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家庭婦女衝擊市委,警察就來了,警民一衝突,人家老公們可就不幹了,從造船廠、機床廠裏衝出來了,拿著斧子、鑿子就跟警察幹仗,警察們頂不住了,就得軍隊上。因此後來在波蘭形成了這樣一個傳統:隻要食品一漲價,坦克就得上大街。波蘭共產黨吸取了這個教訓,物價可不能漲。但是物價不漲,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嗎?不可能永遠不漲。

1981年,波蘭肉價上漲,引發了全國的大罷工和抗議運動,整個國家都癱瘓了。波蘭人民軍總參謀長雅魯澤爾斯基大將,發動了政變,出任波共中央第一書記,擔任波蘭人民共和國的總統。穿軍裝的人擔任總統,就是軍事政變。世界各國不幹了,開始製裁他,他隻能靠蘇聯支持,但蘇聯還指不定活到什麽時候呢。

波蘭的經濟在這種情況下,極其不景氣,以格坦斯克造船廠工人瓦文薩為首的團結工會,跟波蘭政府鬥了10年,最後導致波蘭政府下台,新的波蘭共和國,即波蘭第二共和國成立,瓦文薩出任第二共和國的首任總統。波蘭結束了蘇聯傀儡的統治。1999年,波蘭加入北約的時候,波蘭外長深情地說,今天我們終於回家了。意思是我們進入北約之後,誰也不敢欺負我們了。告訴俄羅斯,我們終於找到組織了。

波蘭用了10年時間,發生了劇變;民主德國用了10個月,從出現反對派到民主德國解體、兩德統一10個月;匈牙利10個禮拜;羅馬尼亞10天。蘇聯這些衛星國,稀裏嘩啦就全垮了,原因有這麽幾點:

第一,長期受製於蘇聯。這些國家政府在本國老百姓的眼裏,就是蘇聯的小跟班,相當於咱們看溥儀、汪精衛那種感覺。最明顯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以前是資本主義世界第7強國,實行了蘇式社會主義製度之後,國民生產總值,降到了世界第42位,你說你這製度有優越性,由第7變第42了,你有什麽優越性?這些國家長期受製於蘇聯,隻會沿用蘇聯那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製,沒有找到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第二,脫離群眾。這些國家的黨和政府嚴重脫離群眾,腐敗成風。你說你解放全人類,你消滅了人剝削人的製度,結果你幹的跟你說的不一樣。皇上搞腐敗,你有脾氣嗎?皇上那叫腐敗嗎?我打天下的目的,就是為了建宮殿,選美女,我就為這打天下。而這些國家的政府說為人民打天下,我的天啊,人民活成什麽樣,你活成什麽樣?保加利亞共產黨總書記日夫科夫,私人名下的別墅40多座,豪華轎車100多輛。你要是比爾?蓋茨,你有4000座別墅人家也不說什麽,因為那別墅是你自己掙來的。日夫科夫憑什麽有這麽多別墅?因為他掌握了權力,是掠奪來的。

羅馬尼亞那一對被槍決的獨裁者更有意思,國家變成夫妻店了。男的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共和國總統,女的是政治局委員、共和國總理,兒子是羅馬尼亞人民軍政治部主任,老公管黨,媳婦管政,兒子管軍。你看見沒有?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沒有過這種事兒吧?皇後兼任首相,有這種事兒嗎?沒有!中國古代還規定後宮不得幹政呢。先皇歸天,幼主年少,太後垂簾,也不能皇後兼任首相啊!你看羅馬尼亞共產黨多有創意,國家變成夫妻店了。羅馬尼亞當時的外債是700億美元,建個總統府花了70億美元,總統府的停車場能停1.6萬輛小轎車,總統府裏所有的金屬配件,門把手、水龍頭全是金的。齊奧賽斯庫養的一條狗,被封為人民軍上校,中國古代對於濫封濫賞,常用爵祿加於犬馬來形容。在齊奧賽斯庫統治的羅馬尼亞,這個詞居然真被實踐了。

美國的圈套

20世紀80年代,冷戰已接近尾聲。這個時候的美國領導人是電影演員出身的裏根總統,他是當選總統裏年齡最大的,當上總統的時候都69歲了。蘇聯領導人是年輕的戈爾巴喬夫。這時候,美國重新占有了優勢,原因是美國的經濟複蘇了。而蘇聯呢,由於勃列日涅夫的窮兵黷武,極盛轉衰。

