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火炮的發明(1/3)

現代戰爭中的火炮源遠流長。 古代最早的炮是石字旁,顧名思義,一定與石頭有關。這種石字旁的炮叫拋石機, 是用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拉動杠杆,將石頭拋出去的作戰器械

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就使用拋石機了。後來,隨著火藥的發明,火藥逐漸用於軍事。火炮則是用一種名為“拋石機”的工具改裝的。“拋石機”最初裝的是大石球,把大石球拋向敵人營壘;後來,把火藥做成火藥包代替大石球。由於火藥包比大石球輕,不但拋得遠,而且落地能燃燒,因此殺傷力也較大。

公元12世紀初,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開始南進。南宋不斷與金發生戰爭,所用的武器,除了“火毬”、“火蒺藜”等外,又有了火槍。火槍是在一根竹管裏麵裝上火藥,臨陣時點放。這種火槍是原始的步槍,也是管形武器的始祖。1259年,南宋壽春地區又有人製造了“突火槍”。槍管也是毛竹筒做的,竹筒中除了裝有火藥外,還有“子窠”。“子窠”發射時還會發出炮一樣的聲音。所以,“子窠”實際上就是人們初期使用的一種子彈,“突火槍”則是初期的原始的槍炮。

到了明代,火藥武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飛彈”。“飛彈”,也叫“震天雷炮”,球形,用竹木紮成,再在表麵糊以紙,球身裝上兩個像鳥翅膀一樣的東西,球內裝上火藥和引火線,引火線燒完,火藥就會爆炸,殺傷力很大。

在北宋年間,出現了突火槍,這是一種竹子做的管狀火器,內安“子巢”,戰時點燃火藥,用火燒敵人。能夠起到震撼敵人的作用。這種火器的出現,對近代火炮的產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後來,在突火槍的基礎上出現了金屬管狀火器——火銃,並逐步發展成為青銅火炮。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青銅炮,是我國寧夏武威出土的西夏時期(與宋代同期)的火炮,該炮口徑為100毫米,使用鐵彈丸,這一發現,使鐵彈丸使用的曆史提前了近一個世紀。

至遲在元代,中國已經製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銃。早在1332年,中國的元朝就在部隊中裝備了最早的金屬身管火炮:青銅火銃(口徑105毫米

,滑膛前裝式火炮)。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火器西傳以後,火炮在歐洲開始發展。14世紀上半葉,歐洲開始製造出發射石彈的火炮。為了提高炮兵火力的適應性,現代火炮除配有普通榴彈、破甲彈、穿甲彈、照明彈和煙幕彈等,使火炮能壓製和摧毀從幾百米到幾萬米距離內的多種目標。

13世紀初,我國的造炮技術經阿拉伯傳到歐洲,並在歐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16世紀中葉,歐洲出現了青銅和熟鐵製造的長管炮,亦稱長炮,代替了以前的短管炮(臼炮)。還采用了前車,便於快速行動。16世紀末,出現了將子彈或金屬碎片裝在鐵筒內製成的霰彈,用於殺傷人馬。在此期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和紅夷炮。

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幹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製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誌》又把佛朗機銃分為 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

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誌》記載:“大西洋船至,複得巨,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裏”(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

明政府為了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製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製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製大中型西洋炮 500門。中國曆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製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曆二十年造的鐵炮。

西方火炮的傳入,促進了中國明朝後期火炮技術的發展,改善了軍隊的裝備。據《練兵實紀.雜集》記載,戚繼光的車營裝備佛朗機銃 256門,輜重營裝備佛朗機銃160門。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了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中炮受重傷,不久死去。

火藥發明於中國,大約在13世紀時傳入歐洲。15-17 世紀頻仍不斷的陸戰、海戰和海外征服,使歐洲迅速地發展了利用火藥的近代武器——火炮。

15世紀,歐洲各國先後製造出了滑膛炮,出現了用鑄鐵製成的炮彈。不久,根據用途、口徑、炮筒長度的不同,炮的種類進一步劃分。火炮除了用於陸戰,也開始用於海戰。15世紀中葉時,歐洲各海洋國家的大型戰艦大多已安裝了火炮。起先,這種銅製火炮安裝在艦首或艦尾的甲板上,可以移動。到這個世紀末,出現了舷炮,即把火炮安裝在戰艦的兩側,在船的舷側開一些用於射擊的炮孔。當時,大型戰艦裝備的火炮已達100 多門。舷炮的使用,對海戰的戰術及船艦的構造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6世紀初,紐倫堡的製炮工匠們開始采用標準口徑。炮彈的彈頭被製成空心的,內部裝填炸藥;而裝發射藥的彈筒用紙板和皮革製成。把數門小口徑炮緊密排列而組成的多管炮,也已出現。

1846年,意大利製成了後裝線膛炮,其精度和發射速度都有明顯提高。後裝線膛炮是火炮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直到現在,火炮的基本結構仍沒有太大的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