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喬治懷特

大師領著大家在秘藏室的一張文案前坐下,打開台燈,三人圍著大師端坐著,好像一群好奇的孩子在等著大人述說那古老的故事。大師習慣性地將腿盤起來坐在椅子上,侃侃說道,“早在我出生前的幾年,喬治懷特已經失蹤了,應該是已經死了,所以我向你們述說的都是從修道院的上幾代住持那裏流傳下來的。與喬治懷特接觸的那一位聖人,也就是當時修道院的住持,他有一本筆錄,專門記錄一些重要的事情,如瑜伽修煉的感悟或者與其他大師交流的心得等等,他與喬治懷特的友誼長達幾十年之久,所以他與喬治懷特之間的有些事情也記錄在裏麵。這本筆錄我看過,熟知裏麵的內容,裏麵的內容相對比較瑣碎,對你們來說也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們聽我說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看那本筆錄。”

大師停了一下,又說道,“以前的那位聖人是這樣評價喬治懷特的,說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探險家,卻不是一位好的修行者。喬治懷特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古老家族,當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年輕的喬治懷特就以軍官的身份來印度從軍。有一次,我們這裏一帶發生了饑荒,喬治懷特就被派到這裏來救災,他這個為人和善,聰明且上進,一來二去就與那位聖人認識了,而且還成了忘年之交。那是一個困難的年代,喬治懷特作為英國人的身份又很多便利,所以他經常救濟和幫助修道院,而且經常向聖人學習瑜伽。隨著友情的日益增長,聖人便向喬治懷特透露了一個秘密,他告訴喬治懷特,在數萬、數十萬甚至百萬年前,地球上曾經存在過一個高級的文明,這個文明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它為了向世界各地傳播它的宗教和文化,就向各個殖民地派遣出一些宗教文化方麵的專家,這些殖民地當中就有印度,這些專家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組織,叫作那加兄弟會。這個組織已經存在了至少上萬年,當這個高級文明的帝國在一次大災難中毀滅的時候,在印度這片土地上的那加兄弟會卻保留了下來,這位聖人就是那加兄弟會的最後一名成員。”

“當喬治懷特聽到這些的時候當然是不相信的,於是聖人就把他帶到了這裏。”大師繼續說道,“沒想到,喬治懷特一看到這些粘土板,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憑借著他的聰明勁,不用聖人解釋,他就已經知道這些粘土板是非常古老的,而且上麵的文字是他前所未見的。聖人告訴喬治懷特,那加兄弟會傳到他這裏已經是走到末路了,這些粘土板的文字他隻是有些認識,上麵的圖案的含義有也很多也已經不懂了,如果喬治懷特願意,聖人可以把這些知識教給他。其實,喬治懷特在見到這些粘土板的時候,他就已經相信聖人說的話了,而且他願意學習這文字。喬治懷特天賦很高,很快就學會了聖人教給他的東西,但不足以翻譯粘土板的內容。當時那位聖人已經七十多歲了,已經無法到處奔走,他告訴喬治懷特,如果想進一步學習這些文字,可以去西藏,在喜馬拉雅山脈有一座寺廟,裏麵珍藏著一些與這些文字有關的文獻,喬治懷特可以拿著聖人的介紹信去那裏求學。在喜馬拉雅的寺廟裏,喬治懷特發現了一種非常古老的書籍,那是一種寫在樹葉上的書,這些書寫完以後就在葉子上打孔,然後用一條繩子穿起來,再用木板作封皮,這種用樹葉裝訂起來的書叫作帕提卡斯。寫在書上的文字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文字,叫作巴利文,這種文字有些是從粘土板上的文字演變過來的,書的內容也包括了一些如何解釋粘土板上圖形的意義。因此,喬治懷特在那裏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就大致掌握了翻譯粘土板文字的技能。他翻譯了幾塊粘土板,發現上麵的內容是描述這個高級文明毀滅的時候,一些人從海上逃到印度半島的故事。這就說明這些粘土板並不是這個文明當時的產物,而是幸存者記錄下來的。這又讓喬治懷特產生了懷疑,他認為既然這些粘土板不是這個文明的直接產物,那就有可能像古希臘詩人荷馬所描述的亞特蘭蒂斯那樣,是後人寫的,也許就是虛構的。他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為了驗證遠古文明的存在,他在之後的數年間走遍了世界的很多地方,專門去尋找那些古代留存的遺跡,結果他從很古代遺跡上發現了遠古文明的蹤跡,有趣的是這遺跡雖然地處天南地北,但在某些方麵卻有驚人的相似,如果從現存文明的角度解釋卻是解釋不通。於是喬治懷特就得出一個結論,遠古文明是存在的,但這種文明可能不隻一個,不過有可能都是從同一個文明裏衍生出來的。”

