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五是親近之臣犯法,要依法治罪。某個親信寵臣犯了罪,一樣要依法幹掉,不能因為他陪你打乒乓球打得好,就妄縱他。

六是除了租、庸、調等賦稅外,其他一切額外征收都須取消。

七是禁止建造寺觀宮殿,那玩意兒太勞民傷財。這兩條也是為百姓計。

八是對臣下以禮相待。

九是允許群臣實話實說,哪怕是批評類諫言也要容忍。

十是嚴禁外戚幹政。隻要這十條你都能聽,我就當丞相,要不然bye-bye。

唐玄宗說行啊,你這十條不都是丞相應該提的嗎?你這不是提前上位了嗎?來吧來吧我都答應,你明天來上班。

在姚崇的幫助下,唐玄宗開始勵精圖治。他選賢任能,改革吏治,親自考核縣令。唐朝得有多少個縣,一天考一個縣令,都得一千多天,可見皇上進賢退不肖的決心。然後他發展生產、限製佛教、實行募兵製、大興文治。好皇帝該幹的他全都幹了。

有一年天下鬧蝗災,大臣跟皇上說,蒼天示警,皇上你得沐浴更衣,齋戒請罪。皇上說蝗蟲是我的味兒招來的嗎?跟我洗不洗澡有什麽關係?到地裏看看去,打蝗蟲去。到地裏一看沒法打,太多了,結果皇上拿起一隻蝗蟲,擱嘴裏給嚼了,活的,腿還動呢!說“爾食朕百姓五穀,如食朕之肺腑”。你吃老百姓的莊稼,就跟吃我心肝肺似的,你吃我,我先吃你,哢,給嚼了。文武百官也好,黎民百姓也好,見到這一幕,感動得鼻涕都出來了。都來這個吧,高蛋白嘛!所以雖然鬧蝗災,沒有人去反抗朝廷。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經濟空前繁榮,史稱“開元之治”或“開元盛世”。“開元之治”比起“貞觀之治”來,經濟上更繁榮。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隨便一個小城都有一萬多戶人。“公私倉廩俱豐實”,公家和私人的倉庫全豐實。看隋朝富吧?但是它是官府有錢,老百姓沒錢,藏富於國。開元之治則是藏富於民,對社會的發展來說,比藏富於國更有好處。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稅收製度,大家就齊活了。

中國古代很少有哪一朝能做到這一點,它要麽就是藏富於國,像隋朝,很快就滅亡了;要麽就藏富於民,像北宋,但是缺乏合理稅收,下麵的人有錢收不上來,國家則積貧積弱。宋朝的GDP占當時世界的80%,可惜錢都在底下這些大官手裏,不在國家手裏,也完蛋。隻有唐朝的時候,是公倉私廩俱豐實,老百姓也有錢,國家也有錢,國力空前強盛。

第5節皇老板那是相當精明

皇權相權大博弈

隋文帝在中央確立了三省六部製,即皇帝下設三省,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

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負責起草政令的,負責審核政令的,負責執行政令的,這個叫做三省。在尚書省之下,設立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六部職能各不相同,吏部負責官吏的考核任免,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人事部、組織部。戶部負責戶口和財稅,相當於民政部跟財政部加上國家稅務總局,類似於這種機構。這六部裏邊最肥的就是戶部,和?那麽能貪汙,就是因為他做了20多年的戶部尚書。

六部尚書理論上講是吏部尚書最大,因為他管官嘛!但是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按照六部尚書晉升的順序,最後做到戶部尚書才是最牛的,戶部要調任吏部,則有點兒降官的感覺。

禮部管禮儀和教育,甚至還承擔一部分外交的職能。兵部管軍政,包括武將的考核任免,軍政就是軍隊的招募、訓練之類的,但不能指揮作戰。刑部管刑法,司法刑獄。工部管建設。這就是三省六部製,由隋文帝開創,唐朝的時候完善。比如說,戶部原來叫民部,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改叫戶部。

三省的分工,使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世界曆史上也有三權分立,但人家那個三權分立分的是皇權,總統的權,最高統治者的權,咱們這個分權則是分相權,一者為了削弱獨裁,一者為了加強獨裁。因為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太大了,秦漢時期的丞相,權力非常大,有封駁諫爭之權。什麽叫封駁諫爭呢?皇帝的聖旨、草擬的政令,需要丞相的批準,如果丞相覺得不妥,就不批準,封起來,駁回去,把自己的意見寫在後麵,照我這個改,這和報社編輯審稿似的,有權修改或槍斃稿子。皇帝跟丞相兩個人春遊,在外麵碰上了,都要下車互相行禮,尤其是拜相的時候,宰相行禮,皇上還禮。宰相每次行完禮,皇上都要還禮。當時是君臣共治天下。

建立漢朝,誰的功勞最大?蕭何的功勞最大。劉邦是一個痞子,無賴出身,出道的時候什麽也不會。也不知道這幫人幹嗎保著他,他自己說,我這個人什麽都不會,統軍百萬,攻必克,戰必取,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不如張良;安撫百姓,運送糧餉,不如蕭何。但是這三人都聽我的,所以我得天下。但是,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管什麽用?打仗就是打錢,蕭何安撫百姓,安撫後方,又給前線送糧食,把整個國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條,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所以蕭何拜相,皇帝賜他三項特權:見君不趨,稱臣不名,劍履上殿。

見君不趨:以前皇上擱那兒坐著,你進殿來得小跑過去才算對皇上顯示出敬重。但蕭何可以大搖大擺,爺來了。

稱臣不名:在中國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罵人一樣,隻能叫他的字。你看咱們這些電視劇裏,叫譚嗣同為嗣同兄。這樣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這麽叫,你挖人祖墳不是?《走向共和》裏李鴻章那麽大歲數,見了梁啟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啟超啊”。馬超給蜀國皇帝上書,孟德殺我全家百餘口,他殺了你一百多口,你還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證明你這個人沒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說諸葛亮怎麽著,周瑜怎麽著,那不行。名是自稱,別人不能叫,隻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並且參見皇帝也必須要自報其名的。而蕭何見駕可以不報名,隻要說臣見駕就完了,不用說臣蕭何見駕。這也是特權之一。

劍履上殿:可以穿著鞋,帶著寶劍上殿。因為那會兒都席地而坐,進門都應該脫鞋的。

以後隻要丞相一牛,皇上都賜這三個特權,所以丞相的權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