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載人登月飛船(1/3)

蘇聯1957年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後,又接連不斷地發射了一些衛星,從中掌握了航天器的回收技術。接著,又發射了載人飛船將宇航員送入地球軌道,使其圍繞地球航行一圈後返回。1961年5月2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國會上提出一個10年內把人送入月球,並使他安全返回的計劃,得到國會的一致支持。為實施人類登月,以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命名的“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一項迄今為止最龐大的航天工程,目的是實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為載人的行星際飛行和探測進行技術準備。該工程包括如下方麵:

登月方案:經過反複的技術論證,於 1962年 11月決定采用“月球軌道交會”方案。

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的研製分兩個階段進行:1.研製‘土星1號”和IB號,以獲得大型運載火箭運行的經驗,為進行“阿波羅”號飛船的飛行試驗創造條件;2.研製“土星5”號三級巨型運載火箭作為飛船登月的運載工具。

“阿波羅”號飛船:飛船由指揮艙、登月艙和服務艙組成。

“阿波羅”計劃:為載人登月飛行做準備並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從1966年至1968年進行6次(“阿波羅”1號至6號)不載人飛行實驗,在近地軌道上鑒定了飛船的指揮艙、登月艙和服務艙,考驗了登月艙的動力裝置。1968年到1969年

進行3次(阿波羅”7號至9號)載人飛行試驗,主要做環繞地球、月球飛行和登月艙脫離環月軌道的降落模擬試驗、軌道機動飛行和模擬會合、模擬登月艙的分離和對接。按登月需用的時間進行了連續11天的飛行,檢驗了飛船的可靠性。

1969年5月18日,“阿波羅”10號演習了登月全過程,繞月飛行31圈,兩名宇航員乘登月艙下降到離月麵僅有15.2公裏處。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載有3名宇航員完成載人登月。此後,發射了“阿波羅”12號、14號一17號載人登月飛船,各帶兩名宇航員,並帶有儀器,分別進行了多項科學實驗。這些實驗揭示了月球表麵的結構特性、月麵物質的化學成分、光學和熱力學等物理特性及探測了月麵重力、磁場和月震等現象。

1969年7月16日至7月24日,“阿波羅” 11號登月飛船首次完成了載人登月之創舉,登月任務的主要步驟如下:首先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第一級助推火箭點燃,將飛船送入60公裏的高度後墜下;此時第二級開始點燃,將飛船送到能夠環繞地球飛行的高度後被拋掉;第三級助推火箭用來增加軌道的運行速度,在圍繞地球運轉過程中,借助地麵控製中心的幫助,修正去月球的路徑;接著“阿波羅”飛船向月球飛去,這一段均自動控製,在接近月球時飛船減速,圍繞月球軌道做修正飛行,一

切正常後,登月艙開啟製動火箭,與指揮艙分離後以軟著陸的形式完成了登月任務。這次載人登月的成功,實現了人類夢寐以求的共同願望,更為人們走出地球帶來新的希望。登月艙是用來載送宇航員在月球軌道上的飛船和月球表麵之間往返的交通工具。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登月艙隻能用火箭引擎推送,並可像直升機一樣作垂直升降。

1969年 7月對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4時 17分40秒,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駕駛“阿波羅” 11號飛船的登月艙平安降落在月球“靜海”的西南部,這是世界首次降落在月球表麵的登月艙。他們在月麵豎立了美國國旗,采集了月球表麵岩石標本,安放了地震儀和激光反射器,並進行了月麵探測。對時36分20秒後,他們點燃登月艙上升段火箭,飛離月麵。這時另一名宇航員柯林斯正在指揮艙中作環月軌道飛行,與其會合對接後,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將收集到的資料通過80厘米的“隧道”移入指揮艙後,登月艙的上升段便被拋開甩掉。大約兩天半後,即1969年7月24日(美國東部時間)12時50分35種時,載有三名宇航員的指揮艙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結束了他們為期195小時18分35種的月球航行。

這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雖然是美國與蘇聯競賽的產物,但也可以認為是人類向太陽係擴張的第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