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顧家飯局2(1/3)

晚飯過後,池遲被顧如凡帶出門消食,順便去逛逛夜市,池遲沒經曆過這些,很好奇,對於寵溺池遲大軍中的一員,顧如凡自然樂的帶池遲出門。

顧如否被父親交到了外麵,不知道說些什麽,顧如否一走,飯廳頓時隻餘下楚稷、池念跟顧周河,顧周河看著兩人,出聲說道,“念念你隨便逛逛,我跟楚稷閣下去一下書房。”

池念不知道外公要跟楚稷說什麽,但是心底卻有些擔憂,楚稷握著她的手,安撫她,“去玩吧。”

這語氣,似乎在跟小孩子說話。

池念眼珠轉了轉,剛想開口,就被楚稷截胡了,“腦子裏想到的不行,現在太晚了,你隻能在顧家活動範圍中玩耍。”

池念吐槽,“那有什麽意思?還不如不玩。”

“那就不玩,看電視等我。”楚稷堅持,緩慢的說道,池念腦子頓時就消停了,她看著楚稷理所當然的表情,語重心長的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乖!”楚稷在她頭發上擼了一把,跟在顧周河身後,去了書房。

老前輩的書房,總是格外的相似,全是紅木的質地,進門就能看到一大幅字跡鋒利的靜心二字,筆鋒的觸感,幾乎要衝破框架躍出來一般,給人一種波瀾壯闊的心境感。

楚稷不由脫口而出,誇讚道,“好字。”

顧周河眯眼一笑,抬頭看著這副字,“見笑了。”

楚稷驚訝,“這幅字,是顧老親自寫的?”

顧周河點頭,“很久之前的事情了,退休前一夜寫下的,當時想心情複雜,寫下這兩個字,希望自己守住本心。”

顧周河脫口而出的話,卻讓楚稷深深震撼,身處高位久而久之,又有幾個人能守住本心?

可見顧老的心胸之廣闊,顧周河繞到椅子上坐下,拿出茶具,給楚稷指了指位置,“過來坐吧,喝點茶!”

楚稷應聲坐下,在顧周河的對麵,顧周河嫻熟的泡好兩杯熱茶,一杯留給自己,一杯遞給楚稷

,遞出去的時候,今天談話的重點。

滾滾而來。

“閣下,恕我冒昧,你跟我們家念念,到底準備怎麽辦?讓念念一直這麽有名無分的跟著你,還是你們會結婚?我不想看到你委屈了我孫女,雖然我很欣賞你這個年輕人。

但是念念是我唯一的孫女,我不希望她被你辜負,念念跟她母親一個樣子,死心眼,不聽勸,不撞南牆不回頭,不到黃河心不死。我就擔心,她付出一切,卻被人辜負。

五年前,楚修辜負了她,她毫不猶豫轉身遠走他國五年,但是我看得出來,念念對你跟對楚修的感情不太一樣,對你,她的在意更多一些,受傷害也會更重一些。”

身為念念的外公,顧周河自然不能幹涉自己孫女談戀愛的權利,他也不反對自己孫女談戀愛。

可是他依然會擔心,孫女受到傷害。

他隻是僅僅以一個老人的角度,認真的幫孫女問這個優秀的男人一次,他是認真的嗎?

顧周河頭發全白,精神氣卻很足,楚稷坐直了身體,目光平淡真摯的看著他,“顧老,您放心,我雖然現在不能保證什麽,但是我會用做的。

說出來的承諾,算不上什麽,風吹雲散,快得很,但是我想,您親眼看著,我對池念,遠不止說說而已。

說,很容易,承諾一個人,也很容易,但是我不想這樣。”

顧周河在位多年,形形色色的人,見過不少,雖不能說每個人是什麽樣的都能一清二楚,但是看個七八十,還是能,楚稷說的是真心話,並沒有半分敷衍他的意思。

他在用他的誠意,告知自己,他是池念的良人,而且希望他監督,見證。

顧周河滿意的點點頭,私事說完,他也轉到了正事上麵,“今天的醜聞,我都知道了。”

楚稷不意外,雖然顧周河退休在家,但並不意味著,他封閉了A國的發展和外在的世界。

這個老人,足夠精明,自然,也足夠護短。

楚稷沒有

隱瞞,娓娓道來,“顧老,有一件事,我想谘詢一下。

關於楚修、池硯還有背後人的猜測。”

顧周河哦了一聲,繞有興趣的看著楚稷,“說說看。”

“我先說說我的猜想吧,或者顧老,您是否知道,楚歐確實跟A國王室沒有一點關係,而我,也並非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隻是半路截胡了人家的勞動成果?”

顧周河在位期間,楚歐自然在位,那些年A國的艱難,眾所周知,他似乎陷入回憶中,楚稷也沒打斷顧周河的沉思,沒過幾分鍾,顧周河緩慢的開口,“這件事情,說來話長。”

楚稷心底頓時有數了,也就是說,他的猜測是對的,他們確實不是A國的人,既不是,那麽他們為什麽會在A國紮根?而且還能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室成員?

或者,楚歐跟皇室,有著什麽交易的聯係?

楚稷很認真的一副傾聽的模樣,顧周河也沒藏著掖著,一邊回憶,一邊說,“事情的過程,我不是很清楚,但是當年你父親來到A國的時候,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不知道你了解過A國的曆史沒有,三十多年以前,A國尚處於繁華的國家,擁有自己的先進技術,醫療、製造業極為發達,因為周邊資源匱乏又貧窮的國家虎視眈眈,故而出現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場戰爭。你父親,就是那時候出現的。

當時隻有我,還有一個已故的將軍知道這件事,隨後,楚成就對外宣稱,他還有一個弟弟,可以來為國家效力,希望民眾,不要對皇室失望。

那時候的皇室很艱難,外要抗敵,內要安政,你也知道,濮陽家的派係,並不是僅僅存在一天兩天,而是A國曆史多悠久,濮陽家就存在了多少年。

兩個派係的意見不合,當年A國才會錯失最佳反抗良機,變得畏頭畏尾,被別人打得落荒而逃,搬遷的搬遷,逃離的逃離,隻有窮人跟真正喜歡這片土地的人,留了下來,堅守陣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