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陸聯盟體係——為現代外交拉開波浪壯闊的的序幕(1/3)

(一)鐵血宰相俾斯麥

柏林會議後五年的時間裏,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了一個包括俄國、奧匈、意大利、 羅馬尼亞等國的複雜的同盟體係,歐洲的國際政治一時為俾斯麥同盟所左右,柏林成為歐 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發的保加利亞危機卻使俾斯麥同盟瀕臨破滅的邊緣。這個貫穿19世紀末的聯盟體係,就被稱為“俾斯麥大陸聯盟體係”

俾斯麥 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莊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

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曆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

畢業後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莊園經濟,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

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誌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

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

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後的德意誌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采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莊園。1898年去世。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係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誌帝國第一任總理。

(二)外交背景

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德國統一並且在歐洲大陸中部崛起。它的崛起使得歐洲舊有的均勢格局土崩瓦解。

德國力量的迅速上升,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安,法、奧、俄、英等國紛紛把外交焦點從維護“歐洲協調”轉向對付德國,積極擴充軍備與之對抗,尤以法國為甚。

戰敗不僅使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剝奪了它在歐洲大陸 的主導地位,更大大惡化了它的地緣政治環境。這樣法國對德國來說就成為一個無法和解 的國家。法國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對付德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準備複仇,法國都需 要同任何與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這就使得涉及德國的危機均會加劇,而很難局部化,因此也就限定了德國外交的基本走向。

1871年5月,法德兩國簽署了《法蘭克福和約》,結束了兩國的戰爭狀態,可是兩國的關係卻被置於一個難以調和的基礎之上,法德矛盾從此成為歐洲政治的一個焦點。

法國人迫切要求廢除屈辱的《法蘭克福和約》,因此法國積極地尋找反德同盟,俄國就是潛在的盟友。而俾斯麥德國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法國,孤立法國,阻止各國聯合對付德國。

在俾斯麥看來,孤立法國、維護歐洲現狀與保障德國 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麥麵臨的國際環境極其複雜:為了孤立法國就必須保持俄國、奧匈和 德國三個君主大國的保守聯合,為此他還需要對俄奧關係發展施加影響,俄奧關係過於密 切以致於撇開德國,或者為爭奪巴爾幹發生衝突都會損害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 德友誼視為德國外交基石的同時,他還不能得罪在近東、中亞與俄國尖銳對立的英國。1875年-1878年的近東危機,反映了俾斯麥政策相對於曆史環境的局限性:俄奧矛盾的激化 ,使俾斯麥難以長期回避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暫時找 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歸宿是1881年6月結成的俄奧德三皇同盟,這就使德國得以繼續保持 對俄奧關係的牽製及在兩者之間的調停地位。

所以他精心構建了一個以德國為中心的同盟體係,孤立打擊法國,避免法、俄兩國夾擊德國,集中全力鞏固和保障德國在歐洲大陸也已取得的霸權地位。為此,他奉行名為“大陸政策”的均勢外交,聯合俄奧,拉攏英國,防止任何大國與法國結盟。

1873年,俾斯麥促成了俄、德、奧三皇同盟,阻止俄向西歐、南歐擴張,也設置了一個阻止法俄聯合的屏障,使德國免於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

雖然俾斯麥促成了俄奧接近,但是東方問題始終困擾著俄奧關係,威脅著三皇同盟的穩定性。1877-1878年俄土戰爭期間俾斯麥表麵上充當“誠實的政治掮客”,實際上卻向沙俄反戈一擊,在柏林會議上聯合英、奧迫使俄國吐出戰爭掠獲物,體現了其勢力均衡的外交策略,同時也使俄國人十分不滿,俄德奧三皇同盟受到威脅。近東危機和柏林會議使俄德奧三皇同盟分崩離析,俾斯麥在英、俄、奧之間的中庸協調並不成功。為了繼續控製歐洲局勢,俾斯麥開始采取正式結盟政策,由此揭開了19世紀後半頁歐洲國家在和平時期締結秘密同盟條約的曆史。

(三)外交事件全記錄

1、大陸聯盟體係概況

俾斯麥希望與奧結盟,迫使俄放棄反德立場。於是1879年10月雙方簽訂《德奧同盟條約》,德奧同盟建立,德奧的接近使俄國擔心被孤立,於是主動便是願意與德奧訂立一個條約。1881年6月,三國簽《三皇同盟條約》,新的三皇同盟建立,使得俄奧再次合作,俾斯麥重新控製了歐洲局勢。1881年,法國占領突尼斯,法意矛盾加深,俾斯麥趁機拉攏意大利,而此時意大利擴張也積極尋求同德奧結盟,1882年5月三國在維也納訂立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建立。1883年,新獨立的羅馬尼亞擔心俄國威脅,尋求奧支持。因此,德國又與奧匈、羅馬尼亞結成了針對俄國的同盟。至此,俾斯麥在五年之內建立起一個包括了德、奧、意、俄、羅馬尼亞在內的同盟體係,德國處於這個同盟體係的核心位置。

