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3.太平洋號(1)

四周歸於混沌,卻有朗朗笑聲傳來。

模糊畫麵自腦裏回轉,提醒混沌者回憶。

突,笑聲變成悲泣,似近似遠,無聲變有聲,再從有聲變無聲。

聲音裏有男女,但似亦有孩童及老人,無以辨清,但卻讓人難受非常。

一名男子猛地睜開眼睛,那一幕幕的場景變得異常真實,此時,陰暗潮濕的空間裏擠滿了大大小小的人,惡心地氣味充斥著鼻腔,無不都在提醒他,未入夢境何來幻影?那浮現於腦裏的混沌實為真實立在眼前。

他不解自己為何身處此地,身體的無力卻又揭示著殘酷事實,或許自己已經許久未曾進食,他艱難抬手慢慢地摸了摸衣裳口袋,但卻無一物,他腦裏突地就憶起了蓮香樓的蒸蝦餃與蓮蓉酥了,忍不住地咽了咽口水。

難過與失落同時向他襲來,而此時,他卻感覺自己的衣角有被拉扯,卻見一個小小的孩童靠在他身邊,手裏還拿著一塊幹癟的饅頭伸向他。

“呢個,你食。”孩童有些怯生,伸向他的手卻沒放下,全身似已無任何幹淨之處,陰暗的空間裏,孩童的眼神卻那麽清透,遮不住,也藏不了。

他愣了愣神,似是被眼前孩童的眼神給迷惑,亦或仍沉靜在眼前景象裏,木納無比。

終究,他艱難地抬手去接那塊饅頭,並欲道聲:“多謝。”

………..

對不起,請暫停此刻地抬手舉動,讓我們快速撥動手中表盤,時間突然加速到百年後。

2010年8月,加拿大,蒙特利爾。

太平洋鐵路從此延伸出,雖然已經荒廢許久,但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仍舊可以從曆史裏聽到些許當年修築時的辛酸。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觀賞沿途的風景,儼然已經成為蒙特利爾的一條旅遊線路。

它是加拿大曆史進程裏不可磨滅的痕跡,全線貫穿整個北美,將加拿大和美國鏈接起來,既是當年最被人津津樂道地也是現代人詬病地存在,已經退居幕後不再承擔運輸任務,但仍然被全世界議論著。

在距離蒙特利爾市區不到五十公裏的地方,有一個當地人稱之為“慶典”的小鎮,這裏修築著一塊巨大的紀念碑,依稀可見碑文的內容,無非是讚揚和歌頌這些修築者們。在不起眼地角落裏,有一首無名的小詩是這樣寫道;“漂泊者終於被他的同伴放在此地安息,沒刻下一行字也未見灑一滴淚,在十字架上隻簡單的記著,為修路而死。”當現代人聚集於此時,除了抬頭無情地瞻仰這塊冰冷的石碑之外,還能感受到一些蒼涼之氣嗎?

已是盛夏,因著加拿大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即便是炎炎酷暑的八月,這裏也依舊清爽舒適,所以,這裏出現了許多觀光客們,更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資客,蒙特利爾的經濟已經向多倫多和溫哥華看齊。

……….

請再把表盤快速撥動,回到東八區百年前,太平洋號上。

男人正欲伸手接那塊饅頭,卻見孩童眼裏蓄滿淚水,小手卻是穩穩當當地沒有收回,顯然是家教不錯的孩子,懂得分享卻無法控製好身體誠實的反應。

也正在此時,幾道漱漱漱...地聲音不知從哪個方向傳來,帶著劃破空氣的氣勢,敲打在厚重的地板上,讓周圍的人們莫名緊張起來。

緊接著一個刻薄尖酸的男聲響起。

“都佢老母收聲,你哋再喊,因住我手上嘅鞭。”

忽然間,周圍變得鴉雀無聲,倒顯得孩童的抽泣聲和怦怦地心跳聲尤為清晰,漱漱...地鞭子聲又響了起來,大致的方向應是朝那剛嚇壞的孩童哭聲而去。

眼看就要劃破寂靜的空氣抽打到稚嫩的孩童身上。

………

時間突然靜止。

男人懷裏的鍾表轉盤飛速運轉起來,周遭突變。

場景又來到百年後的蒙特利爾,路易斯大街。

時針指在淩晨兩點的位置,此刻,進入北美時間。

莉莉安猛地驚醒,渾身已經被汗水沁透,那記狠辣的鞭子似乎抽打在了自己身上,全身火辣辣地疼,一切都那麽真實,真實地讓人害怕,她已經連續兩周做著同樣場景的夢,夢裏的場景是那麽地陌生卻又那麽地熟悉。

她從**突地起身,拉開了床頭的櫃子,翻出了一本筆記本,泛黃的顏色揭示著年代久遠,塵封裏積攢地黴味鑽進嗅覺裏,讓她有些惱怒,自從得到這本筆記以來始終有些說不清地思緒在作祟,也許,是不安。

而那本泛黃地筆記本上,赫然寫著“太平洋號”幾個字。

薇恩家族,早在修建太平洋鐵路時,他們的家族就在此居住,莉莉安是薇恩家族裏年輕地一輩,出生在1985年,正在多倫多大學攻讀東亞研究的博士學位,是典型的北美女人,高高的個子白皙的皮膚褐色的發色卻有一雙黑色的瞳孔,父親亨利是蒙特利爾的一名傑出律師,已經退休在家,母親患病在去年過世,有一個大自己二歲的哥哥雷蒙德,還有一位過百歲的祖母娜博麗。

