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曆來都講德法相依、德治禮序,家規族規、鄉規民約傳承著中華文化的DNA。中華民族曆史傳統中的“規矩”和崇德重禮的德治思想,也是黨規黨紀的重要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在係列重要講話中,大量運用古代典籍、經典名句,強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以德治黨的“德”,就是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其內核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脈相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德的標準應當包括幹部的政治品德標準、職業道德標準、家庭美德標準和社會公德標準。”《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首次將“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列為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規範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既是修訂後的《廉潔自律準則》的突出亮點之一,也以黨紀製度的剛性約束對領導幹部家風經營提出了新的高標準。

一、家風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在中華文化傳統中,“家”具有獨特的地位。《禮記·大學》中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其中的“齊家”,就是指要整頓管理家事,要把家庭打理好,也就是要樹立好的家風。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反映一個家庭做人做事的態度和為人處世的倫理。家風往往通過家訓反映出來。家訓是指曆代家長為教育子孫專門撰寫的訓導之辭,諸如家誡、家範、家規、家書等,它是古人向後代傳播修身治家、為人處世道理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國古代長期延續下來的祖輩影響後代的最基本的形式。我國擁有悠久的家風傳統,據記載,我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就有120多種,包括《朱子家訓》《章氏家訓》《顏氏家訓》等,流傳至今。曆代家風家訓,都特別強調家國天下、積德行善、以儉治家、以廉養人的思想。《禮記》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更是道出了千百年來曆代先賢的家風主旨。

我國的先賢名人就是用自己的行動演繹出眾多膾炙人口的家風故事,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傳承家風,書寫著一個又一個傳奇。北宋範仲淹的族人建立的會講堂,特意懸掛“清白”的匾額。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開頭便講,“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宋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堅守高潔之風。四川《唐氏族譜》要求:“一切嚴禁,庶免他患,由此家法肅而家聲振,乃不失清白之家規也。”《洪洞韓氏重修家潛》收錄的《垂教遺言》中也強調,“唯以清白傳家,為我子孫貽安悠久之計”。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的裴柏村有個裴氏家族,從秦漢至明初,這個家族先後出了59位宰相,在唐朝的289年當中,平均每隔17年就從這裏走出一位宰相。裴氏曾有家規:有劣跡的官員死了不能進祖墳。裴氏家族力行清廉為官,史上3000多名官員,沒有出現過一個貪官汙吏。從為官之日起,林則徐就牢記父親“不妄取一文”的家教,並奉行終生。他曾寫過一幅有名的對聯告誡後代:“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麽?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等,不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也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開拓者。在長子毛岸英從蘇聯留學回國後,毛澤東把他送到農村和工廠接地氣;周恩來針對親友“進京做事”的要求,定下了“十條家規”,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陳雲同誌曾給家人定下了“三不準”家規:不準搭乘他的公務車,不準翻看、接觸他看的文件,子女不準隨便進出他的辦公室。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讀大學時回家要車接,他知道後嚴肅地批評說:“坐電車和公共汽車不一樣嗎?”

我國曆代先賢和老一輩革命家的清廉之舉和高風亮節,成為家風、家規的楷模,更是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也為黨員幹部做到廉潔齊家樹立了榜樣。“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大力倡導的美德。習近平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講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015年2月27日,他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又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各級黨委(黨組)要重視領導幹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檢查有關情況。”黨中央把領導幹部的家風納入改革的視野,列為監督檢查的必備項目,可謂創舉。以往,對家風頂多隻是作一種口頭上的宣示與強調,然而如今卻多了一把實際操作的尺子。

重視黨員幹部的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三大作風以及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民主集中等優良作風,構築出我們黨的精魂,是我們黨能夠曆經千難萬險,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運用道德激勵人、引領人,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脈絡。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兩個務必”,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再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鈣質、提升領導幹部的道德修養和自律能力。修訂後的《廉潔自律準則》,更是將“廉潔齊家”規定為黨員幹部廉潔自律的規範,將黨員幹部營造好的家風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家風是滋養黨員幹部作風的土壤,好的家風才能涵養好的作風。黨員幹部家風不正,就容易導致作風不端,進而引發腐敗。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幹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形成了家族式窩案、家族式腐敗。因此,領導幹部要想真正樹立起良好的作風,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家風不是小事,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幹部作風的重要體現,帶頭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家風,營造嚴守法紀、勤儉節約、清正廉潔的好家風,從而帶動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助力於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實現。

