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造紙術的發明和改進(1/3)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漢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之一。 發明地是在洛陽。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因此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在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麵作畫,但是價格昂貴,隻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蔡倫改造了紙。考古專家已找到更早的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早在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在古代,埃及有紙草紙,歐洲有羊皮紙,我國曆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中隻有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業的發展及人類文化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其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根據史書記載和後人研究,蔡倫造紙術的基本點,歸納起來就是用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切斷,漚煮、漂洗、舂搗、簾抄、幹燥等步驟製成的纖維薄片。沒有經過造紙基本步驟處理的纖維薄片,不具備紙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稱之為我國古代傳統概念上的紙。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埃及的紙莎草紙,而歐洲中世紀則普遍使用羊皮紙,這兩種

紙因為原料單一,改進餘地有限,被使用複數種類材料的中國紙所取代。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從6世紀開始,造紙術逐漸傳往朝鮮、日本,以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始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此後,法國(1189)、意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流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據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材料的限製,範圍極其狹小,紙的發明為當時歐洲蓬勃發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麵的活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