為了控製保加利亞公國,1886年俄國策動了保加利亞的政變,派出特使直接統治保加利亞。英、奧兩國支持保加利亞的抵抗力量,使俄國失去了對保加利亞的控製。俄奧關係再次惡化,俄把奧看作在巴爾幹地區擴張的主要障礙;奧則認識到,三皇同盟不足以遏製俄的擴張野心。由此,1887年三皇同盟沒有續訂。三皇同盟沒有續簽,使俾斯麥再次考慮采取外交行動,來達到牽製法、俄,阻止法俄接近的戰略目的。於是調整政策,繼續加強同盟體係。這次調整的關鍵是爭取英國的加盟和德俄關係的加強。俾斯麥十分重視英國的作用,他試圖讓英和意、奧兩國接近,達到牽製法、俄兩國的戰略目標。當時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法、俄兩國,所以也願意結盟去牽製法國,但是看穿了俾斯麥的意圖,不願與法、俄兩國發生直接衝突。在俾斯麥的努力下,1877年3月和12月,英、意、奧分別達成兩次《地中海協定》,規定三國共同維持地中海、黑海和近東的現狀。雖然協定隻是聲明相互支持,並沒有明確的承諾與義務,但是也達到了聯合英國牽製法、俄的目的。

俄國始終是俾斯麥均勢體係中最重要的因素。由於三皇同盟條約沒有續訂,俾斯麥擔心法俄接近,希望與俄加強合作。而俄國希望獲得在巴爾幹問題上的支持。因此,1887年6月雙方秘密簽訂《再保險條約》,規定如締約國一方與第三國交戰,另一方保持善意中立,但是德國進攻法國,法國進攻奧匈除外。德國支持俄國在巴爾幹已有的權利。德奧意三國同盟確保的是,如果法國進攻德國,奧保持中立;這個條約保證的是,如果法國進攻德國,俄國保持中立。所以稱之為“再保險條約”。通過三個三國同盟,兩個《地中海協定》及一個《再保險條約》,俾斯麥建立起以德國為中心環環相扣的大陸聯盟體係,為德國的強大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確保了在歐洲已獲得的優勢地位。

從以上俾斯麥體係建立的過程不難看出:“大陸均勢政策”是俾斯麥時代德國總的對外政策。這項政策其外交戰略布局是:聯奧、拉俄、親英、反法,集中精力對付法國。其中聯奧是建立其均勢體係的關鍵。德國在統一之後奧對其複仇已無可能,德、奧在“敘舊”基礎上極易結盟,可以阻止俄國向西歐和南歐擴張,鋪設一條阻止法俄聯合的通道。拉俄,意在阻止法、俄結盟,使德國避免兩線作戰。俄國為反英抑奧,為鞏固與德國農產品市場的傳統關係,有可能與德國接近,奉行親德方針,增加它在近東和巴爾幹地區與英、奧爭奪勢力範圍的籌碼。因此,德,俄可以彼此利用。親英,則是利用它來牽製俄法,並使他們相互對抗,借以維係以德國為中心的大陸均勢局麵。俾斯麥說:“德國的政策應當努力造成英國與俄國之間的敵對關係,而不是過分親密關係。”英、德在對外利益中尚無衝突,為與法俄爭奪勢力範圍,英國寧願聯德製法俄。反法,即通過前三個環節關係,消除法國與英、俄、奧結盟反德的可能,集中全力摧毀法國。

俾斯麥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重點放在聯俄拉奧上,對俄、奧均采取親善聯合的態度,他說:“如果我們在堅定地忠於奧地利的同時,也保持使從柏林到聖彼得堡的道路暢通無阻的話……就能保持三大帝國之間的一致。”

但是由於俄國在1875年法德危機中偏袒法國,以威脅的方式製止德國對法國實施戰爭打擊策略,導致俾斯麥從聯俄變為遏製俄國,視之為潛在的對手。在1878年解決近東危機問題的柏林會議上,德國傾向英、奧,抑製俄國。

