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 狗碰頭

話說當年有個金棺村,為什麽叫這名呢?隻因自古以來,皇帝的棺槨叫“梓宮”,貴妃的棺槨則稱“金棺”。傳說當年有位貴妃生前受寵,但得罪了太後,被賜銀鈴金掛,也就是拿繩給活活勒死了。由於這位貴妃死得冤枉,太後和皇帝晚上一閉眼就看見她身穿紅裙前來索命,為了安撫她的亡靈,就遠遠地修了座墓,將這貴妃的屍骨埋了進去。

在下葬之前,貴妃的金棺被攢停在了這村中的一座古寺之中,後來連村子帶寺廟都改了名,村叫金棺村,寺叫金棺寺。但是否真有這麽一回事,連村裏最年長的老人也說不清楚了。那屈死的貴妃埋香地下千百年,丘壟早平,已經沒人知道這座古墓究竟在什麽地方了。隻有這金棺村的村名,以及村中那座破舊不堪、隨時都可能倒塌的破廟為證,殘磚敗瓦似乎在默默述說著過去的歲月裏的確有過這麽一段往事。

到了清朝末年,爆發了席卷大半個天下的太平天國起義。由於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是廣東人,這場農民起義又起自粵東桂西,也就是兩廣之地,所以在當時也被稱為“粵寇之亂”。

戰亂持續了將近二十年,金棺村一帶的百姓深受其苦,官軍與義軍之間各有攻守,殺伐甚重。戰事過後,往往殍屍遍野,大部分屍體都沒人處理,附近的老百姓就算想埋也埋不過來,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無數血肉之軀就這麽扔在荒郊野外,任憑烏鴉和野狗隨便啃啄。

吃死人的不僅是野狗和烏鴉,就連村中人家所養的家狗和豬也跟著一道吃。經常啃吃死人的豬絕不同於一般的豬,這點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啃過死人的豬肥得嚇人,毛光皮亮,就連看人的眼神都冒著凶光。這些豬雖然肥,但知道怎麽回事的人,可一輩子都不敢再吃豬肉了,而且看見別人吃豬肉自己就忍不住想吐。

金棺村裏有個孤兒,姓張,排行第三,兩個姐姐都早早夭折了,他自稱張三。也不知他大號叫做什麽,因為頭發天生又稀又黃,到了十五六歲,這辮子仍是留不起來,隻好用草繩隨便紮了個狗尾似的小辮,凡是識得他的人,都以“張小辮”相稱。

張小辮窮得連半間房子都沒有,平時就住在金棺寺那座破廟裏。他推倒了廟中的泥塑神像,鋪些亂草睡在泥台上,白天到各家各戶幫忙挑幾桶水,幹點雜活什麽的,幹完了活討口飯吃。他也曾跟棺材鋪的師傅當過學徒,還拜過算卦的老道為師。但由於年景不好,師傅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還養得了徒弟,所以這幾樣營生他都沒學到底。有時候生活艱難,他一連幾天都沒東西吃,就隻好到了晚上靠偷雞摸狗充饑。他知道自己家道中落前,祖上曾是京城裏的大官,內心深處仍拿自己當爺,對自己偷雞深以為恥。可兵荒馬亂的年月裏混口飯吃談何容易,餓急了就什麽都顧不上,還管什麽出身門庭。

近年天災人禍不斷,村裏的糧食不如往年那般富裕,連討口吃的都不太容易。這天夜裏,張小辮餓得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橫躺在神壇上蹺著二郎腿,望著從破屋頂上漏將下來的月光,心裏琢磨著得弄點什麽吃的充饑,不然實在挨不過去了。這些年來他最拿手的就是偷雞,村裏養雞的人多,隔三差五地偷上一兩隻,這麽多回從來沒失過手。從不失手並非走運,隻因他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的偷雞絕技。

打定主意,張小辮就借著月黑風高,摸到了村中王寡婦母女的院子外邊。這家沒男人也沒養狗,門牆又低,而且張小辮對各家雞窩的位置了如指掌,沒費什麽力氣就翻過牆頭,發現雞窩裏的老母雞睡得正熟。

