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①,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②,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③,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④。
注釋
①三十輻共一轂:輻,車的輻條;共,湊集;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古代車輪由三十根輻條構成,劉驥認為,這是源於扁鵲的理論。扁鵲認為人有五藏,真氣在這裏匯集,五藏各有六氣,五乘六等於三十,三十股氣在五藏中流轉不息,如同三十根輻條在車輪中轉圈一樣。憨山德清說:“人人皆知車轂有用,而不知用在轂中一竅。”
②埏埴以為器:埏,揉的意思;埴,黏土。《通玄真經》說:“為國之道,上無苛令,官無煩治,士無偽行,工無**巧,其事(左亻右玉)而不擾,其器而不飾。”憨山德清說:“人人皆知器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虛。”
③鑿戶牖以為室:憨山德清說:“人人皆知室之有用,而不知用在器中之虛。”老子在這裏舉的“車輪”“器皿”“房屋”都極為樸素,沒有任何不必要的雕飾。這是老子淳樸思想的體現。
④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是“有無相生”的實踐版。憨山德清說:“譬如天地有形也,人皆知天地有用,而不知用在虛無大道。亦似人之有形,而人皆知人有用,而不知用在虛靈無相之心。”意思是,你以為天地是“有用”,它隻是“有利”,天地背後看不到的無(大道)才是“有用”。你以為人身是“有用”,它隻是“有利”,人身裏看不到的心才是“有用”。但是,大道和人心如果失去了有形的天地和人身,它們也不會存在。天地與人身是利於大道和人心發揮作用的,這就是“有利”。
譯文
三十根輻條集中在車軸上,正因為車轂的中空處,車才有了作用。泥土製作的陶器,正因為有中空處,陶器才有了作用。人鑿窯洞,開門窗,製成房屋,房子的空處決定了房子的作用。所以說,“有”隻是提供了條件,真正發揮功用的是“無”。
度陰山曰
明代學者呂坤在《呻吟語》中談到老子的“無用論”時說,劍長三尺,使用時隻是那一絲寬利刃;筆長三寸,使用時隻是一端銳毫,其餘都是無用的。但是,劍和筆如果隻有利刃和銳毫,它就不是劍和筆,作用自然無法發揮。可知,無用的東西,是有用的東西所依托的;而有用的東西,是靠無用的東西發揮作用的。高級廚師易牙不能沒有幫廚人,鑄劍師歐冶子不能沒有砧手,大匠魯班不能沒有鑽工。這些東西倘若不能缺少,那就說明和有用是一樣的,認為它無用,就是笑話!
老子認為,“有”隻是提供了條件,真正發揮功用的是“無”。車輪外形隻是提供了“車輪”這個條件,真正讓車輪轉起來的是輻條的中空處的“無”。陶器外形隻是提供了“陶器”這個條件,真正讓陶器有用的是它的中空處的“無”。房子同樣如此。看上去的“有”其實無用,看上去的“無”其實有用。
然而有些人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他們似乎隻能看到有用,看不到無用。好比站立所需要的麵積隻那麽一點,就認為隻這一點是有用的,其他地麵都無用。可聰明人知道,正因為無用的其他地方才讓你所站立的地方有用。沒有無用,就沒有有用。正是那些看似無用的存在,才成全了你眼中的有用。
人們總是把幸福解讀為“有”——有房、有車、有錢、有權;但幸福其實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它是無用的“有”;“無”才是自己的,它是有用的“無”。