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3)

薩拉熱窩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爾幹半島的波士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費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的恐怖組織“黑手社”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這次事件使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外交背景

1914年6月28日,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陽光明媚,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攜妻索菲亞來這裏作特別訪問。他此行的目的是想使妻子得到她在維也納得不到的皇室榮譽。然而他卻忘記了,這塊土地是奧地利6年前才吞並的,對他充滿了仇恨,刺殺他的陰謀正在醞釀著。當槍彈打穿斐迪南的脖頸和他妻子腹部的時候,隨著兩股鮮血的噴出,一場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戰爭開始了。普林西普成為永載史冊的人物,曆史的進程往往充滿了偶然因素。

20世紀,擺脫了土耳其人統治的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地區日趨強大起來,已成為南部斯拉夫人反對外國統治、爭取民族統一的核心。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地的南斯拉夫人,強烈要求擺脫奧匈帝國的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並,建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統一運動的發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者極為不安。因此,奧匈加緊進行以摧毀塞爾維亞為目標的戰爭準備,而主持製定侵略塞爾維亞戰爭計劃的正是斐迪南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馮.赫特岑多夫。當時,在塞爾維亞國內已出現反奧宣傳活動和愛國團體。

1908年成立了“國防會”,1911年成立了“黑衣會”(又稱“不統一毋寧死”)。這兩個組織受到歐洲以巴古寧、克魯泡特金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

“國防會”主張進行遊擊戰來阻止奧匈帝國吞並塞爾維亞,並招募和訓練誌願軍。

“黑手會”主張采取恐怖行動,它的奮鬥目標是“實現民族的思想,統一所有塞爾維亞民族”。黑手會的活動方式是,單線聯係,秘密活動,絕對服從,勇於犧牲。領導這個組織的是塞爾維亞參謀本部情報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維奇上校。

20世紀初,巴爾幹地區多次發生暗殺事件,許多青年愛國者都以獻身精神去進行這些恐怖活動。

1914年5月,德國參謀長小毛奇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會談,討論對塞爾維亞的戰爭計劃。

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諾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舉行會談,為發動戰爭預先確定行動方針,他們都認為,俄國國內困難較大,無法插手巴爾幹戰爭。德皇建議奧匈利用這一有利形勢進攻塞爾維亞。威廉二世還明確向斐迪南保證,假如俄國插手奧塞衝突,德國將援助奧匈。

在德國的大力支持下,奧匈決定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時間選定在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1386年6月28日)。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出動了兩個兵團,斐迪南夫婦決定親自前往薩拉窩巡視。

奧匈的這一挑釁行動,大大激怒了塞爾維亞愛國者,“黑手社”和波斯尼亞當地的秘密民族主義團體“青年波斯尼亞”擬定了行刺斐迪南的計劃。

塞爾維亞政府事前已發覺了刺殺斐迪南的行動,並反對這一行動,擔心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可怕的後果,因為塞爾維亞難以抵擋奧匈的進攻,而俄國此時尚未完成陸軍的改編計劃,不可能給塞爾維亞有力的援助。

塞爾維亞政府試圖阻攔“黑手社”的人出境,但與“黑手社”有聯係的邊防軍使他們順利地越境進入波斯尼亞。塞爾維亞政府又通過本國駐奧匈公使提醒奧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亞,將會有生命危險。

但是奧匈政府對這一警告置若罔聞。

(二)過程

1、刺殺過程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Franz Ferdinand,1863——1914)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

演習在奧匈帝國控製的波斯尼亞舉行,並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

塞爾維亞的一個秘密組織派出了多名殺手,埋伏在薩拉熱窩市內,準備行刺。演習結束後,斐迪南夫婦乘坐敞篷汽車進入市區,一個刺客向汽車扔了一個炸彈,但僅僅擦傷了斐迪南。

當斐迪南夫婦的汽車行駛到一個拐角處時,另一個秘密組織成員,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雙雙斃命。開槍打死斐迪南皇太子的是一位名叫加費格裏.普林齊普的波斯尼亞青年,當時他隻有17歲,還是個中學生。普林齊普其實並不機警,完全是一係列偶然因素使他成為刺殺斐迪南的塞爾維亞民族英雄。

