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恩賞

這個賞賜,過份了。

既然過份,自然有人據理力爭,兵部侍郎黃興站出來,義正言辭的道:“陛下,賞固然要賞,可是皇家校尉俱都世襲百戶,隻怕不用三十年,這世襲百戶就要超過數萬,長此以往,怕是……”

嘉靖冷冷一笑:“既然如此,你身為兵部侍郎,又當如何事。”

嘉靖的口吻,越來越帶著幾分盛氣淩人,這讓百官們覺得難以接受。

黃興沉吟片刻,道:“可以以百戶彰顯其功。”

這意思就是說,隻是彰顯,而不是當真的人人一個百戶,而且不可世襲,因為一旦世襲,這還了得,將來天下不曉得要出多少個百戶。

隻是單單一個百戶,就已足夠讓人羨慕了,皇家學堂可是有一千三百多個百戶,這意味著什麽?怕是整個宣府,也挑不出這麽多的百戶官來。

嘉靖方才是獅子大開口,此時已是不做聲了,慢悠悠的道:“若是如此,獎賞未免太輕。”

楊廷和看不下去了,忙道:“陛下,平倭的功勞是大,卻也不能賞賜無度,否則到了將來賞無可賞,賜無可賜,又立了新功,該當如何?”

嘉靖慢悠悠的道:“既然如此,那麽翰林學士徐謙此次亦是大功於朝,又當如何賞賜?”

這一下子,所有人都不吭聲了。

按照規矩,侍讀學士若是再升官,那可就是一方諸侯或是某部的大佬了,至少一個侍郎是跑不掉的。徐謙這個家夥,在翰林院做侍讀學士的時候就鬧得不可開交,差點沒引發震動,現在若是再升到部堂裏去。那還了得。

禮部、戶部、吏部且不說了,就算是去兵部,刑部這樣的偏僻衙門,那也不是開玩笑的事。對楊廷和來說,退一萬步,讓徐謙去了大理寺這樣的衙門,也不能保證這徐謙不會鬧出什麽聳人聽聞的事,除非……把這家夥打發去欽天監。不過欽天監和其他衙門不同,監官不得改遷他官,子孫世業,非特旨不得升調、致仕。如有缺員,由本監逐級遞補。

所以。打發徐謙這個家夥去那裏。顯然是不可能。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麽幾個不太重要的地方,比如鴻臚寺,比如光祿寺、太常寺。隻是……一個有功的學士,把人家打發去那裏。明顯有打擊之嫌。

楊廷和沉默了片刻,既然不能留在京師,那麽隻能外放了,倒是這時正好,恰好浙江巡撫出了空缺,前任巡撫已被倭寇所殺,本來楊廷和心裏已有了候補人選,現在看來,讓這徐謙接任,倒也恰如其分。

浙江巡撫看上去風光,其實想要做好,實在不太容易,至少國朝這麽多年,還從沒有浙江巡撫任上有什麽大作為的人,從某種意義來說,雲南雖然是窮鄉僻嶺,可是到那兒去做巡撫,也絕不會比浙江巡撫差,說白了,這浙江不是個好地方,不但士紳遍地,而且城市的規模很大,城裏的居民可和尋常的鄉民不同,這些人見多識廣,不肯吃虧,若是在雲南,就算壓榨的狠了,鄉民要鬧,巡撫一道命令,官軍和差役俱都可彈壓下去,也無人出來申冤,可是浙江不一樣,這裏一旦有人鬧事,那就是大事,倒不是說這裏的事當真比雲南的一些鄉民造反要大,而是因為這裏多的是士紳和生員,屁大的事被這些人一渲染,就成了天大的事。

正德年間的時候,浙江那邊出現過許多抗稅的事件,都是不滿鎮守太監,有人振臂一呼,接著便是數千上萬人圍住衙門要逃公道,官府若是彈壓,於是輿論嘩然,無數人指摘,在法不責眾的前提之下,往往都是下令彈壓的官員倒黴,要嘛平調去別的地方,一輩子前途無望,甚至摘掉烏紗帽也並非沒有可能。

徐謙這個家夥,做事一向孟浪,像浙江巡撫這等人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站穩腳跟的職位,倒是索性讓他來赴任,到了那時,他不鬧事倒也罷了,一旦鬧事,惹起地方上的反彈,倒看他怎麽說。

楊廷和想定,倒也沒說什麽,旋即道:“陛下,徐謙此次確實是功勳卓著,老臣愚見,眼下浙江巡撫出缺,現在徐學士又在杭州,何不如直接下旨,令他就地赴任浙江巡撫?”

