禾見到孫倫時,有些吃驚,她的眼光何等高,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孫倫這是沒救了,他的生命之火已經快熄了,身體機能已經到一定程度了,再這樣下去,也不能撐多久。

“孫將軍。”把過脈,董青禾開口,想盡量撿好聽的事情說,“孫將軍的身體有些不足,可以先養養。”

孫倫躺在**,很瘦,頭頂頭發花白,麵容枯瘦,被病痛折磨的,就連牙齒都沒剩幾顆了。適才他差點就去了,一直忍著,讓自己保持清醒。

“不用安慰我。”孫倫笑了笑,臉色慘白,搖了搖頭:“我的身體自己最了解,撐不下去了。”

“老將軍——”

“隻是我的孫兒還未到,還在路上。”孫倫此刻一直做的事,都是為了拖時間,等著他最為得意的孫子回來,他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親自囑托。

董青禾以前是做過這種事的,這次雖說病人身份特殊了點,也不外乎如事。

這邊,韓珍也到了,因為擔心,也是跟著人就來了院子。

孫家的人和董青禾分別說明情況,她也算是明白了孫倫在做什麽。

“辛苦了。”韓珍也是感慨萬千,孫倫這次,恐怕這次真的過不了。

偏偏孫家的人一直在捧她,圍著她轉,也不顧忌那麽多,就怕她不記得自己。

她也總算是明白孫倫為何指定要孫子回來了,孫家的人根本撐不死門麵,不能撐起孫家。

隻有他的那位孫子,還能撐起這個大家族。

這權利,他是會略過兒子,直接傳給孫子。

用內力溫和地在孫倫體內過了一遍,簡單梳理經脈結構,又留下了藥方。

至少七八天還可以撐,多了,就有些回天乏術了。

離開了孫家,董青禾被拉上馬車。

“我會讓順安堂派一位神醫過來這幾天在孫府守著,你不用太擔心。”

見她臉色不好,韓珍以為董青禾太擔心了,這孩子脾氣和她父親一樣,就是念舊情。

“娘,我不是在擔心這件事,我對醫術有信心。”董青禾笑了笑,她才不會做沒把握的事。

“這孫家也是名門,當年曾經聽父親說過,孫家的策略能讓他們把手裏的軍隊最大保留下來。”董青禾陷入了回憶,小時候,父親是這麽說過一件事。

“便是隔了一代培養人才麽。老將軍和將軍都是於國於民有大功勞的人,他們的兒輩韜光養晦,不能露出鋒芒,才能讓人放心,這家人不會逃出掌控,孫子輩再出一個經天緯地之才,也可以撐起大局,雖說是獨木,但總歸會留下孫家的人馬。”

董青禾悠悠地道:“這便是朝廷麽,又有誰問過兒輩的人,真的願意被養殘嗎?”

因為大局,他們從小被限製上戰場,沒法子得到士兵的認同,自然也就沒法子掌控權力,隻能依靠家裏的關係,謀幾個不大不小的閑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