這就是著名的“薩拉熱窩事件”(Assassination in Sarajevo)。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偶發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的導火線。

(1)第一次刺殺

6月28日清晨,“青年波斯尼亞”組織便在奧皇太子所要經過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上午10時左右,斐迪南夫婦在城郊檢閱軍事演習之後,乘坐敞篷汽車傲然自得地進入薩拉熱窩城。一長列皇室汽車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隻有稀疏的憲兵和警察布置在道路的兩旁警戒。斐迪南坐在第二輛車上,索菲亞坐在他的右邊。波斯尼亞軍政府長官奧斯卡.波蒂奧雷克將軍坐在左邊的位上,司機旁邊是侍從官哈拉希伯爵。

當車隊經過市中心米利亞茨卡河上的楚穆爾亞橋,駛進阿佩爾碼頭時,埋伏在這裏的第一個暗殺者沒能動手,因為一個警察走過來站在他麵前。

相距不遠的另一個暗殺者察布裏諾維奇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向斐迪南夫婦乘坐的車擲出一枚炸彈,但被車篷彈到地上,在第三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克雷將軍的副手和索菲來的女侍。

斐迪南故作鎮靜地走下車,察看了現場,對被警衛捉住的察布裏諾維奇瞄了一眼,然後登車揮手說:“先生們,這個人發瘋了,我們還是按原計劃進行吧。”

車隊迅速駛進市政廳,斐迪南夫婦參加了市政廳舉行的歡迎儀式,然後略作休息,驅車前往醫院看望受傷的隨從。

(2)第二次刺殺

斐迪南太大意了。死神在等著他。

本來是去醫院,但司機偏偏轉錯了方向,正好撞上了在街口拐角處守候的普林西普。刺殺的機會來了。普林西普拔出手槍,剛要舉槍射擊,離他不遠處的一個警察發現了,箭步衝上來欲抓住他的手臂。

就在這一瞬間,剛好趕到這裏的一位名叫米哈伊洛.普薩拉的“青年波斯尼亞”成員,揮手猶如一道閃電,朝警察頸部猛擊一拳,警察冷不防一個趔趄。這時,普林西普的槍聲響了,奧皇儲夫婦一命嗚呼。頓時,四下裏一片混亂,米哈伊洛趁機飛快地逃離了現場,而普林西普當場被捕,日後死在獄中。列強角逐曆史的進程又有其必然因素。

斐迪南遇刺僅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戰爭的準備早已在進行中。

2、蝴蝶效應

(1)戰爭危機

19世紀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爭奪歐洲霸權和分割殖民地的鬥爭中,已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軍事侵略集團,即德、奧、意三國同盟和法俄同盟。進入20世紀,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叫囂嚴重威脅著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德國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英德在殖民地、商業和軍備等方麵的鬥爭使兩國的關係日益緊張。德國的強大,使歐洲的“均勢”被打破,英國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係。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歐洲的競爭對手沙俄。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尋找與它的宿敵法國接近。

德法之間的矛盾也促使法國向英國靠攏。法國企圖從德國手裏收複阿爾薩斯和洛林,為此積極準備“複仇”戰爭。德法兩國為爭奪北非摩洛哥,也有著尖銳的矛盾。推動法國與英國接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盟國俄國在日俄戰爭中大大削弱,如果德法發生戰爭,法國不可能指望俄國的有力支援。在這些情況下,英法兩國於1904年4月8日簽訂協約,法國承認英國在埃及的特權,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權。兩國也調整了在紐芬蘭海岸、岡比亞和尼日爾、暹羅、馬達加斯加和新赫布裏底斯群島的矛盾。英法協約的簽訂是準備世界大戰的重要步驟。