聯俄、拉奧、親英、反法的外交戰略是通過執行均勢外交原則與建立一個包含有多邊、雙邊國際條約、複雜的歐洲均勢體係以維護德國的大陸霸權地位來實現的。均勢外交,是俾斯麥核心的外交原則,他是從奧地利著名外交家梅特涅那裏借鑒過來的。梅特涅時代始終奉行“大國均勢”外交策略,俾斯麥時代也不例外,隻不過隨著時代變化,均勢的內容有所不同他的大陸政策和均勢外交,通過下述幾個同盟和國際條約來實施:一是1873年建立的俄德奧三皇同盟,其目的是確立三皇協商原則,消除彼此間的衝突,對外采取共同行動。二是德奧同盟,是1879年建立的秘密軍事同盟,矛頭直指俄國。“兩帝國之一遭到俄國的進攻,兩締約國有義務以其帝國的全部軍力實行互助。”三是其他反法、反俄同盟。1883年建立德奧羅同盟,相互承擔軍事義務,旨在反俄。1887年在俾斯麥的努力下奧、英、意簽訂了兩個《地中海協定》,矛頭都是針對法、俄結盟。但同時,德國又與俄國秘密簽訂了《再保險條約》。通過這幾個同盟、協定及條約,俾斯麥相當成功的實現了他的外交構想,為德國贏得了二十年的和平時間,從而基本上實現了他所期盼的保持德國在歐洲已獲得優勢地位的外交目標。俾斯麥不失為十九世紀歐洲最偉大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同時也奠定了未來德國外交政策的基調。

俾斯麥體係在取得巨大外交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係列難以解決的問題,使得這個體係難以長久維持。

首先是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總所周知,英國十九世紀後半期所奉行的是“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這也是英國外交的特點,即英國不加入軍事同盟,不用固定的軍事義務來束縛自己,但是不是中立。其本質依然是大陸均勢政策,可以牽製大陸各強國,當歐洲大陸均勢有明顯強弱分明後,去支持較弱的一方,發揮“重砝碼”作用,使局勢重新平衡,為英國的海外霸權擴張創造條件。這一特點,決定了英國是一個難以依靠的國家。再加上俄奧之間利益矛盾重重,因此這一體係內部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能平穩運行那麽長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俾斯麥個人的能力。所以,這一體係的另一大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太過於依賴俾斯麥的個人能力。在複雜的大國關係中,聯合奧、意,拉攏英、俄,孤立法國,是一件及其困難的事情。俾斯麥左右逢源,縱橫捭闔,將這一體係運作了二十多年,但實際上這也是這一體係的一大弱點。一旦俾斯麥離職、死亡或有什麽變故,這個體係就麵臨危機,當時德國很難再找出一個像他這樣可以“同時在空中玩兒八個球能耐的人”。

俾斯麥的個性,使得他和德國皇帝以及其他人的關係比較緊張。1888年年輕的德皇威廉二世上台,俾斯麥與新皇帝不和,經常發生政見衝突。1890年3月的一次衝突使俾斯麥辭職,德國隊俄國的政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1890年《再保險條約》期滿,俄再三提出續訂,但是德國政府都拒絕了,理由是它無益於保護德國利益,不能保證德國免遭法國進攻。拒絕俄國的這個建議,德皇及其資政等於是把俾斯麥交錯的結盟體係中,最要緊的一根主軸給拔掉了。於是俄國被迫與法國接近,法國求之不得。

1891年8月法俄簽訂軍事協定。俄法同盟標誌俾斯麥體係的解體。至此,歐洲形成了兩個軍事同盟,一個是德奧意,一個是法俄,俾斯麥體係不複存在。

2、關鍵事件

1878年柏林會議

柏林會議(德語: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會議。與會國包括歐洲強國與奧斯曼帝國。在俄土戰爭後,強國希望重建巴爾幹半島的秩序。因此,德國首相俾斯麥代表德國舉行會議,邀請各國出席,以平衡英國、俄羅斯與奧匈帝國的利益。會後,俄奧關係卻漸漸變差,而巴爾幹民族問題並沒有得到完滿解決。

經過回教帝國數個世紀的統治,保加利亞與數個主要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國家終於在會後獲得強國確認,成為獨立民族國家。會議目的主要是修改《聖斯特凡諾條約》的條款,讓土耳其保得住君士坦丁堡。此舉防止俄羅斯在打敗土國後,向巴爾幹擴張。

最後,與會國家簽訂了《柏林條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黑山獲得獨立;保加利亞得到自治;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劃歸奧地利管理。

內容概況:

保加利亞分為三部分:保加利亞(獲得自治權)、東魯米利亞(Eastern Rumelis)(仍屬土耳其擁有,但有自治權)及馬其頓(Macedonia)(歸還土耳其)

