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回馬繼續坑

蘇縣令現在的感覺,就如赤條條地走在冰天雪地的雪原上,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寒氣徹骨,他孤獨,他寂寞,他灰心冷意,他萬念俱焚,若非他還是個官,是個老爺,他甚至會有想死的念頭。

以蘇縣令的智商,大致已經明白了什麽,徐謙這小子,他還是低估了,這不是一個坑,這是一個連環坑,先說要行善,然後先坑黃師爺一把,再去開義莊,坑張家一把,隨即等著張家來衙門討公道,連帶著把他蘇縣令坑了,本來以為已經萬事大吉,這壞小子也該心滿意足才是,誰知人家還有回馬坑,掉過頭來又要坑他堂堂知縣一把,當然,蘇縣令唯一能感到有幾分安慰的就是,他不是這個連環坑裏最倒黴的那個,最倒黴的是那張家公子,因為坑來坑去,人家的目標顯然是張家公子。

這張家公子真是祖上沒積德,也不知是怎麽得罪了這個姓徐的小子,蘇縣令心裏感歎,甚至對張家公子生出了幾分同情。

可是同情歸同情,蘇縣令明白,若是他對此事無動於衷,結果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一個蘇縣令親自褒獎過的本縣‘五好’青年被人闖入家裏揍了一頓,他能當作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嗎?

反正……他已經得罪了張家,似乎再多得罪一下,也沒什麽不可。

蘇縣令心裏苦歎,卻已經失去了最後的一點耐性,驚堂木又是一拍,道:“如你所說,這張家公子果然是大膽刁民,本縣治理地方,豈容他放肆,來人,立即捉拿張家公子,還有他那兩個惡奴,都要一並拿下,枷號示眾三日,以儆效尤,往後再有橫行不法者,本縣也決不姑息。”

不等徐謙大呼一聲大人英明,蘇知縣又是一拍驚堂木,道:“退堂!”

……

枷號,是一項懲罰,犯人必須在脖子上套著幾十斤重的枷具,因為刑具太過沉重,所以身體前傾,因此隻能像老鼠一般佝僂著身體屈膝跪著,而且在行刑的過程中,除了喂一些清水之外,不得進食,三天時間縮在衙前風吹日曬,表麵上好像隻是三日,其實卻是一項重刑。

張書升興致勃勃地等著張太公回來,原以為會帶回來什麽好消息,結果張太公見了他,隻是苦笑搖頭。而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衙門裏的差役隨即便如狼似虎地到了,直接拿了張書升,便揚長而去。

張太公愣住了。

他沒有收拾掉這徐家父子,就已經心如刀割,現在還要搭上自己的幼子,哪裏吃得消,氣急攻心治下直接暈了過去。

張家頓時一片混亂,老爺直接病倒,少爺又被帶去了衙門,那管事張進隻得一麵照料張太公,一麵請人到衙門裏去打探消息。

“那蘇縣令還有那姓徐的小子,老夫若不報此仇,便誓不為人。我張家士紳人家,何時受過這樣的大辱?蘇墨這狗官,莫非以為他是破家縣令嗎?”

恢複了神智的張太公大聲咒罵,一邊的大夫連忙勸慰他,請他萬萬不能再動怒,可是這一腔的怒火怎麽消得掉,或許之前張太公恨隻恨那徐家父子,可是現在,張太公更多的仇恨轉移到了蘇縣令的頭上。

“張進,小少爺如何了?”吃了一碗參湯,張太公的臉色已是紅潤了少許,想到他那幼子便忍不住關切。

張進躡手躡腳地到了榻前,卻是眼淚模糊,低泣道:“老爺,少爺的事,您就別管了,你的身子都成了這個樣子,大公子又遠在江寧,這個家還指望著老爺撐著呢,衙門那邊隻是枷號,也就三日能放回來了,小少爺雖然要吃些皮肉之苦,可是性命總能保全。”