張小辮看得明白,但他沒有直接探手去抓,而是悄悄把手伸進雞窩裏,施展獨門絕技,輕輕地去搔那老母雞的腹部。不管是有人偷雞還是黃鼠狼鑽雞窩,窩裏的雞必定會撲騰鳴叫,那樣主人就會被驚動起來。可張小辮自有他的辦法,隻輕輕搔得幾下,雞窩裏的老母雞不僅沒撲騰亂叫,反而露出一副愜意的神態,似很享受有人替它搔癢。

張小辮心中竊喜,隻要第一下沒失手,這隻雞就算是偷到手了。看著那母雞,他心中發狠:“我不能白伺候你,等會兒到破廟裏拔雞毛的時候,你就沒這麽舒服了。”他心中高興,手底下也沒閑著,一隻手不斷替那老母雞解癢,另一隻手揭掉雞窩頂棚,打算把老母雞從上邊抱出來。可大概是因為有一段時間沒偷雞了,手藝生疏,也可能是連餓了好幾頓,反正手底下發虛,竟然把老母雞抱到雞窩頂的時候,一個沒抱住,將它摔在了地上。

老母雞半睡半醒,迷迷瞪瞪地正愜意間,忽然啪嚓掉了下來,立時從美夢中驚醒了。它大概也明白這是有賊偷雞,哪肯甘休,奓著雞翅撲騰了起來,鬧得動靜很大,果然驚動了家中的主人。就聽窗戶裏的王寡婦罵道:“哪個小賊又到老娘門上偷雞,肯定是住棺材廟那挨千刀的張小辮。老娘就剩這一隻下蛋的老母雞了,你也不肯放過……”說話聲中就見紙窗一抬,一個尿盆從屋內飛了出來。

張小辮見黑糊糊一物從屋裏擲出,急忙低頭躲閃,那尿盆本就沒有準頭,當的一聲砸在了院牆上,臭液嘩啦四濺。他心道不妙,想不到三爺名聲在外,那王寡婦一聽母雞撲騰就知道是三爺在此,而且兜頭將一個又臊又臭的尿盆打將下來,被她拿住了少不得一頓好打,好漢不吃眼前虧,現在不走,更待何時?

想到這,張小辮不敢怠慢,翻身跳出院牆,耳中還聽得院中王寡婦的叫罵聲不斷,似乎在招呼她的女兒小鳳去鄰居家借狗追賊。張小辮心中暗罵:“好你個王寡婦,都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此言果是不假。偷你隻雞又沒得手,犯得上趕盡殺絕嗎?等將來三爺發了跡,賠你個紫金尿盆……”

雖然嘴上不服軟,但畢竟做賊心虛。四鄰家中有養狗的,這時也都被王寡婦那盞尿盆打在牆上的動靜驚了起來,一時之間到處雞鳴狗叫,整個村子亂成一片,人們都以為是山賊進來劫村了。這回婁子捅大了,張小辮知道必須得出去避兩天,否則人人知道他夜宿金棺廟,一旦被堵到那破廟裏,可就插翅難逃了,於是在夜色中一路狂奔,逃出了村子。

最後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停住腳步,村裏的人聲狗吠都已遠不可聞,張小辮心裏的一塊石頭方才落地,連呼哧帶喘舉目四望,想看看跑到了什麽地方。隻見月冷星稀,枯樹荒草,草叢間墳丘起伏,石碑嶙峋,剛才慌不擇路,卻是逃進了村後的墳塋之中。

這片墳地據說是塊風水寶地,而且此地無主,十裏八鄉死了人都往這埋,無數墳丘是一個緊挨著一個,封土新鮮光潔的是近年新墳,長滿了荒草的老墳更是多得數不清。前些時候有數股粵寇在這一帶出沒,跟官兵惡戰了幾場,才剛剛退去,戰場上積屍數千。來不及掩埋的屍體腐爛發臭,引發了一場不小的疫情,所以最近這周圍的百姓死得比以往多出許多,這片墳地也隨之添了許多墳丘。家境稍微富裕的都有碑有棺,那些窮苦人家就沒那麽走運了,臨死混上口薄棺就不錯了,或者幹脆直接拿麻席一卷胡亂刨坑埋了,墳包也小得可憐,至於石碑更是能省就省,或是插塊木牌樹枝代替。那些沒有了記號的新墳,很快就成了無主的孤墳。