英法協約簽訂後,英俄兩國也逐漸接近。德奧勢力在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危害著俄國的利益,沙俄一直把巴爾幹和土耳其看成是自己的勢力範圍,而德國也想控製這一地區。1903年,德國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巴格達鐵路的建築權。一旦鐵路修成,德國將控製黑海海峽的通道,俄國出入黑海將受到德國的限製。日俄戰爭後,俄國的經濟日益依賴英法兩國,英俄兩國的矛盾也因俄國國力的削弱和英德矛盾的加劇而暫時緩和下來。1907年8月,英俄兩國簽訂協定,標誌著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作好了組織準備。兩大集團中各國一麵利用外交會晤進行和平欺詐,一麵瘋狂進行擴軍備戰。雙方劍拔弩張,戰爭的叫嚷甚囂塵上,戰爭危機頻頻發生。

(2)矛盾激化

1905年初,摩洛哥發生了危機。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部,扼守著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門戶直布羅陀海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法國統治著摩

洛哥的大部分國土,德、英、意、西等國都想擴大自己在摩洛哥的勢力。法國為了鞏固自己在摩洛哥的“特殊地位”,展開了一係列的外交活動。從1900年到1904年,法國先後同意大利、英國和西班牙簽訂協定,規定了它們各自在摩洛哥的利益。1905年1月法國向摩洛哥蘇丹提出一個對其行政、軍事、財政的全麵“改革”方案,接受這個方案無異於承認法國的保護權。德國不容許法國占領這個地中海上重要的軍事基地和鐵礦產地,決定破壞法國的計劃。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的丹吉爾港,發表挑釁性演說,提出要“維護”摩洛哥的主權和獨立。德國向美、英、法、西、俄等國照會,指責法國違反了馬德裏公約(1880年簽),並以戰爭相威脅。法國考慮到這時如發生戰爭將對自己不利,決定讓步,把同德國的關係暫時緩和了下來。

1906年1月16日,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耳黑西拉斯召開的國際會議上,俄、英、美諸國甚至意大利都支持法國,德國陷於孤立。會議決定承認摩洛哥“獨立”,摩洛哥的財政由國際監督,警察組織由法國和西班牙分別管理,由它們負責摩洛哥的“治安”,這就等於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控製。德國雖然失敗,但並沒有放棄對摩洛哥的野心,爭奪摩洛哥的鬥爭成為戰爭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

(3)戰爭爆發

1911年4月,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殖民統治的人民起義。法國以恢複“秩序”和保護僑民為由,占領非斯。德國不容法國獨占摩洛哥。7月1日,德國炮艦豹號駛進摩洛哥的阿加的爾港,隨之巡洋艦柏林號也出現在摩洛哥海麵,德法戰爭迫在眉睫。這時英國決定支持法國,並聲稱在摩洛哥問題上英國不惜與德國一戰。在英國的壓力下,德國不得不同意與法國談判。11月,雙方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國把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給德國作為“補償”。

摩洛哥危機尚未過去,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間又發生了戰爭。意大利早就蓄意侵略土耳其的北非屬地的黎波裏,決定趁英、德、法等國卷入摩洛哥危機時,染指的黎波裏。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政府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抗議土耳其在的黎波裏阻撓意大利的“企業活動”。土耳其拒絕接受這個無理通牒,意土戰爭隨即爆發。

20000餘意軍先後在的黎波裏登陸。意軍裝備精良,在戰爭中第一次使用了飛機,意大利艦隊控製了沿岸港口,英國又不許土耳其援軍通過埃及。這樣,意大利打敗了土耳其軍隊,但遭到了的黎波裏阿拉伯人的頑強抵抗。戰爭一直延續到1912年巴爾幹戰爭開始才結束,土耳其把的黎波裏和昔蘭尼加(後來合稱利比亞)割讓給意大利。

(4)軍備競賽

為了準備戰爭,歐洲列強瘋狂擴軍備戰。從1911年起,德國每年都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增加軍事預算。到1913年,德國已擁有由新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現役部隊76萬。英國軍隊(包括印度軍隊在內)增加到41萬。法國於1913年通過新的軍事法案,將兩年兵役製改為三年,役齡從21歲到45歲改為從20歲到48歲,使軍隊增加到77萬。沙皇俄國在大戰前夕已擁有兵力為130萬的軍隊。列強還積極擴大海軍,英德兩國的海軍競賽最為劇烈。

