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禦賜

而更令人稀罕的是,嘉靖賜予徐昌的竟是麒麟服。

正德年間的時候,皇帝好武,所以所謂的鬥牛服、飛魚服泛濫,原本隻有一品才賜穿的鬥牛服,先後賜予出去的超過了千件之多,至於飛魚服就更不必說了,這位正德天子顯然覺得不夠過癮,居然來了個見者有份的把戲,幾乎朝中文武官員,人身一套飛魚,這也算是正德朝的一個景觀。

嘉靖登基之後,革除了許多弊政,那麽針對這個現象,自然不免要撥亂反正,於是對於賜服的事一下子從寬鬆變得無比謹慎起來,登基了這麽久,滿朝文武賜服的沒有超過十個,而內閣又占去了三個名額,至於錦衣衛最受寵幸的江炳,也不過是一件飛魚而已。

在賞賜方麵,嘉靖一向謹慎,有人說他刻薄,其實這也是受了正德的教訓,正德這人太大方,拿這嘉靖與他一對比,當然就不免刻薄寡恩了,可是正德的做法未必正確,因為一旦禦賜之物濫發,就不免會讓人有兒戲的感覺,從前的時候,若是有人欽賜的禮服,覺得是滿門光鮮的事,恨不得穿戴出來讓人各種羨慕嫉妒恨。可是到了正德朝,大家對這種賜服就沒有興趣了,甚至許多人家中已經賜了幾套禦服,卻都不肯穿出來,道理和先前恰恰相反,隻不過是因為人家覺得這東西跟兒戲一樣,拿出來丟份而已。

既然已經改弦更張,可是嘉靖竟是很稀罕地將這禦賜之服獎賞給了徐昌,這絕對是一件稀罕事,因為嘉靖所賜的大臣,最低的品級也是四品以上,而且嘉靖極其講究規矩。沒有一品絕不賞賜鬥牛,不是三品以上也絕不可能賞賜飛魚,可問題就在於,麒麟服乃是四品、五品官員的規格,按照禮製,是賜穿給四品和五品武官的,而現在的徐昌不過是個六品武官,這換在正德年間或許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可是放在嘉靖天子這裏。就讓人有點猜不透嘉靖皇帝的心思了。

徐昌到了京師也有這麽多時間,他本來就是圓滑的人,早就和許多人打成了一片,消息靈通,這裏頭的規矩怎麽會不懂?越是懂。就越是覺得這天子賜的麒麟服的可貴,這可是嘉靖天子禦賜的東西,一件抵過去十件、百件,足夠他招搖過市了,他連忙道:“陛下隆恩浩**,卑下萬死難報萬一。”

嘉靖天子似乎很享受這種感覺,手虛扶起徐昌。道:“你是朕的人,朕自然不會虧待你,不要說萬死的話,朕不要你死。朕要你活著,為朕好好辦事,好了,朕待會還要聽翰林師傅們經筳講課。你下去罷。”

嘉靖的一句話很值得咀嚼,至少黃錦就一直在琢磨。等到嘉靖哪一句你是朕的人,他陡然明白了什麽,皇上向徐昌賜服既是以示恩寵,更是向人宣示他的態度,告訴大家,隻要是天子的‘自己人’,天子還是大方的。

徐昌也不再遲疑,拜辭而出。

從崇政殿出來,徐昌又是激動又是慶幸,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能把握住這個機會,他原以為自己見了天子,一定會惶惶不安,能說出得體的話出來就已經萬幸,卻也不知突然來了什麽勁頭,竟是拿自己在錢塘縣糊弄上官的手段連帶著把皇帝也糊弄了。

看來,這上官和皇帝也差不多,拍馬屁的手段連湯都不必換,就按這藥方,照樣能無往不利!

想到方才的一幕,徐昌便覺得有些得意,他鬼使神差的說出京師裏有惡徒不法,無非是他在錢塘縣裏糊弄縣令、主簿們的手段罷了,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在錢塘縣,他總是會憑空造出許多敵人,比如說縣裏的那些潑皮,他雖然有本事統統讓他們老實下來,可是隔三差五,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何?無非就是在上官麵前凸顯出自己的重要而已,這些潑皮是他賴以為生的器具。

到了皇帝麵前,其實也一樣,他陡然想到這個道理,所以才說出了京師裏的一些不法之徒橫行的事,所為的就是想告訴皇帝,自己很努力在辦事,而且現在天子腳下遍地都是兔子,身為獵狗的我,自然有了用武之地。

本來徐昌隻是想凸顯一下自己的重要,隻不過竟是中了頭彩,他滿是興奮的朝宮外走,心裏卻是在盤算:“是不是該修書給謙兒那小子了,嗯……如此重要的事還是告知他的好。”

想到這個兒子,滿肚子歪門邪道的徐昌不由心中一暖,忍不住又想:“不知他的鄉試如何了,哎,若是能中,父子盡快在京師團圓了才好,他遠在浙江,總是放心不下。”

而這個時候,在崇政殿裏,嘉靖天子正笑吟吟地坐下,他靠在禦椅上,玩弄著一支玉筆,突然問黃錦道:“黃伴伴,你以為這徐昌如何?”

