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張家服軟

新的一周,老虎拜求推薦票、周點擊,感謝大家支持。

………………

噩耗一個個傳來,先是蘇縣令翻臉無情,緊接著就是王公公臨門一腳,王公公駐杭州,名為鎮守太監,卻與杭州織造局太監互為犄角,總攬杭州府歲貢,屬於超脫於官場之外的人物,可是權利也是實打實的,別看平時極少拋頭露麵,可是突然派人大張旗鼓送去了賀禮若幹,這裏頭有什麽,意味就比較深長了。

其實這年頭太監的聲名雖然不好,可是外放的太監也都不盡是傻子,偶爾也會刷刷名聲,人家徐家做善事,送去一份禮物道賀算不得什麽,在外人眼裏,或許隻是那王公公也想借機抬高自己的善名,可是對張家來說,意義卻是重大了。

王公公這分明是告誡張家,小子別再攪事,這件事到此為此,如若不然,便破了你的家門。

太監和官不一樣,士紳們不畏官,因為官是自己人,自己人對自己人就算偶有撕破臉的時候,可是還不至於明目張膽,就算縣令要破家,破的永遠都是商賈人家或者尋常百姓,還不至於敢對張家這樣的人家動手。

太監就不一樣了,太監的根基是在宮裏,和地方上一點關係都沒有,人家也不在乎清議輿論,真要惹到頭上,就不是枷號這麽簡單。

聽到這消息的張太公就差沒有吐血三升,他就不明白,姓徐的何德何能,怎麽就這麽難啃?

外頭的吹打哭喪愈演愈烈,尤其是夜間的時候,時不時會有幾張黃紙飄入張家院牆,於是各種傳聞便出來了。

張太公此時不得不懷疑,自己如此倒黴,是不是對門的義莊擋了風水,帶來了晦氣,畢竟張太公雖然也讀過孔孟之道,可是局限於這個時代,鬼神風水之說深入人心。

三日之後,張書升終於被接了回來,膚色白皙的張公子皮膚黝黑了許多,臉色消瘦,走起路來也是馱著,須知三天脖子上戴著枷號,身子已形成了慣性,一時也改不了,更慘的是脖子上環繞著一圈淤青,甚是恐怖,這個時候若是不立即去淤,便是丟了性命也是常有的事。

張書升目光呆滯,眼神渙散,渾渾噩噩地被人抬進府,連張太公也不太認得了,張太公心急如焚,連忙請了大夫,一直臥榻在床,過了兩天才勉強能下地。

據說下地的時候,張書升抱頭痛哭,想必這枷號之苦對張書升的刺激太大。

轉眼便到了十一月,天氣漸冷,張家卻仍舊是暮氣沉沉,這一日大清早,一個青年公子頭戴綸巾,穿著一身長擺儒衫,疲憊地自馬車下來,門子見了他,連忙哈腰乞尾地上前招呼:“公子回來了。”

公子臉色平淡,隻是回頭看了一眼對門那龍飛鳳舞的‘積善人家’匾額,臉色和善地道:“去和管事說一聲,待會我要湯裕,準備好溫水。”

“是,是。”

張家這些時日經過了太多厄運,以至於整個府上暮氣沉沉,而這位公子的到來,卻是讓闔府上下為之精神一振。

張家大公子張書綸,前幾年便已中了稟生,性格極好,便是對下人也是溫和體貼,再加上前程高遠,這一兩年都在江寧求學,已經拜得了名師,明年的鄉試,據說有八成把握。

若說小公子是張太公的掌上明珠,那麽這位大公子便是整個張家的希望,張書綸雖是疲倦,可整個人仍不掩那溫潤如玉的風采,他一路穿過了儀門,過了月洞,沿途所過之處,但凡有府裏的親眷甚至於下人路過,他那長眉便不禁微微彎起,駐足與人攀談幾句。

與他攀談的人被張大公子的春風吹拂,長久以來不見的喜氣重新出現在眉梢。

一路到了中堂,這邊早有人來報,說是大公子回來了,張太公今日的心情也好了幾分,與張書升在此久候多時。

張書綸跨入門檻,張書升已是大叫一聲:“大兄。”