“這狗官!”張太公又是大怒,說是說皮肉之苦,可是張太公卻是知道,自己那幼子自小養尊處優,枷號三日,還三日不能進食,這一番折騰,天知道最後會落下什麽病根。

更重要的還有那衙門強加於張家的恥辱,張家在錢塘已曆經數代,最盛時好歹家裏也是出過進士的,雖然這幾年沒有什麽顯赫的人物,可在錢塘縣那也是呼風喚雨的世家,到任的地方官員,哪個不要畢恭畢敬?偏偏這一次不但連一對賤役父子掰不倒,反而搭上了張家的少爺,想想自己的兒子帶枷在衙門口被人圍觀,張太公便感到一股奇恥大辱蔓延全身,是可忍,孰不可忍!

“立即去信,把大公子叫回來。還有,叫人去仁和縣、去知府衙門裏走動。”張太公想了想,又道:“張勝,你親自去一趟江寧,此仇不報,張家還有什麽臉麵在這錢塘,在這杭州立足?”

張太公眼睛一張一合,呼吸越來越急促,隨即冷笑道:“可恨,可恨!”

張進安慰道:“老爺還是注意身體的好,其他的事,小人自會安排。”

張太公這才籲了口氣,不過很快,外頭便又是鑼鼓和嗩呐聲喧天,一陣陣哀樂傳來,這一次比起開張那一天更至善至美,連哭聲都有了,哭聲是滔滔大哭的那種,撕心裂肺,聽著都令人窒息。

張太公好不容易緩過來些的臉色又驟然黑到了極點,嘴唇哆嗦發抖,他活了一輩子,還沒有被人欺負到這個地步。

張進眼見老爺這個樣子,他心裏隻是歎息,姓徐的實在太囂張了,把老爺氣成了這個樣子還不幹休,據說最近那徐家義莊又添了一項服務,說是人死為大,尤其是那些客死異鄉的商旅,他們的親人不能在旁為其哀鳴,所以特別增加這一項哭喪的服務,那些哭喪之人都是從鄉下請來的鄉婦,一個個嗓門都是如雷震天,現在那徐家義莊是隔三差五地傳出哭聲,有時候夜裏也哭,嚇得闔府上下毛骨悚然,張家這樣的大族,本來平日多有一些士紳世族的親友來走動,可是近來卻是門可羅雀,倒不如說大家見張家有落敗的跡象,又或者說落井下石,實在是這東西太晦氣,誰吃飽了撐著肯在這哀樂和哀號聲中探訪?

……

報了那張家的仇,徐謙倒是沒有太多時間去彈冠相慶,自從見了官,他才真正見識到了老爺的氣派,這時候利益熏心,滿腦子都想著自己如何做官,有時在夢裏突然夢到自己登科,見到無數人朝著自己哈腰朝著自己道賀,這些人裏有親友,有從前對自己愛理不理之人,甚至連張家人也乖乖地湊來給自己磕頭,一覺醒來,徐謙便覺得自己太墮落,竟像是得了魔症一樣,總是被功名利祿勾著走。

“可惜啊可惜,我徐謙兩世為人,多半也學不來那種閑雲野鶴的灑脫了,還是做個俗人的好。”徐謙心裏哀歎,因此義莊那邊也沒怎麽去走動,那裏現在都歸老爺子和鄧健負責,他則每日抱著從前那徐謙箱子裏留下的書,當真肯下功夫苦讀。

隻是這時候,徐謙卻隱隱感到自己似乎遭遇了某種瓶頸,其實不是說他對四書五經不夠熟稔,也不是說他對程朱的集注有什麽不能理解的地方,真正的難題在於運用,四書五經和程朱的集注畢竟隻是根基,有了這根基,想要考個秀才似乎沒什麽問題,可是想要過鄉試、會試,似乎還差得遠。

以他的基礎,想要照貓畫虎做出八股文章不難,難就難在能夠出奇,同時能做到花團錦簇。

每每想到這裏,徐謙便不禁拍額,頭痛得很。

過不了這個瓶頸,難道一輩子做秀才?秀才有什麽前途,離官老爺還差得遠呢。隻是,又該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