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寧之後,夏鴻升的婚事就算是全部禮畢了。

日子重新步入正規,終於閑了下來。因為李世民要夏鴻升編纂商法和稅法的初本,所以其他的事情一概不須夏鴻升去負責了。隻要隔三差五的去軍校及軍機坊轉一圈看看,也就是了。

鬼千秋得皇帝暗授金魚袋,然後佩戴著金魚袋去見了鬼朝宗,二人抱頭痛哭,當即便要回瓊州去認祖歸宗,重返家門。

在鬼千秋的勸說之下,鬼朝宗亦在涇陽書院留居多日,有所了解的基礎上,答應了率領家門重新出世之事,然後留下了鬼厚誠,自己帶著鬼千秋回瓊州去了。

鬼厚誠同計潤澤留了下來,尚在涇陽書院之中。

夏鴻升暫時也並未給他們安排甚子課程,隻因還有一件事情,該是做的時候了。

分科。

涇陽書院到如今已經四年,這四年時間裏,課程許多,排得也很滿,蓋因這些沒有基礎的學子,須在四年時間裏麵,完成相當於後世從初等教育到初步的高等教育的學習過程,即在現下的涇陽書院進學四年之後,出來的人略高於後世裏的高中畢業階段,卻又不足於專、本科階段。

而到如今,四年已滿,第一批進入涇陽書院的學子,該到了他們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了。

分科的打算,在當初建立涇陽書院的時候就有。確切來說,是分專業。更深層的含義,是社會分工。

一個社會的進步,需要更行各業各個方麵的人才共同的努力。而如今大唐社會各行各業的展卻極度單一。人人都想做“士”,地位極高,占據了極大部分的社會資源。而其他的行業則被看低,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甚至於無人問津。然而須知,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所以,分專業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結果。

終有一日,隨著普及教育的推開,涇陽書院中的一大部分本屬於初等教育階段的知識,會下放到普及教育的階段中進行學習,而使得涇陽書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等教育機構,即後世裏麵的大學,從而實現在進入涇陽書院的時候,及可以直接劃分專業。

可眼下,也就隻能將其混入其中了。

“山長劃分專業之舉,老夫自然讚成。外麵牆上那篇山長所作《師說》之中,有言道:術業有專攻。劃分專業,可使學子專心於一道,方能得以精研。”顏相時對夏鴻升說道:“不過,照山上所劃分之專業,恐怕會出現有些專業人滿為患,而有些專業卻無人問津之局麵,山長可曾有過考量?”

夏鴻升點了點頭,說道:“自然。書院會出台一些舉措,來鼓勵和吸引學子投身那些遇冷之專業。比方說這醫學,可給報名該專業之學子進行錢財上的補助,免去一切費用,同時承諾學子卒業之後,可由書院推薦其進入軍校進行軍訓,然後進入大唐軍伍之中,成為醫兵。亦或推薦進入太醫院……諸如此類。當然,也須我去同陛下協商,使朝廷對於這些遇冷之專業所出之學子提供便利。”

眾人思索了一會兒,蓋文達點點頭道:“這倒也不失為一個引導學子的法子。隻是,書院,乃至於朝廷,該如何給出優厚之條件,吸引這些學子,卻是值得考究的地方。另外,如何勸動陛下給予這些遇冷之專業學子有所便利,隻怕也不會太容易。”

“另外,山長所列之專業,老夫覺得還有待商榷。”於誌寧也說道:“比方說這農、礦、醫等等,老夫倒不是看不起這些學問,畢竟,山長常言‘世事洞明皆學問’,老夫在涇陽書院做教席四年,已然不會隻以為儒學為先。隻是,不拘是老夫,還是諸位夫子,可曾有誰能教得下來這些學問?山長若是在書院之中開設此科,從何處找來精通這些學識之人為教席,卻又是個問題。”

“不錯,不錯!”聽聞此言,亦有幾位先生點頭附和。

夏鴻升想了想,歎了口氣,說道:“這卻也是我最擔心之問題。如今也沒有多好的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若真是哪一樣實在找不來人,也隻好暫且擱下,日後若找來能教授的人了,再行開設。農、醫之類還好說,匠一類的最難,它欠缺理論啊!”

頓了頓,夏鴻升又說道:“不過,分設專業之舉,卻是勢在必行。現如今,因學子們之前沒有地方能學來這些東西,咱們也隻能都讓他們進了書院之後統一從頭學起。而日後若是普及教育之事真能推開,那書院之中有一半的東西都可以放在學子們進入涇陽書院之前學完。屆時,其進入書院的時候,就應挑選專業,專精其一。”

“山長的意思是,普及教育,教授的就是現如今書院中之根基部分,而後其若是能考入書院,再學那些更深刻之學問。”樂台說道。

夏鴻升點了點頭,又道:“還不止於此。到了那是,在書院進學四年之後,書院再行一次大考試,若是考上,便繼續得以再在書院之中更深一步的精進專業,期限兩到三年。若是考不過,便從書院卒業,進入各行各業。屆時,人才便可成三層台階。”

眾人聽之,都有些驚訝,顏相時問道:“哪三層台階?”

“第一層者,乃為普及教育所學之後,不曾考上書院者。這部分人應是最多。其雖不曾進入書院,然其在普及教育之年歲中所學,亦足夠其在日常之用,不為愚者。往上第二層者,乃於書院之中進學四年者,其遠少於第一層者,然卻在各行各業中為之中流砥柱,運用書院之所學,指導第一層者,共同使得各行各業運轉。第三層者,乃為拔尖,最為少數。其則精研其專業,不斷深化精進,推陳出新。做個比方,就那一門技術來說,第三層者使這技術更為進步,第二層便學這更為進步之技術,懂得其道理,第三層者便在第二次者之引導下,去實際應用這門技術。如此一來,才算是完整之教育體係。”

眾人聞之,俱都大吃一驚。

卻又聽夏鴻升忽而笑道:“此舉甚遠,隻是在下之於長遠構想。區區此生能否實現,還不可知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