二、以好家風帶黨風促政風

2013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條件。風成於上,俗形於下。領導幹部的作風是社會風氣的風向標。和普通人相比,黨員幹部家風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黨員幹部的人格與作風,進而影響到黨風政風,乃至社會風氣。

《論語·為政篇》記載了孔子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有人對孔子說:“你為什麽不參與政治呢?”孔子說:“《尚書》裏有句話說:‘孝僅僅就是孝敬父母嗎,還要以友愛的態度對待兄弟,並且把孝悌的道理推廣到政治活動中’。這就是參與了政治,為什麽非得做官才算是參與政治呢?”)可見,好的家風不但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而且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意義。

國廉則安,家廉則寧。家風與社會風氣,與民風、黨風、政風都有密切聯係,是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領導幹部的家風狀況,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家庭小事,而是關係到黨風、政風、民風好壞的大事。家庭作為一個基本的細胞,它的風氣會影響到民風、黨風、政風。一個家庭,形成勤儉節約的家風,擴張到社會上就會成為一種道德標準,價值取向,使整個社會自然而然崇尚勤儉節約,這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統。對長輩孝順、對子女慈愛、兄弟互助,不僅倡導了良好的風氣,也承擔了社會責任。家庭成員形成嚴守法紀這樣的風氣,對於家庭成員在社會上的行為也能形成約束。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社會文明進步也才有不竭動力。家風連著黨風、政風、社風,小家好了,大家才會好,國家才強盛。家風不正,公權就會變成私有,就會引發家庭腐敗,敗壞社會風氣;黨的事業受到損失,會影響社會風氣、影響黨的威望,甚至影響黨的執政地位。

黨風正,可以促進家風;而家風正,可以為黨風增光添彩。家風好,就能治好家,做好官,理好政。反之,家風不好,易生敗子,易出佞臣,小則毀家,大則誤國。有什麽樣的家風,就會有什麽樣的行為。體現在黨內,就形成什麽樣的黨風。領導幹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風對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治家不嚴,極有可能走向以權謀私的邪路,最終誤黨、傷國、損民、害己、害家。在這個意義上講,領導幹部正家風,才能使黨風更純。黨風不正,一個根源就在家風不正。從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看,很多腐敗之禍的起因,“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由於缺乏對權力和親情的正確把握,少數領導幹部在親情的考驗麵前失去了理智,擅自動用手中的權力,把對家人的親情演變成對權力的濫用,為家人經商批條子、出國撈票子、升官通路子等,甚至不惜觸犯黨紀國法以腐敗官員為軸心的家族式腐敗,帶壞了黨風政風,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最終也毀了整個家庭、家族。

家風建設不能隻停留於理念的宣示、口頭的告誡上,而要承載於具體的言、行、事。古代賢士有家風方麵的良好建樹,今天的領導幹部同樣也應當有好的家風的建設,做全社會的表率。而唯有把家風一項一項落到具體的事上,一樁一樁體現在為人處世上,從理念到行為都設置一些規範、規矩與規則,家風才會真正有效力。從監督管理的角度對一些方麵作出具體規定,監督檢查也才會成為硬約束。如此,家風建設,才會由黨政領導幹部帶動全社會,形成良好的家風建設環境,從而帶動黨風促進政風。

三、以良好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劉雲山在參加2015年“兩會”陝西團審議時也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家風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微觀載體,以一種無言的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影響著人們的心靈,對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直接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良好的家風家教,既是培育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手段。優良家風讓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在人人躬行中,精神上“深入”行動上“淺出”,並由此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良好的家風傳承,滋養著人們的家國情懷,讓人們能夠在實際行動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家風建設為抓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引領人們的信仰追求,對於

