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章 殺雞儆猴

劉瑜當然不能笑,什麽樣的人說什麽樣的話,若是別人,說出這番話叫做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看新撫台近日種種作為,都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做派,劉瑜連忙正色道:“不知撫台有何差遣?”

差遣二字,可見劉瑜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

徐謙微微一笑:“今日來見你,就是希望伯爺能夠出麵幫個小忙,上次伯爺不是說,願募捐五萬兩紋銀拓寬河道嗎?拓寬河道,畢竟隻是本官的其中一個打算,除了拓寬河道,還要修橋修路,除此之外,寧波等地的港口也要修繕一下,還有學堂,亦是如此,本官打算在各縣修建學堂,供縣中子弟讀書,當然,讀書不能免費,也得收些銀錢,因而,本官打算在巡撫衙門之下,設一個錢糧局,這錢糧局一方麵接受士紳和商賈的募捐,募捐多少之後,再按幹股進行分配,待河道修通,道路修築,港口修繕、學堂開學之後,刨除開必要維護之外,再將盈利按大家募捐的數量以分紅的方式分發下去。伯爺德高望重,若是肯掛名錢糧局局長,則此事定矣。”

劉瑜呆了一下,他立即明白了徐謙的意圖,拓寬河道絕對是掙錢的買賣,隻要修築好了,將來寧波那邊大量的船隻出海,出口貨物,那麽勢必浙江的河道網坐地收錢,肯定是大有油水。

除此之外,寧波的港口修築好了,收益也絕不會少,隻是修築道路和興建學堂,就未必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了,甚至興建學堂還可以虧損,這撫台的意思顯然很明確。把所有的工程都打包起來,管它有收益還是沒有收益的都捆在一起,讓大家為這個捆綁起來的錢糧局募捐,這樣做有一個好處,一是防止大家都去募捐拓寬河道,而無人去募捐學堂,有盈利的工程大家自然希望能捐納多少捐納多少,畢竟這是坐地收錢的買賣,可是對沒有盈利的。大家往往避之不及,結果就是河道雖是拓寬了,可是學堂卻是一個都沒有,如此一來,隻是提高了交通的便利。卻無教化之功。

請自己出山,自然是因為自己的聲望,士紳就是如此,都喜歡跟風,沒有德高望重的出來,誰也不肯掏銀子,大家都精著呢。

隻不過。徐謙要建這麽多學堂做什麽?每個縣都要修築一座,這未免有些奢侈,一般官員要政績,往往都是修修縣學、府學也就是了。不過縣學、府學倒不算是真正授業的場所,倒更像是後世的教育局,功能上是不提供授課業務的,偶爾也會訓導一下。而徐謙既然要興建學堂,那麽肯定是供教育功用了。問題在於,除了像是錢塘、仁和這種奇葩的縣之外,大多數縣人口不過十萬人上下,有的縣偏僻一些,也不過四五萬人而已,每個縣都設學堂,未免有點過於浪費,須知一個縣的讀書人,連千人都沒有,這千人之中,還有人已中了秀才、生員,誰有興趣去縣裏的學堂讀書?

劉瑜開始琢磨起來,這徐謙的胃口實在太大,人家修縣學,他去建學堂,這何止是要搞政績,分明是要折騰,劉瑜不由道:“大人說學裏也要收費,卻不知收費幾何?”

徐謙早料到他要問,拓寬河道這種事他肯定不會多問的,問題就是這擺明著虧錢的買賣劉瑜肯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畢竟得琢磨一下建學堂要虧損到何種地步才好。

徐謙道:“這學堂自然不比縣學,每人入學,一年繳納兩千錢。”

兩千錢不算多,若是學生多,也勉強是學堂修建之後的維護,還有教授們的聘金而已。

不過能夠勉強維護,就已算難得了,劉瑜怕就怕將來學堂建起來,還要大量的拿銀子去補貼學堂,這可是不知何時到頭的買賣。

他不由莞爾一笑:“難道大人不嫌浪費,一個縣的讀書人畢竟不多,有縣學足矣。”

徐謙正色道:“伯爺此言差矣,伯爺前些日子,不是還想做買賣嗎?想開幾家染坊,辦幾個絲綢坊子,請問伯爺,這工匠從哪裏來?將來浙江這邊,工坊林立,可是工匠卻是不足,到了那時,一個好的工匠價值不菲,本官也是未雨綢繆,建學堂,不隻是要教授經義大道,同時也傳授技藝,翰林院那邊,百科全書工學篇已修訂的差不多了,所謂工學,無非織、鐵而已……”