莉莉安因為學業的關係,這幾年一直不在蒙特利爾生活,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並不多。

過完這個夏季,她就將完成所有的博士課程,作為一名攻讀東亞文化研究中國曆史文化的外國人來說,想要真正了解自己研究的課程她覺得應該去中國看看,又或者是找一份跟中國相關的工作。也正是在夏季悄然結束的時候,她得到一本來自祖母娜博麗的筆記本,娜博麗希望她用這本筆記幫自己完成一個願望,一切地前因後果都讓她自己去發現,至此,一個百歲的老人徹底放飛自我了。

筆記本躺在床頭的櫃子裏,莉莉安一直不敢打開它,不是因為那陌生的文字,而是那份不安地情緒再作祟,雖然自己從本科到博士都是攻讀的東亞研究中國文化這個學科,但是卻從來沒有去過中國,甚至連自己的漢語讀寫聽都是在加拿大完成地,如果不是因為自己考慮去中國工作的原由,或許祖母並不會把這本筆記交給自己?

時間恍然來到10月。

路易斯大街兩旁種植了許多紅楓,在這樣秋季短暫的國家裏增添了別樣的詩意。

而每到這個季節,都有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與投資,這幾年亞商越來越多。去年,莉莉安做過一個關於中國商人北美投資分析的課題,那期間接觸了一些在加拿大工作的中國商人,他們不缺儒雅的思想和開闊的遠見,更不缺精明的頭腦和金錢的實力,也沒有大眾印象裏中國式商人的影子,這也使得她更想去中國看看了。

早在夏季就已經結束了所有課程,回到蒙特利爾後,反而把之前忙於學業的心思放下來了,每天陪父親出門跑步遛狗,沒事和以前的朋友聚聚,日子似乎又回到大學以前的樣子。

偶爾會想起母親,也是在這樣楓葉旋旋而落的季節,母親喜歡帶著自己和雷蒙德在大街上騎兒童式的自行車,那會的自己小小地個子,總是會被雷蒙德欺負,然後母親會輕聲地糾正雷蒙德的錯誤並溫柔地安慰她,這些回憶,仿佛就發生在昨天,而母親也似乎從未離開過自己。

難得這樣的閑暇,她想多陪陪家人,也給自己一個休假的機會。

加拿大的秋季總是讓人迷醉,紅楓矗立,印著綠色的草坪,鋪滿整個街道的楓葉,車行而過,旋起無數葉片,如此反複,卻又樂此不疲。

也許這就是加拿大的魅力,莉莉安真的說不上這裏的獨特,但卻有抹不去也忘不掉的念想,這幾年在蒙特利爾的時間太少,曾經蹉跎過許多去皇家山看楓葉的時間,雖然在多倫多也能看到,但是蒙特利爾卻有童年時和母親的回憶,也錯過了植物園裏每年的燈會,那時父親最喜歡帶著雷蒙德和自己去,然後還會告訴她和雷蒙德;“看,這些花燈都是從中國來的,是不是特別美呢?”

她缺失掉了兒時地無憂無慮,也缺失掉了對家庭的依賴,這是不是代表自己已經長大了?

而恰巧在紅楓飄落的秋季,莉莉安收到一份來自中國的郵件,署名叫“華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裏麵詳細地介紹了該公司的情況和在北美地區的業務分布,甚至附含了一份中國接洽員的簡曆。

一個名叫“司徒贇”的人。

對莉莉安來說,一個叫司徒X的人?如此不常見的名字。

………

再回到百年前,那記狠辣的鞭子終究沒有抽打在那孩童身上。

而是覆在了男人背上,不至於要命,卻也疼痛無比。

手持鞭子之人本意為恐嚇,卻未曾想到打在人身,有些悻悻然,罵咧幾句後,出了艙門,留下一群衣著襤褸們大氣不敢出。

男人覺出懷裏的孩童在瑟瑟發抖,他自覺緊了緊手臂,複又貼往自己的胸膛,似要給孩童更多地溫暖般,果然,懷裏的孩童漸漸平息了抖動不已的身子。

一旁坐著一個長辮男人,他拍了拍男人的肩膀,看著他懷裏的孩童,意思大約是;“把孩童交給我吧?”

男人俯身而下,望著懷裏的孩童未語,似是察覺什麽,那孩童竟也離開他懷抱,慢慢朝那長辮男人懷裏而去,片刻,又悄悄蓄淚,鼻涕混在一起,竟讓人心口泛疼。

………..

光緒廿六年間。

廣州城外東郊,有名三望崗之地,為教會墳場,此地無人煙,夜有風聲呼嘯,似鬼哭狼嚎。白日路經而不敢立定片刻,況夜晚更甚。崗圍幾裏,無門圈守,但無人入內,寂靜更襯呼嘯之戚。

餘暉漸遠時,見得崗裏有煙火之氣,聞得慟哭之聲,香紙灰伴著風飄散出數十丈,如此時,有人見此情景,無疑魂魄離體,不得安生。

但請勿入迷惑之境,持堅強之心髒即可,本文不是恐怖類。

一個多事之年代,一輪輪多事之春夏秋冬,剛走過的春還沒嚐到萬物複蘇的澤氣,轉眼已入飛花流離之時,隻能掬一把眼淚敬神明,願世態紛爭早些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