1912年,英德兩國舉行裁軍談判,英國堅持兩國海軍比例應為2:1,德國則要求定為16:10,談判最後破裂,雙方更瘋狂地增加軍費。到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6億馬克。兩大集團各自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和製訂作戰計劃,力圖先發製人。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曾經說:“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

各國資產階級宣傳機構也大肆活動,散布沙文主義情緒。資產階級禦用學者竭力為戰爭辯護,宣傳戰爭可以解決人口“過剩”問題,挽救工商業危機,甚至宣稱戰爭能對人類起“優生”的作用。德國騎兵將領柏第公然叫囂:

“戰爭是萬事之父……戰爭不僅是一種生物規律,也是一種首先規律,因而是文明的不可缺乏的因素。”罪惡的戰爭終於在巴爾幹釀成。巴爾幹半島成了“火藥桶”

(5)戰爭影響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南部,瀕臨地中海,這裏長期受土耳其人的統治。19世紀以來,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巴爾幹地區的一些國家相繼獨立。由於這裏主要居住著南部斯拉夫人,與俄羅斯人是同宗,而且俄國是打擊、削弱土耳其的主要力量,所以,巴爾幹半島各國與俄國有著密切聯係。20世紀初,奧匈帝國開始加緊染指巴爾幹地區,特別是力圖阻止波斯尼亞的黑塞哥維那同塞爾維亞合並,波黑當時還是土耳其統治下的兩個行省。1908年,奧匈趁土耳其發生革命時,宣傳吞並波、黑兩地,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極大憤怒。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開始部署武裝力量,俄國準備支持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奧匈也向邊境集結軍隊,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這時德國出麵支持奧匈。1909年3月21日向俄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立即承認奧匈吞並波、黑兩地的既成事實,否則將對塞爾維亞開戰。俄國在日俄戰爭失敗後力量削弱,也沒有得到英法的支持,不得不暫時讓步。奧匈在德國支持下實現了吞並波黑的野心。

土耳其在意土戰爭中的慘敗,充分暴露了這個帝國已經腐朽不堪,大大鼓舞了500年來飽受奧斯曼帝國壓迫的巴爾幹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在巴爾幹地區,當時已有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建立了較大的獨立王國,這些國家積極醞釀建立同盟,準備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以求徹底擺脫土耳其對這個地區的統治。

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談判

歐洲列強不甘心巴爾幹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幹涉,使巴爾幹問題更趨複雜。德國從維護自己在土耳其的利益出發,和奧匈一起支持土耳其,力圖阻撓巴爾幹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俄國出於自身的戰略利益積極推動巴爾幹同盟的建立,企圖以此加強本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使巴爾幹同盟成為反對奧匈和德國的工具。因為在俄國看來,這個同盟的形成,將在法俄兩條戰線以外,開辟反對德奧同盟的第三條戰線,這就意味著奧匈帝國的兵力將從俄國戰線抽走,減弱對俄國的壓力。同時,這一同盟的建立也將切斷德奧與土耳其的聯係。

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訂反土同盟條約。5月,希臘和保加利亞也訂立盟約,門的內哥羅也在8月參加。這樣就形成了四個巴爾幹國家的反土同盟。

1912年10月8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對土耳其宣戰,保、塞、希也相繼在17、18日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給予土耳其統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權,要求土軍撤出巴爾幹。土耳其拒絕了這些要求,三國遂對土耳其宣戰。盟軍很快擊潰了土耳其軍隊。保加利亞迅速向伊斯坦布爾挺進,希臘占領了薩羅尼加,塞爾維亞占領了馬其頓的大部分以及新巴薩爾等地區。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土地幾乎全部喪失,僅剩下君士坦丁堡、蓋利博盧半島、亞得裏亞堡、雅尼那和斯庫台五處。