提振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對於築就我們國家的精神家園,對於強化世界之林的中國精神,對於實現民族複興的中國夢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深厚的曆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融合了良好家風的道德精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黨的十八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全麵、最全新的論述,它包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應該具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與師生交流核心價值觀的時候指出,中國古代曆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麵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麵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麵的要求。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良好家風中自強不息、以和為貴等思想息息相通;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鑒了良好家風中天人合一、隆禮重法等思想;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則是對良好家風中愛國愛家、言而有信等理念的弘揚。這些浸潤著美德的良好家風,經過千百年的積澱、傳承和弘揚,已成為社會共識和民族共識,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家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形式,內含豐富的道德素質教育和價值觀培育的內容,是承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推動其得以踐行的重要載體。家風是家庭精神文化的核心表現,蘊含著家庭成員共同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在全社會大力加強家風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之中,使其成為億萬家庭家風建設的靈魂,乃是把倡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重要路徑。

當前,深入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要注重抓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第一,黨員幹部要帶頭加強家風建設,為千千萬萬家庭做好表率。黨員幹部要帶頭重視家庭教育,製定嚴格的家規、家訓,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嚴格約束家庭成員的行為,加強對家庭成員的管理,以身作則,率先示範,樹立良好的家風,為千千萬萬家庭做出表率,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第二,加強家風建設的宣傳教育,使社會成員自覺傳承優良家風。首先,要通過宣傳教育,使社會成員和億萬家庭對中國傳統的家風有正確的認識。家風是家庭教育中最傳統、最傳承、最基礎、最難忘的行為規範。良好的家風折射著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千百年來的優秀家風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珍貴財富。要通過宣傳教育讓社會成員和每一個家庭對傳統家風有正確的認知,並在傳承良好家風的同時積極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其次,要通過宣傳教育,把良好家風的涵養和傳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結合起來。良好的家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寫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良好的家風中得到了延伸和傳揚。黨和政府要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自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各自的家規、家訓和家庭教育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塑造高素質的家庭成員,同時也塑造高素質的公民。

第三,營造創建優良家風的社會氛圍。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現實要求,深入研究並做好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弘揚傳統家風中的優良風尚,摒棄其不合時代要求的內容,深挖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讓更多的人成為良好家風的受益者、踐行者和建設者。同時,廣泛開展寫家訓、曬家規、育家風等活動,發揮新聞媒體特別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傳播力強、受眾麵廣的優勢,大力宣傳良好家風;加大媒體對家庭道德失範現象的監督和批評力度,形成褒揚新風、貶斥不良行為的良好社會風氣。拓展良好家風建設的載體,以“傳承良好家風”為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讓良好家風在每個家庭成員心中生根發芽。

四、抓好家風建設,築牢廉潔防線

思想家盧梭說:“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良劑。”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基礎。“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有什麽樣的家風,就有什麽樣的精神狀態、價值追求。對黨員幹部而言,家風正,則作風淳,就能為廉潔奉公提供精神支撐;相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屬親屬相互影響、惡性循環,最終會突破法治的底線、走向腐敗的深淵。

黨員幹部要抓好家風建設,築牢廉潔防線,使家庭成為遠離腐敗、幸福和諧的溫馨港灣,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們黨是代表人民執掌國家政權的。因此,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立黨為公、掌權為民的思想,不管手中權力有多大,都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而決不能濫用職權,決不能弄權為私。要懂得自己手中的權力並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由人民賦予的,是屬於人民的,隻能用來為人民服務,決不允許為個人和家庭成員謀私利。要時時保持警惕,減少家庭生活對權力運作的消極影響,樹牢底線意識,守住操守,保持清白本色,塑造清正之風。

黨員幹部還要發揮好廉潔示範作用,做好親友的榜樣。黨員幹部要帶頭落實“三嚴三實”要求,以身作則,以“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形象教育引導好家人,做到廉潔自律、清白做人、幹淨做事,嚴禁他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增強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自覺遵守黨紀國法,要樹立勤以持家、儉以養德的思想,做到“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裏和家外一個樣、台下和台上一個樣、八小時外和八小時內一個樣,始終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為親屬子女做好榜樣。黨員幹部要以廉守家,養成廉潔自律好家風,守好家庭這片“廉潔港灣”,時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彈對配偶、子女的攻擊,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做到潔身自好。

