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罪債,既然你願意用命去抵,我不會攔你。”天下看著夏傾顏,冷酷地說道。

“但他生前不願和你在一起,死後想必也不願,所以你的念想是要落空了。”說罷,天下抱起讓墨,在眾人一片鴉雀無聲的氣氛之中,緩緩走進了內院。

讓賢看了看天下懷中的讓墨,又看了看躺在血灘裏的夏傾顏,一把清冷自眼角落下,卻什麽也沒說,他抱起暫時昏厥過去的君雨榭,也隨著天下進了內院。

好在老爺子沒有看到這場麵,好在辰兒今個兒生病了,也留在了內院房中。

讓賢的背影顯得十分蕭瑟,步履蹣跚,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而在場的人中,卻是眾生百態,有麵露嘲諷之色的,有麵無表情的,有驚恐懼怕的,但有大部分人應該是不動聲色的暗自高興。

這就是人內心之中的醜惡,見不得別人好,但見得別人衰。

“顏兒,顏兒!”還是夏和曦第一個反應過來,雖然他剛才也對夏傾顏的那副嘴臉嗤之以鼻,厭惡萬分,卻也從沒想過就這麽結束掉她不過十五的年華。

他們是親兄妹,這地上的血就和他身體裏的血,一模一樣,他們是同一個母親所生的親兄妹啊。

這一天,他失去了兩個人,一個是相交多年的兄弟,一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妹妹。

可是他的兄弟是他妹妹所殺,他的妹妹是自己把利刃捅進心窩,誰能告訴他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

“顏兒……你這又是何苦……”夏和曦將夏傾顏緩緩抱起,看了一眼天下離開的方向,輕輕歎了一口氣。

世上萬物,情愛二字,最不能勉強。

更可況,那個女子所作的決定就算是身為太子的我,也不能動搖半分。

對不起,連你最後的夙願,我都不知要如何向她開口……

“今日之事,誰敢張揚,後果自負!”夏和曦說罷便大步流星地抱著夏傾顏離開了讓府。

這事兒若傳到父君的耳朵裏,恐怕父君會……

可是這事兒又能隱瞞多久呢?畢竟紙包不住火,沒有誰比他更清楚他那句話實際上是沒有多少震懾力的……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夏和曦才不過走到門口,一陣鳴鍾之聲就無比突兀地傳來,清晰地落進每個人的耳朵裏。夏和曦星眸驟然收縮,抱著夏傾顏就那麽跪了下去,一臉悲恫。

九響!九響啊!

這表明……表明……

皇宮禁城,已經五月的天氣此時卻仿佛蒙上了一層氤氳霜凍。

除了帝後一臉冷漠地站在那,每個人看起來都忙作了一團。

“帝君駕崩了!帝君駕崩!”

“帝君駕崩,舉國同哀——”

是的,殤帝駕崩了,比天下料想的早了三天。

他甚至還不知道,自己最寵愛的女兒柔福帝姬比他先走一步。

這個對愛至情至性的男人,這個對大夏有著豐功偉績的大君,在這一天,結束了他近四十年的帝君生涯。

可是他卻不是自然死去,他是被他最心愛的女人,氣死的。

香貴妃與先帝情深,吞金自盡,薨。

帝君的死訊很快便傳遍了全國,一時間全國上下哀嚎聲不止,聲震蒼天。

因著是早有準備,鹵簿、大駕很快便全部設齊。

大殮之後,殤帝的梓宮放在了正宮之中,王孫貴族各自回家進行齋戒,大員群臣紛紛跪立在皇宮禁城之前,為帝君守靈一夜,不許回家。

讓賢此時正跪立在群臣之首,他表情沉痛,哀傷不止,他幾乎是看著殤帝長大的,又曾手把手的教導過他,和殤帝的感情並不是表麵的君君臣臣那般簡單。

他還不知曉傾顏與讓墨之事,晨間他被九皇子召入皇宮之中,卻被內侍公公引至了帝君的上書房,這也是運氣斐然,那內侍公公奉旨在禁城門前等候帝君召見之朝中重臣,誤打誤撞之下,讓賢依然是去見了殤帝最後一麵。

而太子夏和曦所在的皇宮禁城之中卻又是另一番場景。

帝後在帝君隕時並未有太大的情緒波動,看見夏和曦抱著全身冰冷的夏傾顏回來時,竟然也絲毫反應都沒有。

平日裏難得一見的皇子帝姬們也都紛紛現身,嬪妃們更是來了一場比哭大會,一個比一個哭得悲切,哭得撕心裂肺。

當然,有些是真哭,有的是假意。

這假意的多半是生有子嗣的後妃,她們大多隻是悲傷流於表麵,畢竟她們依舊可以跟著自己的兒子去行宮度過後半生。

真哭的就說不準了,或許有那麽一兩個是真心傾慕殤帝的,但大部分還是為了自己今後的命運所哀嚎:生有帝姬的,她們的下半生就是終老於後宮;而沒有生養的更是淒慘,她們隻能進禪院削發為尼,從此青燈長伴。

這一日,襄陽城自大喪之時刻開始,各寺、觀鳴鍾三萬次。

“九哥,我們現在要怎麽做?”幾名九皇子一黨的皇子不知什麽時候簇擁到了夏和晣身邊,悄聲道。

夏和晣瞥了一眼滿臉悲色的夏和曦,說了四個字:“靜觀其變。”

“這……”有些人顯然已經蠢蠢欲動。

夏和晣眼神之中閃過一絲鄙夷之色,這群蠢貨。

不過他現在還需要他們的力量,所以他還是耐心解釋了一番:“雖然我們早有部署,但現下並不是最好的時機,父君剛逝,此時動手不免落人口舌,明日待父君梓宮下葬,詔書頒發之時下手為好。”

“九弟說的是,是我們太心急了。”幾個皇子賠笑道。

夏和晣不在理會他們,他深深地又看了一眼夏和曦,我們的勝負明日就會揭曉了,到時候你會是什麽表情呢?我最親愛的,太子哥哥……

按照禮法,大喪的第二天,要在皇宮禁城宮門前舉行頒遺詔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