大師吞了口唾沫,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得到這個結論之後,喬治懷特興奮不已,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現。於是他又回到印度,回到這座修道院,繼續翻譯粘土板。這時的喬治懷特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幾乎完全癡迷於這個遠古文明。在翻譯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竟變得煩躁,甚至有些抓狂;在翻譯取得突破的時候,他又會哈哈大笑,有些忘乎所以。聖人勸他說這些都是往事,已無法改變什麽,不要過於執著,但是他不聽,竟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把大部分的粘土板都翻譯完了,人也瘦了好幾圈,蓬頭垢麵,一副邋遢相。但是有一些圖案和個別文字的含義他始終突破不了,這讓他非常的痛苦和焦慮,認為這是自己的無能所致的。不過他告訴聖人,雖然他沒有突破所有的圖案和文字,但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現。從粘土板上的內容來判斷,他認為那加兄弟會來到印度半島時曾經有建立過一個類似村落的地方,後來那些逃難的難民過來和他們一起發展了這個村落,最終變成一座城。這座城很有可能是印度宗教的發源地,而且應該還埋藏在印度的某個角落裏,而且他認為這座古城一定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很可能是這個遠古文明僅存的碩果。他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座古城,然後再進一步找到遠古文明的真正遺址。聖人告訴他,在他之前的很多年裏,也陸續有人做過這種嚐試,結果不了了之,希望他不要過於執著。但是喬治懷特已經完全癡迷了,自然是不肯聽勸,他認為如果不解開這個古文明的謎團,他這輩子都會不安的。他幾乎走遍了印度,就為尋找這座古城的蹤跡,這個過程異常辛苦,而且內心也備受煎熬,最後好像是被他找到了線索,但是他的身體也快要垮了。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聖人跟他說的是對的,過於執著一件事情,帶來的隻會是痛苦,而且是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痛苦。他隱隱覺得自己可能堅持不到解開這個遠古文明最終的謎,但他還是堅持要去古城看一看。臨行前,他與聖人作了一番長談,他希望有後人能繼續他的腳步探索這個遠古文明,但是希望後人不要想他這樣癡迷與執著,這樣反而會害了自己,同時他還說他把這座古城的線索放在印度的各個神那裏,如果有後人來尋求線索,希望能通過一些考驗,隻有通過考驗的人才能坦然麵對未知的一切。最後,喬治懷特踏上了去尋找古城的路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聽完這個故事,劉萬勇立刻就明白大師為什麽要他們回答那個問題,因為這是應喬治懷特的要求,也許喬治懷特最終感悟到有追求是美好的,但過於癡迷就變成了一種負擔和痛苦,他不希望後人像他這樣。但是他又反問大師道,“喬治懷特最終是沒有回來,也許是死在了路上,但這不能證明這座古城就真的存在呀。”

大師想了想說道:“古城的真實存在與否,是需要像你們這樣的人去驗證的。到了我這裏,可能已經沒有人懂得粘土板上的文字了,也許除了喬治懷特,聖人也沒有把這些技能教給其他的人,至少我是不懂的,到了喬治懷特這裏,那加兄弟會最後的傳承也斷了,也許是天意,也許是聖人不希望再傳下去,就讓那些塵封曆史繼續埋藏。不過作為我個人的理解,我認為古城的存在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印度的兩大史詩和裏或多或少都有提到一些跟古城有關的內容,隻是無從考證。這兩大史詩的曆史也很久遠,有人說印度是個沒有曆史的國家,但是光看這兩部史詩就能夠了解印度的文化,所以史詩裏的內容並非神話,而是有一定事實基礎的,所以古城也許真的存在。”

“那麽尋找古城的線索在哪裏?”劉萬勇又問。

“這個我不知道,喬治隻是說他把線索放在印度的各個神那裏,具體是什麽我也不知道,而且從來沒有去揣摩過,我知道這不是我的工作。也許喬治懷特認為,有心追隨他腳步的人,一定會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的。”

劉萬勇看了一眼葉雲茜和宋文嫣,說道,“這下好了,又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