手中握有公權力的人,潔身自好還不夠,還要管好身邊人、家裏人,不給腐敗留下任何縫隙。涵養廉潔的家風,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觀,才能讓家人遠離利益侵襲,有效減少腐敗風險,為領導幹部用權幹事提供一個幹淨的“後院”。就此而言,嚴家教、正家風,不隻是一個家庭建設的問題,也是淨化政治生態的基礎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黨員、幹部“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領導幹部的親朋好友和身邊工作人員,雖然並不執掌權力重器,在身份上卻有著特殊性。沒有一定的規矩約束和教育引導,稍不注意就可能逾矩失範、開敗事之端。

關愛家庭、疼愛子女屬人之常情,領導幹部亦不例外,問題在於怎麽愛。黨員領導幹部要做到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現實中一些幹部出問題,很多情況下都與治家不嚴有關。有些幹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有恃無恐地謀私利,為子女斂財聚富,把家庭變成了腐敗的漩渦,他們對孩子的溺愛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真正的福音。這種糊塗的愛不僅連累家人,更嚴重敗壞了領導幹部的形象和聲譽,不但毀了領導幹部自己,也毀了整個家庭。

習近平同誌指出,很多腐敗之禍的起因“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領導幹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官本位”的封建意識,“封妻蔭子”的特權思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醜陋規則,使原則在親情麵前變通、底線在人情世故中失守。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的落馬,都帶有“全家腐”甚至是家族式腐敗的特征。徐才厚對家人管教不嚴,甚至縱容袒護,致使妻子頤指氣使、貪欲膨脹,女兒嬌生慣養、生活奢侈,兩名秘書也利用他的影響給人辦事、收受賄賂,最終身敗名裂。這些教訓沉痛而深刻。

古語雲:“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解決領導幹部家屬、身邊工作人員借權力謀私利的問題,既要靠外界的監督和法律的製裁,更要靠領導幹部的自律。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權力觀,在感情與原則發生矛盾時,要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屬於人民,隻有努力為人民工作的責任,而沒有為自己或親友謀私利的權力。不但管好自己,還要管好下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絕不能為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取不正當利益,更不能為他們違紀違法行為充當保護傘。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模範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

管好“身邊人”,是領導幹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左右著領導幹部的政治命運。毛澤東曾經把處理親情問題的辦法歸結為“三原則”,即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新時期的領導幹部要管好“身邊人”,仍需以此為鑒,警惕被自己的家人、親友和身邊工作人員“打倒”。同時要給“身邊人”常敲警鍾,教育他們為社會多作貢獻,要敢於在親屬問題上向私心私情開刀,真正做到忠於職守,廉潔奉公,切實盡到領導幹部應有的責任。

真正的好幹部不僅能嚴於律己,也能嚴格要求自己的身邊人。廣大黨員幹部不僅要繼續以身作則,卯足務實幹勁,堅定廉潔自律之心,更要管好身邊人,防止身邊人因其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黨員幹部能否管好自己的身邊人,不僅僅是清正廉潔為官的一個重要前提,也是能否為人民服務的一個重要保證,更是檢驗他們綜合素質強弱的一個重要條件。

管好身邊人,要築好身邊人的道德防線。因幹部的特殊身份,其身邊人或多或少可以從不同途徑得到點“好處”,所以管束身邊人首要的是告誡身邊人不貪小便宜,不存歪心思,以個人人格力量為家人樹立道德典範。

管好身邊人,要增強身邊人的法律意識。幹部的身邊人有了潔身自好的道德情操,還得要有明辨是非、保護自我的能力。所以幹部還應做好身邊人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強化他們的尊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識,防止身邊人因不懂法而被有心人利用,鑄成惡果。

黨員領導幹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須管好自己的身邊人,常打預防針、架設高壓線。尤其是要堅決防止家人朋友和身邊工作人員影響政策製定和人事安排、幹預正常工作進行,決不縱容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領導幹部還必須教育好親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對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某些行為,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都有明確規定,關鍵是要落實到位,讓規矩起作用。如《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議》指出,要“完善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親屬經商、擔任公職和社會組織職務、出國定居等相關製度規定,防止領導幹部利用公共權力或自身影響為親屬和其他特定關係人謀取私利,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作風”。《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若幹規定(試行)》第七條規定,要“加大領導幹部問責力度”,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邊工作人員教育管理不嚴、約束不力,甚至默許其利用自身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應當對有關領導幹部實行問責。《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要“強化廉政情況考察,深入了解遵守廉潔自律有關規定,保持高