到了晚上,烏雲遮月的時候,墳地裏鬼火閃動,偶爾有一兩隻野貓從草間躥出,還有些不知道是鬼哭還是狼嚎的怪異響動,不時從墳地深處傳來,聽得人肌膚起栗。

張小辮一向膽大包天,反正是賤命一條,活著也是吃苦受罪,扔在哪不是扔,所以他向來豁得出去,從不忌鬼避神,要沒有這種膽量,又如何敢一個人晚上住在那神佛猙獰的破廟之中。不過一看自己跑到了這片墳地,他心裏還真有點打怵,趕緊對四周的墓碑墳丘作了個羅圈揖:“各位大哥大姐,小人張三不敢造次,無心驚擾,得罪勿怪,得罪勿怪……”

說著話他轉身就要離去,正在這時,忽聽身後的一個墳丘裏麵傳來一陣嘭、嘭、嘭的聲音,聽上去好像是有人在使勁撞木板門。不過這亂墳塋子裏哪有人家的門戶,這聲音必定是在撞棺材蓋子。

正值中夜,四下裏靜得出奇,顯得這撞棺材蓋子的聲音格外驚心動魄。張小辮覺得自己腦袋後邊拖著的小辮子都豎起來了,但他並沒有立刻逃跑。剛才他跑過了勁喘個不停,加上肚裏又沒食,實在是邁不開腿了,當下用衣袖抹了抹鼻涕,打量著四周的墳塋,心想這是哪路死鬼跟你家三爺做耍?三爺不是給你們作過揖了嗎,怎麽還不依不饒的,想嚇得三爺磕頭求饒不成?

可那墳中撞擊棺材的聲音越來越大,張小辮猜想許不是有盜墓掘塚之輩在撬棺材?定要看看是什麽作怪。要是真有挖墳掘墓的,三爺就嚇他一嚇,給他來個賊喊捉賊,卷了他的贓物,這叫賊吃賊越吃越肥。

他三兩步轉到墳後,隻見這是一座無主新墳,土丘下被人掏了個大窟窿,那嘭、嘭、嘭的怪聲,正是從那窟窿深處發出來的。他剛走到近前,就聽那墳側的窟窿裏一陣巨響,一張滿麵流血、紅毛叢生的大臉從窟窿裏探了出來。那張臉的腦門上生了一個橢圓形的大肉瘤,吐著鮮紅的舌頭,嘴邊牙齒上還掛著血跡,雙眼凶光四射,惡狠狠地盯著張小辮。

張小辮心中叫苦,怎麽就沒想起來是這個東西!現在想起來也晚了,隻好轉身落荒而逃。

原來早年間的野狗和現代的野狗大不同,有些野狗的種類在解放後社會穩定下來就逐漸絕跡了。亂世之中人命如同草芥,因為死的人太多,暴屍於荒野的情形到處都有,所以吃死人的東西也就多了。鄉下山野間有種專吃死人的野狗,能聞著死人的臭味在墳上刨洞,刨到棺材了,就用腦袋撞破棺材擋板,然後把棺中死屍拖出來吃肚腸子。這種野狗體形巨大,生性凶殘,吃多了死人的腸子它就不想再吃別的東西了,有時候碰上落單勢孤的活人,也往往直接撲過去咬死。長著血瘤的野狗常年吃死人肉,身上屍氣重,牙齒帶有屍毒,被它咬到了就別想活。它的特征是腦袋上長了一個血紅的大瘤子,這瘤子比鐵錘都硬。窮人的廉價薄棺,最好的不過是“三寸柏木板”,棺板被這狗頭撞不了幾下就能撞穿。這種簡易的棺材有個俗名就叫“狗碰頭”,這意思再明顯不過了,死者家人買了副“狗碰頭”回去,將死者屍體盛殮下葬了,家人也就算盡到心了,然後棺材裏這位您就等著喂野狗吧。可在當時,就連這種三寸板的“狗碰頭”還都供不應求。

這正是:“人無傷犬心,狗有屠人意。”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