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 758,君臣同心

趙楷禪讓,鄭飛稱帝建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

耶律淳自然是第一個派使節來祝賀的,他承認了鄭飛的帝位與大華國,並請求與大華國正式建交,鄭飛也正式下旨宣布承認耶律淳及他的大遼政權,兩國建交。

大宋方麵,趙桓對這個消息卻是矛盾不堪,一方麵他當然不願意承認鄭飛的帝位,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趙楷從一開始就隻是個擺設,所謂的“禪讓”是遲早的事,但即便是擺設也最起碼象征著那一半國土仍然姓“趙”,而如今鄭飛稱了帝,又是更改國號、重劃行政區域,又是開科取士的,那一半國土就等於是正式姓了“鄭”;可另一方麵,他又不敢對此多說什麽,更不敢對鄭飛口誅筆伐,因為大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好不容易換來了如今的停戰,讓他與大宋能難得的喘一口氣,若是說錯話,他還真怕會惹怒鄭飛,再引來一場大戰,前功盡棄。

所以趙桓思前想後,遂決定既不承認鄭飛,也不否認鄭飛,來個裝不知道了事。

趙桓與大宋的這個反應也在鄭飛的意料之中,鄭飛也懶得管他們。

不久之後,第二個前來朝賀的國家使節就到了,居然是大理國。

大理國的來賀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大理國國王段和譽在政和六年派使節去過汴梁,趙佶封段和譽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相當於大理國成為了宋國的附屬國,而他們此番來賀,則表明在他們看來,宋國已經在與鄭飛的爭鬥中處於了下風,他們要提前“站隊”向鄭飛示好了。

鄭飛接受了大理使節的賀禮與國書,宣布承認大理國,並封段和譽為雲南王。

夏、金、遼在不久之後也都得到了消息,

李乾順與耶律延禧這次是總算明白了那鄭臨風和宋國原來真不是一夥的,再結合兩國搜集起來的越來越多的有關發生在大名府的那場詭異之戰的情報,他們也逐漸明白了事實的真相,所有證據都表明,宋國當時的確是在算計他們,但最終卻陰差陽錯的便宜了那鄭臨風,所以鄭臨風與宋國都是兩國的仇敵,隻不過宋國雖然非常可惡,但那鄭臨風則比宋國更加可惡,是他逼降了兩國的幾十萬大軍,也是他害死了察哥與耶律大石!基於此,遼金兩國自然不會承認鄭飛。

耶律延禧在得知鄭飛與耶律淳已經互相承認後更是大怒,正在此時,李乾順派使節來見他,向他轉達了遼金兩國有必要繼續加強聯盟關係,共同對付宋國與鄭臨風這兩個死敵的意願。

耶律延禧當然求之不得,此時他眼見金國已經停止了對他的攻勢,接著就給李乾順回話,相約李乾順派軍與他首先去進攻耶律淳,重新幫他奪回南京道。

數月之後,李乾順回話告訴耶律延禧,南京道暫時不可攻取,那鄭臨風已經在那裏布下了重兵,他實力雄厚,咱們跟他打就必須投入重兵,也極有可能會被金國乘機攻打你。

不過李乾順又說道,咱們的另一個死仇宋國現在的情況可是很不好,他們在西北兵力正值空虛,而且他還沒有任何的幫手,咱們不如先去攻打他,

耶律延禧雖然對還不能攻打耶律淳而失望,但一聽宋國也是格外來氣,當即就同意了這個建議。

兩個月後,夏國出兵二十萬,遼國出兵十萬,兩國共出三十萬大軍,由夏國從西北,遼國從西京道,兵分兩路共擊大宋,

趙桓得知後慌忙下令姚古率領西北軍阻擊遼夏兩軍,並任命耿南仲為監軍,急赴前線,

遼夏兩軍雖有三十萬,而西北軍已兵分為二,一部分留在東麵繼續防範鄭飛,還留在西北的隻不過十餘萬,兵力相比遼夏兩軍處於劣勢,但西北軍素來驍勇,又有姚古和劉仲武等名將的得力指揮,西北軍據城死守,打退了遼夏兩軍的數輪狂攻,在最開始的一段時間,西北的局勢已經越來越倒向於宋國,

但好景不長,這一切都隨著耿南仲的到來而發生了改變,

耿南仲一到西北就用監軍的身份和聖旨架空了姚古,然後他剛愎自用,胡亂指揮,西北軍中誰敢不服從他便被革職治罪,他還為了能給他的兒子耿延嘻趁機多創資本,竟把耿延嘻這個連尋常小賊都沒對付過的毛頭小子任命為前線大將,指揮前線大軍的作戰,可以說是在短短幾天便把姚古、劉仲武等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大好局麵全部打亂了,

遼夏兩軍抓住時機,再發猛攻,這一次是勢如破竹,連戰連克,當時正在前線的耿延嘻聽到遼夏兩軍來攻,竟嚇得他連夜棄城逃跑,把數萬將士留在了孤城之中,此時的西北軍怎還有可能再打勝仗,西北軍可以說是一路潰敗,形勢陡轉急下,