尚情操和健康情趣,慎獨慎微,秉公用權,清正廉潔,不謀私利,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等情況”。《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相互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為對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身邊工作人員和其他特定關係人謀取利益搞權權交易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領導幹部要始終把“廉潔齊家,帶頭樹立好的家風”作為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堅持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從嚴治理好家庭,守好家庭廉潔堤防,建好家庭幸福港灣,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切實做到廉潔從政、幹淨幹事。

典型案例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幹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嚐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 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 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歎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禦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 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譯文】

我出身在貧寒的家庭,世世代代都以清白的家風相繼承。我生性不喜歡豪華奢侈,從孩提時候起,長輩把飾有金銀的華美的衣服穿在我的身上,我總是因害羞而臉紅並扔掉它。我在20歲那年考中進士,參加慶喜宴時,隻有我一個人不戴花,一個同年考中的人說:“花是君王賜戴的,不可以不戴。”我這才在帽簷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隻求抵禦寒冷,食物隻求飽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髒破爛的衣服以違背世俗常情,來表示與一般人不同而求得名譽。隻是依照著我的本性行事罷了。許多人都把奢侈浪費看作光榮,我心裏獨自把節儉樸素看作美德。別人都譏笑我固執,不大方,我卻不把這作為缺陷,回答他們說:“孔子說,‘與其不謙虛,寧願固陋。’又說,‘因為儉約而犯過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說:‘有誌於探求真理但卻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別人為羞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古人把節儉作為美德,現在的人卻因節儉而相譏議,認為是缺陷,嘻,這真是奇怪呀!”

近年風氣尤其奢侈浪費,當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農夫穿絲織品做的鞋。我記得天聖(北宋仁宗年號)年間,我的父親作群牧司判官時,客人來了未嚐不擺設酒席,有時斟酒三次,有時斟五次,最多不超過七次就不再斟了。酒是向市上買的,水果限於梨、栗子、棗、柿子之類,下酒菜限於幹肉、肉醬、菜湯,食具用瓷器和漆器。當時士大夫人家都是這樣,眾人並不譏笑非議。那時聚會次數多而禮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來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宮內釀酒的方法釀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遠方的珍貴奇異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種,食具如果不是擺滿桌子,就不敢約會招待客人朋友。為了約會招待往往先要用幾個月的時間準備,然後才敢發請柬。如果有人不這樣做,人們都爭著非議他,認為他沒有見過世麵、舍不得花錢。因此不跟著習俗行事的人就少了。唉,風氣敗壞得像這樣,即使是居高位有權勢的人不能禁止,難道忍心助長這種惡劣風氣嗎?

又聽說從前李文靖公(李沆)作宰相時,在封丘門內修築住宅,廳堂前麵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個身。有人說它太狹窄,李公笑笑說:“住宅是要傳給子孫的,這裏作為我當宰相的廳堂,確實是狹窄,但是將來用作當太祝、奉禮的我的子孫的廳堂卻已經是很寬敞的了。”參政魯公(魯宗道)當諫官時,真宗皇帝派人緊急召見他,卻在酒館裏找到他,魯公入宮以後,真宗問他從哪裏來,他如實地回答真宗。皇上說:“你的官職屬於有聲譽的高官,為什麽要在酒館裏喝酒?”他回答說:“小臣家裏貧寒,客人來了沒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館請客人喝酒。”皇上因為魯公沒有隱瞞,越發尊重他。張文節(張知白)當宰相時,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當河陽節度判官時一樣,親近的人有的勸他說:“您現在領取的俸祿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卻這樣節儉,您雖然自己知道自己確實是清廉節儉,但外人對您很有譏評,說您如同公孫弘蓋布被子那樣矯情作偽,您應該稍稍隨從眾人的習慣做法才好。”張公歎息說:“我今天的俸祿這樣多,即使全家穿綢緞的衣服,吃珍貴的飲食,還怕不能做到嗎?但是人們的常情,由節儉進入奢侈容易,由奢侈進入節儉卻很困難。我今天的高俸祿哪能長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長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罷官或病死了,與現在不一樣,家裏的人習慣於奢侈生活已經很久,不能立刻節儉,那時候一定會因為揮霍淨盡而弄到饑寒無依,哪裏比得上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著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標準都固定一樣呢?”唉,大體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謀遠慮,哪裏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禦孫說:“節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奢侈是各種罪惡中最大的。”“共”就是“同”,是說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節儉而來的。因為如果節儉就少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不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牽製,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欲,就能約束自己,節約用度,避免犯罪,豐裕家室。所以說:“節儉是各種好品德的共有特點。”而如果奢侈就會多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貪圖富貴,不走正路,最後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欲,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浪費,最後敗家喪身。因此,作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貪贓受賄,鄉間百姓如果奢侈就必然盜竊他人財物。所以說:“奢侈是各種罪惡中最大的。”