這一下子,劉瑜眼珠子都要掉下來,這徐謙辦學,竟是技校。

劉瑜不由道:“這等技藝,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徐謙耐心道:“經義是學,技藝難道不是學?君子還習六藝呢,況且連翰林都編了工學、雜學的全書出來,難道連教授工學、雜學的知識都不成?其實辦學,也是可以賺錢的,我隻問你,一個學徒要成為工匠,需要多少年?就算有人真心實意肯幫帶,沒有七八年之功是不成的,有的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之久,而在天津製造局那邊,一個工匠的薪俸一年是二十兩銀子,一個學徒卻不過是三四兩而已,那些貧家子弟,固然是讀不了書,學不了經義大道,成不了聖人門生,取不得功名,可是若肯就學,便可有安生立命的本錢,誰不願自家子弟去學一門手藝,到時新建的學堂,必定有人趨之若鶩,我給你算一筆賬吧,假若是青田縣,能吸引到五百這樣的子弟,學堂每年的歲入便可高達千兩,刨除掉維護和教授的聘金,照樣可維持每年四五百兩銀子的收益,自然,我等辦學,也不能隻傳授技藝,還要請大儒傳授經義之道,終究經義是正道嘛,江南這邊流行王學,王學那邊,自然極力支持興辦學堂,就算有人詬病,自有王學群策群力,為之反擊。”

劉瑜不禁目瞪口呆,這哪裏是撫台,簡直就是奸商,連學堂都可以賺錢,不過如此一琢磨,學堂竟還可盈利,似乎也是不錯,隻是,劉瑜還有一些顧慮,不由道:“就怕朝中有人詬病。”

徐謙冷笑:“這又怕什麽,朝中有人詬病,可是江南盛行的是王學,自有江南的官員據理力爭,這是其一。再有,連翰林院都編撰雜學全書,這便是朝廷已經認可雜學,雜學雖非正道,可是既然存在,就有其價值,莫非聖人子弟們生了病,不需要大夫診治嗎?莫非聖人子弟們讀的書,不要由人印刷嗎?又不是否認聖學是正道,隻是設些雜科,給人一個生計而已。伯爺,這件事非你出麵不可,唯有你出了麵,這錢糧局才能成事,成事之後,不隻是收益不菲,更重要的是,這也算是一樁功德。”

劉瑜遲疑了一會兒,事實上徐謙請他出麵,就是讓他站隊,劉伯爺是不想站隊的,可是眼下,似乎不站隊不成,隻得苦笑:“好罷,老夫隻好勉為其難。”

徐謙大喜:“大事成了。”

密議之後,徐謙告別心情複雜的劉瑜,坐轎回到巡撫衙門,立即召集幕友,對分管錢糧的牛金道:“誠意伯已經準允,你立即把布告發出去,讓人去如意坊也打聲招呼,這個錢糧局要立即辦起來,下月開始,所有工程都要開工。”

牛金大喜,道:“有他出麵,一切都好辦了,不過要促成此事,還要請王先生出馬。”他的眼睛看向了王艮。

王艮不由苦笑,他當然清楚為什麽要自己出麵,作為王學掌門,他必須出來振臂一呼,比如說辦學的事,學堂的規劃也早就有了,整個學堂分為上院和下院,上院教授王學,下院教授工科、雜科,這等於是把徐謙的私貨和王學綁在一起,徐謙辦王學學堂,還鬧出這麽大動靜,一次性要在浙江建成四五十所,這些,將來都可能是王學的活動基地,也將成為王學的骨幹,可是徐謙偏偏要弄個下院,搞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偏偏還要打著王學的名目,可見這世上許多事實在不能兩全,王艮猶豫片刻,道:“老夫自會撰文。”

撰文的意思就是表態,讓大家極力支持學堂的興建,要興建學堂,肯定會遭來不理解甚至痛罵,而王艮撰文,先把王學的人團結起來,要做好隔空對罵的打算。

徐謙最後看向周泰,道:“周大人,那巡按周昌,是什麽來路,近幾日,據說他很是活躍。”

周泰道:“聽說過,想必隻是嘩眾取寵。”

徐謙淡淡搖頭:“管他是不是嘩眾取寵,要立即收拾了他,放在眼前實在礙眼,這浙江上下,務求精誠團結,肯團結的就是自家人,不肯團結的就要讓他身敗名裂,讓他成過街老鼠,這叫殺雞儆猴,以儆效尤,隻有這樣,這各府各縣,還有布政使司、提學、提刑們才跟和巡撫衙門步調一致嘛,不見見血,就會有人想捋捋你的虎須。”

…………………………

第一章送到,這幾天都在反複的**,大神們都太給力,老虎幾次險險追上,接著又被人狠狠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