俄國仍持有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

英國獲得地中海東部的塞浦路斯(Cyprus)

承認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及黑山的獨立

波斯尼亞及赫塞哥維那名義上仍由土耳其統治,在行政上則歸奧地利統治

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是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王國在1882年5月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國與意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意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年6月,意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後,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

1881年5月,法國奪得突尼斯這個意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於是,為了得到支援,意大利加入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結為三國同盟。不過,意大利的民意並不太滿意與奧匈帝國結盟,因為她曾阻止意大利統一,並且仍然控製著被認為是“尚未收複的意大利”(Italia irredenta)的特倫蒂諾和伊斯特拉。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年前,很多著名軍事分析家都預測意大利會改變立場。1911年,意大利入侵並占領原本由奧斯曼帝國控製的的黎波裏,令此預測更有說服力。而且,英國和法國在開戰後又作出承諾,會讓意大利獲得安那托利亞東南部,以及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地區大部分領土。不過,英法在戰後並沒有兌現承諾。

1914年8月,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和奧匈帝國與英、法、俄三個協約國戰鬥。意大利保證支持同盟國,可是後來加入協約國陣

營,先後在1915年5月和1916年8月向德奧兩國宣戰。

雖然意大利是被動的國家,但其希望保持歐洲均勢的意念,很明顯是傾向支持規模較大的同盟。她之所以不支持同盟國,是因為她們是主動攻擊的國家,而協約國是防守同盟。而且,英國和意大利簽署了有關地中海的協議。英國需要暢通的地中海道路,以容易接觸其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由於意大利大部分邊界被地中海包圍,她就付不起與英國為敵的代價。這也被認為是意大利改變立場的原因。

兩次《地中海協定》

地中海協定(Mediterranean Agreements)是1887年大英帝國與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及西班牙王國簽訂的協定,上述國家結合,以對抗法國及俄國在地中海地區增加勢力的威脅。

經過

由於奧匈因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和俄國就巴爾幹勢力分配問題產生糾紛,以逐漸令三皇同盟瓦解,德國無意和俄國公開決裂,迫使奧匈因而轉而尋求英國協助,與此同時鑒於法國對埃及的勢力擴張日益顯著,於是英國亦把握時機加強與地中海國家的關係以抗衡法國的威脅,而意大利又和法國在突尼斯殖民地爭奪中失敗,甚為不滿法國,三國遂聯合於1887年3月及12月先後簽訂兩次地中海協定,同意對近東問題采取共同行動,著力保持地中海地區的現況。西班牙亦有參與第一次地中海協定的協作。

影響

地中海協定並非一項軍事協定,僅是一種接近軍事同盟的一種合作關係,此協定的而且確保了英國對地中海的控製,不過因為英國既想確保對地中海的控製、又不願承擔如軍事同盟般以軍事行動支援盟友的責任,加上奧匈和意大利在尚未收複的意大利——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及達爾馬提亞的領土爭奪,意大利統一也曾被奧匈大力阻撓,故此最後此一協定亦無疾而終。地中海協定打破了俾斯麥同盟體係對歐洲局勢的壟斷,而法國和俄國被英國的的外交孤立,亦為兩國日後的關係,進而結成法俄同盟改善埋下伏筆。

再保險條約

再保險條約 (德語:Rückversicherungsvertrag,英語:Reinsurance Treaty1887年6月18日) 是德國與俄國的秘密條約。1886年,保加利亞危機發生,俄國與奧匈帝國關係惡化,令三帝同盟崩潰。俾斯麥有鑒於此,借此尋求與俄國修好的機會。隻要能保得住俄國支持,他才可以繼續孤立法國,以保德國安全。

此條約分為兩部分:

德俄同意,如果對方與第三國交戰,己方保持中立。但此條款不適用於德國攻擊法國或是俄國攻擊奧匈帝國。

在附加的議定書中,如果俄國幹預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達達尼爾海峽,亦即黑海的入海口,德國將會保持中立。換句話說,德國會容許俄國進犯兩邊海峽,甚至是君士坦丁堡,威脅地中海的勢力均衡。

條約有效三年。作為俾斯麥係統的一部分,條約的成功非常視乎俾斯麥的聲望。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德國外交部自感無力繼續推行此政策。在1890年,俄國要求續訂條約,但德國多次拒絕。德皇威廉二世認為他與俄國沙皇有血緣關係,故此深信可以保持良好外交關係。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壯大,威脅英國在中東殖民地利益,已經令兩國關係緊張;如果強求與俄國結盟,德國可能因此失去與英國結盟的機會。然而,在條約失效後,俄國隻覺得遭到孤立,所以在1892年與法國結盟,令俾斯麥心中“法國突破孤立的噩夢”(Bismarcks Nightmare)成真。