張書綸卻沒有理會,而是跨前幾步,隨即雙膝跪地,對著張太公磕頭,道:“父母在不遠遊,兒子在外已有一年,讓父親大人掛念,實在萬死。”

這禮節實在沒什麽可挑剔的地方,張太公聞言大笑,捋須道:“快快起來,莫說這些話。”

張書綸站起,隨即微笑道:“兒子在江寧的時候已經接到了家書,因此連忙趕了回來。回來之前,兒子特意去見了一趟褚先生府上,褚先生驚聞家中生變,亦是擔憂。”

張太公一挑眉:“有勞先生掛心了。”

張書綸點點頭,那張書升卻是大喜,道:“褚先生真的這樣說嗎?若是如此,那便好說了,那姓徐的……”

張書升說到一半,卻聽到啪的一聲,臉頰火辣辣的痛,他這親近的大兄竟是狠狠地一巴掌摔在了他的臉上,打得他眼冒金星,差點打了個趔趄。

“混賬!”

張書升驚愕地看著張書綸,卻見張書綸滿臉冷笑,朝他怒斥:“你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我在江寧求學,明年鄉試在即,又蒙受幾位老大人垂青,現在家裏卻是鬧出了這樣的事,姓徐的可以不要臉,我們張家難道連臉都不要?”

“爹……”張書升反應過來,便撒嬌似地看向張太公。

張太公卻是不吭聲,甚至連眼神都不敢和張書綸交接。他活了大半輩子,當然能咀嚼出張書綸話中的意思,張書綸是他的兒子,自然不能罵他這個爹,看似是張書綸向弟弟發難,可是那一句嫌丟人丟得不夠還有張家連臉都不要,卻分明是將矛頭指向他的。

這就叫指桑罵槐,明著是教訓弟弟,卻是警告他這做爹的。

張太公眼神躲閃,對張書綸顯露出了幾分懼怕,連忙息事寧人地道:“好了,好了,剛剛回家,何必鬧成這個樣子,這件事確實是書升的錯,書升,你回房歇息去吧。”

張書升如今是滿腹委屈,偷偷地看了大兄一眼,張書綸隻是漫不經心地將眼睛擺在別處,似乎方才的事沒有發生過,張書升隻得捂著臉去了。

“書綸,接下來這件事又當如何處置?”

張書綸坐下,此時管事張進已經進來,為張書綸泡了一杯茶,張書綸將茶盞抱在手裏捂著熱氣,語氣平淡地道:“不能再糾纏下去,這件事張家不占理,眼下張家的名聲要緊,應當盡快了結此事,這件事已經過去,以後誰也不能再提。徐家隻要還在錢塘的地麵,以後就有的是機會收拾,不差這一時。”張書綸顯然在回來之前就已經有決斷,所以口吻不容置疑,繼續道:“至於對門的義莊也不能再留,不能讓人看笑話,張管事。”

張進忙道:“小人在。”

張書綸語氣又緩和下來,道:“你去和徐家的人談,告訴他們,那義莊,我們張家買下來了,讓他們開個價錢,隻要他們肯賣,銀錢的事都好說,賤役人家嘛,不怕他們不見錢眼開。還有,等這件事解決掉,就拿著我的拜帖去蘇縣令那裏一趟。”

“去見蘇縣令?”張太公頓時大怒,道:“這是什麽意思?”

張書綸語氣平淡地道:“沒什麽意思,我聽聞徐家已經除了賤籍,也打聽到徐家的小子想要考取功名,蘇縣令畢竟是錢塘父母,張家和蘇縣令鬧得太僵,隻會便宜了姓徐的,倒不如盡量和那蘇縣令和解,省得有人有機可趁,沒有功名的人家,就算掛著忠良之後的招牌也長久不了,可是有了功名,就全然不同了。”

張書綸吃了一口茶,隨即道:“蘇縣令得罪了我們張家,心裏定會惴惴不安,聽說那蘇縣令在縣學的事還希望張家能出頭認捐?準備好銀子吧,張家正好借機把這關係緩和過來。”他站起來,道:“兒子乏了,父親大人安坐,告辭。”

說罷,張書綸負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