土耳其政府被迫求和,形勢對巴爾幹同盟十分有利。但在議定和約條件時,歐洲列強各自支持一方,幾乎使這次戰爭擴大為歐洲大國之間的戰爭。塞爾維亞為了取得通往亞得裏亞海口的通路,要求進入阿爾巴尼亞北部。奧匈在德意支持下反對,俄法則竭力支持。俄奧兩國都實行局部動員,局勢異常緊張。但俄國考慮到力量薄弱,作戰準備很差,不得不向德奧讓步。巴爾幹問題被提交國際會議討論。1912年12月,在倫敦召開和約會議,同時召開歐洲英、法、俄、意、德、奧六國大使會議。在大使會議上,協約國支持巴爾幹同盟,同盟國支持土耳其。這時,土耳其突然發生政變,親德政府上台,它在德國支持下拒絕放棄亞得裏亞堡,談判遂告破裂。1913年2月3日,巴爾幹同盟再度開始軍事行動,3月攻陷亞得裏亞堡,土耳其不得不再度求和。倫敦會議於5月複會,交戰國簽訂和約。土耳其把依諾斯到密土亞線以西的領土全部割給巴爾幹各國,隻保留伊斯坦布爾附近不大的地區。經過長期鬥爭的阿爾巴尼亞人民終於獲得了獨立。

(2)利益分配的分歧

巴爾幹同盟各國在分配戰果時發生了分歧,爭吵隨之而起。由於保加利亞得到的土地最多,因此塞爾維亞要求保加利亞劃出馬其頓的一部分給它,希臘則要求得到馬其頓南部和西色雷斯,門的內哥羅也想從保加利亞手中取得部分土地,連未參加同盟的羅馬尼亞也向保加利亞索要南多布羅加,均被保拒絕。土耳其也想乘機奪回東色雷斯地區。結果這些有領土要求的國家聯合起來對付保加利亞。同盟國竭力破壞巴爾幹同盟,協約國則公開站在希塞等國一邊。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和希臘簽訂反保同盟,接著羅馬尼亞也參加這個同盟。保加利亞為了先發製人,於6月29日首先向塞爾維亞宣戰。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不久也加入了反保戰爭。保加利亞在戰爭中遭到失敗。8月10日,雙方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羅馬尼亞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塞爾維亞獲得了馬其頓大部,希臘獲得了南部馬其頓、西色雷斯和裏克特島。土耳其利用巴爾幹國家的內訌,重占亞得裏亞堡。

兩次巴爾幹戰爭推動了奧匈統治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他們要求和塞爾維亞合並,建立一個大塞爾維亞國家。奧匈帝國堅決反對塞爾維亞的擴大,並決定吞並塞爾維亞。奧塞的衝突勢必引起奧俄的衝突以及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衝突。巴爾幹已成為歐洲列強矛盾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

(3)薩拉熱窩遇刺事件被利用

弗蘭茨.斐迪南在薩拉熱窩遇刺事件被推動戰爭的兩大軍事集團所利用。奧匈的軍國主義者大肆叫嚷,“拔出寶劍,對準塞爾維亞”,徹底摧毀奧匈稱霸巴爾幹的障礙。

維也納一家報紙寫道:“六年來我們一直等待著一切嚴重的緊張局勢最後爆發……我們要戰爭,因為這是我們人心的信念。我們的理想隻有通過一次戰爭,用激進的突然方式才能實現:這是一個強盛的奧地利。”

事件發生的次日,奧匈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和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都認為:“解決塞爾維亞問題”的時機到了,要求立即進行軍事動員,對塞爾維亞宣戰。但他們也擔心俄國的幹預,於是就請求德皇威廉幫忙。

(4)戰爭時機

德國渴求戰爭,認為現在進行戰爭有利。1914年有兩件事促使德國力求速戰。一是6月間德國完成了基爾運河的加寬工程,使新造的“無畏艦”能從北海通過運河直接駛入波羅的海,加速軍隊調動的靈活性;二是4月份英國開始同俄國進行海軍談判,小毛奇獲知此事後,大為不安。6月1日,小毛奇對曾出使英國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說:“我們已準備就緒,在我們是愈快愈好。”德國深知,如果戰爭拖至1917年發生,那時俄法兩國完成新的擴軍計劃,實力對比會起變化。德國外交大臣亞哥夫在1914年7月寫給駐英大使的信中說:“現在,俄國基本上尚未做好戰爭準備。法英兩國也不願意現在打仗。根據所有權威人士的推測,再過幾年,俄國就有戰鬥力了。到那時,它用自己士兵的數量就能壓倒我們;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和戰略鐵路都將建成,然而我們的集團的力量卻將日漸衰弱下去。”德國人預感到俄國的力量將日益增強,而現時貌似強大的奧匈帝國將日趨衰落,因此希望在實力對比有利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6月28日星期日下午,德皇在基爾海麵遊艇上獲悉弗蘭茨.斐迪南遇刺身亡,立即停止瀏覽活動。他活像一個押下了賭注的賭徒一樣,不停地狂叫道:“現在是千載一時的機會!”

