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四章 資產交接的節點

“你做這些事情,就是為了踏過門檻?我說你小子急什麽?就我們李家的情況,早晚都能進去,何必急於一時呢?雖然你這樣能夠進去和他們談,但畢竟是得罪了他們,進去了我們也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沒想到你心中那麽多的想法,你難道就不能早早的把這些事情說出來麽?大家一起參考,總比你一個人忙活要好吧?雖然你這樣說是很有道理,那些人沒有主動邀請我們進去,的確做得有些過分,但即便是過分了一些,別人也是老江湖,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畢竟是要在香港這個地方混飯吃的,得罪了那麽多人,以後怎麽可能好過?”李明豹的一番解釋,讓李明耀徹底的明白了李明豹的算計。

要說李明豹之前買地是衝動了,但李明豹的打算也並不僅僅是買地,就連後續的一些事情都猜測得出來。之前買地的時候李明耀都沒有想那麽多,但李明豹卻設計得很周全,算得上是考慮周全。

但這樣的周全方式是以李明豹的思維來運行的,至於別人能不能夠理解,那就不是李明豹需要考慮的事情了。至少李明耀是不太能理解李明豹的思路,在他想來,就算是李家要進入香港上層社會,那也得和和氣氣的進去,像李明豹這樣基本上就想當於踹門的行動,實在算不上是一個多好的計策。

要是最開始的時候李明耀就知道李明豹的想法,那當初無論如何他也不會跟著李明豹買下那塊地皮。以得罪人的方式進入某個圈子,這樣的行為在李明耀的眼中,完全就是得不償失的行為。以李家現在的地位,就算想要融入那個世界,其實也不難,李明耀就不相信那些香港本地的大佬,會任由李家這樣實力雄厚的華商在圈外晃悠,華商在香港,隻有團結才有出路,李家這樣的勢力不團結,他們還能團結誰?

所以對於李明耀來說,早進晚進,意義其實都差不多,像李明豹這樣挑事兒,以後大家合作的時候,多少會有些不自在。

聽到自己大哥的話,李明豹無奈的說到:“如果有更好的辦法,我早就用了,何必等到現在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你以為早進和晚進,意義上差別不大?實際上差得遠。

你知道那些人為什麽不想讓我們家現在就進入那個層麵?就是因為利益。這段時間我們看房地產行業的信息,大哥你有沒有看出來一點名堂?”

利益,名堂?李明豹說出這兩個字以後,李明耀的腦袋就快要爆掉了。他是真不知道李明豹到底在指什麽,但既然自家小五這樣說了,肯定有他的道理,李明耀也不是笨蛋,立馬就開始分析起來。

首先最近很多行業都在交替,尤其是房地產行業這一塊,由於盤子大,資金流動多,單單他們了解到的交易量,短短一個月內,就交易了上十億港幣,並且這樣的交易還在慢慢上漲。

房地產行業由於盤子大,資金多,所以最為矚目。但要說到交易頻繁上麵,其他的行業比起房地產行業來更加的頻繁。但其他的行業盤子沒有房地產的盤子大,所以顯得不是那麽起眼,但流動率上,卻要比房地產高上不少。

香港雖然是個有錢什麽東西都可以買的地方,但也並不是什麽時候交易都會那麽頻繁,尤其是一些賺錢的行業,以前就算有人出錢,也未必有人肯賣。畢竟大家都知道這行賺錢,與其拿一筆錢養老,還不如自己做事。

但現在以前很多壓根就不賣的東西,現在都正大光明的出現在了交易市場上,弄得最近香港的中介公司,賺了好多的錢。交易雙方都顯得有條不紊,甚至於賣家往往賣的價格都要比正常價格少上一兩成,但就算這樣,以前壓根不賣的東西,現在依舊搶著賣。

搶著賣不算稀奇,稀奇的是買的人反而是在挑三揀四,好像不怎麽樂意收購,但實際上這樣的交易,最終還是完成了。並且這樣的交易雙方,賣的人多半是英國佬,而收貨的人,卻通通都是華人,十分的有默契。

參考到之前李明豹說的一些話,李明耀有些吃驚的說到:“難道最近的交易,都是那些人在集中掃貨?怪不得最近的交易好像很順利的樣子,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順利也是理所當然的了。但是這個和我們有什麽關係?”

