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文藝類人才的定向培養,張德還是專門開了個會,府內直屬官僚基本上都參加了會議,規模很大,各部門還有自己的分會場。

一個基本的共識是普遍建立的,那就是“吹拉彈唱”不僅能爽,還能創造就業、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地方社會氣氛……

數據反饋就靠統計,有的工坊沒有“吹拉彈唱”甚至連說書匠都沒有,有的工坊則是各種俚曲小調,後者就是要生產熱情比前者高。

反應在同一個行業的同一個分支的同一個產品產量來看,後者的產量要比前者高五到十個點。

雖然並不知道這裏麵到底有什麽原因,且沒有排除其它變量,但因為符合人性需求和社會邏輯,武漢本地的官僚們,還是達成了這個共識。文藝作品對生產活動有促進作用,盡管不明白原理是什麽,但它“客觀”存在。

當然毫無疑問的,這個“客觀”是主觀判斷,僅僅是基於人性需求。

“優伶貧賤,這是市井之間都有的念想。當街賣酒,甩開腮幫子願意吆喝的人,還是少數嘛。隔壁佛門說是甚麽眾生平等,當然有的人肯定要更平等。優伶之流,不管市井還是朝堂,就是個娛人娛己的用場。這是不必遮遮掩掩的。”

第二產業的興盛,自然而然會帶動第三產業,其中就包括了文化文藝作品。老張開會的時候,並沒有拔高優伶的社會地位。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主觀意願可以做到的,就算現在李董提前搞個“梨園”出來,也沒什麽卵用,過個一千年,還是賤人。

想要定向培養,隻能是結合實際,另辟蹊徑。

“朝廷不可能鼓勵良家子操持賤業,便是行商,也沒見哪個名門望族堂而皇之出來買賣的。士農工商,四民末等尚且不好過,何況倡優?”

看著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頭,張德繼續說道,“那麽,我們武漢既然發現了這其中的好處,要不要鼓勵百姓人家把自己的子女貢獻出來,去學‘吹拉彈唱’呢?”

眾人都是認真地聽著,聽到這裏,都是抬起頭來,看著張德。

調門定在哪裏,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老張要是打算在府內這樣推行,也不是說不行,肯定會有成果。

但他沒打算這樣幹。

“那我個人的意見,武漢也不鼓勵,但也不禁絕。府內既然籌備了‘雲韶局’,也不能‘禍害鄉裏’,將來要是事不可為,那些個投身這行當的武漢鄉黨,就要恨死我們。”

府內一眾官僚,都是連連點頭。從實際出發,就是這麽個人性。誰也不能保證武漢就會一如既往下去,萬一那天武漢係官商盡數死絕,這些投身“藝術創作”的,又有哪個能幸免?

再一個,倘若張德不能扭轉針對“優伶”的普遍價值認識,最終也不過是“老大嫁作商人婦”,悲劇是毫無疑問的。

“使君,今明兩年,此間行當操持業務人員,缺口甚大。‘雲韶局’用人,從何處遴選?朝廷教坊那點人,是遠遠不夠的。”

有人直指問題的核心,說到底還是人員問題。

“問得好。”

張德點點頭,“大部分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優伶’業務,也是用人問題。既然武漢人不好用不能用,朝廷教坊不夠用,那就隻能另尋出路。本地人不用,就用外地人。可是,外地的‘優伶’,就不是貧賤之輩了?想來是不能。”

一眾官僚若有所思,不少人已經琢磨到了張德的打算。

“用不了的,那就不用了。我們就找用得上的嘛。當街賣酒的胡姬恁多,可見胡人是不介意的,那我們就多買一些胡姬來用。年齡大的就不要了,專門買一些年紀小的。好在武漢在西域也是有門路的,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然而還是有人覺得有點麻煩:“可是使君,西域遙遠,正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一路往返,幾個月就去了。到時候‘雲韶局’還是打不開場麵,豈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與會的“雲韶局”新任女老大武二娘子聽了想打人,臉若寒霜,讓說話的老哥臉皮一抖,趕緊低頭,深怕被武二娘子記住長相。

“用人哪有緊著一個地方用的。遠的沒有,可以近的嘛。‘湖南’地多有洞寨,都說苗女多情,多情就是多才,我們武漢隻要有誠意,請她們過來,又有什麽要緊的?”

隻是又有人提出了不妥的地方:“使君,苗疆傳說,多涉蟲蠱巫卜,百姓要麽懼要麽恨,怕是知曉是苗女彈唱,便離得遠遠的,生怕被攝魂下蠱。”

思維定式就是這樣的,別說貞觀朝,就是千幾百年後,“來信砍”“偷井蓋”“射中野豬上二本”“上學全靠騎馬”……地方的群體印象,不拘好壞詼諧,就是個標簽,想要改善,隻靠社會市場來自我調節,一般都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磨礪。

隻是對老張來說,他又不可能讓社會自我調解,他自己就掌握著宣傳工具。

“無妨,府內各家報紙,不拘府內直屬報紙,還是各街坊、工坊自辦小報,接下來就要統一宣傳,吹捧苗女多才多藝,苗寨百姓能歌善舞。”

這也行?!

“除了苗疆,甚麽東海、遼東、漠北,都要如此宣傳,能歌善舞多才多藝。”

你宣傳有文化有知識,百姓一聽就知道是扯淡,肯定當放屁完全不信。但你捧一句能歌善舞,百姓說不定就信了。百姓才不管那些個舞蹈是跟鳳凰學的還是跟山雞學的,也不會管這舞蹈是求偶求**還是恐嚇威脅,搖起來,搖就完事兒了。

中原先民在貞觀朝往前數個兩千三千年,大概也是這麽個節奏,搖就對了。現在不搖,不是喪失了“能歌善舞”的能力,而是文明成熟之後,什麽人幹什麽事,它不僅僅是有龜腚,還因為有社會分工。

有了社會分工,在還沒有“革命工作沒有高低貴賤,隻有分工不同”如此概念的時代,妥妥的階級分化。

隻是恰好主要業務負責“能歌善舞”的階級,是底層罷了。

暖男太子可以跳胡旋舞搖的很嗨,但他的主要職業是帝國接班人,而不是廣場舞潮流引領者。

其中區別,猶如雲泥。

“如此,倒也是一舉多得。”

針對張德提出來的方法,官僚們當即就討論了起來。

“從各洞寨抽調女子,也是理由充分,加上聽著好聽,對各洞寨及海外番邦而言,也算是‘晉升之路’。”

“不必全然都是女子,男子也是可以的。武漢常駐人口有多少,兩百萬在即,當世第一都會,這其中有多少需要多少缺口,自不必贅言。抽調各洞寨人口,於‘湖南’地而言,也是大有裨益。”

“使君言之有理,於彼輩,說些好話就是,‘能歌善舞’好啊。倘若換成‘飽讀詩書’,這便是大大的不好。”

“本月開始宣傳,操持得當,有個一月半月,市井追捧‘能歌善舞’之輩,必不會少。”

“還要禁絕流竄巫蠱之說。”

一番討論下來,宣傳基調是定下了,至於能給“雲韶局”逮多少魚,就看接下來的宣傳能有多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