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凜平定朵寧三衛之後,決意繼續北上,他想趁著這次機會,好好看一看這大好河山,體察民情。

王秦痛快的同意了王凜的請求,他的身體還能撐個一兩年,既然太子有意曆練,增長見識,鍛煉能力,他這個做父皇的,必須支持。

王凜於是隻挑選了幾千名禁軍隨從,剩下的全部遣回洛都,黃庁成了侍衛長,負責全權保衛太子的安危。

王凜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來到了北都,見到了北疆都護史飛,兩人秉燭夜談,討論如何治理草原。

史飛對這個未來的君主印象極佳,雖然年齡輕,但有理想和抱負,並沒有自持身份而目中無人。

提及三年一次的都護輪換,史飛認為,朝廷製定的方針雖然符合國家利益,隻是這樣做,會對當地的治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從熟悉民情,到施政治理,這中間需要一個過程,等到融入地方之後,又要麵臨輪換,這對地方治理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所以,史飛希望,能夠延長都護任期。

王凜沉思很久,他並不讚成史飛的想法,延長都護任期,會助長都護在當地培養自己的勢力,一旦朝局有變,邊疆必然動**,這是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皇帝和內閣製定三年一次輪換,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沒有必要去改變什麽。

事實上,當前內閣製定的大部分國策,都是非常符合國情的。

他作為儲君,日後繼位,隻需按部就班即可,不必做太大的改動,如果朝令夕改,或是政策太多,隻會加重百姓負擔。

史飛見太子不支持他的建議,有些失望,但很快他就掩飾了這種情緒。

王凜在北都停留數日後,繼續西行,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抵達西域,隨後又折返入關中,穿過崇山峻嶺,來到三川。

王凜決意走遍大漢的每一寸山河,體驗大漢各地的風土人情,這有利於他將來繼位後如何執政。

本來還打算出海去東羸,看一看倭民的現狀,但洛都傳來密報,王秦召他快快返回京城。

密報中寫道:病危,速回。

王凜神色一變,父皇又病危了?

之前的病危,是王秦故意為之,為的是詐出楚王、許平一黨,那這次病危?

父皇又是在打什麽主意?

難道又有人想造反?

仔細思量,王凜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父皇可能真的病重了。

急召他返回洛都,是為了繼位做準備。

想到這裏,王凜不再耽擱,放棄出海的打算,帶著黃庁等幾人,快馬加鞭,趕回洛都。

洛都。

大殿內,王秦躺在病榻上,氣若遊絲,階下幾名太醫大氣都不敢喘,馬踐等幾名重要的大臣在外麵小心翼翼的談論著,太子何時才能趕回?

畢竟皇帝命懸一線,社稷動**,太子不在,國本不穩。

楊明眼珠轉動,在許平一黨被誅殺後,他本份了許多,不敢再對皇帝和朝廷有異議和不滿。

但眼下皇帝病重,太子又老實可欺,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可以恃強淩弱了?

楊明的心思活了,開始聯絡舊部,蠢蠢欲動。

但他的這點小動作,根本逃不過皇帝的耳目。

方旭帶領下的天狼衛,比之前吳烔、張俠二人更加銳意進取。

楊明前腳剛一開始籌備,後腳天狼衛就積極行動,假意讓人響應楊明,約定天子駕崩之後,就舉事謀逆。

方旭搜集了大量楊明謀反的證據之後,將這些情報呈遞給王秦。

王秦確實大限已至,他費力的睜開眼睛,看著這幽暗的宮殿,以及殿下的臣子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