耿南仲一看形勢不好,慌忙又把指揮權還給姚古後自己跑去後方躲著去了,但姚古麵對此等形勢縱有三頭六臂也是已枉然,他與劉仲武等人再度掌握指揮權後,西北軍的潰敗雖然暫時得到了緩解,但每個人都明白,在如今的形勢下,此戰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

眼看西北即將不保,正在此最危險的時刻,誰都沒想到形勢卻又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直在南京道按兵不動的花榮與龐萬春突然對西京出兵了,十五萬大軍直撲西京而去,

耶律延禧大驚,慌忙下令遼軍後撤救援西京,

遼軍一走,姚古與劉仲武等人馬上抓住時機就地展開反擊,將被遼攻占的數個重要據點一舉拿回,

少了遼軍的策應,夏軍孤軍深入,是攻也不是,退也不是,隻能與西北軍重新僵持起來,

沒過多久,夏軍就收到了耶律延禧請求救援的消息,說是華軍攻勢凶猛,耶律淳也指揮著一支軍隊正在對中京道進攻著,金國似乎也在蠢蠢欲動,此時莫說西京,整個遼國都眼看要不保了!

夏軍雖然痛恨遼軍丟下他們突然撤退,但他們深知遼國現在絕對不能出事,隻得退兵去救西京,

姚古與劉仲武指揮西北軍一路追擊,一舉奪回了所有失陷城池,

而等夏軍撤到西京時,花榮與龐萬春卻又指揮著天道軍撤兵了,那邊,耶律淳也不打了,一切又重新恢複到了戰初的樣子,

這下李乾順和耶律延禧算是明白了,華國根本不是要趁機攻占西京,他們是在“圍魏救趙”,幫助宋國保住西北,可那鄭臨風與宋國不也是仇敵嗎?他們為什麽要幫助宋國呢?他們之間到底是敵還是友?

總之,李乾順和耶律延禧在付出了數萬名將士的性命後才終於明白,大宋原來也是一隻摸不得的刺蝟,你要敢摸他,鄭臨風就會打你!

李乾順和耶律延禧都是惱怒到了極點,都恨不得將鄭飛碎屍萬段,卻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他們也並非全無所得,根據事後的情報顯示,宋國監軍耿南仲在回到東京後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在了他和他兒子及一幫親信的身上,又把所有失利的責任通通都推給了姚古與劉仲武,結果是趙桓對耿南仲的一麵之詞深信不疑,大加封賞耿南仲及其黨羽,並將姚古與劉仲武降職處理,他們的職務也由耿南仲推薦的劉延慶接任。

不久,劉仲武在極度抑鬱之中患了重病,很快就逝世了。

如此一來,西北軍四大殿帥已全部脫離了西北軍的最高指揮層,夏遼兩國的兩大心腹之患已去,為日後兩國的行動提前創造了條件。

金國對鄭飛充滿了好奇心,而他們也從鄭飛與宋國的一係列戰鬥,尤其是從夏遼兩軍這一次進攻宋國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了一個新的狀況,原來在他們的想象中原本無比強大的宋國竟是如此的弱小,宋國不但打不過鄭臨風,居然連遼國也打不過,遼國都在他們看來是那麽的不堪一擊,宋國豈不就是更加不堪嗎?

這個發現就像是一顆種子,一下子就種在了金國人的心裏,他們雖然不會承認鄭飛,卻也再不願與孱弱的宋國為伴。

宋國的最新情況在不久之後便傳到了江寧府,

鄭飛得知後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命人將西北一戰的詳細經過與這個消息寫成材料拿去給李綱看,

李綱在看完後久久無語,然後長歎一聲,對送材料的人說,他要求見皇帝,

這,是李綱第一次以“皇帝”代稱鄭飛。

鄭飛得到消息後並沒有讓人去宣召李綱,而是親自來到李綱住的地方,也不用人陪同,獨自進屋去見李綱,

沒想到鄭飛這一進去就在裏麵待了足足三個時辰,若不是門外的侍衛始終能隱隱聽到從裏麵傳出鄭飛的隻言片語,他們早就擔心的忍不住衝進去了,

鄭飛與李綱在屋內臥膝長談,從古至今,從國到家,從軍到民,無所不談,彼此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溝通和了解,

待到天黑了鄭飛從裏麵走出來時,李綱也跟著他恭敬的走了出來,

“李愛卿,”鄭飛的腳步突然又停了下來,轉身對李綱說道,“謝謝你。”

李綱一愣,“陛下……,謝臣什麽?”

“謝謝你……曾經為我大漢民族所付出的一切!”鄭飛沒頭沒腦的回了一句,然後朝著李綱一笑,轉身繼續往前走去,

李綱不惑不解的看著鄭飛的背影,隨即搖頭苦笑一聲,重新邁開腳步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