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以為,占城稻的消息若是確鑿,那麽咱們應當立刻從林邑國弄來更多的稻種,在我大唐廣為推行,如此,可大為緩解我大唐糧食的壓力。”躬身對李世民奏道的那個人夏鴻升並不認識,但是對於他的話,卻很是不屑。

“陛下,臣以為不可。”房玄齡對李世民說道:“凡所種植,不僅要看其種,更要看其地,看其天時,看其耕耘。三季稻雖然聽來頗為誘人,但是萬一到了大唐,水土不服呢?陛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那三季稻在林邑國可以一年三熟,但是到了大唐就不一定了。若是陛下貿然推行,百姓都種植了三季稻,然而萬一這種稻種到了大唐不能好生生發,那可就是災難了!”

房玄齡說完看著李世民,生怕李世民在高興之下會立刻推行種植三季稻。

“陛下,微臣也是這麽個意思。”杜如晦也對李世民行禮說道:“褚大人急於令我大唐不用為糧食發愁的心思,一片赤誠。不過,微臣卻也以為此事萬不可操之過急。正如房大人方才所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咱們自然是希望那三季稻能夠在咱大唐的地界也可以豐收,可就害怕個萬一呢?這件事情所涉及者乃是天下萬民,倘若有個萬一,那陛下好不容易得來的民心,一下就沒了。若是全天下的百姓因為這件事情,而來年鬧了饑荒,那就會民怨沸騰,百姓怨聲載道,恐生亂象。”

夏鴻升沒怎麽聽杜如晦的話,倒是仔細盯著杜如晦的麵容看了個真切。

曆史上的杜如晦幾年就死了,李老二傷心的不行,廢朝三日痛哭流涕,從此房謀杜斷的雙人組缺少了半壁江山。不過,眼前的杜如晦看起來很健康,麵色紅潤有光澤,雙目之中炯炯有神,沒有一絲病態。

這都得歸功於本公子啊!

夏鴻升心裏麵得瑟的想到,多虧當初本公子說服了李老二給朝中的文武百官都開了定時體檢的福利,接過讓好些個官員的病情被提早發現,及早接受了治療,從而身體得到了好轉。杜如晦就是其中的一個。

“不錯,房卿、杜卿所言極是,稻種種植一事,的確馬虎不得,須細致思量,好生定奪。萬一出了差錯,那就是朕的罪過了。”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對於稻種一事,諸卿可有什麽好的主意?”

那還能有啥好主意,設立試點逐步推廣唄。

夏鴻升撇了撇嘴,心裏想到。

“陛下,微臣看夏侯似乎有話要說,不如聽聽夏侯的意見。”站在夏鴻升對麵的虞世南看見了夏鴻升撇嘴的樣子,於是笑著說道:“這稻種既然是夏侯最先知道的,那想必夏侯對於稻種之了解比吾等都多。”

夏鴻升真想翻他兩個白眼,李世民就問道:“夏卿可有甚子主意?”

夏鴻升走出來躬身行了一禮,說道:“陛下,稻種的推行關乎大唐糧草是否充裕。可是貿然推行又不行。在大麵積大範圍的推廣稻種之前,咱們必須先驗證出來三季稻移植到了大唐境內之後,是否會發生變化,是否仍舊能夠保持生長速度和畝產量。所以,微臣以為三季稻的推行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第一年,有計劃的在全國範圍內篩選出從嶺南沿海地區,到北方地區的幾個不同試點縣,在這些試點縣中開辟一些田畝,種植三季稻種,作為試驗田,以總結出來三季稻在咱們大唐境內的那些地方能夠生長的季數多,得出這些稻種在大唐的不同地方所產生的不同。若是試驗田失敗,三季稻在大唐徹底的不能種植,那所影響者不過這幾個試點中的幾個村落,朝廷補償這些農人也花費不了多大的代價,故而沒有風險。而若是試驗田成功,那麽第二年就可以開始在原試點縣的範圍內擴大種植,同時增加其他的試點縣。若是第二年這些試點縣的反饋良好,那麽久可以逐步在咱們大唐開始推廣了。這種推廣隻能是從點到麵,然後麵麵相連,最終達成大範圍的種植,而不能夠一個命令下去,就讓全天下的人都去種植這種稻種。”

“嗬嗬嗬,夏侯所言與老夫不謀而合。”房玄齡笑著捋須對李世民說道:“陛下,臣以為夏侯所言極是。稻種咱們不要急於大範圍的推廣,隻能一點點的來。這樣就算是萬一中間出現了什麽問題和差池,所影響著也隻那一點。另外,在試種的過程裏麵,朝廷的人也好知道這種稻種的習性,總結出來如何正確種植的辦法。這樣一來,等到朝廷確定占城稻沒有什麽問題,可以大規模大範圍的推廣種植的時候,也好派出人手到各地指導各地百姓的種植,確保百姓都能夠豐收。百姓豐收,朝廷自然也豐收了。”

夏鴻升點了點頭,認同房玄齡的話。

夏鴻升雖然知道占城稻在大唐境內種植時沒有問題的,但還是提出了最少三年的時間才能夠推廣。是因為夏鴻升雖然知道占城稻沒有什麽問題,可同時夏鴻升也知道不僅朝廷的官員沒有聽說過占城稻,天下的百姓更沒有聽說過。夏鴻升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也都知道。朝廷必須通過自己得出結論,朝廷的文武百官才會信服,李世民才會信服。而且,讓百姓不去耕種自己熟門熟路的原本的作物,而去改種一種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作物,這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百姓比朝廷更加擔心自己有沒有收成,所以寧可不信那神奇的產量,而堅持耕種自己熟悉的作物。讓天下的百姓能夠主動想要去種植占城稻,想要去改變自己習慣種植的作物,需要一個時間。而夏鴻升,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通過報紙去宣傳這種稻種,讓占城稻為更多的人所知曉,為更多的人想要去嚐試著種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