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喜上添喜

戰後的沙門鎮上到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島上張燈結彩,燃放爆竿,仿佛元旦新春。.島上的那些商戶親眼見證了李璟率沙門鎮軍將強大的封彰打的落荒而逃,也不由的極為震驚,不少原來心裏還有些異樣想法的人也不由的安靜老實下來。

打了一個大勝仗,李璟也是毫不吝嗇,不但各隊都按功論賞,給予重賞。另外還有士兵個人的斬將、奪旗、首級軍功也都按軍中明定標準發放。除此外,此戰被李璟定為以少擊多卻大勝的上獲,全軍所有士兵都獲得上獲獎賞,戰死受傷的士兵更是撫恤津貼翻倍。

為了慶賀此次大捷,李璟特意讓島上軍民放假一天,軍民同慶,所有的鎮上百姓還都每人發送一百錢,一鬥米的賞賜。連那些外地前來築城的百姓,也都獲得一斤酒二斤肉的賞賜。

沙門鎮軍的勝利,李璟的豪爽賞賜,讓所有的百姓都沉浸在這歡樂的氣氛之中,也忘記了李璟這次有些造反般的戰鬥本質。

這一天,李璟也暫時的放下了軍務,回到府中,安安靜靜的陪著家人一起吃頓飯。自到島上之後,李璟一直忙碌,平時連在家中吃個家常飯的時間都少,甚至晚上很少回家睡覺,多是在鎮將府中忙碌到深夜後就留宿在那。這讓韓氏十分不滿,親自去鎮將府送過好幾次飯菜。

王桂娘見李璟隻帶著趙江幾個侍衛回來,一臉欣喜的迎上前來:“夫君回來了。”親自幫李璟解了披風,還特意往李璟的後麵看了看。

“看啥呢?”李璟問。

“妾身看夫君今曰怎麽沒有帶於師妹和郡主她們一起來啊。”王桂娘輕笑,女人總是敏感的。特別是如今李璟的身份漸變,原先還隻是一個門當戶對的農家子弟,現在卻已經成為了一鎮鎮將,手下數千兵丁,上萬民屬。特別是看著出身高貴的於幼娘和郡主還有蕭玉樓這些女人總是圍著李璟身邊時,說不妒忌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今曰就是想咱們一家人吃個家常飯,一會四妹夫還有三個姐夫也會來,其它人就沒有了。”李璟知道王桂娘的那點想法,不過他也不說破。

伴著王桂娘進入府中,這是座青磚綠瓦的宅院,宅院很大,裏外三進十幾間房。李璟先前調了四個殘疾退出隊伍的老軍做了護院,又從那些帶上島的流民中找了四個孤身無家的年青女子幫做家事。院子裏幹幹淨淨,異常整潔。

“娘,三郎回來了。”王桂娘一踏進內院,就高興的喊道。

“三郎回來了啊。”李母正坐在堂上縫著一雙千層底的布鞋,雖然李璟並不缺這些,可李母卻總要親自給李璟做鞋。

李璟上前給韓氏跪下磕了個頭,也算是對經常不能回家來的內疚之情。“兒給母親請安!”

韓氏上前扶起李璟,幫李璟輕拍落了肩上的灰塵,“回來就好,還行什麽大禮啊。婉兒,快給三郎倒茶,我去廚房,今天親手給三郎做他最愛吃的冷陶。”

“娘,我來幫你。”王桂娘一邊道。李母拉著桂娘在她耳邊輕聲道:“你說多陪下三郎,他忙,難得回來一次,你還不好好陪下他。今晚把他留下來,有些事情你得主動點。你看杏兒那丫頭多可愛,俺都急著抱孫子了。”

王桂娘臉上飛起兩片紅霞,她自己也著急,總想能快點幫夫君懷個孩子,那樣她也就踏實了。可是李璟總是很忙,偶爾回家有時也是很早就睡下了。難得有那麽一兩次機會,卻還經常要與婉兒那小人精分去。說也奇怪,雖然說次數有些少,可婚後到現在也小半年了,肚子卻一點動靜也沒。不說她,連婉兒那丫頭也一樣。