這時候,美國在軍事上推行星球大戰計劃,打小規模局部戰爭。美國人要在地球外邊放衛星,衛星上帶著激光粒子束武器,蘇聯導彈一飛入外層空間,就被激光粒子束摧毀,這樣蘇聯導彈就打不到美國了,美國導彈仍可以打到蘇聯,這可能嗎?這是一個神話傳說,今天都不可能,更甭說當時了。小布什總統搞的國家導彈防禦計劃,那攔截彈也是從地麵發射,不是從外層空間發射的。美國這麽做的目的,是拖垮經濟落後的蘇聯,美國說我拿一萬億美元幹這個事兒,蘇聯就上當了,我也拿一萬億美元來幹這事兒。美國拿了一萬億還有一萬億,蘇聯拿的那一萬億裏有四千億是跟別人借的。所以跟美國搞軍備競賽,最後肯定被它拖垮。

另外,美軍打小規模戰爭。蘇聯軍隊多,坦克多,可美國打擊拉丁美洲、非洲的親蘇政權,蘇聯坦克沒法遊過大西洋去增援。這樣,在國際上的麵子直往下掉。你看你親蘇的下場,讓美國揍,蘇聯管不了你。蘇聯軍隊雖多,戰略投送能力太差。美國陸軍就10個師,但戰略投送能力強,飛機和軍艦能把部隊運送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最後,蘇聯被迫連東歐都放棄了。

1989年戈爾巴喬夫訪華,中蘇關係正常化。中美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蘇聯,才走到了一起。裏根總統上台這幾年,基本上把蘇聯給搞垮了。蘇聯一垮,中美共同的敵人就沒了,中美關係注定不會好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樣,但也不會惡化到朝鮮戰爭時期。裏根總統實際上是美國共和黨右翼的代表,在他當州長的時候,四次訪問台灣,跟蔣介石的私人關係很好。他從意識形態上,應該說是反共的,他跟中國有共同敵人的時候還好說,後來蘇聯被整垮,中美關係就發展得比較曲折了。

經濟全球一體化

世紀之交的世界政治格局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和平與動**並存,第二是多極化趨勢加強。

“冷戰”結束後,一些地區和國家內部長期壓抑的民族、種族、宗教、領土等矛盾相繼爆發。美國試圖獨霸全球,不斷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使區域性、小規模衝突增加。世界形勢出現緩和與動**共存的局麵。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利用南聯盟內部發生科索沃危機,向南聯盟發動狂轟濫炸,這次是北約在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南斯拉夫動武,也是北約成立50年來首次進攻一個主權國家。

“冷戰”結束後,國際恐怖主義也呈現泛濫趨勢。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推行單邊主義。美國極力構築以自己為主導的單極世界,其他國家則主張推進多極化進程。歐洲聯合的步伐加快,歐盟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日本、俄羅斯、中國等多個政治力量不斷發展壯大。日本將兩極格局的瓦解視為躋身政治大國的大好時機,極力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好轉,俄羅斯的國際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致力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迄今為止,世界格局的多極化仍然隻是一個發展趨勢。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

世紀之交的世界經濟,出現了全球化趨勢。

二戰後,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複興開發銀行)、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為三大支柱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體係,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曆史趨勢。三大支柱調整世界金融關係和世界貿易關係,促進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的發展。三大支柱也是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國際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經濟出現了區域集團化,這是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

西歐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誕生,歐洲國家陷入了持續不斷的衝突和戰爭之中,從反麵激起了歐洲人對歐洲統一的強烈願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使歐洲人認識到國家聯合的重要性,開始了經濟一體化的探索。

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7年,六國在羅馬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各成員國要消除分裂歐洲的壁壘,1967年,三個共同體正式合並為歐洲共同體。1992年,歐共體成員國正式簽署了《歐洲聯盟條約》,也稱為《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目標是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1993年,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標誌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和政治實體過渡。1999年,歐盟單一貨幣歐元問世。歐盟在經濟領域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為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歐洲一體化迅猛發展,日本的實力急劇增強,亞洲的經濟區域化開始起步。為了應對來自歐洲和日本的挑戰,美國加強了與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1992年,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