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皇後、太子

神京皇城紫禁城乾清門內乾清宮,這是後三宮之首,是新皇李璟的寢宮,也是他日常辦公之所在。

白天剛剛被加封為三師的太師的於琄、太傅崔芸卿,太保鄭從讜,三公的太尉林威,司徒鄭畋,司空李振六位新朝官居一品的頂級大佬在內侍省總監張承業的親自引領下進入乾清門。

三師三公,周代起製,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權力頗大,負責輔助年少的皇帝執行政務。不過到後來,三師三公漸為榮銜。唐起,三師是唐朝授以元老重臣之最高榮銜、地位極尊,所施極嚴,無人則闕。三公,則作為親王、大臣的加官榮銜,位次三師。唐末,三師三公皆加授藩鎮,所施其濫。新朝建立,官職製度雖然有所改革,但大致還是沿用了唐朝的製度。不過,三師三公,新朝之中,原來過濫的加銜製度得以改變。昨日封賞百官,三師三公,隻授予了這六人。足以顯示其位之尊貴,三師三公,與天之坐而論道。

太師於琄走在最前麵,他既是太師,同時也是國丈,而且還是新朝三省的中書省左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一連串的官銜,讓這位名門於氏出身的文人,如今成為新朝最頂級的大臣之一。

張承業微微笑著在前引路,後麵這六人,雖然掛著的三師三公銜都隻是尊榮無實權的榮銜,可這榮銜之後,六人都還各擔任著舉足輕重的要職,這六人,除了省府等任職外。每個人都還掛著一個同平章事的官銜。這意味著。這六個帝之三公三師,同時還都是新朝的宰相。

六人都不是第一次來乾清宮,可這一次,卻是新皇即位之後,他們第一次應召而來。各人心中的感想都與之前來時是不一樣的,於琄一邊走,一邊打量著這座並不陌生的宮殿。

這座後宮諸殿之首的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坐落在單層漢白玉石台基之上,連廊麵闊九間,進深五間,自台麵至正脊高九丈,簷角置脊獸九個,簷下上層單翹雙昂七踩鬥栱,下層單翹五踩鬥栱,飾金龍和璽彩畫,三交六菱花隔扇門窗。殿內明間,東西次間相通。明間前簷減去金柱,梁架結構為減柱造形式。擴大了室內空間。

後簷兩金柱間設屏,屏前設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後簷設仙樓,兩盡間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寧宮。殿內鋪墁金磚。殿前寬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別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前設鎏金香爐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與乾清門相連。

乾清,天空透徹,不渾不濁,象征國家安定,也象征著皇帝的作為如天空一般坦**。

大殿一側南廡房即是南書房,眼下李璟就是在南書房召見這六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這麽晚了,我還叫你們入宮,辛苦了。”坐在禦案之後批閱著奏章的李璟見到於琄等六人前來,連忙起身繞到案前迎接。

鄭從讜等連忙行禮,禮畢,鄭從讜道:“陛下今日已經正式登基,從此就是一國之君,天下共主。陛下如此相迎,臣等受之不起。且從此往後,陛下當自稱朕,稱臣等為卿,這是禮儀製度,不可隨意更改。”

這六位一品大臣,鄭從讜和鄭敗,還有於琄、崔芸卿加上李振,都可以算是名門大族出身,且一直都是尊奉儒家,崇尚周禮。因此,格外重視這些禮製,原來李璟還隻是秦王之時,有時李璟也常自稱我,不稱孤,他們倒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如今李璟已經正式登基,他們卻是充滿了所有儒家文人都有的皇帝改造欲,巴不得立即把皇帝改造成他們心目中的那種聖人天子。又叫能再容李璟自稱什麽我。

李璟笑笑,這些小事他倒不在意。今晚他叫這幾位肱骨之臣前來,也是有要事商量。

白天之時,李璟登極即位,改元龍紀,可卻依然沿用了大唐的國號,他知道,其實很多臣子都有些不解。

沿用大唐為國號,李璟也有自己的考慮。本來,新朝按例最適合的是用秦為國號,那是李璟的王號。或者用齊為國號,那是李璟龍興之地。再不濟,也可以用遼或者燕。但考慮良久,李璟最後用了唐。秦這個國號,在此之前,除了統一六國的秦外,後來還有前秦後秦等朝廷用過。且用秦做國號的,曆史上,幾乎無不是短命王朝,秦有暴秦之稱,李璟倒不是迷信,而是對秦的製度等並不太讚賞,因此,他並不願意用秦做為新朝的國號。齊國本來也是可以的,秦秋戰國時,齊是東方霸主,不過黃巢先前已經用齊做為國號,李璟不可能再用齊。而燕和遼,都太過偏離中原,也不太合適。