杏兒就是張承宗的女兒,當初張承宗一家差點餓死在路邊,這丫頭十分膽大的攔了李璟的馬車要糧食。先前張承宗一直擔當著李璟的家丁頭,杏兒和他娘也就一直不時來李璟家中幫忙做些雜事,陪老太太說些話什麽的。李母自李璟的二哥也去世之後,現在就喜歡小孩,杏兒又聽話懂事,小大人一樣,李母把她親孫女似的疼愛。杏兒給李璟請了安,不注意就出了廳堂,一會兒卻又拉著她娘回來了。

張承宗的妻子是個河北女人,大方豪爽,笑著給李璟問安,便趕去廚房給李母幫忙。沒一會,劉守謙的妻子也帶了一男一女兩個七八歲的孩子來給李璟問安後,也去廚房幫忙去了。這兩家與李璟家隔的都不算近,難得他們卻經常來李家。劉守謙和張承宗以前本來說是李璟的家丁頭,又是李璟救濟幫助他們免於餓死。現在又得李璟提拔做了都將頭,可謂是李璟的心腹左右。他們家眷常來家中,李璟也是比較樂意,這樣也算是能夠更添進一些親密。

三個孩子在一起,總是很熱鬧。劉守謙的兒子石頭在一旁開始向妹妹柔兒和杏兒炫耀他在學堂中認識的字,兩個小姑娘一臉崇拜的看著拿了個樹枝在地上寫寫劃劃的石頭。

王桂娘和婉兒望著三個孩子,眼中都是一臉的喜歡。

“我看回頭可以讓張宏在鎮上張羅一個女塾,把鎮上軍官幕僚們的女孩子,還有其它願意的女孩子教授她們識文認字,學習點文化。”李璟笑道。

“這倒也是好事。”王桂娘道,“咱們那學堂免費教授島中軍民子弟,可得不少人稱讚呢。”

又聊了一會,李璟始終沒有看到五姐婉婷,不由奇怪問道:“五姐呢,怎麽回來一直沒看到他?”

婉兒在一旁輕笑出聲道:“一早就被韓家夫人派人接過去了,說是弄了幾塊上好的鏡花綾,準備給她家小娘子做嫁衣來著,說五姐女工好,讓她去幫著看看。”

“哪個韓家?”李璟愣了一下。

“就是兵曹佐韓進士家。”王桂娘在一邊道,“我都正要和你說起,這韓家老夫人似乎有和們家攀親戚的意思,估計是看上咱們家五姐了。五姐那丫頭倒也似對進士郎有意的,韓家三天兩頭來接,她就一次次往那邊跑。還沒出嫁的姑娘家,這也有些太大膽了。”

聽說還有這事,李璟沉吟了一下道:“韓家雖然世代商戶,不過韓仲武好歹也是個進士出身,而且現在軍中也是辦事得力。韓家如果有意,五姐也有心的話,我倒覺得這是一樁好事。談不上什麽攀不攀的,五姐今年也十五了,正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她既然自己中意,那這事問母親意見,如果她同意那就可以定下了。也不要耽擱,直接讓韓家按禮數來就行。”

對於這門親事,李璟還是很願意的。韓仲武非高門大戶,還是自己部下的得力幕僚,又是個進士,人長的也不錯,脾氣也還好。能嫁個這樣的人,還是不錯的。

四姐嫁了林威,五姐如果嫁給韓仲武,那五個姐妹都出嫁了,也算是了結了母親的一樁心事。

沒過一會,四個已經出嫁了的姐妹帶著四個姐夫還有幾個外甥,外甥女一起到來。家中頓時熱鬧起來,雖然這幾個姐夫也都是李璟的部下,不過在家中,李璟也並不擺上司的架子,一家子人倒是十分熱鬧。

一桌子菜擺上案來,李母在首席坐定,看著這麽一大家子人,還有一大桌子菜,不由的也是感慨萬分。去年,她還經曆喪子之痛,兒子入獄之苦,家中田產變賣,倉中斷糧。沒想到,一轉眼,現在李家都過上了這般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生活。

“三郎,可憐你那父親和兩個短命的哥哥,要是他們能活到今曰,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多好。”說著不由落下淚來,又轉頭看向一身素衣的兩個年青寡婦媳婦,“就是苦了你兩個嫂子了。”

李璟也歎息了一聲,兩個嫂子都是婚後不久就喪夫,且連一兒半女都沒有。年青守寡,現在整天吃齋念佛,青燈黃卷聊生,讓人看之不忍。以前李璟也提過讓兩嫂子改嫁之事,不過那時李家情況不好,兩嫂子就算改嫁也不一定能嫁到好人家,再嫁身份總是要低些的,就算大唐風氣再開放,也是免不了的。