“關係大了,現在港資都在發力,集中力量對付那些英資,一部分英資想要退出香港,不交點買路錢怎麽行?這個事情,就算是港英政府都管不了,他們保護了英資那麽多年,這個時候還想保護,港資不答應,大陸那邊同樣也不會答應。現在可不是幾十年前,英國佬想要幹什麽就能幹什麽。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大家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過去就過去。

港資發力為的是什麽?還不就是利益?現在他們是出錢趕英資,但這最為根本的東西其實就相當於劃分地盤。原本他們計劃肯定是早早的就定下來了,或許就是收購九龍那個時候,甚至還要往前。

利益都分配了,現在突然冒出了我們李家,要是他們現在就接納我們李家,他們做事的時候,你覺得我們會不會跟著?我們勢力是沒有他們龐大,但是我們的現金流卻不少,真要想下手,總是能啃下一大塊蛋糕。

但他們的蛋糕是早就做好了的,我們多吃一口,就意味著他們那邊某些人就會少吃一口。這樣的情況,他們自然是希望我們能夠等到他們把利益瓜分完以後,再把我們弄進去,那樣他們就不會有衝突了。但是我們李家,在這場風波當中,卻是什麽好處都撈不到,大哥你覺得虧不虧?”李明豹冷笑的說到。

要是在沒有了解到地產行業裏麵虛實的時候,李明豹壓根就想不到這個問題。但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要忙著弄電影院的地皮,對香港這邊的房地產行業李明豹就有了一些研究。

再結合那個大佬的一些記憶,李明豹才推測出了這個或許可能的真相。那位大佬的記憶裏麵,大多數都是關於影視這一行的東西,對於香港這邊的了解,最多也就限於電影行業。至於其他的東西,那位大佬的記憶當中都沒有。

實際上,剛剛推測出這樣事實的李明豹,都被自己的推測嚇了一大跳。因為越是往這方麵想,越是覺得這才是事實的真相。在那位大佬那個時代,香港的英資企業,雖然也有不少,但都是那種實力雄厚,並且在全世界都吃得開的那種企業,並且就算是這些企業,在香港的資本市場占據的份額也算不得多,甚至比起美國佬都還要少一些。

可李明豹自從有了錢以後,以前很多完全不知道的消息,他都能夠了解到,所以對於未來香港的格局,實在是有些好奇。因為就現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香港這邊英資力量都還要比港資力量雄厚,很多行業都有英資的存在,盤根錯節之下,實力並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

雖然最為上層的英資即便是以後都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中下層的英資力量,在那位大佬的記憶當中,雖然有,但份額占據得十分渺小,遠遠不能和現在相比。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怎麽會不明白英資的厲害?

就連他們李記茶餐廳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個英國佬的產業,後麵才被李明豹的老爸李光新給買了下來。小小的茶餐廳都有英國佬的觸手,就更別說其他的東西,反正各行各業當中,至少現在英資還占據一半,甚至一大半的份額。除非不太賺錢的行業,占據話語權的才是港資,而某些行業裏麵,壓根就沒有港資的存在。

這麽龐大的產業,為什麽到了二十年後,卻一點消息都沒有?就連那位大佬都不知道。這其中,就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在香港回歸之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港資就給英資做了接盤俠,把整個英資中下層的行業,全都掏空。也就隻有這麽一個原因,所以英資在二十年後,壓根就成不了什麽氣候。

像這樣大規模的交易,不可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李明豹結合記憶再加上現在香港的情況,李明豹就明白,或許這次大規模的各行業交接,就是英資退出香港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就是這樣大規模的交易,才會讓房地產這樣在香港很難跌下去的行業,都老老實實的接受行業低迷的狀態。

實際上八二年到八三年這個階段,香港這邊各行各業都不能說是真正的低迷,要論到交易的數量,或許在整個八十年代都是比較突出的年份。隻不過因為英資在默默的割肉,港資也在默默的收購,所以顯得這一段時間各行各業都比較低迷。

但隻要完成了大規模的交接以後,整個香港的行業,都會爆發大規模的牛市。再結合記憶當中的情況一看,李明豹就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這裏麵的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