這個主意,倒是讓嘉靖愣了一下。

嘉靖這個時候倒是確實很想把徐謙招回來,隻是徐謙以侍讀學士升任巡撫,倒是很對他的胃口。

沒有主政一方的經驗,將來要倚重這個家夥做什麽大事,顯然總有那麽點遺憾,況且就算到了部堂裏,那也隻是副職,倒不如索性外放浙江,好好將這家夥磨礪一番,待到時候成熟,再招回來不遲。

這對徐謙來說,確實是一次很大的磨礪。

嘉靖雖然沒有點頭,倒是默認了這個說法,他之所以沒有急於點頭,不過是因為楊廷和怎會輕易讓徐謙主政一方,況且是浙江這樣的大省。

心裏還有些猶豫不定,不過接下來,楊廷和又道:“陛下,至於江南總督一職,老臣竊以為雖然倭寇暫時平息,但是難保不再有倭患滋生,因此,江南總督李時欺君罔上自該索拿京師問罪,而這接任江南總督的人選,卻還需盡快擇定,及早赴任為好。”

嘉靖頓時明白了,他早就曉得楊廷和不會有好意,原來是借口讓徐謙升任巡撫,一方麵安插他的人手,又或者說,徐謙雖然是巡撫,可是上頭卻有個江南總督在上頭壓著,根本就不安好心。

他眯著眼:“那麽諸卿以為,誰可繼任?”

楊廷和道:“方獻夫。”

嘉靖聽到這個名字,頓時皺眉,方獻夫這個人他還真有印象,此人給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在正德朝的時候很受正德的喜愛,正德對他信任有加,嘉靖登基之後,曾打算清算了這個家夥,誰曉得他打算收拾此人的時候,立即有不少大臣出來作保,為他求情,嘉靖這才作罷。

正德朝得正德寵信,偏偏又得百官袒護,這個人,嘉靖想沒有印象都不成。

其實嘉靖不知道的是,這位方兄還有更牛的地方,方獻夫是弘治年中的進士,隻是考的實在太差,幾乎是吊在進士的尾巴上,因此別說是庶吉士,乖乖在戶部觀政之後,直接分了個廣西知縣。

廣西知縣這幾乎是官員的噩夢了,若說是廣西巡撫,倒也無所謂,畢竟人家去的是省城,無論是浙江巡撫還是廣西巡撫,其實都沒什麽區別,反正都是在省城呆著,可是就知縣來說,被分派去了廣西,幾乎就等於流放,更重要的是,這幾乎代表著這個人從此之後再沒有前途,一般下來,這輩子算是到頭了,混個官身,耗個幾十年做一任知府,差不多致仕退休,回家做個士紳,掛一個積善人家的牌匾。

隻不過……這位方大人是個異數,他從廣西知縣做起,而後一飛衝天,隨即調任禮部主事,之後又調吏部,進員外郎。現如今,已是吏部侍郎。

一個廣西知縣任上的小癟三,隻用了二十年不到的功夫,完成了吏部天官的壯舉,而且在朝中混的如魚得水,正德喜歡,楊廷和也喜歡,若是不喜歡,也不可能將其調到吏部,可見這個人,是何等的厲害。

嘉靖沉吟了片刻,看了嘉靖一眼:“方獻夫這個人,隻怕不妥,朕聽說他近來身體不好是嗎?”

楊廷和道:“身子早就養好了,而且此人在廣西,也曾協助平叛有功,算是能吏,若是他為江南總督,定可保江南無恙。”

嘉靖見此,隻得道:“此事就這麽定了吧,內閣擬旨意。”

嘉靖見再無其他的事,對於徐謙就任浙江巡撫,感到頗為滿意,便擺駕而回,回到暖閣,叫來黃錦問道:“這浙江巡撫可是好差嗎?”

黃錦猶豫了一下,道:“若是庸人,極有可能陰溝翻船,若是賢人,必定借此一飛衝天。”

聽了黃錦的話,嘉靖不由苦笑:“如此說來,倒是朕害苦了徐愛卿那家夥?”

嘉靖搖搖頭,隨即道:“派個人去傳個消息,讓他好自為之,有什麽難處,盡管尋朕吧,還有,那個姓王的太監是不是也立了大功?這個人,好像還是你推舉的吧。”

黃錦滿麵紅光,道:“陛下,這奴婢是貪懶了一些,不過對陛下倒是忠心耿耿。”

嘉靖頜首點頭:“讓他回京,敕為禦馬監提督太監,用心辦差。浙江那邊,從此以後要多關注一些,有什麽風吹草動,盡快飛馬報來,不必經過內閣,朕要第一時間知道,至於皇家學堂,暫時也留駐在杭州,海路安撫使司,也按徐謙的意思來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