不過現在李家地位不同,如果再把兩個嫂子嫁出去,多給些陪嫁,以李家的地位,還是能幫她們找個好人家的。

“阿娘,大嫂二嫂。今曰咱們一家人齊聚,我有一句話想要再提。那就是二位嫂嫂還如此年輕,實不應當繼續耽誤青春。我看,二位嫂嫂不如再嫁,咱家就是二位嫂嫂的第二個娘家。我會拿出豐厚的一筆陪嫁,找個適當的忠厚人,想必以後生活還能很幸福。”

兩個嫂子都是愣了一下,沒有想到小叔舊事重提。

“嫂嫂們也不要急著拒絕,這事多考慮考慮,畢竟是一生的事情。我這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鎮上戰兵營右廂副將王重,偵察營的十將李維,還有新羅的那個進士崔致遠,另外還有好幾個,都是不錯的人選。這幾個嫂嫂們應當見過,人還是不錯的。中意哪個,我來做主。”

兩個嫂子姿色都是中上之姿,且也相當嫻慧。大唐風氣開放,娶寡婦並非是什麽稀奇之事。除了有一部份自願守節的女人外,對於那些改嫁的女人,也還是很包容的。正因此,娶再嫁的女人也是常事。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林威突然道:“我覺得也不錯,王重雖然年紀有點大,但人還不錯的。李維和崔致遠,也都是實在可靠之人。”

李母也一直覺得有此虧欠了兩個媳婦,這個時候道:“俺一直也是把你們兩個當女兒看,如今,俺就算嫁一回女兒。你們別有啥心理負擔,一輩子守寡,這讓俺這老不死的心裏怎麽過意的去。聽娘的話,挑個中意的就嫁了吧。要不是三郎介紹的你看不中,還可以托人再找就是,總有能看中意的。”

一家人一齊勸說,最後兩個嫂子終於是想通同意了,並言明此事全由李母和李璟做主。她們也相信李璟能幫她們找個不錯的托付,李璟幹脆趁熱打鐵,把王重、李維還有崔致遠三個都叫來了,最後又叫來了杜仲武。人來了後,他十分幹脆的一一問他們,最後事情也很順利。

李維因為是本族兄弟,所以覺得娶過世堂兄的妻子不大合適,最後定下王重娶大嫂張氏,崔致遠娶二嫂王氏,而杜仲武也正式與五姐婉婷的事情說定。

一下子定下三門親事,可謂是喜上加喜。特別是對李璟來說,不但兩個嫂嫂終於嫁出去,不用再看著他們耽誤一輩子,這是件讓他輕鬆的事情。更何況,王重、崔致遠也是沙門鎮的重要部下,跟他們結成親事,無疑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又更加增進了一層。

李璟心情愉快之際,高聲宣布,兩個嫂嫂和五妹都一樣的陪嫁標準,每人三千貫的嫁妝。三千貫,這算是一筆相當豐厚的嫁妝了。雖然王重其實家中也是青州的一個不小的家族,而韓家更是世代經商的牟平縣第一大富商。崔致遠雖然家在新羅,卻也算是當地的一個小貴族。不過給出如此豐厚嫁妝,也完全是為了讓她們在夫家過的更好。按唐朝的規矩,女人的嫁妝是她們的私產,不屬夫家公產的,她們死後,這些嫁妝傳給兒女,無兒女的甚至會直接由娘家的人繼承都有可能。

夜靜人深,家宴散席。李母拉著李璟道:“你兩個嫂嫂也終於有了歸宿,現在五娘也找到了中意的人家。娘這心裏也放是又少了三樁心事,現在唯一記掛著的,就是你能早曰給我生個孫子。你父兄早亡,現在全家就你一個男丁,李家等著開枝散葉添丁。”

“娘,我曉得。”麵對李母,李璟點點頭。

“曉得就好,那你回房去吧,你媳婦在等你了。”李母催促李璟回房,見到兒子轉身離去的背影,李母心中充滿擔憂。雖然島上歡聲一片,可那畢竟是打仗。雖然打贏了這一戰,但戰火無情,誰又能知道下一次的結果。當年李璟的祖父就是跟隨淄青節帥李師石反抗朝廷,最後戰死沙場的。眼下兒子卻又跟上峰打起來了,哎,求神佛保佑,但願吾兒逢凶化吉,順順利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