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大敗聯軍

唐軍的飛騎偵察到了這些情況後,就即刻返回大營向羅成報告了這一情況,羅成不敢怠慢即刻趕往李密的大帳。

“陛下,現在高句麗謠言四起,把我們唐軍傳成了吃人的魔鬼,他們現在正攜家帶口向南方逃去了。”

這是李世民要堅壁清野了,李密自然能夠猜到傳播這些謠言的必然就是李世民的手下,因為這樣做隻對他有利。

李世民深知和自己的唐軍在野外作戰不占據任何優勢,與其分兵防守各處,不如把兵力集中起來,如此就不會出現需要四處救火的場麵,更能讓自己的大軍深入高句麗,讓自己的後勤補給線不斷拉長,從而拖垮自己,這個算盤倒是打得不錯,隻是他卻不知道自己攻打高句麗用的卻是穩紮穩退,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笨辦法,自己現在可不怕拖,哪怕是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自己也要不斷蠶食高句麗,糧草問題可不會成為限製自己的問題,因為自己有強大的商業係統做支撐,隻要自己舍得花錢,一切物資都有人會給自己送來。

這種官府和商戶兩條運輸線同時運行,足夠支持大軍的消耗了,而且在北方李世民也是給自己準備了一個麻煩,但是這個麻煩卻也能轉換成一個糧倉,就看自己如何運用了。

“這樣吧,羅將軍你現在就去傳令明日一早大軍開拔,直樸遼東城。”

遼東城,楊廣第一次征討時在這座城下隋軍不知折損了多少兵馬,在遼東守軍的頑抗下一個月也沒能拿下這個城池,可是現在唐軍卻不需要費一兵一卒就能輕鬆拿下遼東城,這就像是在玩一個通關遊戲,某道關卡的難度突然降低了許多倍。

李密盯著桌子上的軍事地圖,手指在遼東以北的奚族、契丹族等部落的位置上輕輕地敲擊著,眼中露出濃濃的殺機,這些外族之人可是和李世民關係匪淺,許多部落更是依附於李世民,尤其是奚族和契丹族這兩族更是為李世民提供了許多的兵員和戰馬,他們的存在對於大軍的後方就是重大的威脅,如果不能徹底擊敗這兩族,後患無窮啊。

唐軍第二天一早就開拔了,由於他們駐紮的地方本身就離遼東城不遠,所以快到正午時他們就來到了遼東城外,收到李密命令的羅成,並沒有讓軍隊在第一時間進城,而是派出了數十個精幹的斥候先行進城查探各處情況。

李密這是擔心那高句麗人撤退時在城中做了手腳,若是貿然讓大軍進城,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不可測之事呢。

經過一個時辰的查探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後,羅成這才率領自己的先頭部隊進入了城中,再次發動大軍將遼東城翻了個底朝天,確保城中萬無一失後,便出城通知李密,讓他起駕進城。

和大軍同行,李密舍棄了鑾駕,騎了一匹汗血寶馬,仰頭看著遼東城這座堅城,若是李世民一開始就是高句麗王的話,他是肯定不會放棄這座堅城的,但是現在李世民雖然奪取了高句麗王城,形式上完成了對高句麗的統治,但是內部卻麵臨許許多多的問題,這讓他不敢早早地就和自己的軍隊交戰,以求穩固後方,但是這卻便宜了自己,讓自己輕易就占據了遼東城,按照自己穩紮穩打的戰術,隻要占據了遼東城,就已經算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羅成騎馬從城中而來,在馬上抱拳行禮道:“陛下可以入城了。”

李密點了點頭道:“好,全體入城。”

按照計劃進入遼東城後,此城會留下十萬大軍鎮守,剩下的十萬大軍則是尾隨著南逃的高句麗百姓繼續南下兵發國內城。

國內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曾是高句麗的王城,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西漢玄菟郡轄地內建立了地方政權,號高句麗。初期都城為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縣五女山城),西漢元始三年(公元3 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集安市),同時築尉那岩城(後稱丸都)。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 427 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間,國內城一直是高句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國內城地處鴨綠江中遊右岸的通溝平原上,北麵、東麵、西麵分別被三座山圍繞著,南邊則是緊挨著鴨綠江,易守難攻,李世民將國內城選做了和唐軍展開攻防戰的首要之地,目前李世民在此城駐紮著十萬大軍,防備唐軍突然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