7月5日,奧匈駐德大使卓基夷奉命把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的親筆信呈交威廉二世。信上說:奧皇儲遇刺,“是俄國和塞爾維亞大斯拉夫主義者直接鼓動的結果;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三國同盟,分裂我的帝國。……如果我們容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就意味著我的朝廷和我的領土將長期遭受危險。……最近在波斯尼亞的可怕的事件發生以後,你一定也認為奧塞之間的敵對想求得友好的解決已是不可能的了;隻要貝爾格萊德這種罪惡的煽動根源不受到懲罰,則所有歐洲君主國家的和平政策將受到威脅。”信中所謂懲罰塞爾維亞,就是發動侵略戰爭。弗蘭茨.約瑟夫懇求威廉二世表態支持他的戰爭行動。

德皇收下奧匈大使的信件,並當場表示,奧地利“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國作為一個盟國和友邦為它的後盾”。“德國全力支持”奧匈對塞爾維亞“采取軍事行動”,並且認為,“如果我們放過這次如此有利的機會,將是可惜的”。

7月5日和6日,威廉二世接連召集高級將領和政府大臣,在波茨坦宮舉行會議。他把可能發生戰爭的信息告訴自己的寵臣。將軍們回答皇帝說,一切戰爭準備已經就緒。總參謀部的軍需部長報告皇帝說:“在這次覲見後,我就沒有什麽事情可以做了。動員計劃已在1914年3月31日完成。軍隊和往常一樣,都已做好準備。”於是德國作出了發動戰爭的決策。

奧總參謀長也於7月5日謁見奧皇,轉達了德國的答複。這位82歲的老皇帝喃喃地說:“現在我們不能再回頭了,將要有一場可怕的戰爭。”奧匈立即著手準備挑動戰爭。在德奧準備發動戰爭的同時,俄法兩國也積極備戰。7月20日,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訪問俄國。兩國相互保證說,一旦對德國開戰,兩國一定履行自己作為盟國的義務,俄國過去在1909、1912和1913年的國際危機中,曾經三次讓步和退縮,現在它決定這次絕不讓步和退縮了。俄法在兩國會談公報中以及在公開的外交場合,都一再強調兩國“珍貴的友誼”,大肆渲染“親如兄弟的海陸軍力量”,並互相表示要“忠誠不懈地與它的盟邦合作”。兩國首腦會談期間,俄國在彼得堡冬宮舉行了招待宴會。席間,彭加勒特地同奧匈大使交談,要大使轉告奧匈政府“應當特別慎重”處理對塞爾維亞的關係。他強調說:“塞爾維亞在俄國人民中間是很親密的朋友,而俄國又有盟邦法國,在這個問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糾紛。”

(5)英國備戰

英國也已經做好戰爭準備,並且認為遲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將對自己不利。因為英國看到德國的生產能力比自己強大,在海軍造艦競賽中將會很快趕上來,希望在目前仍保持海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戰爭擊敗危險的競爭對手。

不過在薩拉熱窩事件後,英國開始並沒有流露參戰的意向,因為它既擔心德國懸崖勒馬,又怕承擔首先發動戰爭的責任。同時,英國議會和內閣中存在著一個親德派。英國內閣中,12名閣員不讚成參戰。整個工人階級和大部分自由黨人反對參戰。

特拉法加廣場上的群眾集會要求英國宣布中立。在聲勢浩大的和平運動的壓力下,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向德國駐英大使說,英國同俄法兩國沒有任何同盟關係,不受任何義務約束,並一再申明英國的態度是“盡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國之間發生戰爭。”

