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講

底線思維劃定邊界

在談到領導方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堅持底線思維,是我們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的治理智慧。

㊣底線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線

底線就是指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於某種事態心理可以承受的下限或某項活動預先設定的期望目標而要達到最低要求或最起碼保證。底線有追求向上和限製下行兩種不同的意義。追求向上的底線,是主體對達成和實現特定目標的最低要求、標準;限製下行的底線,是防止蛻變,必須把持堅守、不可逾越突破的基本原則、準則。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更注意限製下行底線的束縛思維。

2013年8月,中國互聯網大會發出倡議,全國互聯網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自覺抵製違背“七條底線”的行為,積極傳播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在中央電視台新址舉行的“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就承擔社會責任,傳播正能量,共守“七條底線”達成共識。這“七條底線”是: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製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就是運用底線思維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的典型案例。

底線思維,是指從客觀實際出發,基於某種現實需要,設定和確立最低目標,特別是形成下行限製的邊界,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或避免突

破某種邊界的潛在危險性的警惕。當然,從積極地方麵來說,這種思維方式有別於俗話說的“破罐子破摔”,而能及時調整人們的心理定位,使人們在萎靡中奮起,以積極的心態獲取行動的力量。就像我們日常所說的“觸底反彈”一樣,用底線激發人們的鬥誌。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領導思維和領導方法時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

從本質上來講,底線思維就是要求人們認真計算風險,要有風險意識,估算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並能接受這種情況,在此基礎上調整我們的決定和心理定位,做好各種準備措施,從而直麵困難、積極奮起。在中國古代,人們就開始運用底線思維來想問題、辦事情。在《禮記·中庸》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預”就是要求有備無患,其中包含著對底線思維的運用。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利用底線思維激發士氣取得勝利的典型例證。不僅古代如此,就在當今的時代,底線思維也是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出台一項政策時,我們要考慮到群眾接受的底線。在完成一項工作時,我們也常常會說最低應該達到什麽程度,若不能及,就沒有意義了。這些都是對底線思維的運用。

底線之所以被人們視為警戒線,是因為它是事物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保障。如果沒有了底線,可能會取得暫時的利益,但是最終結果都會趨於災難和滅亡。我們經常說,做人要有追求,更需要守住底線。因為沒有底線的限製,人很可能忘乎所以,孤注一擲;在競爭麵前,會不擇手段,無法

無天;在欲望麵前,會利令智昏,為所欲為。特別是對領導幹部來說,如果沒有底線,最終隻會滑向犯罪的深淵。一個沒有底線的人是危險的,一個沒有底線的領導幹部更是可怕的。

對於一名領導幹部來說,底線是無形的,突破底線招致的結果卻是多種多樣的。個別領導幹部大吃大喝、暴飲暴食的結果是肥胖成疾;個別領導幹部隨心所欲、娛樂無度的結果是勞民傷財;個別領導幹部冶遊縱欲、怡情花柳的結果是妻離子散;個別領導幹部惡俗媚俗、聲色犬馬的結果是道德淪喪;個別領導幹部任性妄為、**不羈的結果是害人害己;個別領導幹部奸佞自私、背信棄義的結果是聲名狼藉;個別領導幹部為官不廉、為富不仁的結果是民怨沸騰。這些挑戰底線的領導幹部一步步逼近危險而不自知,不斷地逾越底線,隨之而來的就是身敗名裂,自取滅亡。

底線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技巧,更是一種科學思維方法。然而,有的領導幹部不善於運用底線思維,對事情往往不愛做最嚴重的估計、最底線的打算。比如,搞工程或舉辦活動,一味地想著如何將活動做大、做新、做奇,以顯示自己的輝煌政績,但是往往忽略了這些工程或活動的風險有多大、困難有多少。更不知,一旦出現變故、發生意外,如何隨機應變、化險為夷。不容否認,一心尋求勝利和渴望成功,固然是一種幹事熱情、創業自信的生動體現,但是做什麽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必須提前做一些壞的打算。正如打仗一樣,事前要考慮到:如果規定時間內久攻不下某高地怎麽辦,如何從多方麵尋求補救措施,有沒有別的戰法,如何請求援兵,等等。唯有如此,才能把握主動權,避免出現最壞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