1896年,德國報章Hamburger Nachrichten暴露條約內容,引起德國與奧國人民的強烈抗議。俄法同盟令德國受到孤立,所以是造成戰爭爆發的遠因之一。

3、大陸聯盟體係的瓦解

(1)保加利亞危機和三皇同盟的終結

保加利亞亞曆山大大公力圖擺脫俄國控製,保俄關係緊張。1885年9月,東魯米利亞爆發反土起義,自行宣布與保加利亞合並。沙皇亞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個不聽命於俄國的統一的保加利亞的存在,要求列強施加壓力,迫使亞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並。1885年10月,君士坦丁堡會議,俄國建議恢複《柏林條約》規定的現狀。俾斯麥支持俄奧合作。

1886年8月,俄利用保國內親俄勢力發動政變,廢除亞曆山大大公。但保攝政當局在英奧支持下對俄進行抵製。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為保加利亞大公,俄失去對保的控製。奧同英抵製俄在保恢複控製的努力,使兩國關係惡化。俄將奧視為它在巴爾幹擴張的主要障礙,奧則認識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製俄的擴張野心。俄奧在巴爾幹擴張利益的對立性注定了俾斯麥強求俄奧合作的努力將歸於失敗。1887年,《三皇同盟條約》期滿未續,俾斯麥體係重要一環脫節。

(2)法德關係危機和1887年《三國同盟續約》

保加利亞危機期間,俾斯麥擔心法國趁機進攻德國。為嚇阻法國,俾斯麥采取加強德國軍事力量的威脅手段。俾斯麥決定加強德奧意三國同盟關係,以確保德國的安全。意也有意續訂三國同盟條約以獲益。1887年2月10日,《三國同盟續約》。通過《三國同盟續約》,意在條件允許時若主動對法開戰,將得到德國的援助,這使得三國同盟演變成具有侵略性的軍事同盟。

(3)兩次《地中海協定》和《再保險條約》

俾斯麥構建結盟體係的重要考慮:希望通過英意和英奧之間的協約聯係,將英國也拉入到牽製法俄的路線上來。英意在地中海存在著遏製法國的共同利益,英奧在巴爾幹問題上也存在遏製俄國的相同立場。如果英國加入反法俄陣營,德國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東調動起足夠力量對付法俄,同時又賦予德國與法俄交往時更大的回旋餘地。

英雖與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國。首相索爾茲伯裏洞察俾斯麥想把對抗法俄的責任推至英國身上而自己坐收漁人之利的意圖。他認為英國的政策是既要反對法俄的擴張野心,又要避免卷入與法俄的衝突。他主張與意奧隻訂立一種不承擔明確援助義務的協定,並將範圍界定在維持地中海地區的現狀。 1887年2-3月,英意奧以互相交換照會的形式達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12月,三國又以照會形式達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德國雖沒有參與這兩個協定,但通過其盟國意奧的參與而間接地實現了與英國的非同盟性聯合。但由於協定條款規定了英國承擔義務時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

俾斯麥希望與俄國訂立協定,獲得三皇同盟所規定的俄國雜法德戰爭時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證。沙皇亞曆山大三世也有意從德國那裏獲得其在巴爾幹和海峽問題上的支持。

(4)1887年6月18日,《再保險條約》

自三皇同盟終結後,俾斯麥借助《三國同盟續約》、兩次《地中海協定》和《再保險條約》,實現了對其結盟體係的調整,而其目標就是要牽製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結合,確保德國在歐洲大陸占據支配地位。但調整後的結盟體係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奧之間存在著根本對立矛盾,俾斯麥對此始終未能解決。由於德奧間存在同盟關係,一旦俄與德關係再惡化,它就極有可能尋求與法國聯合。其次,英國態度曖昧。英國雖與法俄在殖民擴張上有矛盾,但它寧願信奉自身實力也不願依靠大陸結盟。俾斯麥如不能很好地處理與英國的關係,其大陸結盟體係的前景仍是未知數。最後,結盟體係深深打上了俾斯麥個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聯合奧意、拉攏俄英、孤立法國的策略思路。這一思路有待於德國政府繼續通過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實踐。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上台後,俾斯麥與之政見衝突不斷。1890年3月,俾斯麥被迫辭職。新內閣的政策措施開始與俾斯麥拉開距離。此後,英德矛盾不斷上升,法俄不斷靠攏,結盟體係遂趨於瓦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