古時候,正考父用稀粥維持生活,孟僖子因此推知他的後代必定有顯達的人。季文子前後輔佐三位國君,他的小妾不穿絲綢,馬不喂小米,有名望的人認為他忠於公室。管仲使用刻有花紋的食具、紅色的帽帶,住宅有上邊刻著山嶽的鬥栱,上邊畫著水藻的梁上的短柱,孔子看不起他,批評他見識不高。公叔文子在家裏宴請衛靈公,史鰌知道他一定將要遭到災禍,果然到了(文子去世,文子的兒子)公孫戌的時候,就因為財富招罪,出國逃亡。何曾一天吃喝要花一萬銅錢,到了孫子這一代就因為傲慢奢侈而家產**盡。石崇以奢侈浪費來向人誇耀,終於因此而死在刑場上。近年寇萊公(寇準)的豪華奢侈,在當代人中堪稱第一,但是因為他的功業大,所以人們不好批評他。可是他的子孫習沾染上他那豪華奢侈的家風,現在卻多數窮困。其他因為節儉而立下好名聲,因為奢侈而自招失敗的事例還很多,不能統統列舉。上麵姑且舉幾個人用來教誨你。你不但本身應當履行節儉,還應當以節儉教誨你的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生活作風習俗。

典型案例

劉延寶:一家四代守護烈士墓63年

大半個世紀了,他守著那些先烈們,不離不棄,無論世事如何變幻,他心中信仰的旗幟從未落地。

如今,他腿腳不靈活,妻子寸步不離。他表情木訥,因為已經聽不清也說不出話了,但如果你同他打招呼,回應你的總是真誠的笑容。

承君一諾必守終生

60多歲的劉延寶又出門了,他拄著拐棍,拖著一條病腿,艱難地挪向村口。這條路,劉延寶從10歲起就天天走,已走了50年。他要去的地方,閉著眼也能摸了去。

那是村南幾位在濟南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的墳塋。這幾座墳塋,從劉延寶的爺爺開始,到劉延寶的兒子,一家四代,已經守護了60多年。

如今,烈士墓地已成為當地村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節,附近學校的師生們都會到烈士墓前,滿懷敬仰地聽著烈士們的英雄事跡,敬上親手製作的小白花,以此來緬懷革命先烈。劉延寶一家四代人的義舉為當地村民樹立了擁軍愛國的好榜樣!

生活中的模範

劉延寶在普通農民中能夠與眾不同,應該和他是同齡人中少有的一個有文化的農民有關。

相比“想說卻說不出口”的劉延寶,沒有語言障礙的劉增榮卻顯得憨厚而木訥。農閑時間,劉增榮小兩口在離家不遠的工廠打工,每年幾千元的收入是這個5口人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在劉延寶家客廳,當問及“如何規劃20萬獎金的使用”時,木訥憨厚的劉增榮毫不含糊地說“首先考慮給父親治好病”。

在泉城濟南,“全國道德模範”劉延寶已經是代表城市文明的一張名片;濟南的普通市民,也因為劉延寶是他們的老鄉而自豪。

“做人就是要誠實守信,我們和劉延寶一個村的,我們這裏的人說出的話就是要算話。”神武村大媽楊興蘭談到對劉延寶的事跡如何評價時說。村民耿玉萍更是直接地認為,“他這種精神值得年輕人學習!”

現在,劉延寶家幾代人踐諾“俺能行”、義務守護烈士陵墓60多年的事跡,已經轉化成電視專題片、相冊以及書籍等宣傳載體。劉家的事跡,成為了曆城區多個幼兒園的故事教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