黃錦愕然,隨即小心翼翼地看了嘉靖天子一眼,道:“奴婢也說不好。”

“不是你說不好,而是不敢說。”嘉靖莞爾,隨即道:“這個人很聰明,好好雕琢一下,可以承擔大任。”

嘉靖拋下禦筆,幹脆利落地繼續道:“隻是此人太圓滑,不過這也沒什麽……”嘉靖撇撇嘴,很不屑的樣子道:“能為朕所用就好。”

…………………………

杭州的天氣逐漸轉涼,秋風獵獵,落葉紛飛,這大街小巷裏多了幾分蕭瑟氣息,更不必提那肅殺之氣彌漫的貢院,此時更增添了幾分蕭索。

按照規矩,考試結束之後,所有主考、同考的官員在放榜之前都不得離開貢院,貢院外有專門的官兵把守,誰若是走出一步,都以舞弊論處。

所以浙江上下近百個官員如今吃喝都在這裏,同考和監考的官員偏偏無事可做,每日隻能聚在明倫堂裏飲茶,閑談。

而對於閱卷官來說,任務卻是緊張無比,幾百上千張試卷絕對不是鬧著玩的,鄉試的規矩極其嚴格,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比如這閱卷的官員,采取的就是傳閱的方式,即一個考官若是覺得文章可取,則蓋上自己大印,緊接著再遞給下一個閱卷官,下一個閱卷官覺得可取之後依舊蓋上大印,總共六個蓋印的閱卷官,但凡有四個大印蓋上,那麽就說明這篇文章算是通過了審核,再之後,送至主考官麵前,由主考官在這些取中的試卷之中擇定排名。

六名閱卷官已經連續閱了數百份試卷,早已精疲力盡,卻又不敢怠慢,隻得強打精神支持下去。

已經持續了四天,所有的卷子總算陸陸續續地閱完。

緊接著,便是討論開始,所謂討論,就是提學官在收到了數十份試卷通過的試卷之後,召集所有考官點評一下文章,尤其是對一些成績極其優異的文章分論高下,這本來是主考官一言九鼎的事,不過往往為了以示自己公平,提學都會把大家一起叫來商議,當然,最後的決定權自然是在趙提學手裏。

趙提學眼窩子深陷,顯然也是累得不輕,他昨夜熬夜看了一夜的卷子,總算理出了一些頭緒,不過眼下卻遇到了一件難事,在一份卷子上,考官們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這是一篇極為縝密、文采斐然的試卷,若是不出意外,位列考試前三應當不成問題。可是偏偏,有考官認為,這篇文章裏頭出了重大的失誤。失誤在於,文章裏承題有一句叫:“顏苦孔之卓”的話。

所謂八股文,其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最是要緊,那便是若是文章裏頭想要引經據典,那麽這個經典絕不能超出四書五經的範疇。而這句“顏苦孔之卓”,考官們幾乎都沒有印象,也不知是出自哪個經典,這就意味著,如果四書五經沒有這句話,那麽這篇八股文的引句就是杜撰,而一旦發現杜撰,那麽就屬於重大失誤,就算你寫得再好,就算考官同情你,使你不名落孫山,這名次最多也隻是銜在尾巴上。

開玩笑,作文章乃是代聖人立言,哪裏輪得到你自創言論?這可不是小事。

趙提學已經看過了文章,這篇文章的文風,他實在過於熟悉,此時他也有些為難,不知該如何處置。

“按理說,試卷中出現重大失誤,是免不了置隻四等,令其來歲再考的,不過這篇文章字字金玉,下官實在不忍,因此下官的意思,是置為二等,勉強讓他中舉,也算是成人之美。”

“這樣的文章,實在是可惜,若沒有這一句‘顏苦孔之卓’,一等是必定有的,以老朽之見,或可名列第四。”

“我卻不以為然,如此大的失誤,何必要留情麵,連書都讀不通,文章再錦繡又有何用?不如打發了吧,讓他好好讀書,來年再考,給他一個教訓,對這考生也不是壞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