(6)最後通牒

奧匈在德國支持的鼓舞下,積極準備發動侵略塞爾維亞的戰爭。它選擇法國總統彭加勒7月23日離開俄國回國這一天,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限令48小時答複。

最後通牒指責塞爾維亞政府違反它對奧匈的承諾,縱容反奧運動,甚至縱容恐怖行為。

指出:“根據6月28日暗殺案罪犯的供認,可以看出薩拉熱窩暗殺案是在貝爾格萊德策劃的,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和爆炸物都是由塞爾維亞的軍官和官吏提供的……最後,凶犯攜帶武器進入波斯尼亞,也是由塞爾維亞邊防軍官員加以安排和協助的。”

據此,奧匈要求塞爾維亞政府公開嚴厲譴責一切反奧宣傳,接著提出10項具體要求,其中包括:塞爾維亞報紙不準刊載反奧文章;查封反奧組織;肅清學校教育中反奧宣傳因素;按照奧匈提出的名單罷免那些參與反奧宣傳的文武官員;奧匈當局參與鎮壓塞爾維亞境內的反奧運動;奧匈的代表進入塞爾維亞境內調查薩拉熱窩事件;嚴懲薩拉熱窩事件有關人員;塞爾維亞政府必須就某些高級官員在薩拉熱窩事件後發表的反奧言論作出說明;最後,塞爾維亞政府應當把命令它采取的一切措施的執行情況立即通知奧匈帝國政府。在通牒中,奧匈蓄意挑釁,使用了侮辱性語言。

這個最後通牒的內容,德國事先就知道了,並且認為,“為保持一個獨立國家的尊嚴,塞爾維亞顯然是不能接受這些條件的”,結果隻有戰爭。

但是,塞爾維亞為了避免戰爭,盡量克製忍讓,除了不同意奧匈派人幹涉塞爾維亞內政之外,其餘各項均表示接受。可是,奧匈不顧一切地按照預定計劃,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

(7)各方反應

奧匈發出最後通牒之後,俄國通知奧地利,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的總動員,並表示俄國不容許奧地利打垮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半島的霸主。

7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提議德、英、法、意四國調停奧、塞之間的不和。但英國在暗中極力慫恿法俄對德奧作戰,並保證給予支持,這就給法俄兩國壯了膽。英國的真正麵目是在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第二天才公開暴露出來的。

7月29日,格雷接見德國大使,明確表態說,如果衝突僅僅限於俄奧之間,英國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兩國卷入,“那麽局勢立刻就會發生變化,英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將被迫作出緊急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長期作壁上觀了”。當德皇威廉二世最終獲知英國參戰的真正意圖之後,曾打算懸崖勒馬,勸告奧匈接受英國的調停。

可是,奧匈已對塞爾維亞宣戰兩天了,軍隊已經開進塞爾維亞境內。事情到了這一步,不可能再挽回。

(8)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奧塞戰爭迅速爆發,俄法兩國站在塞爾維亞方麵,立即進行戰爭總動員。7月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停止總動員,遭到斷然拒絕。德國於7月31日向俄國宣戰,8月3日對法國宣戰。8月2日,德國總參謀部為了實行施利芬計劃,向比利時送交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德軍借道比利時對法軍作戰,並限在24小時內答複。700萬人口的比利時勇敢地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並向英國求援。8月4日,德國悍然破壞1839年保證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約,4路德軍侵入比利時。英國獲知德國有入侵比利時的意圖後,於8月4日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無條件尊重比利時中立。但德國宰相貝特曼對英國駐德大使聲稱:“國際條約不過是一張廢紙。”於是英國便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為借口,對德國宣戰。這樣短短一周時間內,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一片戰爭叫囂聲中紛紛亮相,卷入一場為期四年的戰爭。世界大戰開始了。

(三)深遠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兩大集團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卷入戰爭的國家達38個,雙方動員總兵力達7000萬人,死亡約800~1000萬人,傷至少2000萬人。戰爭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而告終。英、法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實力受到削弱,而美、日地位開始上升。與此同時,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世界上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不斷強大的蘇聯,世界格局由此發生了重大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