思來想去,李璟倒是覺得唐不錯,一來,對於一個來自後世的人來說,大唐,承載著太多旁人難以理解的感情。同時,沿用唐做國號,李璟也是希望告訴天下人,他的新朝會延續隋唐以來的大多製度政策,也是承認和保護大唐原來的秩序之意。用大唐做新朝國號,也是出於如此考慮。

好比當年隋代北周,但對北周的一切幾乎全盤繼承下來,唐代隋,也幾乎延續了隋的製度。李璟建立新朝,沿用唐的國號,就是宣示此意。

一番解釋,六位一品大臣也都點了點頭。皇帝堅持如此,雖然在他們看來,這個堅持沒有太多必要。就算換個新國號,也不會就壞事。況且,就算秦、齊等不能用,還可以定一個新的國號啊。但他們也都看出李璟在這些理由之外的特別堅持,雖然他們不理解,但國號雖重,卻也並非重到非改不可的地步。另一邊說來,當初李唐將李璟編入了李唐皇族譜中,早算是李氏皇族一員,還被李曄和李儇都稱為皇叔。李璟現在沿用唐,也就等於是李唐皇族內部的一次權力更迭而已,唐這個國號,李璟也是有份的。

“陛下還有心事?”鄭畋知道,李璟半夜叫他們來,絕不會隻是為了解釋國號的事情,這件事還沒那麽重要。

“是啊,十三年前,朕還隻是登州鄉下的一個農夫小子,轉瞬間,朕已經即位大統,登極稱帝了。到了現在,朕反而有點茫然!”

“陛下出身於草莽,然天生王者,英雄起於時勢,百戰百勝,才有今日。如今順應天意民心,成為天子,並不須憂慮,天下事亦如此,就如從前一般就好。”崔芸卿笑道。

“打天下,朕不怕。說實在的,這些年我們麵對的這些對手,並不強。不是我們太強,而是對方太弱了。而且,不管敵人是誰,都總是在明處,是看的見的。可現在,我們已經擁有天下,雖然還有些地方沒有平定,可那已經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了。今後,我們就要從打天下,改為治天下,這太不一樣啊。”

鄭畋道:“其實陛下一直以來已經做的很好了,不但統兵征戰,百戰百勝。而且這些年,藩內地方行省州縣,也是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溫飽,民生富足,隻要按這樣繼續下去,就足夠了。陛下往日能在虎狼環伺之下,一麵征戰,還能一麵治理好秦藩。如今擁有天下,豈須再擔心天下的治理?”

“朕已經登基了,諸位愛卿你們說,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麽?”李璟問。

南書房內短暫沉默。

皇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情是什麽?如果讓六位大臣直言,那麽必然是立皇後立太子。但該立誰為皇後和太子,在場的六位大臣雖然心中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此時,卻沒有一個人肯馬上開口。誰都知道皇帝是個有主意的人,這件事情肯定有了自己的主意,此時開口,隻怕並不是想問他們的意見。

誰當為後?

按禮,王桂娘當為皇後。但是,於幼娘同樣是秦王妃,也是正妻,她同樣有資格為後,況且,於氏身後有強大的於家做後盾。但是除了這兩位原來的秦王妃,王惋君同樣有資格成為皇後,因為如今秦王諸子中,王惋君的兒子李德昭是長子,而且十分聰明,很得李璟喜歡。若是秦王有意立李德昭為太子,那麽母以子貴,為穩固太子地位,立王惋君為皇後,也極有可能。

李璟等了片刻,見誰也沒有說話。心中已經有些明白,這六位大臣,怕是認定於幼娘為後更合適。他們不出聲,就等於是否定了原本正常當立的王桂娘。可能原因就是王桂娘出身太低微,而且其所生的皇子既非嫡長,又非庶長。為將來立太子考慮,如果不能立王桂娘之子為太子,那麽也就最好不立她為皇後。

李璟心中微微有些失望,他不知道這個結果是不是諸大臣們私下已經交流過意見的結果。他抬眼看了眼於琄,見他閉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但很明顯,這位太師,心中還是希望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後的。

這個結果,讓李璟眉頭擰了擰,心中立馬打定了主意。

大唐龍紀元年,正月初二,李璟下詔,立王桂娘為皇後,立於幼娘為四妃之首的貴妃,以王惋君為淑妃,以蕭玉樓為德妃,以張惠為賢妃,其餘者封嬪、婕妤。

皇帝的詔書中,依然沒有立太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